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105818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三)研究内容 .1(四)研究方法 .1二、相关理论 .1(一)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定义 .1(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征 .1(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类 .2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体体现 .2(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现状及发生的问题 .21.中间业务的概念 .22.中间业务风险现状的表现 .2(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现状及问题 .41.信用业务的概念 .42.信贷业务风险现状的表现 .4四、国外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经验 .5(一)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51.低

2、高组合的风险资产组合管理 .52.动态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 .63.独立严密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6(二)德国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61.银行企业合作 .62.提供金融服务,增加客户满意程度 .63.各项业务开展 .64.全能银行获得规模效应 .6(三) 我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启示 .61.在法律条款允许的范围内拓展业务范围 .62.推动法规以及监管体制的健全 .73.将经营模式变为混合型 .7五、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7(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的部分基础措施 .71.工作人员的问题 .82.技术的问题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环节风险防范对策 81.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的环境

3、.82.改进经营理念 .83.对内部管理制度的精华和对监管制度的改革 .84.扩大中间业务的财会核算体系的覆盖范围 .95.完善中间业务内部操作制度 .9(三)商业银行信用业务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91.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中信贷风险意识 .92.改革商业银行信用中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体制 .9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结构 .94.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105.支持合理信贷需求,保持信贷总量增长与自身资本规模相适应 106.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监控系统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I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摘 要: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

4、说是为了获得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同为一体,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给银行的发展带来阻碍,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在硬币的两面之间寻找有效的平衡,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才可以在风险与利润的动态错位中谋求长远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并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外国银

5、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做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IIOperational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Abstract: banking as a currency of enterprises are born defines the nature of the risk, rather than bank is the currency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risk more than run for profit

6、organization. So for bank risk and profit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inseparable, as an organic whole, too much emphasis on which side will be brough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 only ful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isk in the banking business, combine risk management, management and pr

7、evention,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best results before they can receive profit growth and risk prevention, risk and profit can be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of seek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

8、to strengthen internal management,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and dissolve the risk,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roblem we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risk and the m

9、ajor form of risk management, 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risk set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uropean Banks risk managemen

10、t,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and prevent do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onal risks; PreventionIII4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在我国商业银行二十几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推动着我们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引进了外资银行,发展了本国内的股份制银行,在与全世界接轨发展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不足随着发现显示出来,隐藏的一些不足也更加突出。我国在商业银行相

11、对落后的法制建设,宏观微观调控的不完善,监管的疏忽和暴露的不良贷款问题。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不直接的融资方式占主要地位,货币资金的缺少和较低的占用相互存在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债务问题,改革开放的利弊影响,国际上的投机行为,银行网络化和电子性交易行为,都在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剧,而银行为了营业性的本质,有可能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业规律的不道德,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都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担忧。(二)研究意义银行就是经营货币的,而货币的经营就是风险的经营。2008 年的金融危机,2015 年的中国股市动荡,在这样的紧张的金融世界里,我们要做好全方位,全方面的研究分析来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新的

12、方式方法。(三)研究内容本篇论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相关理论介绍,对于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质性分析。其中主要以中间环节的相关数据和信用业务中的信贷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总结国外银行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针对我国的基础措施和问题措施的方法。(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依据是国内外经营风险管理理论,在根据财务报表等数字性的分析以后,通过一些理论依据,对比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等一系列方式方法。二、相关理论(一)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定义5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在在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比如说因为一些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让商业银行有可能遭

13、受损失,使得预期内的收益与实际收益不一样的一种风险存在。(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征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主要有:(1)客观性:有经营过程就有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2)不确定性:针对经营风险的大小这方面而言,其本质上是在不确定的收益基础上进行判断的,由此,经营风险相对银行来说,是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3)牵连性:经营风险的出现并不只是影响一家,与本银行有关的其他银行和企业也会受到影响。(4)匿藏性:经营风险不是有就会显露出来的,而是一个由小及大被发现的过程,如果发现不及时,它会在隐藏中快速爆发带来损失。(5)可控性:由于经营状况是向前发展着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也是不确定性的,我们

