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验之塔.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9112090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之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验之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验之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验之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验之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 验 之 塔 ”理 论 的 基 本 观 点1.宝 塔 最 底 层 的 经 验 最 具 体 , 越 往 上 升 则 越 抽 象 。 但 不 是 说 秋 去 任 何 经 验 都 必 须 胫 骨 从 底 层 到 顶 层 的 阶 梯 , 也 不 是 说 下 一层 的 经 验 闭 上 一 层 的 经 验 更 有 用 。 化 分 阶 层 是 为 了 说 明 各 个 经 验 的 具 体 或 抽 象 的 程 度 。 2.教 育 教 学 应 从 具 体 经 验 下 手 , 逐 步 升 到 抽 象 。 有 效 的 学 习 之 路 应 该 充 满 具 体 经 验 。 教 育 教 学 最 大 的 失 败 , 在

2、于 使 学 生 记住 许 多 普 通 法 则 和 概 念 时 , 没 有 具 体 经 验 作 它 们 的 支 柱 。 3. 教 育 教 学 不 能 止 于 具 体 经 验 , 而 要 向 抽 象 和 普 遍 发 展 , 要 形 成 概 念 。 概 念 可 供 推 理 之 用 , 是 最 经 济 的 思 维 工 具 , 他 把人 们 探 求 真 理 的 智 力 简 单 化 、 经 济 化 。 4.在 学 校 中 , 应 用 各 种 教 学 媒 体 , 可 以 使 学 习 更 为 具 体 , 从 而 导 致 更 好 的 抽 象 。 5.位 于 宝 塔 中 层 的 视 听 媒 体 , 较 语 言 、

3、 视 觉 符 号 更 能 为 学 生 提 供 具 体 和 易 于 理 解 的 经 验 , 并 能 冲 破 时 空 的 限 制 , 弥 补 其 他 直 接经 验 方 式 之 不 足 。 在教育技术领域,美国教育学家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 “经验之塔“理论非常著名。该理论在戴尔 1946 年出版的 视听教学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并引起教育技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将人一生中所获取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首先,戴尔将人的经验分成了三大类:直接的经验(做的经验 )、间接的经验( 替代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符号的经验 )。其中直接的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底层,表示直接的经验是

4、上面两大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开始,然后不断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的经验。而抽象的经验获得比较困难,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是学习的必然目的。另外,在直接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之间还存在一个间接的经验这一层次。戴尔认为,如果直接让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比较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有间接的经验或者说替代的经验作为桥梁,以便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抽象的经验。在各种间接的经验中,视听媒体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戴尔所著的书中,专门论述了视听媒体所起的作用,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视听教学法。在戴尔提出的三大类经验中,每一类经验都对应了一系

5、列的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戴尔的经验之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媒体来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经验,并促进学生从抽象的经验再返回到直接的经验。完整的戴尔经验之塔一共包含了三大类十个层次。最底层为做的经验,而最顶层为语言符号的经验,中间包含了参观、访问、幻灯、电影等层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和录音的出现最终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而戴尔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 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则是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作。爱德加 戴尔是视听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韦伯、霍本等与戴尔同时代的其他视听教学专家的研究成果也对本理论的形成产

6、生过重要的影响一“经验之塔“理论1 初期的视觉教学论1928 年,韦伯在 图象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视觉感官在教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易导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实验教育已证明:视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初期的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视觉媒体能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应用视觉教具,使学习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 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韦伯按照“具体抽象连续统一体的思想对典型视觉教具的

7、分类是:现实世界模拟的现实图画的现实图解的符号词语符号。 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早期视觉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戴尔正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 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体系的。2 什么是 “经验之塔“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中,戴尔的以“经验之塔“ 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在该领域中影响最大,但是在基本概念上并没有超出早期的视觉教学论,它的理论主体仍可以概括为上述三个相同的方面。经 1969 年修改之后的 “经验之塔“我们所说“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因为“经验之塔 “构成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全书的基本构架。“经验之塔

8、“是一种关于学习经验分类的理论模型,比视听教学运动初期所有分类方法都更有实用价值。 图中的各类学习经验可以简述如下: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它在塔的最底部,奠定了人类学习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用感官接触事物,接受事物的刺激,由此形成的感觉印象是认识的起点,其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直接反应外部世界。 设计的经验。它是一种经过编辑的现实。为了克服直接经验的局限,学习者需要通过人为设计的各类模型和模拟器学习,它有助于学习者区别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从而更好的形成概念。 参加演剧的经验。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无法亲身经历。学习者通过设计的实验学习,可以弥补因空间限制而无法体验感知客观事物的某些直接

