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8021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0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秸秆饲料的加工处理技术方法 桔秆饲料的化学处理法秸秆物理处理,一般只能改变其物理性质,对秸秆饲料营养价值的提高作用不大。化学处理则有较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而且能够改进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l 秸秆碱化处理碱(氢氧化钠等)化处理,即是利用碱类物质能使秸秆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使纤维素膨胀,溶解半纤维素和一部分木质素,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改善其适口性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碱化处理主要有氢氧化钠处理和石灰水处理两种方法。碱化处理能改善秸秆消化率,促进消化道内容物排空,所以也能提高秸秆采食量。关于秸秆碱化处理的详细论述参见本书“秸秆饲料的

2、碱化处理技术”。2 秸秆氨化处理秸秆氨化处理,即是在秸秆中加人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无水氨)、尿素等,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使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与桔秆碱化处理相比,秸秆的氨化处理对提高桔秆消化率的效果虽然略低于碱化处理,但氨化处理能增加秸秆的非蛋白氮含量,同时氨还是一种抗霉菌的保存剂,可有效地防止秸秆在氨化期内发霉变质。过量的氨可以散发掉,不对土壤造成污染,反而是土壤的有效成分。所以,目前氨化处理作物秸秆和低质饲料应用范围很广泛。有关氨化秸秆的详细论述参见本书“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技术”。3 秸秆酸化处理 l 秸

3、秆酸化处理即是利用酸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磷酸和甲酸 l 等)来破坏秸秆饲料纤维物质的结构,提高动物的消化率的一种化!1 学处理方法。硫酸、盐酸多用于秸秆和木材加工副产品,磷酸和甲下酸则多用于保存青贮饲料。由于此法成本较高,酸的来源不如碱和氨,所以在生产中应用较少。4 秸秆氧化剂处理桔秆氧化剂处理即是通过利用过氧化氢、二氧化硫、臭氧、亚硫酸盐和次氯酸钠等氧化剂处理秸秆,以除去秸秆中部分木质素,) 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据试验,用二氧化硫处理的麦桔体外消化率可提高 40 % ,体内消化率提高 19 。用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秸秆,可使木质素溶解 50 一 60 。5 秸秆氨一碱复合处理

4、一为了改变氨化处理秸秆消化率提高幅度不如碱化处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尿素氨化加氢氧化钙复合处理的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瘤胃尼龙袋法评定的瘤胃消化率,未处理稻草为 510 % ,单用尿素或氢氧化钙处理的为 606 或 61 . 0 % ,复合处理的稻草消化率则达到 712 % ;麦桔的相应值分别为 38 . 86 、47 . 0 、633 。可见复合处理技术能显著提高桔秆消化率。6 秸秆碱一酸复合处理为了解决碱处理后在秸秆中的残留问题,有人进行了碱一酸复合处理秸秆的尝试,其方法是将切碎的秸秆加碱放人水泥窖内压实,存放 l 一 2 天,然后再将这些秸秆放人 3 的盐酸溶液中浸泡,以中和余

5、碱,沥去多余的溶液,即可饲喂家畜。由于碱一酸复合处理成本过高,难以推广。秸秆饲料生物处理方法秸秆饲料生物处理,就是,。用有益的微生物(女。,L 酸菌、酵母菌等)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于被家畜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以下 3 种:( , )自然发酵法自然发酵法,亦称直接发酵法,青贮是最常!见的一种。详细论述参见本书“秸秆饲料青贮技术”。( 2 )微生物发酵法另加微生物发酵,即目前常称的微贮。细论述参见本书“秸秆饲料微贮技术”。( 3 )酶解技术酶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本是生物体自身所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由于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研制并生

6、产饲用酶制剂。酶制剂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是优质的新型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酶通过参与有关的生化反应,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加快其反应速度,来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从而促进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最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动物生长。用于酶解秸秆饲料的酶制剂,主要是由康氏木霉、绿氏木霉和黑曲霉等菌种产生的。如苏联曾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另外还加人一定量的能源物质、无机氮和各种无机盐,共同处理秸秆饲料,结果较为明显地提高了饲料蛋白质含量(100 克千克),也增加了还原糖,降低了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的消化率提高到 79 . 84 % - 84 . 80 % ,即增加一倍多。因而提高了秸秆饲料的营