14、也要把这些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6)扩张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发展起来是非常迅速的,是连锁性的,而在高速度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次贷危机类的经融危机情况。除了银行本身外,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形势、各个行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其它各个方面,甚至爆发经济危机。(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类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有可以预料到的,也有不可以预料到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信用风险(2)流动性风险(3)利率风险 (4)市场风险(5)操作风险 (6)国家风险(7)法律风险(8)声誉风险。而在中间业务环节上这些风险或多或少都会存在。3、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体表现(一)我国商业银行

15、中间业务风险的现状及发生的问题61.中间业务的简述中间业务也就是作为中间人的银行,在资产,负债的基础业务上利用技术,信息,资金,信誉等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等业务收取一些报酬的一项业务。2.中间业务风险现状的表现第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环节收入方面所占比重分析表 1 2011,2013 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环节所占比重分析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表 2 美国部分银行 2011 年中间业务环节收入所占比重美国银行名字 花旗 汇丰 美国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38% 42% 51.72%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如图所示,我们发现

16、中间业务收入环节美国占据比重远远大于中国,美国最低的也占据 38%,而中国大部分都徘徊于 20%左右,大多国有银行处于下降趋势。第二,以我国工商银行与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构成分析银行名称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2011 年 21.37% 18.2% 21.91% 30.5%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2013 年 20.75% 17.9% 20.5% 20.14%7投 资 银 行 交 易 证 券 销 售 私 有 权 益 信 托 其 他图 1 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构成结 算 业 务 投 资 银 行 银 行 卡 资 产 托 管 担 保 代 理图 2 我国工商银行 2013 年中

17、间业务构成如图 1,图 2,以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工商银行为代表,清晰明了的看出占我8国比重高的是结算,投资,银行卡业务等,而美国商业银行投资和交易几乎就占据一半比重,而且业务高级,收益性大。单位:亿元0 50 100 150 200 250结 算 , 清 算 与 现 金 管 理个 人 理 财 及 私 人 银 行对 公 理 财银 行 卡 业 务投 资 银 行 业 务代 理 收 付 及 委 托2013年 2014年图 3 我国工商银行 2013,2014 年中间业务环节构成我们以图 3 中中国工商银行的数据为参考,不难看出,手续费和佣金净加一起的收入约七百多亿。同比增加约六十亿。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中

18、间业务收入的水平在上升。然而,这方面成绩不能对应地掩盖存在的问题,使用系统分析方式,不难发现问题的内容有以下方面:中间业务创新认识度不够充分,经营的观念不先进,中间业务品种结构不合理,种类单,档次也是不高的。主要是金融监管的体制不完整。人才的缺少,信息技术的投入量比较少。中间业务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包括金融服务类和表外业务类。其中金融服务类型的透支状况,网络诈骗,电话诈骗都让金融服务业承担着隐蔽性的风险。相对比金融服务业的风险来讲,表外业务类是一种超级的复杂,在进行处理时难度也大。(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现状及问题91.信用业务的概念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关于信用风险方面来于贷款资金业务因

19、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而让银行发生与约定不符的风险。2.信贷业务风险现状的表现表 3 20102014 年工商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注:数据来源于 2010-2014 年中国工商银行年度报告如表 3,不良贷款率下降的速度放缓甚至有小幅度反弹,在 2010 年和2014 年之间,信贷的规模向平稳过度,如今在增长之中。2011 年过后不良贷款余额的反弹,贷款质量的下滑在商业银行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但是总体来讲工商银行和与其他地区国家比较,其不良贷款率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 1%,同时,在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使用拨备率这样的方式,持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先进的国外银行对比,我国的不良贷