9、经验,但学习者在时间、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同样受到限制,参加演剧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戴尔认为,学习者通过参加演剧,可以接近某些实际情境,可以在按原样复制的情境中获得体验。 演示演示是对重要的事实、观念、过程的一种形象化的解释,积极参与可以使学习者更加自习的观察演示。 校外考察旅行是一种突出了教学性质的旅行,它作为一种学习途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事物,包括访问、考察等活动。 展览参观展览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举办展览,一般只包括模型、照片、图表以及一些实物等等,因此,参观展览的学习经验比校外考察旅行更为抽象。 电视和电影戴尔认为,电视和电影提供的仅是一种视听经验,学习者在观看事物的发

10、展时并无直接接触、品尝等体验,他们只是观察,只能以一种想象的方式参与其中,不如实地参观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广播、录音、静画它们提供的内容更加抽象了。照片和图解缺乏电影电视画面的动感;广播和录音则缺少视觉形象。但它们给学习者提供的是视听刺激,故仍属一种“观察“的学习经验。 视觉符号它包括地图、图表、示意图等提供的学习经验。在视觉符号里,人们看不到事物的真是形态,只看到一种抽象的代表物。学习中,学习者所接触到的符号与自己已认识的事物往往毫无相似之处。 词语符号词语符号可以是一个词、一个概念或一条原理等。它们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任何视觉上的提示,因此,词语符号的学习是最抽象的学习经验。二

11、“经验之塔“ 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1 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 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2 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

12、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3 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 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

13、局限性: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 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 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

14、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 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

15、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继 1937 年霍本主编课程视觉化之后影响美国教育技术(视听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果说课程视觉化把美国的视觉教育理论推向定点的话,戴尔的经验之塔无疑奠定了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石。尽管在戴尔本人看来她的经验之塔只是对视听材料的相互关系和位置进行了分类,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将视听材料与抽象程度不同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视听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二、 戴尔有关抽象具体、直接间接经验关系的界定是比较准确的。他认为具体经验是发展抽象理解的基础

16、,但是人们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因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头脑不仅有丰富的概念,还要以个人丰富的经验为基础” 。亚立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不同抽象程度的经验促进个人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然而受个人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注定我们的学习只能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李敖曾言:人的大脑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一点不无道理,如果什么事情都亲力躬行,那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是学不到多少东西,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当利用我们的头脑,利用各种方法获取尽量多的间接经验,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

17、媒体,从而较快构建具体的经验,形成信息时代抽象知识具体化新思维,而不是非直接经验不能学习也!总之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抽象经验和具体经验。三、对于某一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往往是抽象和具体经验同时介入大脑的。戴尔也认为我们的直观经验是混合的(Our sensory experiences are mixed.),比如当我们听报告的时候,我们不仅获得听的经验,而且从演讲者的嘴唇和体态语言中获取信息。因而现实中并不存三种独立的学习经验(做、观察和抽象),戴尔的这种分类无疑是出于研究的需要,为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四、戴尔认为我们应当尽量使用所有的经验方法。显然,这样以来我们的大脑才会真正丰富起来,

18、不仅有抽象的理性思维,还有具体的形象思维。这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深远意义视听教学媒体的基本属性所谓属性,是指各种视听教学媒体在表现事物的大小、运动、声音、时间、空间、色彩、内容等特性方面的能力。把握这种能力,是制作教学媒体的基础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1.尺寸(大小)因素即视听媒体的放大性、扩展性,或者是放映与非放映情况。对于独立的听觉媒体来讲,是指对声音的放大或缩小的功能;对于独立的视觉媒体,是指对图象的放映(放大)、或非放映(缩小)的功能;对于视听结合的媒体而言,则是前两者的组合。尺寸(大小)因素反映了视听媒体是人体某种器官的延伸。其扩大的功能使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加清晰、全

19、面,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看到;缩小的功能让个别学习者在更加适合自己的音量和画面中便利学习。2.运动因素即反映视觉材料的动与静的属性。我们所看到的一些诸如图片、照片、实物等材料是一种静止的东西,常被称为传统视觉媒体,反映的是事物的某个瞬间,或个别特殊性。应用于教学中不亚于教科书的贡献。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日益成熟,并被成功地用于教学。电影和电视的优点在于能很好的表现运动因素,把动与静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度。这种结合能够解决教学上的一切难题,更能激起学习的欲望。3.色彩因素即视觉媒体表现颜色方面的能力。很显然,在色彩的表现方面,电影与电视有很大的、自由的表现空间,

