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909799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6 页2016 届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考前冲刺(三)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1在复平面内,两个共轭复数所对应的点( )A关于 x 轴对称 B关于 y 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直线 y=x 对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个共轭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所以所对应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因此两个共轭复数所对应的点关于 轴x对称,故选 A.【考点】1、共轭复数的定义;2、复数的几何意义.2已知集合 ,若 ,则集合 B 可以是( )1xAAA B C x1x 0xDR【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集合 中每个元素都是结合 中的元素,选项AA

2、A,B,D 中都有元素不是集合 中的元素,故不合题意,排除选项 A,B,D,故选 C.【考点】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2、子集的定义与应用.3某班 49 位同学玩“数学接龙”游戏,具体规则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执行(其中a 为座位号) ,并以输出的值作为下一个输入的值.若第一次输入的值为 8,则第三次输出的值为( )A8 B15 C29 D3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输入 后,满足 ;输出 ,输入 后,满足8a25a115a,所以输出 ;输入 后,不满足 ,所以输出 ,故选 A.25a29298【考点】1、程序框图;2、条件结构.4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 x、y 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若

3、y 与 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第 2 页 共 16 页,则 m 的值是( )23xyx 0 1 2 3y -1 1 m 8A4 B C5.5 D62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样本中心点坐标是 ,81.5,4mxy 81.5,4又因为回归直线必过样本中心点, 所以 ,得 ,故选 A.31.52m【考点】1、回归分析的应用;2、回归直线的性质.5已知 x,y 满足不等式组 则目标函数 z=3x+y 的最大值为( ),0,82yxA12 B24 C8 D 3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画出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将直线,0,2yx :l进行平移,当直线经过点 时目标函数 取得

4、最大值,此时3zxyA4z,故选 A.4012【考点】1、可行域的画法;2、最优解的求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 ;(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 ;(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6已知两个单位向量 的夹角为 45,且满足 ,则实数 的值是12,e121()e( )第 3 页 共 16 页A1 B C D223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单位向量 的夹角为 ,所以

5、 ,12,e45122e又因为 ,所以 ,故121()e 21211() 0,选 B【考点】1、向量垂直的性质;2、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 7某三棱锥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B C D343831232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底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 ,斜边上的高是 ,所以底面积为6,三棱锥的高是 ,因此,三棱锥的体积为162S243h,故选 A.34V【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棱锥的体积公式.8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1,若以上述数据 为样本,则此样9321,x 9321,x本的方差为(

6、 )A B C60 D3030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此样本的方差为 12395,xx5x22 215535.9x,故选 A.2222411 30【考点】1、样本的平均数;2、样本的方差.第 4 页 共 16 页9已知 F 是双曲线 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设 P 是双曲线上一)0(132ayx点,则POF 的大小不可能是( )A15 B25 C60 D16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双曲线 的渐近线方程是 ,所)0(132ayx 3yx以双曲线的渐近线与 夹角为 ,又因为 F 是双曲线 的右焦点,0 )0(132ax为坐标原点, 是双曲线上一点,所以, ,或OPP

7、O, 的大小不可能是 ,故选 C.150180FO60【考点】1、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2、双曲线的离心率.10如图所示,直线 y=x-2 与圆 及抛物线 依次交于342xyxy82A,B,C,D 四点,则 =( )CDABA13 B14 C15 D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圆 可化为 ,所以圆半0342xy20xy径为 ,又因为抛物线 的焦点为 ,所以直线 过抛物线的焦点和182,圆心, ,联立 与 得, ,则CDAB2yxx8214x,设 ,由抛物线定义知,12x12,xy 26,AD,故选 B.4【考点】1、抛物线的定义;2、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及韦达定理.11定义在区间0,1

8、上的函数 f(x)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为顶点的ABC 的面积记为函数 S(x),则函数 S(x)(,)1(,)0(, xfCfBfA第 5 页 共 16 页的导函数 的大致图象为( ))(x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底边长一定,点 由 到 的过程中,当 与 ABCCABC、 共线时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函数 与其导函数都不连续,故排除选项 、ABSxA,又点 由 到 的过程中 面积先增后减,再增再减,因此导函数应该先C正后负,再正再负,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方法点晴】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察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

9、、值域、单调性,导数的应用以及数学化归思想,属于难题.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0,xx选项一一排除即可.12已知函数 是定义域为 R 的偶函数,当 时,)(fy0x若关于 x 的方程).1()4,02sin5)(xxf有且仅有 6 个不同实数根,则实数 a 的取值)(65(2 Rafaf 范围是( )A 或 B 或1041045aC 或 D 或a5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画出函数 的图象如

10、图,由)(xfy,可得 ,有图象知当06)(5()2 Raxfaxf 6,5fxfa第 6 页 共 16 页时,由于 ,所以有四个根, 的方程65fx6514x有且仅有个 不同实数根,所以 有)(0)()2 Raxfa6fxa两个根,由图象知,当 或 时, 有两个根,因此实数 的取值fxa范围是 或 ,故选 C.1045【考点】1、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交点的关系.【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交点的关系,属于难题.判断方程 0fx根的个数常用方法:直接法:可利用判别式的正负直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转化法:函数 yfx零点个数就是方程0fx

11、根的个数,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 可确定函数的零点个数;数形结合法: 一是转化为两个函数 的,ygxh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其交点的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二是转化为 的交点个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 .本题就利用了方法.,yagx二、填空题13函数 的最小值是_.)1(4xy【答案】 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4441215yxxx 3x数 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5【考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4将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的图象,xfcos)(6)(xgy则 _.2(g【答案】 1第 7 页