20、款率持续较低水平。以下我们以工商银行的财务报表为案例进行分析。表 4 2013-2014 年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报表部分单位:人民币百万元年份 不良贷款率%2010 1.142011 12012 0.952013 12014 1.25类型2012 年 12 月 31 日 2013 年 12 月 31 日 2014 年 12 月 31 日10注:数据来源于 2013-2014 年中国工商银行年度报告 按照标准的五级分类,我们从图 2.2 中看到,2012 年不良贷款余额 745.75亿元,不良贷款率 0.85。2013 年不良贷款余额 936.89 亿元,不良贷款率0.94。2014 年不良贷款余额

21、 1244.97,不良贷款率 1.13。13 年较 12 年增长191.14 亿,不良贷款率上升 0.09 百分点。14 年较 13 年增加 308.08 亿,不良贷款率上升 0.19 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来不良贷款年年升高。四、国外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经验(一)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我们一提起美国,我们都会想到四个字: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的强盛,让我们学习。而其商业银行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厉害的,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面、全程、和严密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他们自己的风险管理办法。1.低高组合的风险资产组合管理非常注重信贷风险的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未来发展来改变落

22、后传统的模式。由一笔贷款风险关注到对银行全方面风险的转变。把以前一直拥有贷款转化到买卖资产来增加流动性。他们分析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资产来制定价格,然后向其他银行等进行买卖。不仅是因为可以获利和降低经营分险而且综合运用资产管理方法手段来实现合理高效的管理目的。2.动态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寻常情况 8501566 96.57 9632523 97.08 10582050 95.97关注 227551 2.58 196162 1.98 319784 2.90不良贷款 74575 0.85 93689 0.94 124497 1.13次级 29418 0.33 36

23、532 0.37 66809 0.60可疑 36482 0.42 43020 0.43 49359 0.45损失 8675 0.10 14137 0.14 8329 0.08合计 8803692 100 9922374 100 11026331 10011美国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社会进步中形成了适应发展需求的动态风险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下几个方面:(1)标准化的金融报告(2)贷款额度的有限性制(3)投资要有指导。3.独立严密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美国商业银行中有着非常清晰的岗位职责,而他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也是非常厉害。(二)德国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方法1.银行企业合作在一九六一年,银行法在德国颁布,

24、出于完成银行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最终目的,由此,也不断削减银行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使银行同企业间更好地相处。2.提供金融服务,增加客户满意程度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较,全能银行对于交易成本要求不高,是由于全能银行涉及范围比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客户能够在一家银行就处理所有业务,不但削减了成本,而且增加客户满意度,使得投资者获益最大化。3.各项业务开展开展各项业务,完成分散风险的目的,能够使得整个银行健康成长,并且使得总体金融体系经营不会出现危机,这是由于在出现金融危机时,内部机制能够使用活动当中的盈利同出现危机的业务相结合,削减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补偿机制能够预估业务的利润差异状况,为投

25、资者利益做出保证。4. 全能银行获得规模效应全能银行按照传统的存贷款而集多项业务为一体的特征,还有资金充足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能够看出,全能银行可以有效使用,同自身特征密切相关。(三)我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启示1.在法律条款允许的范围内拓展业务范围12按照目前法律规定的内容,我们国家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须遵守这些规定,具体而言能够进行下面各项业务:(1)资产业务在我国金融环境的新阶段,事实上,还存在多种扩大商业银行的方式,比如说,设置一些存贷款代理机构,使用证券市场的功能,获得一定的贷款。(2)负债业务由商业银行认证机构签发的,面额较大的存单等等都属于存款的一种工具,商业银行开展负债业务,一般情况

26、下,都是使用这样的途径来进入市场。(3)目前法律并未严禁同资本市场有关的各项业务。在客户理财服务方面,能够划分为两大模块:同公司以及个人理财有关的服务,然而,投资基金这个方面则涵盖投资融资以及托管等。 (4)目前法律并未严禁在国外直接进行信托投资业务商业银行目前展开对外投资活动,我国商业银行现在开展对外投资,也可以对外进行关于保险,证券等全面性的服务。 (5)商业银行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能够通过代理来增加业务方面的收入,因为现如今我们国家在银行贷款方面需要补交税款,但是在保险这个方面就无需缴纳税款。(6)商业银行同证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我国商行能够与证券投资共同协作,比如说资金托