7、养价值和饲用效果。七、桔杆饲料的碱化处理技木(一)秸秆饲料碱化处理的意义我国年产作物秸秆 6 亿多吨,由于秸秆含粗纤维多、蛋白质少、消化率低、适口性差,限制了秸秆饲料的利用范围与利用量因而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掉或弃之不用。秸秆的碱化处理,就是改变秸秆的适口性,提高消化利用率,是最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处理方法。(二)秸秆饲料碱化处理的原理秸秆中的木质素不仅单独地存在,也被吸附在纤维素的纤维上,形成一种牢固的综合化合物。这样对草食家畜来说,木质化的程度就基本上决定了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效果。木质化程度愈高,其消化率也就愈低。随着植物发育而发展的木质化,主要是由于植物的潜在碱度和氮碱含量的减少,以及木质

8、素与纤维素结合的加固及发展。因此,用生物学上允许的碱、氮碱及其混合物处理秸秆,就可促使木质素分解,破坏其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破坏细胞壁,将木质素转化成易于消化的羚基木质素,提高秸秆中的含氮物质和潜在碱度,从而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饲用效果。秸秆饲料的碱化处理,就是在秸秆中加人一定比例的碱溶液利用 OH 一来破坏秸秆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使纤维素部分水解和细胞膨胀、结构疏松,利于消化。常用的碱化剂主要有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碱化秸秆饲料成品的形态可以是散秆、碎段、碎粉或秸秆颗粒,也可以同其他饲料混合一起处理使用。(三)秸秆饲料碱化处理的方法1 氢氧化钠处

9、理法( l )湿式碱化法即把秸秆在 1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昼夜,然后取出用大量的清水漂洗,去除余碱,淋干,用来饲喂家畜。这种方法可使秸秆饲料的消化率由 40 提高到 70 % ,并使其净能浓度达到优质干草水平,家畜每千克代谢体重的采食量可从 27 千克提高到 37 千克。缺点是漂洗时干物质营养损失大,而且大量含碱的洗涤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未获普及。( 2 )干式碱化法即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秸秆,每 100 千克秸秆用 1 . 5 氢氧化钠溶液 30 升,随喷随拌,或喷后再放置几天,不用水洗而直接饲喂家畜。此种方法处理的秸秆,家畜采食量可提高 48 % ,干物质消化率可提高 12 一

10、16 % ,应用较广。另外,还可使用干式碱化法生产颗粒饲料。即在切碎的秸秆中加人 1 . 5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尿素溶液,制成颗粒。压粒时由于压力大,温度高(90 一 100 ),加快了破坏木质素细胞组织的过程,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 1 倍。氢氧化钠处理的优缺点:优点是化学反应迅速,反应时间短;对秸秆表皮组织和细胞木质素消化障碍消除较大;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采食量提高明显,易于实现机械化商品生产。缺点是家畜食人碱化秸秆饲料随尿排出的大量钠,污染土壤,易使局部土壤发生碱化;秸秆饲料碱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改变;处理方法较繁杂,费工费时,而且氢氧化钠腐蚀性强。2 石灰处理法( l )石灰水浸泡法即

11、将秸秆切(铡)成 2 一 3 厘米长,置于 l 1 一 3 的石灰水中,浸泡 2 一 3 天后取出放在栅板或倾斜面上,滤去残液,不需用清水冲洗即可饲喂家畜。用此种方法处理秸秆,, 消化率可由 40 提高到 70 。制作石灰水时,应先用少量的清水将石灰溶解,然后再加人量的水至全量,秸秆与石灰水的比例一般为 1 : 2 一 1 , 2 . 5 ,搅拌均后,滤去杂质即可使用。为提高处理效果,应在石灰水中加人占秆重 l 一 15 的食盐。石灰水可以继续使用 1 一 2 次。石灰水化处理法是比较经济的方法。( 2 )生石灰喷粉法即将切碎秸秆的含水量调至 30 一 40 % , 然后把生石灰粉均匀地撒在湿