20、只要你能够想到,就会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轻易获得。而对于象手工绘制的图片、实物或通过摄影而得到的照片,往往由于技术的、工艺的原因不能自由发挥而影响到内容的表达。所以在选择颜色时,应根据内容要求和实际颜色来选择,黑白与彩色具有同样的教学效果。4.声画因素即视听媒体在表现声音和画面方面的能力。声音与画面是组成视听教学媒体的两种基本语言,它们的结合将使教学节目声情并茂、如临其境。声音是指以解说词为主,包括音乐、音响的听觉语言,使用声音需注意的是:(1)解说词的速度要快慢适当;(2)解说词要保证精炼、简明、口语化;(3)音乐和音响被称之为“第二语言“,它在加强感情、真实感方面效果良好,应根据实际充分利用。

21、画面是视听结合媒体的“本“,离开这个基本要素,就失去了此媒种的优势。要尽最大可能突出“视“的特点,加强画面的说服力量。5.特变因素即视听媒体对于声音和画面,特别是对画面进行特殊处理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特技效果“。根据需要让视觉材料在虚与实、大与小、动与静、快与慢、零与整之间变化,使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感受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需要强调的是,特技效果的运用既要科学,又要恰到好处,防止哗众取宠。三、视听媒体与教学的关系关于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优点,早在 17 世纪就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AmosComenius1592-1670)所全面认识,他认为“事物先于文学“(Things

22、beforewords),提倡感官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的功能。提出感官是知识教学的媒介,而实物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20 世纪,特瑞克勒(D?G?Treichler)则更精确的断言,对于一个没有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的人来说,用于获知的所有感官中,通过视觉的学习占 83.%,听觉占 11%,味觉占 1%,嗅觉占 3.5%,触觉占 1.5%。1.学生视听觉的认知能力是指对视听觉材料进行鉴别与分析,从而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知识经验、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是影响视听觉认知能力的主要因素。其次,视听觉材料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关键所在。对于视觉材料而言

23、,主要表现在:(1)材料的逼真程度。实验表明,材料的逼真程度与学习量是一个抛物曲线关系,即高度逼真和不逼真都不利于学习,中等逼真度是最佳的;(2)构图。构图的方法很多,惟一的目的是使得画面变得好看且能理想的表现主题。构图要与看图相联系,根据大多数人的看图是从中心部位开始的这一习惯,应尽量将其重点放在图中心。如果画面内容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重点部分恰好落在了中心部位以外,则需要在着色、字幕或语言提示方面加以引导;(3)技术水平。制作视觉材料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到认知过程的完成。最基本的要求是所呈现的画面尽可能清晰,不论是亮度、对比度、色度都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对于听觉材料而言,主要表现在:语言是否清晰、

24、标准,口齿是否伶俐,表达是否有情感等方面。除了特殊要求以外,制作时必须选用音、色、情俱佳的人来完成。另外诸如象录音技术、场地、使用环境等条件也会影响到听力的正常发挥。对于声画合一的视听材料,满足上述的要求外,还需注意声画合一的合理性、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重视整体效应。2.视听教学媒体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由于视听媒体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有相当的“宽容性“和“自由度“,可依据教学材料的抽象程度制作成不同形象层次的形式,它比教师的口授具有更为广阔而形象的时空,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集中而旺盛的精力,能够展现激发学生求知动机、吸引注意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指导思考等多种刺激,并使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25、中。3.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这样认为,规划合理的视听媒体,它更多地克服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呈现的教学信息有很高的“清晰度“,信息的传输是在“导演“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面融汇了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媒体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在短时间内大量的信息内容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又能被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4.选择恰当的视听教学媒体各种媒体既有优点,又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时时、处处都适用的万能媒体。不论在什么形式的教学中,可以考虑选择多种媒体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尤其是在那此经济十分落后的地区,非投影媒体可能是惟一有效的视觉资源。5.视听教学媒体改变了学习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劳动

