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单车 行业 专利分析报告 简夕 1. 概述 在 “万众创新、互联网 +、共享经济” 的 驱动下,很多 传统行业 也开始 赶 这一趟 潮流 。最近引起万众瞩目的共享单车,正是 具有 100 多年 历史 的 传统自行车行业在 “ 互联网 +共享经济 ” 下的产物。 2017年 2月 22日 ,中国自行车协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行业重点企业座谈会,会议围绕“共享单车对行业的影响”的话题展开 。 共享单车把自行车无链技术回归现实,在移动互联网下智能锁与管理系统 有效 结合 ,这对自行车行业 来 说是创新的一笔 。 但是 在“资本竞赛、同业竞争、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各家共享单车铺天盖地 进入 市场,
2、在没有监管、没有与其他部门合作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这个潮流是否会演变成市场的阻碍?如今共享单车 行业 正处于大肆烧钱时期, 资本方是否会推动 共享单车 进行 一次大洗牌 ? 这场追逐赛会如何发展? 本次分析报告从 共享单车平台的 融资情况、专利技术方面去研究目前市场竞争较大的共享单车平台; 并从平台的 “产、投、管、收 ”四个阶段去探讨其商业 模式; 并 从平台的 市场布局去预测 其发展趋势。 2. 行业背景及现状 传统自行车 传统自行车, 在 清同治七年 , 从欧洲传入中国,到 1940 年 , 中国 才 在上海创办第一家自行车厂,自行车 从此 拉开潮流序幕。 但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 技术老
3、旧、性能低下、做工粗糙的低端车 早已淘汰。到如今 , 汽车 盛行, 普通自行车已风光不再,自行车行业的重心也已经 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 ,成为 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 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是“公共自行车租赁 系统”的简称 ,其实就是现在的有桩共享自行车,属于最早的“自行车共享”概念。共享自行车早在 70 年代中期就已经在欧洲出现, 到 2007年,公共自行车 才 开始进入中国,同年 8月在北京开始 首次 投放运营。 这类 公共自行车只能在政府规定的投放点刷卡借车和还车,即有桩地点。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 , 即 最近市场上流行的 最新 共享自
4、行车版本。 其实 中国共享单车, 从初露端倪到流行 经过 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2007年至 2010年, 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管理,多为有桩单车 ; 第二阶段 , 2010 年至 2014年 ,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 以有桩单车为 主; 第三阶段 , 2014年至今 , 2014年,在互联网 +、共享经济的催化创新下,先是以 ofo 为首的校园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共享单车正式由无桩单车替代有桩单车 。 2015 年先是 ofo 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 , 但“互联网 +共享单车”真正进入市场、吸引大家的眼球,应是 2016年 4月摩拜单车的出现。
5、 现状 据 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 , 2016年 共享单车出现 以来,共享单车已在全国 30 多个城市投放,总投放数量超 200 万辆。而根据公开数据统计, 2017 年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将极可能接近 2000万辆, 从产能来看,这个数字甚至会达到 3000万。 共享单车 在 2015 年 开始蓄势待发, 2016 年下半年以爆发式发展,到 2017 年伊始 部分城市对于 共享单车 需求已达到饱和 。共享单车的出现随即 各种问题 也 开始出现 单车随地停放造成小区、路边场面混乱 、 阻碍其他人开车出行 、 损坏的车不回收变成城市垃圾导致环卫工人的负担增加等问题 ,不管是拥有 创新技术 还是
6、 缺乏技术创新 的共享单车 都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共享单车理念是: 解决短途出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共享 单车 提倡 绿色出行、健康出行和方便出行 , 其 出现 ,符合大众潮流,满 足大众短途出行需求,这其实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但 如果 这 只是一场资本推动的追逐赛或 商家 是 以 一种 因势利导、 伺机而动 的心态 入驻 ,其 必定 会给市场带来混乱而不是方便。 那在共享 经济的爆发下, 寻求一条适合共享自行车发展并有益于大众的康庄大道,势在必行 。 同时, 不要让方便演变成城市诟病,成为制造垃圾、阻碍其他人出行的阻碍 。 3. 共享单车 行业融资情况 根据 网上 公开 数据,经统计
7、, 已获得融资的共享单车平台 有 11 家,已披露的总融资金额 高达 70多亿元,加上未披露的数据,预计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的资金已超过 90亿元 。 而摩拜单车和 ofo是融资次数和融资金额最多的两家平台,占了目前披露的融资金额的五分之四以上。 资本方的大量进入 ,可见共享单车初期成本投入巨大,也表明资本方 相对 看好 共享单车行业 。 据知, 摩拜单车 在 技术研发、 和 大量产品投产 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 而 ofo在 大肆铺展市场的策略 下 也需大量生产 自行车 ,其对资金需求也特别高 。 两家都是新生代企业, 也是 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两家平台,其 自家资源资金有限, 因此 对 外部 资金
