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115397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7-《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的提出 重阳节,每一年都过,但是有一些古朴的习俗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地流失了。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也都有着独特的节日韵味。了解传统节日,既是学生丰富对社会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契机,何不开发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阳节,因为还是我们中国的“敬老节”,就更有活动的空间了。 二、活动的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感受、积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锻炼、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调查访问、与人交往、协作等能力。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关爱老人、孝

2、敬老人的情感,培养关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三、活动的时间 1 个月 四、活动的准备 1、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组织同学们开展那围绕主题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大家了解得还是比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有的是爷爷奶奶做,有的是妈妈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分为两类:一

3、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有不少同学在调查的过程中得知了重阳节在我国又叫“敬老节” 。 ) 3、调查情况分析。 (1)学生很认真地参与调查活动,有的是请教家里人,有的是请教邻居,还有的是打电话询问亲友,还有一些进行了网上搜索。学生对该活动主题有热情,这个活动可以开展。 (2)学生的提议很有价值,或说重阳节的故事,或做重阳糕,或拜访敬老院的老人,都体现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由此,活动的顺利开展有了保障。而学生的能力与活动,定能互相促进。 4、全面了解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确定活动子课题。 (1)学生利用网络全面查找有关重

4、阳节的信息。 (2)讨论、确定活动的子课题: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风俗(做重阳糕、赏菊、登高、饮菊花酒、配茱萸、赛风筝) 、重阳节的文学作品、重阳节的祝福、其他相关资料。 (敬老作为后续活动) 5、分组,确定每个活动小组的成员及组长。 五、活动的过程 (一)重阳节的风俗汇报活动 1、各小组分头准备。 (1)集体商讨:汇报的方式有哪些?(表演小品、制作幻灯片、制作祝福卡等。 )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选择适合的汇报方式,自由准备。 准备的过程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做重阳糕小组”。他们为了带领同学们一起成功的做出重阳糕,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请来了自家的奶奶,亲自向奶奶取经,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做重

5、阳糕的过程,掌握重阳糕的做法。他们的精神可嘉! 2、集体汇报活动。 (1)赏菊小组汇报 介绍重阳节赏菊风俗的来历;利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众多菊花的图片,让大家体验赏菊的美好感受;发布马杭菊花节的信息。 (2 )做重阳糕小组汇报 利用幻灯片展示制作重阳糕的步骤,讲解制作方法;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做重阳糕器具,请进爷爷奶奶,带领同学们一起(分组)制作重阳糕;采访同学们制作重阳糕的感受。 (3)来历小组汇报 以小品的方式汇报重阳节的来历故事;谈排练过程中组员之间发生的矛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5)饮酒小组汇报 利用幻灯片介绍重阳节喝什么酒、酒的用途、和酒有关的诗词等;请大家喝菊花茶。 (6 )文学作品小

6、组汇报 介绍有关重阳节的文学作品(对联、诗歌等) 。 (7 )登高小组汇报 利用幻灯片向同学们介绍有关登高的诗词、登高的切身感受;向同学们推荐常州适合登高的地方。 (8)品尝重阳糕 每一小组的同学品尝自己制作的重阳糕;一起说一说品尝自己做的重阳糕的感受;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现场打电话给外地的亲人。 (9 )其他资料小组补充有关敬老的内容 告知同学们:从 1989 年起,重阳节被确定为我国的 “老人节” ,也叫“敬老节” ; 为同学们播放一段某小学开展敬老活动的录像;请同学说说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敬老活动。 (10 )祝福小组送祝福 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张张精美的写有重阳节祝福的小贺卡送到同

7、学们手里。 (前期准备: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卡纸;从网络上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祝福语;把卡纸剪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誊写祝福语。 ) 上述有关重阳节的集体汇报活动,同学们参与得始终兴致盎然,并尽心尽力。从同学们一张张兴奋与喜悦的脸上,不难确定,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丰富了体验。该活动也得到了市教研室张小亚老师的肯定,她这么评价:“本次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结构有序,符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生研究小组陈述了前期研究的阶段性进展,并较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四大内容相互整合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研究过

8、程中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个教学可以得到传承,定位准确,从传统的文化出发,引申为专题研究课,进而成立专题研究小组,结合着一个小组制作重阳糕,使得小课题的研究和劳动技术整合,最后一个敬老环节,又和社区服务联系整合在一起,整个教学是一个朴素真实的研究文化,学生个性张扬。该课研究过程真实,课题选择贴近生活,教学效果良好。 ”只是有点可惜的是,还有两个小组(配茱萸小组、从其他资料小组生发出的各地风俗小组)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在现场会上汇报。如何更有效的安排、调控集体交流的时间,以确保每一小组都能汇报到或者是否可尝试运用其他的汇报方法,这在以后还要进一步思考。 (二)重阳节的

9、敬老活动 1、回顾、集体讨论:我们可以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意见大致为三种: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2、进一步商量:(1 )怎样的礼物才是适合老人的礼物呢? 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吃的)麦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 (用的)毛巾、肥皂、热水袋、围巾、手套等; (娱乐的)扑克、象棋等。 总之,送出的礼物要是符合老人年龄特点以及身体状况的。 (2)可以为老人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同学们手到擒来: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诵诗歌、说笑话、陪老人玩。 3、联系敬老院。 为了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锻炼同学们的能力,特请住在敬老院附近的同学负责和敬老院的负责人员进行联系。反馈:负责敬老院的叔叔在了解了我们的心意后,非常欢迎。联络小组的任务顺利完成。 4、同学们自由准备慰问老人的物品和节目。 5、赴敬老院慰问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