26、强度由于视听教学媒体的存在,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课堂之中,可在任意时空进行,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尤其是当设计了供个人使用的视听媒体后,学生可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这一便捷之处对于那些既担负工作又希望再学习的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而视听媒体特有的重复播放和复制等功能,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时间等。一、媒体可以提供具体的经验关于具体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许多人进行过深入的论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总是通过观察事物本身、从事物的本源去获取知识,所以教学首先应从实际事物开始,如果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际事物,则可利用“ 代替它们的代表“(如图画) ,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感

27、性认识的相同效果。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直观教学原则,他认为感官印象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认知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而获得概念,因而观察应成为教学的基础,教学应从直观出发。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其核心是“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强调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宣称“ 一盎司的经验比一吨的理论更有用“ ,并提出只有将学科内容与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相联系,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戴尔为代表的美国视听教学论专家综合了许多人的观点、在总结视听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媒体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并集中体现于“经验之塔“ 理论。戴尔认为,教学应从

28、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在教学中应用各种媒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直接经验难于获取的不足,从而使学习更为具体,进而达到更好的抽象。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将认知发展分为动作式、图像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并指出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一个人首先是依靠动作学习,然后依靠图像学习,最后依靠符号学习。据此布鲁纳提出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开始,向经验的图像代替物(如图片、电影等)发展,最后学习符号,这一点对所有的学习者均适用。教学如按从直接经验、图像经验到符号经验的顺序展开,就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当今影响很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学习理

29、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等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过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作画,学习总是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可见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具体情景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的作用。综上所述,具体经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直接与客观事物接触、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固然可以获得学习所必需的具体经验,但也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可能由于时空限制使许多具体经验无法获取。利用教学媒体可以克服这一困难,教学媒体所提供的“ 替代的经验“ ,是学习者方便地获取直接经验的有效途

30、径。而且由于媒体的简化、纯化和突出作用,使学习者不会陷于真实事物的复杂性之中,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部分和主要环节,减少、排除非主要信息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获得同现实较为一致的经验。利用教学媒体获得具体经验,是学习者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习者的认知建构过程有重要作用。二、媒体是交互工具、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是“ 相互作用论“,他认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建构主义的另一个先驱维果茨基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

31、发展中的作用,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可以通过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各种活动来实现。另外,内在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而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则是人的活动。当今的建构主义学习观秉承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观点,强调协作与会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主动性、社会性,还是协作与会话,都是学习主体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可见交互作用在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学应保证足够的交互。教学中交互作用既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要保证充分的交互作用必须要创设相应的条件和环境,媒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比如,目前的高等教育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与

32、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的交流是较少的。如果在保留原有课堂讲授的前提下,辅之以相应的网络教学,开辟网络答疑或网上专题讨论,则可大大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媒体作为交互工具,将可提高交互的频率和有效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者主动利用媒体与外界进行交互作用,促进认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既是交互工具,也是认知工具。美国加利福尼亚国际 SRI 学习技术中心主任考兹玛(Kozma)引用瓦特(White)开发的 ThinkerTools 学习软件来说明媒体与学习的关系。ThinkerToo1s 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牛顿定律而开发的基于计算机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利用 Thinke

33、rTools 进行学习时,首先是接受关于现实世界的真实例子的描述,如根据力的大小与方向预测物体的运动,并在计算机上通过微型世界来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调整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观察物体的状态并记录结果,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力与运动的规律,并运用总结的规律去解决其它类似问题或解决一些真实性问题。实验证明 ThinkerToo1s 工具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在这个例子中,媒体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交互工具,是学习者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对媒体的应用要重视其作为学习者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工具的作用,保证并促进学习者与外界的交互,并最终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三、媒体是连接学习者原有认知

34、结构与新知识的桥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注意和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而这种建构过程又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也就是说,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与要理解的当前事物(即新知识) 。教学必须要使学习者的先前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起某种联系,所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即要创设真实性的学习情境,提供

35、真实性任务,以激活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建立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深水平加工,促进知识的迁移水平,提高学习者问题解决的能力。利用媒体技术,一个方面是可以提供丰富的情境性信息资源,提供高度真实的模拟学习环境;另一个方面,学习者可以在媒体创设的环境中运用自己的先前经验对问题进行尝试性地解决,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模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环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并使其与当前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进行深水平的认知加工,从而建构起当前事物的意义,达到学习目的。四、媒体可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建构主义的

36、学习不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学习者最终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应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理解知识的丰富含义及其复杂性。所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必须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支持。仅靠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科书等信息源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大量的、学习者容易获取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比如利用CD ROM 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媒体,学习者可以共享丰富的信息;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便于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