12、秸秆上,使其在潮湿的状态下密封 6 一 8 周后,取出即可饲喂家畜。石灰的用量为干秸秆重的 6 。也可按100 千克秸秆加 3 一 6 千克生右灰拌匀,放适量水以使秸秆浸透,然后在潮湿的状态下保持 3 一 4 昼夜,即可取出饲喂。用此种方法处理的秸秆饲喂家畜,可使秸秆的消化率达到中等千草的水平。石灰处理的优缺点:石灰处理秸秆的效果,虽然不如氢氧化钠,但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又不需清水冲洗等优点,还可补充秸秆中的钙质。经石灰处理后的秸秆消化率可提高巧- 20 % ,家畜的采食量可增加 20 一 30 。由于经石灰处理后,秸秆中钙的含量增高,而磷的含量却很低,钙、磷比达 4 : 1 一 9 :

13、 1 ,极不平衡因此存饲喂此种秸秆饲料时应注意补充磷不燕蕊(铡)碎的秸秆分层装人,每层厚 2 ”一 3 ”厘米,然后用浓度为 5 一 2 的氢氧化钠和 5 一 2 的石灰混合液分层均匀喷洒,并层层压实。混合液的喷洒量为每oo 千克秸秆喷洒50 一 250 千克,处理时间为 1 周。( 2 )混合液浸润法”琳切(铡)成 2 一厘米长的秸秆放人盛有 5 一 2 的氢氧化钠和 5 一 2 的石灰混合液的碱化池内,浸泡一 2 无然后捞出秸秆放在栅板斜坡上沥干,再放周,”阿饲喂。混合液与秸秆的比例为 2 小 3 。氢氧化钠加石灰处理的优缺点:单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效果虽然好,但成本较高石灰处理秸秆的效果尽

14、管不如氢氧化钠,但其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为克服各自存在的弊病,如果将两者按定比例混合起来处理秸秆,可使秸秆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 40 以上 并且,用该法处理后的秸秆,含氢氧化钠的浓度也较低,喂前不需再用清水冲洗,也不需要再给家畜补饲食盐,省力 省工节约实用。但是,由于秸秆饲料矿物质含量不平衡,饲喂时应注意补磷,并保证供给家畜充足的饮水。4 机械处理法上述秸秆的化学处理法,主要为手工操作,费工、费时,生产效率较低。因此,要提高秸秆饲料的生产效率,秸秆的化学处理应向机械化处理的方向发展。现在我国已研制出邢 TH 一礴 00 型秸秆化学处理机。该种设备主要由喂料、搅拌、风送、药液供给等部分组成。喂料

15、部分由料槽、带式输送器、输料控制器组成,能将散乱的秸秆均匀喂入机内;药液供应及喷洒部分由药液泵、缓冲罐、传动离合器及药液喷嘴等组成,可根据秸秆化学处理的工艺要求,将化学处理剂以雾化形式连续、定量、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搅拌部分由动盘、定盘及壳体等组成,通过搅拌部件对秸秆揉搓、撞击、搅拌作用,可使秸秆沿纵向纤解,纤解率达90 以上,搅拌后的成品料由吹送机送出,落于饲料堆放处。该机采用的化学处理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石灰、尿素等单一处理液,也可使用复合液及液体添加剂等化学试剂进行处理。机械处理的优缺点:经用该种方法加工处理的秸秆饲料,质地松软,气味清香,含氮量可提高 1 一 2 倍,粗蛋白质含量可达 7

16、0 一 15 % ,粗纤维提高30 % ,家畜采食量可提高 10 一 40 % , 并且长期贮存不变质。缺点是需要固定专用机械设备,投资大,成本高,适用于较大型的养殖场使用。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技术(一)秸秆饲料氨化处理的意义秸秆饲料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人一定比例的氨水、液氨、尿素或尿素溶液等,以改变秸秆的结构形态,提高家畜对秸秆的消化率和秸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它是迄今最经济简便,而又实用的处理方法。该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各种农作物秸秆都可进行处理。氨化秸秆具有以下优点:( l )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氨化处理可将桔秆有机物消化率提高 10 一 20 % ,粗蛋