27、管,还有保证金方面等。2.推动法规以及监管体制的健全(1)强化金融监督管理系统的队伍工作选取合适的监管当局的程序如下:第一,需要在能够监管以及协调的商业银行进行任意选择。第二,使用对于负债表的研究,对于我国商行的负债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个银行的真实利润,来确定银行的核心监管部门成为监督和协调的部门。(2)构建风险预警系统13在分业经营监管的历史经验当中,不能为所有风险提供适当充分的评价,如今就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构建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质流程:第一,商业银行多项业务报告以及有关的数据,应当核对无误,尽可能满足监管部门的合理要求。第二, 监管部门应当对于重要数据资料进行监督审查,使用行

28、业使用风险预防指标,得出综合评估的控股银行分值。(3)强化银行内部控制应该对银行内部控制方面更加强化,对于监管内部的要有公开公正性。规范不利的一些交易。(4)对于相关法律的填充继续对商业银行法的相关法律进行填充和修改。完善商业银行法律等相关法律。促进金融工作业务的进步和管理机构的竞争。3.将经营模式变为混合型由传统的单一商业银行,转变成为混合型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对风险的意识和加强内部控制,而且在法律的要求下,金融机构必须设立子银行,共享信息,增强了对风险的监督。同时,监管机构可以监管金融机构和子银行,能及时了解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更好地进行风险监控。五、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一)商

29、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的部分基础措施古语有一句话说以不变应万变,潇洒的小说情节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经济形势下的风险防范及管理。如今社会上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防范应该有一定先见性的,一定要在商业银行的内外部进行基础的措施防范。1.工作人员的问题在商业银行的核心人力员工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提高员工们的规章制度执行力和培养员工的操作风险意识。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到地。运用一些员工易于接受的方式比如带薪训练等活动类型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可以从中增加员工的合作能力,提升业务技能。使这些成员对经营风险有足够的敏感度,并自觉地做出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在选择新14员工或者提拔员工时一定要经过

30、相关的考试,给他们进行相关业务上的技能方面培训。当然了,道德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让员工跟随技术的进步而前进,拥有对这些新鲜事物的主动能力。培养成为利于银行经营的专业型人才。2.技术的问题不能否认技术不仅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主要部分,更是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上占据重要的部分。从手写单据,到电子打印回单,由当地的实体银行,到网上银行的发展我们发现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智能系统的支持,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有非常大的优势。(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环节风险防范对策1.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的环境良好的政策下的金融环境会给中间业务环节极大的动力支持。它会促进产品的多元化和高档次化。要

31、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对市场的集中进行扩散。都说环境影响人,孟母三迁不仅只是学习的案例,也可以通过它看到环境对于金融方面的巨大影响力。2.改进经营理念我们要注重改进中间业务的经营理念, 自 2014 年降息降准被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到 2015 年下调存款和贷款基准率至 25%。都形成外在推动对于利率来讲。使得货币资金的来回流动更加多。让社会融资行为下的成本更加低。但是如同硬币的双面性一样,也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感受到一些压力:比如理财类型,基金货币类型。注重中间业务计划的考查方式来提升员工素质,进一步明确奖惩标准,增强各个商业银行主体进行创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3.对内部管理制度的精华

32、和对监管制度的改革通过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体制改革,提供中间业务创新的制度保障。对于重复监管等不利于新监管形式的问题,他们都给中间业务创新有约束。加大中间业务创新风险的外部监管方式,多方努力形成风控合力。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相互合作,协商制定有关中间业务的法规。监督管理部门要勇于加入到关于中间业务创新的里面,在确定职责范围的同时15也要对自身进行强化。约束市场机制,对于规定要严格遵守,对违反相关行为的进行处罚,为中间业务创新环节加大压力,形成更加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4.扩大中间业务的财会核算体系的覆盖范围为了使中间业务核算更加真实完整提高准确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会