37、方面建构对事物的更为全面和丰富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交互式的信息资源,使学习者在与信息的交互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及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针对学习者特性的反馈信息,促进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发展等。总之,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促进了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应该促使我们反思我们使用媒体技术的目的与方法。仅仅将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应深入探讨媒体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探讨媒体对学习者认知建构过程的重要作用,并以当代学习理论指导媒体应用的理论与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集中反映了当代学

38、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应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提倡建构主义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中,媒体技术不能再仅仅作为一种提供信息来源的工具,它更应该在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建构、发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媒体技术只有作?quot;认知建构技术“,才能真正地影响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二、集体化教学与视听媒体传播教学: 源于年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主张直观教学、主张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这是符合当时时代(正值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要求的,也是当时生产力(趋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要求)所决定的。从此,在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各国,班级授课制开始广泛流行。直到

39、今天,仍然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教育模式。此时,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为整个系统的四大要素,但此时的媒体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视听媒体(或许也有一些成分在里面),仅仅限于耳语相传、书本、实地考察以及一些图像。 19 世纪初 20 世纪末,特别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以来,现代新兴媒体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第四次教育革命,并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的诞生。传统的集体化教学也相应了进入了它的变革时期,人们一直追求利用这些媒体来达到教学最优化,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视听教学转变,就如今,视听教育或教学基本上于集体化教学成为等同的概念因为在发达

40、国家或发达的地区,集体化教学基本上都用上了现代教学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化教学与视听视听教学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或集体化教学)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由于现代视听媒体的介入,导致整个教学系统更为复杂,信息的流通与控制更为繁琐,这要求教师更多的主导课堂的能力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既然操作更为复杂,那为什么人们还不懈的追求电化教学呢?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已深刻的论证,在一般情况下,现代视听媒体的介入,对于教与学都有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正如上几次所提到的,它能给学习者更多的具体经验,感官刺激(具体、生动、形象等),替代经验对于教师,能够提供教学更多的选择方案,资源,减

41、轻教学任务对于整个教学,能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等优点。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在第八章进行讲解)的基础上的。否则,有可能会根本就毫无成效或者得到事得其反的结果。 由以上可以看出,视听教学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显著的区别是现代视听媒体的介入。而这种介入并非简单的加入,而是系统的整合,与教学系统中的教学者、学习者以及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系统的不断优化,目的都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我们来系统的看一下这种系统的运作方式:在这种教学系统中,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结构,其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教学方式,其他要素如教育目的,教学计划、

42、教学大纲,经费、环境、资源等都由上级部门确定。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基本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特征来设计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安排教学活动、研究和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使用和开发视听媒体。其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或传播手段把教学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通过各门功课的考试而获得成绩和证书。 从上看来,它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这类教学系统的结构是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教学结构;二是以视听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或传播手段来进行教学的视听传播方法。它是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之一。 三、视听教学的优缺点: 不管其优劣,它目前

43、仍是我国的主要教学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 视听教学的很多优点是同教师与学校中心的结构结合在一丐的,这是因为这个结构代表着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而形成的系统。无论是中小学、大学和一些训练机构一般都适合通过这种系统来进行管理。这一行政管理上的方便与其说本来是一种教育的优点,倒不如说表明了教师与学位中心结构优越和永存的一个理由,这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多数教育和训练的机构在运用这一传统方面都有几十年的经验,而且无论是学生或是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它都已经非常习惯。同时,学习的“证书”也是完全适合于现有的以教师与学校为中心的学习形式。 以教师与学校为中心的系统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它使学校能比较有效地利

44、用其设备与器材资源以及合理有将近地利用人时,制定的时间表可使教师在着手处理课程或教学大纲时能使教学计划和能利用的时间相符,从而可以确保整个教材的顺利授。 在这一类型的系统中,教师能浓度为学生提供许多不同的学习环境以适应所涉及到的教材类型以及学习者的小平和复杂情况。教师可以出一些实习性或重打重复性的辅导习题,而且教师也能根据经验和个体对全班的了解,判定哪能一种教学法最适合于给定的环境。当教学对象是一些年幼或缺乏经验的学习者,而且需要强有力领导来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时,这一优点显得特别适合。在很多学习活动中,个人的或小组的活动可能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教师一定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比较适用于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感情交流比较丰富(特别小组交流学习),而且受教师个人魅力、经验、技能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