17、白质的含量提高 4 一 6 % (表 7 ) ,使秸秆的粗蛋白质超过了反当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 8 的限定值,总营养价值可提高 1 倍。( 2 )提高秸秆的消化利用率秸秆氨化处理后变得软化,具有糊香味,家畜爱吃,一般采食量可提高 20 一 40 % ,氨化秸秆比未氨化秸秆的消化率高 10 一 20 % ,从而使得秸秆中潜在的部分营养物质能够被家畜利用。( 3 )不污染环境氨化秸秆饲喂家畜,过量的氨很快可以散发掉,家畜尿液中含氮量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对土壤造成污染,反而使土壤的营养成分增加。( 4 )杀虫抗菌氨还是一种抗霉菌的保存剂,氨化处理可杀死秸秆 L 一些虫卵和病菌,减少家畜疾病,

18、并能使含水量 30 左右的秸秆得以很好的保存而不发霉变质。另外,氨化处理还能杀死秸秆中夹杂的杂草子,使其丧失发芽力,从而起到控制农田杂草的作用。( 5 )氨化秸秆成本低,制作简便氨化秸秆投资少,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方法容易掌握,适宜广大农村使用。(二)秸秆饲料氨化的原理秸秆氨化处理,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人一定剂量的化学药剂,使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提高秸秆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氨化的效果,主要是氨化中 3 种作用的结果,即碱化作用、氨化作用和中和作用。( l )碱化作用氢氧化钱是碱性物质,OH 能使秸秆的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醋键断裂,破坏其镶嵌结构,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被

19、分离出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部分分解,呈现细胞膨胀,结构疏松,然后在牛羊瘤胃中的微生物直接与其接触,纤维素酶将其分解成为畜体可消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少部分木质素被溶解,形成轻基木质素,从而提高了消化率。( 2 )氨化作用当氨遇到秸秆时,就与桔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NH 犷吸附在秸秆上形成钱盐(醋酸钱)。钱盐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反当家畜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源。在瘤胃中,在瘤胃脉酶的作用下,按盐被分解成氨,同瘤胃中的有机酸作为营养物,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并同碳、氧、硫等元素合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菌体蛋白质,被消化利用。尽管瘤胃微生物能利用 NH3 合成蛋白质,但非蛋白氮在瘤胃中分解速度过快,

20、特别是在饲料可发酵能量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多余的氨则被瘤胃壁吸收,有中毒危险。通过氨化处理桔秆,则可延缓氨的释放速度,促进瘤胃内微生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3 )中和作用氨化时氨与秸秆中的有机酸结合,消除了醋酸根,中和了秸秆中的潜在酸度,造成适宜瘤胃微生物的碱性环境,同时,按盐又可改善秸秆的适口性,因而提高了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和利用率。(三)秸秆饲料的氨化处理方法1 堆垛氨化法堆垛氨化法又称堆贮法或垛贮法,是指将秸秆堆垛在一起,用塑料薄膜密封,注人氨化剂进行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l )氨化前的准备 场地及秸秆准备:堆垛场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向阳、背风及排水

21、良好的地方,地面要求平整,中部微凹陷,以蓄氨水。秸秆应选择新鲜、干净、干燥、色鲜的,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秸秆进行氨化。氨化前要将切碎的秸秆的含水量调节为加,再混匀打垛。 氨化剂及其用量:目前,我国氨化秸秆的主要氨化剂有尿素、氨水、液氨和碳酸氢按等。各种氨化剂的使用量不同,在氨化前应根据氨化秸秆的数量准备好足够的氨化剂。秸秆堆垛氨化法最好使用氨水或液氨处理,这种氨化剂效果好,作用快,价格便宜,尤其是液氨为最经济的氨源,应用较广泛。 塑料薄膜:选用无毒、抗老化和密封性能好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不低于 02 毫米。严禁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以防毒害。聚乙烯塑料薄膜的大小依秸秆垛体大小而定,一般铺 6

22、米涌米,上置 10 米 xlo 米规格的垛体,可氨化长麦秸 1 500 千克或短麦秸 3 000 千克。 注氨管:注氨管是周围有许多小孔的无缝钢管,管径 30 毫米,管长 3 米,前 2 米管子上有许多 2 毫米的小孔,孔呈螺旋线排列。注氨管常以 3 根为 l 组使用。注氨管的末端用橡皮软管连接在氨水罐的配管上或氨水罐车上。用尿素溶液进行氨化作业时,还应配备水桶、喷壶及秤等设备。( 2 )氨化步骤 铺膜:将塑料薄膜就地铺好,将长度方向折叠 3 折置于上风头,余下的 2 / 5 铺在场地地面上。地面要求平整,地势稍高,但其中部要微凹陷,以贮蓄氨水。塑料薄膜要求无破损、漏洞。 堆垛:将切(铡)碎的