33、计核算标准增设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会计科目,提升硬性约束条件。5.完善中间业务内部操作制度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在内部里实现控制好,审查好。经过对中间业务的内部操作相关制度的健全,对工作员工和管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商业银行信用业务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1.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中信贷风险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里也是适用的。做到风险前预测,风险前防范,风险中降低损失的忧患意识。2.改革商业银行信用中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体制信贷风险防范应从信贷的源头,即信贷审批决策时就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须改革信贷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少的需借鉴

34、国外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同时加上我国的实际经济形势和现存的体制,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要做到:信贷风险防范应从信贷的源头,即信贷审批决策时就将风险降到最低,所以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该改革信贷体制。改革体制可以方面可以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分险中信贷的管理经验。同时加上我国的实际经济形势和现存的体制,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积极推出可行的政策来检验实施。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要做到:(l)不能马虎的审批授权制度。信用业务中信贷审批授权要有相对应的权限划分,银行部门要根据风险的断定评价分析此笔信贷的风险。如果通过审批将由相关的工作

35、人员进行审批,16确定相对应风险的可贷金额,然后进行更加深度的审查分析,提出来相关的审查意见。(2)不能马虎的贷后管理。不能宽容对待贷款后续管理,要全流程的动静态监控。(3)着重本行业风险的预警问题。市场化强大的竞争条件,每一个行业状况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相关的企业。因此应当重视行业风险预警的作用,加强信贷风险预警机制。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对信用方面的信贷结构有影响作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优化符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股权结构和信贷结构来防范经营风险。在完善银行内部的同时也要提升贷款者的素质,来实现内外部人员素质的提高。我们不仅要做到以上,也要招聘培养高素质人才来进行严格的任职

36、资格管理。4.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推动制度建设要注意制度、技术和团队三个方面。优化识别、计量、检测、控制四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在信贷业务的前后形成独立集中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和良好的信贷流程。要在客户调查,评级评估,审查审批到发放贷款和监控的流程标准化。在整个过程上注重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5.支持合理的信贷需求,保持信贷总量增长与自身资本规模相适应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完善关于信贷方面的规定政策。在一些重点领域要非常认真地控制这种风险。对这种风险性贷款和那些非正常贷款的处理工作要强化。6.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监控系统(l)要有完善的制衡性信贷风险监控系统就要进

37、行眼前和背后的监督。需要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存在,这种制约机制可以由审计部门和信贷管理部门一起监督。在庞大的信息库里,运用对比,历史,等量性管理来发现在关于信贷17方面的可能发生错误的方面。进行预警后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在信贷之前,深入对客户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或有疑点应进行相应的处理。背后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背后发现的信息疑点作为一个切口可以更加清楚的进行调查。监管部门加大对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及时控制信贷过程和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2)建立新形态的关于贷款认定责任制度。贷款责任的认定需要有相关形态的制度来说明。重点查处那些违反流程规则和法律规定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我们要根据不同失职范围进

38、行不同程度的处罚,违规操作者造成的贷款,赔本越大,承担损失责任的同时承担相对应级别的惩罚。利用科技手段,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资料,并开发客户跟踪系统来完善信息监控系统。进行动静态管理。因为商业银行中的资产结构中信贷在整个结构中所占比率十分的大。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现金银行利率市场化让差息有几率的变小,却仍然占据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所以在防范信用风险上,要加强贷前调查和审查的这些地方,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度问题,承担风险的能力程度。在信用风险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有这个问题的。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我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提高风险评估与防范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风险管理对于管理者为了银行持续稳定的发展经营。为了降低损失就要进行风险的防范。我们要借鉴国外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体发展状况中来。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要客观剖析现实情况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来解决这些风险问题。虽然中国如今的经济形势,商业银行经营也面临不小的风险,但相信,只要我们面对现实,客观的剖析,就能找到高效正确的办法,并在新环境下更上一层楼。由于本人学习水平有限,商业银行可能还存在着需要近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当中也要不断完善本次调查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能够对实际银行经营风险防范有一定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