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09333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缓解土地约束问题的调研材料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精心业务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完善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机制,扎实开展业务工作,实施我县产业集聚区战略,努力破解土地瓶颈,缓解土地制约压力,为我县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用地有力保障。、 主要做法1、严格执行供地政策,土地供应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控供地“闸门” ,凡是新上生产性项目原则上必 须入驻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以外的新上项目与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相符的生产项目原则上不再配置土地、环境容量等指标, “两高一资” 不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2、加速产业聚集

2、,使集聚区成规模,上档次着力打造我县省定中原电气谷、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集聚,用地节约。一是门槛限地。入住产业集聚区新上生产性项目固定资产必须达到 1 亿元以上,投资强度不低于 4300 万元/公顷,纳税强度县级所得超过 2.5万元/ 亩,投入产出比 1:3.5,建设周期不高于 2 年; 省级产业集聚区内总投资在 1 亿元以下,用地面积低于 50 亩;其他集聚区总投资在 5000 万元以下,用地面积低于 30 亩的项目,不在单独供地,一律入驻标准化厂房。把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投资强度和亩均产出等作为供地基本条件,规范少占地、多投入、高产出的“基地型、旗 舰型、科技型” 项目

3、。二是集聚节地。以项目类型设置用地区域,逐步形成了档发、机械制造、电器研发制造等工业集群,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聚区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吸引、衍生相关企业加速聚集,形成了区域化、集约化管理的用地格局。三是差别定地。实行按产业定价、按园区定价,用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分期供地。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实行“整体规划、总量控制、分期供地、限期开发”的原则,预留规划用地范围,按照生产建设进度进行分期供地,杜绝先供待用。 3、政策引领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意见(许县发201118 号),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入驻,大力推行标准化厂

4、房建设。严格执行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结构比例、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控制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入驻标准化厂房。在尚集产业集聚区许昌通宝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许昌县机械加工园,共建标准化厂房 9 栋,面积 4.5 万余平方米,许昌旭光传动轴有限公司、许昌腾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昌国能电气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新上生产型企业已按政策入驻该产业园。对产业集聚区内新建三层(以建设层 数为准) 以上的标准化厂房(含三层),县政府严格执行 80 元/平方米的政策奖励,中原电气谷中新上的许继年产 400 台 2.0MW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等三个项目所建标准厂房都在四层以上,温州产业园二期及

5、创业孵化园两个建设项目所建标准化厂房都在三层以上。目前,我县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累计达 80 余万平方米。4、科学选定试点,腾笼换鸟,拓展发展空间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选点布局。通过实地踏勘和综合多方因素,我县尚集产业聚集区内的三个行政村(忽庄、吕桥、周庄)作为我县增减挂钩规划项目试点村,建立健全台帐管理机制,定时记录拟开展项目进展情况。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按照“统一建 设规划、指标有偿使用、财政提供补助、群众自觉参与”的基本思路,采取群众自建、业主投建、村企共建等多种建设模式,将 2 个或 2 个以上的村整合为一个新农村。整村改造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按每亩 4 万元

6、上浮 50列入土地成本还给村集体,用于农民建房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财政从商业开发土地出让金中计提 10作为建设专项基金,统筹用于农村村庄改造中农民的建房补贴,这样不但利益惠及广大群众还为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解决了用地难题。三是坚持规范推进,严格增减挂钩指标和项目实施管理。严格限定增减挂钩试点范围,严禁在试点之外开展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对项目区做好可行性论证和立项,不得循环使用周转指标,新建项目要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四是出台了挂钩规划奖励办法,将挂钩规划所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按比例奖励给乡镇政府,乡镇有项目的可直接使用,没有项目的可在全县有偿转让。同时,按照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把用

7、于城市和产业聚集区挂钩的建设用地指标所得收益,用于拆旧区安置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走向良性循环轨道。5、排查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上半年,我局对集聚区内闲置、低效用地进行了排查,对清查出的许昌万泰盛鞋业面积 7.5587 公顷和河南恒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面积 5.7180 公顷的闲置土地无偿收回,供应给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另对清查出约 200 余亩低效用地,我们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下步,将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进行整顿。确保土地利用效率。6、提前规划,积极主动服务,加快用地报批。按照产业集聚区规划布

8、局,积极与规划部门沟通,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产业集聚区规划能够衔接,同时禁止在规划区内私自搞建设,增加不必要征地成本和征地拆迁压力。针对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多、周期长的实际,提前介入,积极主动同省厅、市局沟通、协调。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土地报批材料,妥善处理土地报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第一时间通过省政府审批。7、积极争取阻碍土地报批的双项指标。我县地处平原地区,已无可开发的后备资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严重匮乏。为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积极与省厅沟通,争取实现异地耕地占补平衡。省厅每年下达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的用地需求。为解决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努力将产业集聚区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大盘子,争取省厅解决建设用地指标。、 存在问题一是土地利用还较为粗放。如省里要求产业集聚区投资强度、建设密度、容积率等指标在建设中的标准认定,目前还没有科学的标准依据。二是用地指标缺口较大,与产业发展不成比例。总之, 虽然我们在土地节约集约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土地占补平衡压力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在此,也恳请各位领导考虑我县新区建设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帮助我们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我们一定会按照上级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产权管理,严守红线,力促节约,确保产业集聚区土地管理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