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作业管理 提高作业效益一、当前作业管理中存在的六大问题 1、教师对作业重视不够 不少教师认为课上得好就是教学水平高,作业布置不布置、布置多少都无伤大雅,因而在备课时缺少备作业环节,作业布置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教师对作业研究不够 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业研究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研究。对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作业的质与量适合哪些学生,有没有实现作业对课堂教学延伸、补充和巩固的功能,有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等等,心中无数,布置作业只是跟着感觉走。 3、不做作业的教师不少 不少教师布置作业采用拿来主义,现成的试卷、现成的资料等,发前没有做过,直到批改作业时才对照答
2、案匆忙扫一遍。 4、学科作业的数量过多 有的学科作业数量过多、过滥,学生不堪重负,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反刍、内化时间,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效果。 5、作业批改的随意性很大 有些学科作业批改的比例偏低,批改率不到30%。批改的质量也存在问题,大多教师批改作业只是简单地打一个“”或“”,有的只是简单地写一个“阅” ,缺少恰当的评语,丧失了作业对师生的沟通功能。作业批改后,缺乏给予学生一定的纠正作业的时空,缺乏一些作业订正的要求,有的甚至连讲评的环节也省去,大大降低了作业的功效。 6、作业管理精细化不够 学校对作业常规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求、作业内容检查、作业评价反馈等常
3、规管理不够到位,不够精细,使教师在作业设计、安排、批阅与反馈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作业管理的四项要求-精心选择、规范印发、仔细批改、讲评矫正 三、优化作业管理的二大举措 (一)建立作业常规管理制度 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任何一个成功的管理,必须靠制度来运行。为使学校作业管理行之有效,建立适合学校实际、又能使广大教师接受的以下作业管理制度,显得很重要。 1.备课组长把关制度 一些教师认为:我不布置作业或布置得少,学生课后时间很难控制,别的教师布置得多,时间都花在其他学科上了,我就亏了。殊不知若每位教师都这样想,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学生必会不堪重负,结果大家一起亏。 为此提出备课组长把关制度,在作业
4、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由备课组长把关。不仅加强了教师对作业内容的研究,还可以有效防止组内成员在作业数量上的互相攀比,防止作业过多、过滥。 2作业检查制度 加强对作业的常规检查,对检查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备课组和任课教师,让有关备课组和教师及时调整好作业布置的质与量,协调好与其他备课组的作业布置关系,对学生作业总量有效控制。通过检查,发现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时加以推广,使作业轻负高效。检查形式可以多样:有作业情况记载,有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有教务处、年级部的随机调查,也有师生互查,期中、期末系统检查等。 3讲义印发审批制度 对于讲义印发,需根据学科和年级特点进
5、行适当的限制。通过年级部审批登记,便于年级部对备课组印发的讲义有总体把握,防止讲义发得过勤、过多,同时防止讲义偏少,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年级部可以对问题及时反馈交流。 4作业精编制度 学校的教学质量要上台阶,教学要有自身特色,必须在作业的编制上下足功夫。大力提倡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教学资源库,组织力量编制出一套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高质量、有特色的作业训练系列,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采用先断其后路,学校提倡不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再通过规范印发,迫使教师去研究、去精选习题。 5作业五必制度 只有下得水去,才能知道水的深浅。教师只有做过作业,才能掌握题目的含金量。为此,要求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发前教师先做
6、,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教师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学生作业要求当天完成,当天上交。要求所有作业必须批改,批改的方式可多样,但要尊重学生的作业心理,讲求实效。同时督促做错题目的学生认真反思出错原因,把错题仔仔细细重新审做一遍;教师通过二次批改,掌握学生的订正情况,合理选择讲评形式。 6作业考评制度 学校为激励备课组与教师更好地设计作业,落实作业过程,提升学科作业讲评效果,要求学科作业必须把握目标,控制难易,严禁用现存的套题、滥题,强化作业的检测、评估、导向功能。以备课组、教
7、师为单位,对学科作业的数量、质量、印发、批改、讲评、审核等实行考评,考评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把考评结果与优秀教研组、备课组、教师评优等相结合,以促使教师科学布置作业,确保每次作业的有效度,并加强团队合作,减轻学业负担,提升学校作业品位。 7学科资源库建设制度 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克服制约质量提升的瓶颈,我们认为: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是影响质量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教师的命题能力和选题的水平是影响作业效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科资源库建设主要是引导教师对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学科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研究。 8学科笔记本制度 由教研组长设计,每门学科制作具有学科特色的
8、学科笔记本,让学生作为纠错本或者记录本,便于复习。让教师用来记载好题,每节课的作业批改情况以及每次作业的评补设计等。记载通过批改,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哪些学生需要个别辅导,哪些题目需要集体辅导,提高辅导的针对性,讲评的有效性。 (二)强化作业常规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执行,也就是说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重要。如果在执行上打折扣,制度的权威性不能得到保证,再好的制度也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为把以上制度落实到位,可从以下几点去落实: 1常规落实氛围的营造 要使作业常规落实到位,老师们心里认可。首先学校领导要统一思想,大会小会、大小活动上广泛宣传、高调推进。再次要不断
9、组织专题研讨、常规沙龙、讲座等活动。一方面让老师们感觉到学校是在做真功,另一方面真正认识到:如果作业常规落实到位了,教学效益必会有效提升。这样,我们的作业管理也就成功一半了。 2作业检查考评的规范 在作业常规考评中,必须严格按照学期初由教务处与教研组长共同拟定的,经学校同意,并在学校内公布的考评方案执行。否则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管理的信度也会大大降低。 3作业检查形式的多样 作业检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多方位理解学生们平时完成各学科作业的时间,教师作业批改与评补情况,觉得什么样的作业最有效无效,有什么好建议等,并及时通过整理和反馈,沟通师生之间的联系。实现作业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达到作业效益的最大化。 4作业检查结果的使用 作业检查过程几乎不产生效益,而检查结果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作业管理的效果。因此作业检查不能一查了之。否则,检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流于形式。我们可以对检查结果及时有针对性地反馈。其次对作业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好的设计、好的经验进行推广介绍,三是对活动中的优秀者进行大力宣传,大肆表扬。并在各级各类评优中有所体现,让优秀者更优秀,待优者争创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