23、麦秸、稻草、玉米秸等,堆垛在用塑料薄膜铺底的场地上,压实,薄膜四周可留出 45 一 75 厘米的边,以用于上下折叠压封。采用氨水处理时,可一次垛到顶,顶部成凸形或脊形,以防积水。用无水氨处理时,在堆垛的过程中,可将注氨管置放于垛中,以备注氨。如插注氨管时,可先在垛内放置 1 根木棒,待注氨时抽出后插人注氨管。垛好秸秆,盖上塑料薄膜,三面封严。 注氨或喷洒尿素溶液:氨罐车可停放在堆垛的上风头,将注氨管从未封的一面插入秸秆垛内,可同时用 3 根注氨管插人注氨。注氨完毕,将注氨面上的塑料薄膜对折叠后用湿土压严或泥抹封严。使用钢瓶时,应将钢瓶卧放,使液阀、气阀上下垂直在一条线上。用尿素处理秸秆时,每垛

24、 30 ? 50 毫米高,应喷洒 1 次尿素溶液。注人氨水最常用的浓度为 20 % ,注氨水量为小麦秸秆干物质重量的 3 时,含氮量为165 一 1 . 98 % ,相当于粗蛋白质 10 29 % ? 12 . 35 。喷洒尿素最常用的浓度为 1 一 2 % ,喷洒时应尽可能分层、均匀、细雾化地喷洒在秸秆上。 氨化期间的管理:在整个氨化过程中,应加强全程式管理,以防人畜和冰雹、雨雪的破坏,防止漏人雨水,引起秸秆霉变。 氨化秸秆的饲用:氨化秸秆成熟后,将塑料薄膜掀开一边,充分放走余氨,1 一 3 天后即可饲喂。如果暂时不饲用,不要开封,继续密封,长期贮存不会变质。启封后的氨化秸秆,最好不超过 1

25、 个月即饲喂完,以防止营养物质损失过多。同时应防止雨淋。养殖网微信号 yzw8988998882 窖贮氨化法窖贮氨化法是指用水泥制成窖进行秸秆氨化的方法。此法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较普遍的一种秸秆氨化方法。( 1 )窖贮氨化的优点用水泥制成窖进行秸秆氨化,可以节省塑料薄膜,占地也少,而且可以防鼠害。另外,还可以一窖多用,既可用来氨化秸秆,也可用来青贮,并且可以长年使用。( 2 )窖的设计窖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计。通常每立方米装切碎的干秸秆(麦秸、稻草、玉米秸)巧 0 千克左右,如果用作青贮饲料,每立方米可制作 650 千克(秸秆干物质 25 % )左右。窖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建在地上、地下或半地下。一

26、般建成长方形为好。若在窖的中间砌一隔墙,建成双联窖则更好。双联窖可轮换处理秸秆,1 个 2 立方米的窖可装麦秸 300 千克,可供 2 头架子牛吃 1 个月。若用此窖搞青贮,还可减轻取用青贮喂畜过程中二次发酵。( 3 )操作方法 切短秸秆:将秸秆切(铡)成 2 厘米左右,粗硬的秸秆如玉米秸切(铡)得短些,较柔软的秸秆可稍长些。 喷洒氨化剂:把尿素(或碳酸氢钱)溶于水中,搅拌至完全溶化后,再用喷壶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边喷洒边搅拌,喷洒一层,踩压一层,一直到窖顶装满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压好。 氨化剂的用量:尿素分解为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秸秆内生脉酶的多少有关。温度越高,尿素分解为氨的速

