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建材科技 2004 年 第 25 卷 第 5 期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与核心组织戴松涛 1 田 燕 2( 1. 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 2. 武汉理工大学)摘 要: 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系统在标准层中的组织是标准层设计中乃至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重点。首先探讨核 心系统的构成方式和在标准层中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常见的条形、方形、其他形状以及含有中庭的标准层平 面与核心系统的组织关系。关键词: 标准层; 核心; 组织高层办公建筑中, 标准层部分是其主要功能 办公功能的执行者, 也是其体量造型及主要空 间特色的体现者。标准层设计集中体现在核心系统 与办公空间矛盾关系的解决。办公空间是主要功能
2、 空间, 而核心系统则提供全面服务 , 属于服务性空 间。核心系统, 一方面其内部要使用方便, 另一方面, 则要提供最为适合的办公空间整体。因此核心在标 准层中的组织是标准层设计中乃至高层办公建筑设 计的重点。1 核心在标准层中的组织核心在标准层中的组织, 包括 2 方面内容: ( 1) 核心的构成方式, 即标准层中, 核心各个组成内容有 机地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 2) 核心在标 准层中的位置, 即核心各个组成内容通过一定方式 构成完整核心, 其在标准层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 这 2 方面实质上分别描述核心本身构成及其与办公 空间之间的关系,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综合而 成
3、一个完整的“核心的组织”的概念。1. 1 电梯定位与组织电梯是高层办公建筑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 它 直接涉及到高层办公建筑的日常使用问题, 也是核 心构成组织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部分。其他各部 分要围绕电梯进行组织。因而, 选择与标准层相适应 的核心的组织方式, 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是电梯。 ( 1) 电梯在标准层中的定位。由于电梯在高层办公建 筑中的重要性, 从最理想的角度考虑, 电梯应位于标 准层平面几何中心位置, 保证其到标准层中各位置 没有相对过远距离。而在实际设计中, 由于多方面影 响因素, 导致电梯定位的多种可能性。( 2) 电梯组构 成。根据计算或估算确定所需电梯的数量后, 利用电
4、梯厅对电梯进行组织构成电梯组。表 1 是不同数量 电梯的多种构成方式。1. 2 核心在标准层中的组织( 1) 核心的构成原则 电梯构成电梯组并定位 后, 则以电梯为中心, 围绕做进一步核心构成。为形 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核心系统, 发挥和保证各部分的 特殊性, 可将核心大致分为 3 个区: 外部区、中部区 和中心区。空调机房及送回风管道需由水平风管穿 墙与各办公室相联系, 宜安排在核心外部区; 疏散楼 梯由于安全疏散距离的限制及方位应当明确起见, 宜安排于外部区或中部区较明显位置; 电梯组一般 布置于中心区; 卫生间由于日常使用频繁且功能特 殊, 不宜通过中心区入口, 多置于中部区隐蔽处或外 部区
5、适当位置。其他各种管道间应与相关较大空间 相结合或见缝插针。储藏间等房间则视具体要求和 核心情况定。外部区或部分中部区有时可以与中心 区等部分相脱离开, 之间由公共走廊相联系。( 2) 核心的构成方式 核心在标准层中的构成 方式可分为 3 种: 集中的核心。核心的各个组成内99国外建材科技 2004 年 第 25 卷 第 5 期容全部集中于一处。由于现代办公建筑需要提供开 敞完整的办公大空间, 以便使用时可按要求灵活分 隔或便于更改调整, 供不同部门或单位使用。而与之 相对照的核心系统则是封闭固定的。它提供所有办 公空间的共用服务设施。所以, 集中的核心可保证双 方的各自独立与完整, 便于使用
6、和管理。 分散的核 心。分散的核心即将核心分为若干部分, 分别置于标 准层中适当的位置。其中只有一部分设有日常使用 的电梯组, 每部分不能独立构成核心, 所有部分组合 在一起方成为一个完整的核心系统。各部分间有主 辅之分。一般地, 有日常使用电梯组的部分为主要的 核心部分, 其他部分为核心的辅助部分, 二者之间以 公共走廊相联系。分散的核心由于其对核心内容的 灵活组织, 可适用于大、中、小型标准层平面。 成组 的核心。日常使用电梯分两组或多组均匀分布于标 准层中。标准层平面分为 2 个区或多区 , 各区间相对 独立又保持联系, 每区分别以日常使用电梯组为中 心, 组织各部分内容而形成较为独立的
7、核心系统。成 组的核心的每一组, 可以是集中的或是分散的。成组 的核心主要适用于大型、特大型标准层平面。1. 3 公共走廊公共走廊不属于核心中的内容, 但同样为公共服 务部分, 其合理布置有利于标准层面积的节约利用。 与核心相比, 公共走廊为楼层内水平交通路线( 包括 人、货和管道的交通) , 而核心系统则是贯穿于各楼层 间的垂直交通干线( 包括人、货和管道的交通) , 两者 结合形成高层办公建筑中主要交通网络系统。核心系 统的构成与定位同时涉及水平公共走廊的形成。图 1 公共走廊的线型公共走廊有线型和环型 2 种。如图 1。为充分 利用面积而设计成不完全的线型或环型走廊应以方 便使用为前提。
8、整个标准层为个完整空间时, 走廊 不需明显分隔出来, 但在使用中仍是必不可少的。2 标准层与核心的组织高层办公建筑的标准层多种多样, 从形式特点上看, 可分为条形、方形、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以 及含有中庭的标准层平面等; 从面积上看, 可分为小 型( 800 m2 以内 ) , 中型( 1 200 m 2 左右) , 大型( 2 000 m2 以内) 和特大型( 2 000 m 2 以上) 等几种( 以我国 情况为基准) ; 另外, 标准层层数可以从十层左右到 几十层甚至上百层, 悬殊很大。因而, 在核心组织过100程中, 与标准层形式规模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 1 条形标准层平面与核
