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普 利 兹 克 建 筑 奖 被 视 为 建 筑 专 业 的 最 高 荣 誉 4。 1979年 由 美 国 芝 加 哥 普 利 兹 克家 族 通 过 旗 下 凯 悦 基 金 会 创 立 , 由 专 业 评 审 委 员 会 每 年 评 选 出 一 名 作 出 杰 出 贡 献 的 在 世建 筑 师 。 获 奖 者 可 以 获 得 10万 美 元 奖 金 和 获 奖 证 书 , 1987年 后 委 员 会 还 为 获 奖 者 颁发 一 枚 铜 质 奖 章 。 颁 奖 典 礼 在 每 年 5月 举 行 , 地 点 则 在 世 界 各 地 的 著 名 建 筑 物 内 。3,王 澍 成 为 建 筑 界
2、 诺 贝 尔 奖 中 国 第 一 人 。 2012年 5月 25日 , 普 利 兹 克 建 筑 奖(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颁 奖 典 礼 在 北 京 人 民 大 会 堂 举 行 。 这 是 这 一 有 建筑 界 “诺 贝 尔 奖 ”之 称 、 全 世 界 公 认 的 代 表 建 筑 行 业 最 高 荣 誉 的 奖 项 自 1979年 创 立 以来 首 次 在 中 国 举 办 颁 奖 典 礼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他也是 首 位 获 得 普 利 兹 克 建
3、 筑 奖 的 中 国 建 筑师 。41963 年 11 月 4 日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5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 学士。1988 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2000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2012 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任教5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 ”也许
4、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王澍说过,每次做设计时,不只做一个建筑,而是设计一个保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走上一条重返自然的道路。6 放眼当下,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正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因面向未来的讨论“30 多年前,二十几万个村落在整个中国形成的一个体系,就像绘画中出现的一样,有着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然而 30 年后的今天,可能只剩下八千多个这样的村子。 ”王澍忧虑的说他所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正在消失。 ”在王澍眼里,他要做的是唤醒一片几乎没有记忆的城市,将传
5、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这显然不单单是一个建筑师能做到的,与此同时他还要是一个思想家。7建筑师王澍想告诉人们的是,循环利用人们眼中的废旧材料也能造出“桃花源”。这也一一体现在了他的那些代表作中。8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2001)宁波美术馆(2002,已建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已建成)宁波博物馆2005南宋御街陈列馆(2009,已建成)2010年中国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已建成)910 王澍坚称自己是个文人,建筑设计只是情趣所在, “现代建筑最无能之处在于,它们只是一些自足的作品,经常找不到返回真实的生活世界的道路。 ”在正式跨入建筑
6、领域后,王澍坚决抛开流行的西方建筑学标准,坚守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王澍说,他厌恶高大威武的标志性建筑,他所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骨子里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有四,即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些特点在象山校区中彰显无遗。11 比如说在建筑完成后,王澍把校园的一些空地租给农民耕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上课之余看到另一种劳动方式在眼前呈现,在行走之间也能宛若江南水乡。我们知道,中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就是农业,显然王澍在规划校园时并没有忽略这一点。12 说到这个象山校区,王澍称当他接手这个项目时想到的就是改变,批判式的改变,当然这个批判是双向的,教育与
7、自己,他要做的是一个中国大学中前所未有的柏拉图式的校园,是一个自由的校园,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大胆得想象。正是这样,王澍设计时的角度被他自己称作为“哲匠式”的角度,即带有哲学气质的工匠。这也与他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所吻合,将文人与工匠结合在一起。13 当我漫步在校园中时,眼前的建筑学院主楼令我感触颇深,连绵起伏的屋顶,清澈的水中倒影,清晰的建筑线条,都为整座校园添色不少。14 当我走进这栋建筑时,我不由自主地体会到了一种进山的感觉,王澍用了中国式的手段通过很短的空间分出三层,使中间的空间展现出非常宁静的氛围,也就是这三层,第一层是一个通过竹子与玻璃门的结合,第二层,也就是第二道门,借景第三