27、度越快。所以,不同季节和不同温度下,同一秸秆量所需用的尿素(或碳酸氢铁)量不同,见表 8 。有时为了使尿素分解加快,需加点脉酶丰富的东西如黄豆面等。 氨化时间:尿素(或碳酸氢钱)氨化秸秆所需要的时间大体与液氨氨化相同或稍长。秸秆氨化除用堆垛或窖贮外,还可用塑料袋或水缸进行。3 氨化炉氨化法氨化炉氨化法是利用氨化炉装置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l )氨化炉的结构氨化炉由炉体、加热装置、空气循环系统、电气控制装置和料车等组成。国内常用的有两种氨化炉: 土建式氨化炉:是用砖砌墙,泡沫水泥板做顶盖,整个炉内水泥抹面,仅在一侧装门,门上镶嵌岩棉毡,并包上铁皮。炉内尺寸为 3 米 x23 米 x23

28、 米,一次氨化秸秆量为 600 千克。左右侧的下部分别安装有 4 根 12 千瓦的电热管,合计功率为 9 . 6 千瓦。后墙中央上下各开一风口,与墙外的风机和管道相连,加温的同时开启风机,使室内氨浓度和温度均匀。 集装箱式氨化炉:利用淘汰的集装箱改装,改装时将其内壁涂上耐腐蚀材料,然后用 80 毫米厚的岩棉毡镶嵌起来,表层覆上塑料薄膜,外罩玻璃纤维加以保护,以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在右侧的后部装上 8 根 15 千瓦的电热管,合计功率 12 千瓦。在对着电热管的后壁上下各开一风口,与壁外的风机和管道相连,在加温过程中,风机吹风使箱内的氨浓度及温度均匀。一次氨化量为 1 200 千克,集装箱内部尺

29、寸为 6 . 0 米 x23 米 x2 . 3 米。( 2 )操作方法 秸秆装炉:将秸秆打成捆装人炉内;或在炉内外地面铺设轨道,把秸秆装人料车,压实后推人炉中进行快速氨化处理。 注氨:秸秆装人氨化炉后,应关门密封,立即注氨,防止时间过长秸秆霉变。 加热:注氨后 l 一 2 小时,待氨气溶于秸秆的水分中后进行加热。先启动通风机,后接通电热器。一般炉温调节到 85 一 90 ,使氨气在炉内环流巧小时,然后关掉风扇和加热器,继续密封 5 - 6 小时(闷炉)后,开门放氨。(四)影响氨化效果的因素影响秸秆氨化效果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l )温度氨化处理秸秆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一般温度越

30、高,氨化作用越快。据报道,液氨注人秸秆垛中后,温度的上升决定于开始的温度、氨的剂量、水分含量和其他因素,但一般在 40 一 60 变动。最高温度在草垛顶部,l ? 2 周后下降并接近周围温度。周围的温度对氨化起重要作用。所以氨化应在秸秆收割后不久、气温相对高的时候进行最为适宜。( 2 )时间氨化处理的时间长短决定于温度。一般氨化时间和温度见表 9 。使用尿素处理的秸秆,因其有一个分解的过程,一般比用氨水要延长 5 ? 7 天。( 3 )秸秆水分秸秆含有一定的水分,有利于增加其有机物消化率,但水分过大容易霉坏,因此,在不致引起霉变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含水量。据试验,秸秆氨化以含水量 15 一 2

31、 。较为合适;尿素与碳酸氢按处理秸秆的含水量,以 45 左右较为合适。( 4 )秸秆的类型由于各类秸秆的营养价值(主要是消化率)不同,其氨化效果也不同。在谷类秸秆中燕麦秸较大麦秸易于消化,大麦秸又较小麦秸易于消化。黑麦秸的有机物消化率平均为 42 % ,与小麦秸接近。粗蛋白质含量也以燕麦秸和大麦秸为高。稻草与其他谷类秸秆相反,其茎秆的消化率比叶子高,稻草含有相当多的硅,而木质素含量则较少。谷草和荞麦秸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较高,都在小麦秸之上。而玉米秸的营养含量与消化率均优于其他秸秆,因其含有较多的服酶,适于用尿素处理。除禾谷类秸秆外,向日葵秸秆、蚕豆秧(带叶)其营养价值都不错,均可氨化处理作为饲