12、共 16 页【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将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xfcos)(6数 的图象,所以 , ,故答案为)(xgygy6)2(g1cos32.21【考点】1、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5已知 a,b,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若,则 _.321,2bcatan【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 所以 ,22acb221cosbcaA,有正弦定理得,2,3BCB,31sincossini 312 3i2tan2BcbA,故答案为 .Bta211【考点】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方法点睛】本题本题

13、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属于难题.以三角形为载体,三角恒等变换为手段,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工具,对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进行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类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问题,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以及二倍角公一定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特别是二倍角公式的各种变化形式要熟记于心,同时还需要记住 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30,456oo16已知数集 具有性质 P:对任意)0(, 5432154321 aaaAi,jZ,其中 ,均有 属于 A.若 ,则 _.jiij603【答案】 30【解析】则试题分析:因为

14、 , ,所以 ,因此ijija1a,故答案为 .54253353,260,aa 30【考点】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2、划归思想的应用. 【方法点睛】本题通过定义“数集具有性质 对任意 ,其中)0(, 5432154321 aA:,ij,均有 属于 ”主要考查、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划归思想的应用,jiijaA属于难题.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第 8 页 共 16 页新定义的要求, “照章办事” ,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解答本题的思路是一直围绕“数集 具有性质 对)0(, 5432154321 aaaA :任意 ,其中 ,均有 属于 ”这一重

15、要性质展开的,只要能,ijjiijA正确运用这一条件,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三、解答题17设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且 .anS),21(na(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b),21(11bbann nb【答案】 (1) ;(2) .a【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 ,所以),(Sn,两式相减整理得数列 为等比数列,进而得通项;),3(21nSn na(2)由 得 ,直接利用“累加法”可得数列,21ba112nb的通项公式.nb试题解析:(1)因为 ,),(Sn所以 ,),32(1aSn所以当 时, .11nna整理得 .1n由 ,令 ,得 ,解得 .2na

16、S211所以 是首项为 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所以 .2na(2)由 得 .),(nbn 11nb累加得 )(123121 . )(2nn当 时也满足上式,所以 .112nb【考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n18“ALS 冰桶挑战赛”是一项社交网络上发起的筹款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 24 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选择为慈善机构捐款(不接受挑战) ,并且不能重复参第 9 页 共 16 页加该活动.若被邀请者接受挑战,则他需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便可以邀请另外 3 个人参与这项活动.假设每个人接受挑战与不接受挑战是等可能的,且互不影

17、响.(1)若某参与者接受挑战后,对其他 3 个人发出邀请,则这 3 个人中至少有 2 个人接受挑战的概率是多少?(2)为了解冰桶挑战赛与受邀请的性别是否有关,某调查机构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得到如下 列联表:2接受挑战 不接受挑战 合计男性 45 15 60女性 25 15 40合计 70 30 100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1 的前提下认为“冰桶挑战赛与受邀请者的性别有关”?附: )()(22 dbcabnK)(02kP0.100 0.050 0.010 0.00102.706 3.841 6.635 10.828【答案】 (1) ;(2)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

18、不能认为“冰桶挑战赛与0.1受邀者的性别有关”.【解析】试题分析:(1)列举出 人是否参加挑战的所有情况,共 种,其中至少由38两人接受挑战的情况共有 种,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2)直接利用公式4算出 的观测值,再对比表格中数据即可.)()(2 dbcabnK2K试题解析:(1)这 3 个人接受挑战分别记为 A,B,C,则 , , 分别表示这 3 个C人不接受挑战.这 3 个人参与该项活动的可能活动为:,共有 8, BACBACBA种.其中,至少有 2 个人接受挑战的可能结果有:,共有 4 种.,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所求的概率为 .218P(2)假设冰桶挑战赛与受邀者的性别无关.根

19、据 列联表,得到 的观测值为:2K,79.142530746)15(0)()(2 dbcabnK因为 1.792.706,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1 的前提下不能认为“冰桶挑战赛与受邀者的性别有关”.【考点】1、古典概型概率公式;2、独立性检验的应用.1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ADBC,BAD=90,第 10 页 共 16 页BC=2AD,AC 与 BD 交于点 O,点 M,N 分别在线段 PC,AB 上, .2NABMPC(1)求证:平面 MNO平面 PAD;(2)若平面 PAD平面 ABCD,PDA=60,且 PD=DC=BC=2,求几何体 M

20、-ABC 的体积.【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23【解析】试题分析:(1) , 可得,NABMPC2OCDA,进而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先由勾股定理,ONDAA和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 面 ,于是 .133ABCVMS试题解析:(1)在梯形 ABCD 中,ADBC,OC:OA=BC:AD=2.又 BN=2NA,NOBCAD.在PAC 中,OC:OA=CM:MP=2,OMPA.平面 MNO平面 PAD.(2)在PAD 中, ,3cos22 PDAADP ,即 PAAD.2ADP又平面 PAD平面 ABCD,PA平面 ABCD.又由(1)知 OMAP,MO平面 ABC,且 .32MO在梯形 ABCD 中,CD=BC=2AD=2, , ,90BADBABC 的面积 .321CS几何体 M-ABC 的体积 .2SOV【考点】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勾股定理和面面垂直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