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078663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四章 温度,第一节 热量收支 第二节 地面和土壤的温度 第三节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大气的稳定性大气稳定度的概念大气稳定度的判断,结 论,1. 愈大,大气愈不稳定; 愈小,大气愈稳定。 2. 当 d 时,必然 m ,无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称为绝对不稳定。 3.当 d m时,对于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稳定状态的。这种情况称为条件不稳定。,第一节 热量收支,物质的热属性热量收支(交换)方式热量收支(平衡),平流 (流体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对流 (流体垂直方向上的流动),辐射,流体在加速地作

2、水平流动时,它的内部将发生无规则的湍动,称湍流。当流体加速地流经不平的下垫面时,在起伏物体的两方形成涡流。湍流和涡流统称为乱流。,流体的各向流动,热量收支的方式,分子传导,乱流,潜热交换,物质的热属性,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导热率与容积热容量之比可作为物质发生温度变化的指标,称导温率(K),即:K /C 单位:厘米2 秒-1,一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质量热容量(焦克-1 度-1 ), 又称比热或比热容。1立方厘米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容积热容量(焦厘米-3 度-1 )。容积热容量( Cv )与质量热容量(S)的关系:Cv =

3、 Cm ,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中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导热率(焦厘米-1度-1 秒-1 )。导热率( )表示物质输送热量的能力。,容积热容量,土壤温度的变化,潮湿 or 干燥,导热率,导温率,湿度(潮湿 or 干燥),孔隙度(紧密粘重 or 疏松),12% ( /C ),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及调控,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返回,日变化,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年变化,一天中,土表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一天中土壤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土温日较差。土表日较差最大,越向深层,较差越小,至一定深度后较差为零。,中高纬度,土表温度

4、年变化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低纬度受云量、降水的影响较大。土温年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直至一定深度时年较差为零,这个深度以下的层次叫土温不变层(如图)。,放热型:,受热型:,清晨转变型:,傍晚转变型:,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调控措施,土壤湿度,土壤颜色,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地面覆盖物,地形和天气条件,返回,三、热量收支(平衡),(一)活动层和活动面(二)地面热量收支(三)地表层的热量收支,R P B LE Q,是指能够调节自身内部及相邻其他物质的辐射、热量、水分分布完全吸收的物质层。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或土层)的辐射收支、温度 高低

5、或湿度大小的物质面,称 活动面。,辐射差额( R ),地面热量收支,地面与下层的热量交换( B ),潜热( LE ),地面与近地气层的热量交换( P ),R P B LE0,空气的温度变化,大气中的热量交换方式(了解) 空气温度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分布) 空气绝热变化 大气静力稳定度 大气中的逆温,近地层气温的日变化,空气温度的时间变化,近地层气温的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减小)、季节(夏季冬季,春季最大)、地形(凸地平地凹地)、下垫面性质(海洋陆地)和天气状况(晴阴)。,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性气候区,一年中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

6、月出现在1月;海洋性气候区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影响年较差的因子有纬度(增高而增大)、距海远近及地形和天气状况等。,近地层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三、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近地层气温的水平分布(二)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三)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日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以12时为代表。 辐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0时为代表。 上午转变型 下部为日射型,上部为辐射型, 以6时为代表。 傍晚转变型 下层为辐射型,上层为日射型, 以18时为代表。,近地层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大部分(尤其是南半球)趋向于接近东西向排列,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位于20N附近。 冷极出现在南极,为-90;热极出现在索马里境内,为63。,大气中的逆温,在一定条件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现象称为逆温,发生逆温的气层称为逆温层(又称阻塞层)。逆温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辐射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 地形逆温、 锋面逆温和融雪逆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