9、心的组织条形标准层平面( 平面长宽比大于或等于 2) 布 局合理, 中间 ( 或一侧) 公共走廊 , 两侧( 或一侧) 为办 公房间。使用者方向明确 , 条理清晰; 办公房间自然 采光、自然通风条件好。由于长宽比值过大, 对结构 不利, 不适合做层数较高的建筑; 外墙面积相对较 大, 节能效果不佳, 且易造成大面积阴影, 不宜做得 太长。因而采用条形标准层平面的高层办公建筑不 宜是大型的。条形标准层平面在我国政府机关办公楼中最为常用。但由于基地条件限制、结构原因以及建筑和办 公空间新需要等, 多年来高层办公建筑多采用方形 或其他形式。近2 年国外一种新趋势, 公司专用办公 楼从城市中心迁址到郊
10、外, 或城区大规模统一改造, 一方面地价较低, 另一方面也为较好地与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环境相协调, 重点创造适合于人心理、生活 的社区环境, 防止高层塔楼林立无序的城市形象再 次泛滥, 条形标准层平面, 在其原有自然合理的基础 上, 加入现代设施及环境创造, 成为目前高层办公建 筑的一种新时尚。有时甚至是庞大的, 但层数一般在 10 层左右。2. 2 方形标准层平面与核心的组织方形标准层平面( 长宽比在 1、2 之间) 平面规整, 便于空间上的划分使用; 外墙面积较小, 而内部使用 面积较大、经济、节能; 另外, 正方的体型结构合理, 可 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办公建筑, 尤其在超高层方面表现 出
11、突出优势。但方形标准层平面的高层办公建筑造 型, 外观易流于一般的“方盒子”,需要有所创新。从总体看, 任何一种核心形式对于方形标准层 平面均适合。根据形式、面积的不同及面积的使用要 求, 可以有多种选择。与条形标准层平面相比, 方形 最大的特点是核心可以居中布置。2. 3 其他形式标准层平面与核心的组织对于任何形状及规模的标准层, 其中核心的组 织规律是一致的。三角形标准层平面的外墙面积大, 而有效使用 面积较少; 同时, 内部空间划分、使用等方面也存在 不便, 因此不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标准层形式。但作为 丰富建筑造型及城市景观的活跃因素, 或者为与基 地条件紧密结合, 三角形标准层平面也是可
12、取的。圆 形标准层平面与其他各形式相比, 外墙面积最小而 面积利用系数最大。同时, 圆形塔在结构方面比较合 理, 与方形相比, 可减少 40% 左右的风压, 也有利于 创造变化的建筑造型。其缺点是设( 下转第 105 页)国外建材科技 2004 年 第 25 卷 第 5 期此, 在投资是最优选择之前 , 项目必须有一个超过零 的净现值。这也验证了在文章开始提出的那个经过 修正的投资准则, 即: 当 N P V -投资机会的机会成本 0 时, 项目才是可行的。5 结 语以上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求出项目的投资机会的机 会成本, 即投资期权的价值来展开的。通过建立数学模 型, 找到了一条求出投资期权的途
13、径, 从而, 当P V ( P) - I , 所以 V ( P ) I + F ( P ) : 项目 的价值小于其全部成本 -直接成本 I 加上机会成本 F ( P ) , 所以不投资。参考文献 1 马莎阿姆拉姆.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战略投 资管理.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 北京: 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 刘正山. 房地产投资分析.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 高芳敏. 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经济 论丛, 2001, ( 1) : 4953. 5 郑德渊. R 武汉, 武汉理
14、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院( 430070) .( 上接第 100 页)计施工等方面难度较大。 出于对基地的充分利用, 常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全部建房, 于是常出现不规则的标准层平面形式。 虽然给建筑、结构和施工等方面带来不便, 却最大限 度利用了土地 , 创造了面积, 有时也可产生较奇特吸 引人的建筑造型。特别是对曲线的利用, 是目前国内 外设计界的一种流行手法。3 含中庭的标准层平面与核心的组织中庭实质是打破单调楼层分隔而使空间基直和 水平方向产生变化的一种形式, 它使各楼层间形成 一个视线可达到的各楼层共有的公共空间, 同时可 包括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中庭使建筑体内充分接 受自然光线, 又
15、常与休闲、活动、停留、观看与被观 看、绿色植物、流水、雕塑、阳光、室外环境等联系在 一起。使用者可在其中享受、体验, 并产生愉快联想。 因而, 中庭受到广大使用者的喜爱。在高层办公建筑 中, 中庭开始大量应用于办公部分的标准层中, 力求 以丰富的空间形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相应配套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出租率和租金。 在实践中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如果说核心系统是高层办公建筑中的“物质核 心”, 那么中庭则可以称之为一种 “精神核心”。前者 存在的形态是实在的, 而后者则是虚空的, 二者都属 于公共服务部分。因而在建筑中存在必然的联系, 一 般中庭与核心在标准层平面中总是紧密连接在一起 的。参考文献 1 秦尚松.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初探. 山西建筑, 2003. 2 汤小舟. 高层塔式住宅标准层平面设计浅析. 建筑学 报, 1998. 3 孙小坚, 王志扬. 浅论高层住宅楼标准层设计. 中国建 筑信息, 2004.收稿日期: 2004-08-06.戴松涛: 男, 1972 年生, 建筑师; 深圳, 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 中心( 518000)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