8、层的木门,通过木门就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安静祥和的地方。15,说到这栋建筑,不得不说它的材料,一个惊人的数字将被提起,700 万,王澍让工人收集了当地拆迁旧房屋的砖砖瓦瓦来堆砌起这一作为大的建筑,最终使用了 700 多万块,这也印证了他说过的一句话,要用一砖一瓦,在破旧中寻回中国的记忆。当我发现这些时,顿时对这栋建筑肃然起敬,觉得他是一个有尊严的艺术。16,同时,王澍对窗户的设计也十分值得品味,他借鉴柯布西耶五大设计理念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自由立面中的带形长窗,传统建筑是墙体承重。所以开不了带形长窗,而现代建筑是柱子,梁,楼板承重。所以开窗 比较自由。这也寄托了王澍对自由的信念
9、17 说到这个起伏不定的楼梯设计,其实也是经过王澍精心构思的。18 他参照了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把佛比作了老师,游客比作学生,而佛像前连绵起伏的道路代表了人对知识的探求与了解是会经历高低起伏辗转徘徊的状态,他也希望通过整个的环境与空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与领悟的氛围中进入自由的想象的状态,同时这也代表了一种美学,即建筑和风景,由于中国悠久的绘画与风景传统,建筑和风景是完全融入到一起的,建筑就是风景,风景就是建筑的一部分。19 当象山校区刚建成时在建筑界引起巨大反响,有的建筑师甚至声称要在杭州看最难看的建筑就去象山校区。我认为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有人仅仅关注了外表,而没去注意其内在的含义,王
10、澍的建筑正是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他通过隐居在杭州 10 年,从自然中寻找与获得原始生活的态度,从乡土建筑中寻找与未来对话的可能,作为孜孜追求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融合的王澍获得普利策奖实至名归。20 下面说说杭州这个地方,古人赞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而王澍与这座城市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杭州是王澍隐居的地方,为何用隐居一词,因为王澍在开始接项目设计之前经过了 10 年左右的考察研习时间,把七年建筑学所学的框架与技术性的东西逐渐淡忘,他在杭州不断地搬家,为的是寻找,寻找一种杂乱之美
11、,而正是这段看似无用的岁月的积淀,让王澍看到了差异的世界,这也对他之后改造重建南宋御街起到了深远的作用。21 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 “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3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 ”本以为这3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改造后的御街南部如今成了步行街,而
12、且引入一条清流水渠,让御街顿时变成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这条街上各种建筑风格杂陈,什么都有。御街上的鼓楼是重建的,原来的鼓楼据说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三层构造的新鼓楼成了杭州一个新地标,在中河高架桥上行驶远远便能望见。此外,御街没有出现像丽江、凤凰古城和北京南锣鼓巷那样满街酒吧的颓废文化,大多是江浙一带老字号商铺外加不少雅致咖啡店,是一种江南文化的体现。而看到这个异性建筑似乎看到了滕头村馆,这个物件早在金华建筑公园出现过。22 说到南宋御街,一定不能忘了那 600 平方米的御街陈列馆,在杭州中山中路 112 号,御街道路遗迹就在陈列馆入口处的透明展示区内,王澍特别设计了透明钢化玻璃和下沉庭院。门
13、口的地面用玻璃钢铺就,游人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御街发掘出的遗址以及后来直到民国时期街道的情况,有一种历史剖面图的感觉。虽然这种做法算不上是首创,但是用在这里确实能够恰到好处的反应出历史的变迁。23 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 “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 ”他说。有一次市政府开会,王澍用非常激烈的口气,对市委书记说,整个杭州城你看一下,不是说这条街是一条破烂儿,过去
14、 20 年杭州市中心区的建设,就是整个一堆的大破烂,恰恰这条街看上去破,但它还保持着一个美好城市的远远的一种影子,我们能看到有可能使得我们恢复对城市的美好感觉。“这条街,并不只是说有一条老街要保护,这是杭州城市复兴的开端。 ”末了,王澍撂下这一句话。市委书记接受了王澍的说法。在王澍眼中,南宋御街只是个孤独的个案。 “我们的政府太像一个公司,既希望至少达到收支平衡,又希望能快速完工,而不是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为前提,而这恰好又是政府的职责。 ”带着美术学院两百多名师生,集合国内其他三四家美院的老师,怀着理想主义精神,用超常的劳动量来弥补时间上的紧迫,在王澍看来,南宋御街的改造方式, “很难复制,
15、不可推广。 ”同时也针对改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理想要百分百走向终点,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把御街的改造比作为了中国文化的保存而作出的最后的悲壮的努力。24说完杭州与王澍,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的宁波,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王澍说他选择接手宁波的项目首先是因为宁波有文化,其次是因为有史以来城市中商人居多,所以比较富裕,自然而然的建筑质量也不错。但自从中国城市化进程以来,城市基础被严重破坏,大多数美丽的村庄如今都被高大的楼房踩在脚下,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与宁波美术馆时就希望可以用建筑找回时间和记忆。25 王澍认为,现代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