32、料。(五)氨化秸秆饲料的保存( l )经常检查氨化秸秆在垛中或窖中,或其他容器中可保存很长时间,只要塑料薄膜或容器不破、不漏氨,就不会霉败变质。但必须要经常检查,防止鼠害、人畜践踏和风吹雨打损坏塑料薄膜。一经发现破损,应立即进行修补。( 2 )适时开窖饲用秸秆氨化成熟后即可开窖或开垛饲喂家畜。但如果是用液氨处理的,秸秆的含水量在 20 以上时,可先打开一部分,晾晒一两天,待放走剩余的氨后再饲喂,喂完后再打开一部分晾晒后喂。如果是用尿素或其他氨源处理的,含水量较大,应将垛顶的塑料薄膜全部取掉,将整垛的草全部晾晒,干燥后放入草棚或房舍内备用。氨化炉处理的秸秆饲料可贮存 1 个月左右,时间过长,其营

33、养价值降低。( 3 )打捆为了便于搬运贮存,秸秆最好打捆。一般根据需要,可用秸秆压捆机把处理好的秸秆压成直径 12 厘米、长 50 厘米、密度为500 ? 800 千克立方米的草捆。(六)氨化秸秆饲料的品质鉴定氨化饲料秸秆在饲喂之前应进行品质检验,评定其好环,以确定能否用于饲喂家畜。鉴定方法主要有感官鉴定法、化学分析鉴定法和生物技术鉴定法 3 种。( l )感官鉴定法主要是根据氨化秸秆饲料的颜色、软硬度、气味等来鉴定秸秆的好坏。氨化好的秸秆,质地变软,颜色呈现棕黄色或浅褐色,释放余氨后气味糊香。如果秸秆变为白色、灰色,甚至发黑、发熟、结块,并有腐烂味,说明秸秆已经霉变,不能再喂家畜。如果秸秆的

34、颜色跟氨化前一样,说明没有氨化好。( 2 )化学分析鉴定法通过分析秸秆氨化前后各项主要指标,如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等,鉴定秸秆质量的改进幅度。据报道,利用青贮窖氨化秸秆,液氨剂量为秸秆重的 3 % ,氨化后的麦秸、稻草和玉米秸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 5 、44 、398 和 502 % ,消化率分别提高 10 . 28 、24 和 18 。化学分析鉴定法虽能准确测出秸秆的有关成分,如粗纤维、粗蛋白等的准确含量,但不能全面地评价秸秆的营养价值,也不能反映家畜采食量的大小。( 3 )生物技术鉴定法是采用反当动物瘤胃屡管尼龙袋测定秸秆消化率的方法。据报道,用绵羊瘤胃凄管尼龙袋消化试验的方法测定秸秆干

35、物质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麦秸最大降解率为 7706 % ,未氨化麦秸为5208 % ,氨化后降解率提高 24 98 。生物技术鉴定法在反当动物瘤胃中进行消化试验,既可反映秸秆的消化率,又可反映秸秆的消化速度。(七)饲喂氨化秸秆饲料的注意事项( l )释放余氨氨化秸秆成熟后,要充分放走余氨,1 一 3 天后再饲喂。切不可不放尽余氨就饲喂,以防止家畜中毒。( 2 )逐渐饲喂开始饲喂家畜时,要有一过渡期,防止操之过急,影响育肥或产奶效果。未断奶的牛犊、羊羔等,因其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进食氨化饲料不但不易消化,还可引起中毒。因此,未断奶的牛犊、羊羔,严禁饲喂氨化饲料。( 3 )饲喂次数一般

36、每天饲喂 3 次,每次间隔时间大约相等,每天采食的时间为 7 小时左右。对高产奶牛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延长饲喂时间。除了定时饲喂外,还应在运动场内设补饲槽,多放置氨化秸秆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4 )补充营养物质为使家畜获取的营养趋于平衡,在饲喂氨化秸秆饲料的同时,应尽可能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量等,如适当搭配胡萝卜、青草和青贮饲料,添加一些玉米、鼓皮等。一般氨化秸秆与能量饲料混喂的比例为 100 : 2 一 100 : 3 ,同时还应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5 )保证充足的饮水在饲喂氨化秸秆饲料期间,要保证供足饮水。冬春天气寒冷时,可供给 20 以上的温水。给水的方法有定时给水和自由饮水两种。定时给水一般在喂食后给,自由饮水可设置专用饮水器。( 6 )防止中毒氨化秸秆饲料不宜饲喂过多,应严格掌握用量。发现家畜有中毒现象时,首先要停喂氨化饲料,检查分析中毒原因,及时加以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