收藏 分享(赏)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116837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讲联系、发展、矛盾、创新,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七、八、九、十课,第六课,主要讲物质、意识及其关系,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四、五课,第九课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九课小结: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 盾,含义,对立统一,特征,普遍性,特殊性,辨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世界观,方法论,承认矛盾;解决矛盾,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矛 盾 分 析 方 法,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 ;【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

3、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1、 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2011广东卷 观察右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漫画里面的墙对于人而言是前行的障碍,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跨越的支点。故C项最恰当。,C,(2008江苏) 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4、C,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解析 漫画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要全面看问题。,A,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 A认识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 B认识事物必须要把握矛盾 的对立统一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事物必须把握其发展的趋势,B,8两位画家分别以“静”为题绘画。甲画家画了 一个湖,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及岸边的花草树木; 乙画家则画了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瀑布边上有 一棵树,树上的鸟巢里,小鸟正在睡觉。评论家 认为,乙画家比甲画家在构思意境上更为深远, 其哲学依据是( ) A动与静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5、,统一之中有对立 B动与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之中有个性 C动与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之中有部分 D动与静是运动与发展的关系,运动之中有发展,A,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取措。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4分) 发展经济与改善

6、民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国家财力一定的情况下,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分)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分),“神十”飞行员张晓光,是这次问天的新成员。1998年1月,他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直到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十五年的艰苦磨砺,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张晓光曾和记者们分享了他对于“梦想”的看法:“十几年的追

7、梦历程,挑战和机遇并存,有过收获和喜悦,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我深深感受到,人间万事出艰辛。”他说,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机会从来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只有始终保持淡定的心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个人梦想。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张晓光是如何实现个人梦想的 (10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张晓光十几年的追梦历程,挑战和机遇并存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变。张晓光始终保持淡定的心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就有可能在挑战中抓住机会,实

8、现了个人梦想,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20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

9、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2008全国卷29)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 B C D,B,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

10、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农业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上述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D,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0高考北京卷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

11、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A. B. C. D. ,D,(2010年高考上海卷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事情要把握度 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 B C D. ,A,(2010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

12、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D,【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事物的共性指导下,研究事物的个性。要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 (2)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 (4)说明中

14、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5、“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的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请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论断的科学性。(17分),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4分)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对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4分) (3)中

15、国有自己的国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殊情况,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并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5分) (4)所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篇章。(4分),2011江苏卷 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体现了矛盾普遍

16、性,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体现了矛盾特殊性。据此判断,A、C 、D表述不符合题意,只有B表述符合题意。,B,(2009安徽,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解析】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 “取类”

17、就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 “比象”是指在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题干的主旨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D,2008四川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 B C D,C,2008北京卷30)

18、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客家文化。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B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

19、文化之中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C,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也会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1)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

20、1)强调主要矛盾时的表述: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注意抓主要矛盾的提示词:抓中心、核心、重点、重中之重、要害、关键、着力、第一要务、攻坚、牛鼻子、关节点、节骨眼、抓症结等。 (2)强调次要矛盾时的表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2008北京卷29)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 现象表现本质,

21、本质决定现象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 B. C. D.,B,毛泽东同志指出: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子。”这一论段中“学会弹钢琴”的哲学寓意是: A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 B既要看到矛盾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特殊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D,2011四川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对“促消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

22、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2)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这一要求。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

23、认为: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1)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2)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1)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提示词:抓主流、方向、大局、趋势、形势、主体、总体等(2)强调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

24、面与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在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D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C,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发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要善于抓住主

25、要矛盾,同时又不忽视次要矛盾,B,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面方面发生了变化 主次矛盾发生了转化 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 B C D,B,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态度 手机短信弊大于利 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 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 A B C D,B,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6、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2011广雅中学模拟题)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向题。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半比例 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互联网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A. B. C. D. ,D,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请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10分

27、),答案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水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凸显了工业用水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业用水供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水利建设是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大兴水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

28、秋的伟大工程。但同时又要谨防兴修水利变成“套取资金”“一哄而上”“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重复建设”等现象。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根据各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化程度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各地域要制定本地区的水利建设规划和实施规划的目标、步骤,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请分析以上论述中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的方法。,(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善于抓重点。水利建设是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因此既要看到水利建设的意义,也要避免水利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29、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化程度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8.材料 2010年1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二次会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虽然广东省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破解;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压力比较大。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积极应对各种苦难和挑战,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

30、大力推进结构性调整和自主创新,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发展。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哪些观点?,广东省委在分析本省经济形势时,既看到了“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又看到了经济回升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即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总之,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起来。 要准确把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说明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牢牢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013年

31、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抓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一中心环节。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的机制和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该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的机制和政策,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2)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精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抓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一中心环节。(4)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