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你的朋友为您送上 2007.06.10,粽葉飄香慶端陽,端 午 節 的 名 稱 端 午 節 的 由 來 端 午 節 的 傳 說 端 午 節 的 習 俗 端 午 節 的 時 代 意 義,認 識 端 午 節,端 午 節 的 名 稱,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節日。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所以又叫浴蘭節。唐宋時,此日午時為天中節,而午時為陽辰,所以它又稱端陽。明清時,北京人還稱其為五月節或女兒節端午節是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是古代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憂國傷時而投汨羅江自殺的日子,為了紀念他,端午節又稱詩人節。,端 午 節 的 由 來,農
2、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春節、中秋並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為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端 午 節 的 傳 說,端午節的由來,一定會讓大家 聯想到的傳說之一,是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 最後死在秦國。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他從,放逐了。,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
3、著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嘆息。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作成粽子,投到江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這就是划龍舟、包粽子的由來。,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說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
4、行划龍船、包粽子的活動。流傳到今天,大家都還記得這樣的傳說故事呢!當年屈原在江邊說過的話: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從這句話,我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屈原心情的愁苦,但是對於他最後的抉擇,你有什麼想法呢?處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環境,他還可以怎麼做呢?如果是你,你又會怎麼做呢?,端午節也有不同傳說, 祭伍子胥也祭曹娥,傳說春秋時代,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死,又將他的屍體以草席包好丟入錢塘江中。吳人憐憫伍員冤死,也就效法屈原的習俗,於五月五乘船打撈屍體,日後並在同日泛舟以紀念這位為國捐軀的忠臣。 另一傳說則是東漢時代,有位年僅十四歲的孝女曹娥,因父親溺死江中,沿江嚎哭尋找父親屍體,過了1
5、7天,依舊不見其父屍首,因此在五月五那天,投河自盡。幾日後,村人赫然發現,曹娥抱著其父,兩人屍首一同浮出水面。當地人為紀念其孝行,將那條河命名為曹娥江,並在每年五月五日也划龍舟競渡。,白蛇傳,白蛇仙姑因愛戀許仙,被如來佛長期囚禁,乃憤然掙斷枷鎖,奔向人間,在青蛇協助之下,與謫貶下凡的許仙結為夫妻,法海禪師尾隨下凡,累施暗害,倒行逆施,拆散美滿姻緣,白蛇怒顯神通水漫金山,勇鬥凶神惡將,仍抵不過法海的紫金缽,被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底。,鍾馗的故事,龍舟的由來源是一祭水神的儀式,為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為鄉民撐船尋找屈原的身軀,時至今天,龍舟競賽已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每年農曆五月初一都請地方首
6、長提筆在龍舟眼上點眼睛,此即稱為開光。初五龍舟下水前,還要敲鑼打鼓,抬龍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眾燒香禮拜及放鞭炮,巡行後龍舟便入水比賽。選手們以劃一的動作奮力往前划,河道終點處中插有錦標,看那一隊最先奪得錦標即為勝隊。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際,龍舟不但愈來愈受重視,更成為鍛鍊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最佳休閒活動。,端 午 節 的 習 俗 划龍舟,當初粽子並不是用竹葉包的,而是裝在竹筒中,叫作兵罐。因為據說有人夢見屈原,說投在江中的米飯,都讓蛟龍奪去,如果用竹葉包著,再繫上五彩的絲線,蛟龍就不敢吃了,粽子因此改為用竹葉包了。 另一種傳說粽子則是因鄉民於屈
7、原投江後,唯恐江中魚蝦吃掉屈原身體,乃以竹葉包糯米飯擲入河中,想要使屈原身軀完整,後來所包的食物除糯米外,尚加入豬肉、花生、鹹蛋等內餡, 演變成現代的粽子。,端 午 節 的 習 俗 包粽子,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用各色綢布製成囊狀,裡面放置香料,因而稱為香包。舊時縫製香包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女紅,但現今民眾多向商販購買。市售香包種類繁多,除了動物、花、鳥、還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令人愛不釋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見民眾在販賣香包的攤子上選購各式香包。,端 午 節 的 習 俗 掛香包,端 午 節 的 習 俗 掛菖蒲艾草,菖蒲又稱水劍,因為其形狀如劍,將之掛於門上,據說可驅除惡魔。 臺灣俗語說:插榕卡勇龍
8、,插艾卡勇健。榕枝與艾草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端午節時,人們將這些東西用紅紙紮成一束, 插在門上,形成端午節的特殊景觀。,端 午 節 的 習 俗 飲雄黃,端 午 節 的 習 俗 正午立蛋,端 午 節 的 習 俗 取午時水,取午時水是端午節的有趣習俗 而最富傳奇色彩的就屬大甲鐵砧山上的劍井,每年端午仍湧入許多求取午時水的人。 傳說鄭成功佔領臺灣時,部隊開拔至此,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希望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因此後來便有數千民眾,年年在端午節上山求取午時水。,端 午 節 的 時 代 意 義,避免傳染疾病的猖獗:端午時節正是溽暑天氣,溫度高、濕氣重,適於蚊
9、蠅細菌的繁殖。在沒有預防針注射的時代,只有借著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菖蒲、艾草及雄黃酒固然是傳統避疫保健的方式,現代人應尋求更進步的方式進行保健活動,延續先人的智慧。 忠愛國家者受到敬愛仰慕:屈原才德兼優,先後事奉懷王、頃襄王,受到朝臣小人等的排擠,最後竟遭漂放的命運,雖說楚王這樣不仁不義,然而他總是存著一線希望,盼望楚王能夠覺悟。最後在絕望之餘,自沈於汨羅江。雖然他投江自縊的作為不可取,但是屈原的愛國心情操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效法。,超級金頭腦,1.端午節是哪一天 ? Ans:農曆五月五日 2.端午節的由來 ? Ans:夏令衛生&屈原 3.端午節的名稱有哪些 ? Ans:端五 .重五 .端陽 .女兒節 .詩人節 4.端午節的傳說 Ans: 屈原.伍子胥.曹娥.白蛇傳.鍾魁的故事 5.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Ans:龍舟 .粽子 .香包 . 雄黃 .菖蒲艾草 .午時水 .正午立蛋.,你都答對了嗎?,祝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