16、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展品” 。宁波博物馆在设计伊始就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有机结合,使之造型简约而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蕴涵了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到港口的城市发展轨迹。26 其平面呈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突显开裂状,微微倾斜,演绎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向南滑动的独有态势,宛如行进中之巨舟,耐人寻味。宁波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
17、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27 而在建筑内部,两层以上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动平台,从建筑整体窿起出五个单体,各具状态,形神兼备,观照整个空间,虚实相间,似又成传统街区的格局与尺度;同时水域向北环绕建筑外围,使建筑环境具有江南水乡田园般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山” 、“水”与建筑之间的审美旨趣在独具意境中获得升华。282006年,王澍接到宁波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我到现场去考察,给我的是一个完全被拆平的地方,它和周围所有的东西失去了联系,就像写文章一样,没有上下文。我无从下笔。”王澍尝试着
18、把自己扔在那个空旷的场地中,想象着如何造一个建筑,并且让它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就像一棵树,它种在这里,能够成活。 ”环绕四周的是新区,王澍想到了带有厚重历史感的瓦片墙。他从建筑新区拆掉的近30个村庄里,回收了600多万块废砖旧瓦,把超过40种不同尺寸、来自不同年代的旧瓦片,作为建筑原材料。得知这个消息,委托建筑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找到王澍,对他咆哮道:“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新中心,用这么脏的材料做博物馆,什么意思?”王澍据理力争,负责人摔门而去“如此这般的争执经常发生,他们从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宣布,施工中一切事情由王澍说了算 。 ”宁波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原定每天3000人的参观规模,却连续
19、3个月人数破万,当记者问及为何能吸引那么多关注时,王澍说:“有几个法国的朋友,到宁波看我的作品,顺便到城里转了转,我问他们对宁波有什么印象,他们说城市是没有回忆的,去看我的作品的人,都是去寻找回忆的。那次我在博物馆,听见有人指着墙壁说, 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个院墙上的,这种记忆特别重要,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 ”另外,对于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理念,除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外,王澍还将力量,实用,情感凝结在一起。并将其设计理念顺其自然地融入到了他的建筑作品之中,在我全程参观宁波博物馆时,从远看全景外观到入口空间转换,周边景观的精致烘托,以及整个参观流线,建筑内部空间体块穿插,每个细节都流露
20、着王澍的张扬个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王澍STYLE 。宁波博物馆就犹如一部凝固着的大型交响乐在我脑海中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平复。29 下面最后介绍一下宁波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于 2005 年 10 月落成,是由轮船码头航运大楼改建而成,建筑面积 23100 平方米,规模仅次于北京中国美术馆。美术馆于 2008 年 10月 11 日正式开馆,开馆以来,平均每天都有 200 人光临这个艺术殿堂。是当时宁波老三区第一个文化地标。美术馆在后来的运作中,始终尊重王澍的设计理念,也接待了世界各地来宾对其建筑特色的考察,这个作品也成为王澍事业发展的奠基之作。30 王澍在宁波美术馆设计上最大的亮点是考虑到了历史的传
21、承及美术馆与所处的城市地位、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美术馆的外观又像船又像集装箱,这和它作为轮船码头候船大厅的前身相互呼应。而钢结构框架和青砖、灰砖、木头等元素的运用,体现了王澍一贯的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设计思想。美术馆的另一典型特征是它在垂直向度上的两段式处理,双重性地暗示了中国传统与当代城市功能与经济上的需要。下段为“经济基础”。入口高台院落下内含可停 150 辆汽车的车库,以满足未来爆炸性的城市停车需要。主体建筑的下部青砖基座中设有 2000m2 的开放展厅,可举办含艺术展在内的各种展览活动,以解决中国城市大型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面对的问题,只有建筑投入但缺乏后期运作与维护费用。二层以上为“上层建筑
22、”,布置各类纯艺术展览空间。31 建筑表皮材料的使用同样暗示了城市记忆线索的混合性。基座青砖是传统宁波的建筑主材,而上部钢木材料则是船与港口的建造主材。沿江青砖基座的洞窟直接取材于敦煌片断,指出这里曾是宁波人去普陀进香的出发之地。宁波美术馆保留了原有航站楼的构造,因为这些空间印象已经深深地因记载了几代宁波人的脑海中。32 最后再来谈谈王澍这个人,首先想再重点提一下他的职业态度,常规设计院图纸结束的时刻对他来说才是建筑的开始,他这么说过,同时他下工地的次数也是普通设计师的两三倍,光宁波美术馆他就下了 50 次现场。这种尽忠职守的态度是太多建筑师需要的。除此之外,他还说过,建筑师要有自主判断,不能跟着别人意见走。以前王澍是一个暴脾气,但他的改善都要得益于他的妻子陆文宇,正是她的苦口婆心以及语重心长才使王澍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她的八字箴言也令我十分佩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