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四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一、实验目的1、学会窗口宏、符号宏、页宏的使用。2、学会部件库的添加、符号插入和设置的高级方法。3、学会部件的使用与部件的生成方法。4、学会关联参考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本实验设计的电气原理图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本单元有:电源电路、电机控制电路、PLC 输入电路、PLC 输出电路等。最终图纸如下所示:图 1 第一页原理图图 2 第二页原理图图 3 第三页原理图图 4 第四页原理图三、实验设备1、PC 机一台;2、正版 eplan 软件一套。四、实验步骤参考实验指导书附录部分。五、实验报告1、详述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过程。2、详述各功能部件参数设置的详细过程
2、。3、说明页宏的使用方法。4、说明部件与符号的差别,说明如何生成新部件。5、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 pdf 文件。6、说明关联参考的特点及用途。附录:实验步骤1、新建项目,以学号命名。在该项目中右键选择“插入页宏” ,选择实验三所保存的页宏文件。可直接在本项目中插入由实验三已绘制完成的控制系统电源部分的电气原理图。2、新建原理图第二页,插入中断点、线束连接点(角、十字接头) 、T 接点、角点;马达保护开关(Q1、Q2) 、触点(K1、K2) 、端子(X3 ) 、母线连接点、马达(M1、M2)等,形成原理图如图 5 所示。图 53、新建原理图第三页。插入 PLC 盒子,PLC 卡电源(0L+ 、1M
3、 ) 、PLC 连接点(数字输入) (E0.0 E0.4) 、端子 X4。在盒子中可插入型号说明性文本,如CPU 226CN。如图 6 所示。图 64、对应于 E0.0 E0.4,分别插入辅助常开触点 K3(修改连接点代号为 59) 、接近开关 B1、按钮 S1、接近开关 B2、按钮 S2。插入中断点、 T 接点,分别向PLC 卡电源 0L+、1M 提供电源 L+、L-,向接近开关、按钮提供电源 L1+、L-。最终形成第三页原理图。如图 7 所示。图 75、在系统菜单栏选择“工具”“部件”“管理” ,打开部件管理窗口。在“部件”“电气工程”“零部件”“继电器,接触器”中,右键选择“新建” ,会
4、生成一个新的部件。6、选中新生成的部件,在“常规”选项卡下, “部件编号”对话框中输入“Schneider.RXM4AB1BD”。在“功能模板” 选项卡下,分别填写如图 8 所示对应内容。图 8(注:如果需要在新的计算机中使用自行设计的部件,必须将修改后的部件库拷贝到新机器中对应文件夹后才能使用。 )7、新建原理图第四页。与步骤 3 类似,插入 PLC 盒子,PLC 卡电源(0L+、0M ) 、PLC 连接点(数字输出) (A0.0 A0.4) 、端子 X5。如图 9 所示。图 98、对应于 A0.0 A0.4,分别插入线圈 K1、K2、K3 (修改连接点代号为 1314) 、灯 H1、蜂鸣器 H2(H1、H2 均从符号库“信号设备、可视的和发声的”中选择) 。插入中断点、T 接点,分别向 PLC 卡电源 0L+、0M 提供电源 L+、L-,向线圈、灯、蜂鸣器提供电源 L-。9、对于线圈 K1、K2、K3,需要指定其部件号,才能产生触点映像和关联参考。操作步骤如图 10 所示。将 K1、K2 的部件按照图 10 所示选择,将 K3 选择为由步骤 6 所新建立的部件 Schneider.RXM4AB1BD。图 1010、最终生成如图 11 所示的第四页原理图。图 1111、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 pdf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