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六讲 城市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作用十分明显,工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工业带动城市各项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设施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性质、规模,工业布局直接影响城市布局结构也给城市带来许多问题(环境、交通和人口)一、城市工业部门分类在进行工业用地布局时,要研究、分析城市工业的构成,这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对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合理布局也有重大影响。(一)按产品性质分1.冶金工业 黑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
2、工业2.电力工业 火电 水电 供电 3.燃料工业 煤炭工业 石油工业24.化学工业 略5.机械工业 略6.建筑材料工业 略7.森林工业 木材采运工业 木材加工工业 林产化学工业 8.食品工业 略9.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 略10.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 略11.其他工业 略3(二)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分1.重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冶金、电力、燃料、建材以及化学、机械、森林工业的大部分)2.轻工业消费资料的生产(食品、纺织、造纸以及化学、机械、森林工业的小部分)(三)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分1.采掘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有色金属矿、石料、化学原料等。2.原料工业以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生产,产品供其他工业
3、进一步加工,如金属冶炼、电力、选煤、基础化工等。3.加工工业以原料工业和其他方面提供的原料进行生产,产品可直接使用,如机械、食品、纺织工业等。4(四)其他分类方法1.按所有制划分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制、独资、合资等。2.按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产品服务范围分主体工业(主导工业):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体现城市性质,产品主要为区外服务。辅助工业(配套工业):为主体工业生产服务的配套、协作,以及利用主体工业的副产品的工业部门,其生产性质和规模均受主体工业支配。服务性工业:主要为城市生活服务的工业,产品以本市销售为主。二、工业区的组织方式与规模(一)组织方式1.按生产专业化的原则进行组织2.按资源的综合利用
4、进行组织3.共同建设、合用厂外公用工程和生活服务设施4.生产工艺上有密切协作的企业组成工业区5.按对环境污染的类似程度进行组织6.综合工业区7.出口加工区(二)工业区规模三、城市工业的布置形式往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5(一)分散的工业点生产规模小,用地少,运输量不大。基本没有污染和干扰的工厂可与居住等用地混合布置。它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近设置方便职工上下班。(二)工业街坊或工业小区用地不大,有噪声、可燃物、微量烟尘,交通运输量较小的工厂,可集中布置在独立的街坊、地段上,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城市环境。(三)工业区将工厂成组的组织在连片用地上,以达到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5、,促进工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工业区是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形式。6四、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一)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二)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关系1.平行布置2.垂直布置3.工业区相对独立4.混合布置(三)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1.工业区分散在城区四周可避免大量运输对城市的干扰。但城区没有发展余地,容易形成圈层式的发展。2.与其他城市用地交叉布置山区、水系旁的城市结合用地条件采用此形式。需注意处理好风向和水体上下游的关系,组织好城市交通,减少穿越的交通流。73.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各组团中生产与生活设施相对平衡。4.群体组合式一城多镇,城市形成群体组合的城市形态。(四)工业用地的规划指标规划人
6、均指标:10.0-25.0M2/人规划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15-25%五、城市原有工业布局的调整(一)存在的一般问题布局分散:不利于厂际协作,车间分散成本增加,不利于管理。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少仓库堆场和服务设施。功能混杂: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活质量。运输不便:交通堵塞,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污染严重:,环境、安全等问题。(二)工业调整的一般措施留:允许保留,就地改建、扩建。改:改变生产性质;改革生产工艺和技术。并:按专业化协作要求合并车间或工厂。分:减轻老企业压力,择址分建新厂。迁:迁出原址新建。8第 六讲 城市工业用地 1一、城市工业部门分类 1(一)按产品性质分 11.冶
7、金工业 12.电力工业 13.燃料工业 14.化学工业 25.机械工业 26.建筑材料工业 27.森林工业 28.食品工业 29.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 210.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 .211.其他工业 .2(二)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分 31.重工业 32.轻工业 3(三)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分 31.采掘工业 32.原料工业 33.加工工业 3(四)其他分类方法 41.按所有制划分 42.按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产品服务范围分 4二、工业区的组织方式与规模 4(一)组织方式 4(二)工业区规模 4三、城市工业的布置形式 4(一)分散的工业点 5(二)工业街坊或工业小区 5(三)工业区 5四、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 6(一)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6(二)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关系 61.平行布置 62.垂直布置 63.工业区相对独立 64.混合布置 6(三)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61.工业区分散在城区四周 62.与其他城市用地交叉布置 63.有机结合的组团式 74.群体组合式 79(四)工业用地的规划指标 7五、城市原有工业布局的调整 7(一)存在的一般问题 7(二)工业调整的一般措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