8、的需求及依赖都非常迫切。目前 的共享单车平台还未 实现 盈利, 而 对于造车成本高的平台 , 一旦 出现 资金链断裂,将 对平台本身 造成巨大的影响 , 甚至破产 。 如 何更快地实现盈利, 降低成本 , 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是现在共享单车面临的 不可忽略的 问题 。 目前 共享单车平台具体融资情况见表 1。 表 1 共享单车平台融资情况 APP名称 2015融资次数 2016融资次数 2017融资次数 融资总次数 已披露 的融资金额 未披露 的融资金额 已 融资轮次 摩拜单车 1 4 3 8 3.35 亿美元 2次亿美元级以上;2次数千万美元; 1次数百万美元 E ofo 2 5 1 8
9、约 5.85 亿美元 2次数千万美元; 1次数百万元 D 小鸣单车 - 3 - 3 1亿元 1次亿元及以上; 1次数千万元 B 优拜单车 - 3 - 3 2.5亿元 1次数千万元 A 1步单车 - 2 - 2 2.2亿元 - A 骑呗单车 - 1 1 2 1亿元 1次未透露 A hellobike - 1 1 2 - 2次未透露 A 永安行 - - 1 2 0.4亿元 1次亿元及以上 A 小蓝单车 - - 1 1 4亿元 - A 百拜单车 - - 1 1 - 1次未透露 A DDBIKE - 1 - 1 - 1次数千万元 天使轮 注:表格里黄色底纹的 永安行在 2014年已 获得一次融资,表格
10、并未列出。 表 2 列出了目前获得融资的共享单车平台的隶属公司及其 已披露的 投资方。对比其投资方,发现摩拜单车和 ofo的投资方除了许多专业的投资机构,还有关注度很高的互联网企业, 如摩拜有腾讯, ofo 有滴滴出行,其中 摩拜还获得传统行业富士康的战略投资。 说到滴滴出行, 2016年滴滴和 Uber的合并还历历在目, 探 其背后的投资方发现,腾讯、富士康和蚂蚁金服都是滴滴的投资方,腾讯更是多次投资滴滴。滴滴出行投了 ofo,但其背后的投资方腾讯和富士康投了摩 拜,蚂蚁金服投 了永安行,这是否会是资本家为共享单车行业最后的资源 整合 提前铺路? 摩拜 CEO 王晓峰曾表示不会出现合并,因为
11、在自行车的更改上非常困难,但 只要 企业 背后有投资家做推手,就一切皆有可能。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在某些领域 竞争 相当 激烈,如今都进入共享单车行业,而摩拜单车和永安行都是用扫码开锁,最后两家会不会受支付软件的影响,得看两家投资方会不会过多插手共享单车的运营,若想不出现此类情况,必须还得开发除扫码以外的智能锁。 共享单车平台基本信息及投资方具体信息见表 2。 表 2 共享单车平台基本信息及投资方 APP名称 企业名称 参与的投资机构 摩拜单车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淡马锡;高瓴资本;富士康;腾讯;华平投资;携程;华住酒店集团;德太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愉悦资本
12、;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创新工场;鸿海集团;永柏资本 ofo 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DST;滴滴出行 -滴滴快的;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 Coatue Management; Atomico;新华联集团;小米科技;顺为基金;元璟资本;金沙江创投; Yuri Milner;唯猎资本;真格基金;王刚;张子陶;东方弘道 ( 弘合基金 ) 小鸣单车 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凯路仕;联创永宣 优拜单车 上海轺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股东之一) 黑洞投资;一村资本;中路资本;点亮资本;火橙资本;初心资本 1步单车 成都一步共享科技有限公司 恒基浦业;众驰投资
13、 骑呗单车 杭州骑呗科技有限公司 丰瑞投资;浑元投资 hellobike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纪源资本;磐谷创投;愉悦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永安行 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 蚂蚁金服 ( 阿里巴巴 ) ; IDG资本;深创投 小蓝单车 天津鹿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野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孵化项目) 黑洞投资;智能星通 百拜单车 上海环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洁环保;中合盛资本。 DDBIKE 深圳小芒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方未透露 4. 专利概况 根据上述表 2 列出的共享单车平台的运营企业信息, 本报告 对 这些 企业进行专利检索,检索时间
14、截至 2017年 3月 13日 。 经检索 , 发现只有摩拜单车、 ofo和永安行 三家平台 有专利申请 。因 永安行 的运营方 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是 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全资子公司 ,因此 检索的是常州永安的专利情况 。 还有 , 经查看工商信息发现,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是优拜单车的股东之一 ,其研发设计也由上海永久 负责 ; 而 小蓝单车 是 北京野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孵化项目 ( 小蓝单车运营方 天津鹿鼎科技有限公司 股东之一李刚是野兽科技最大的股东 ) ; 由此可见优拜单车和小蓝单车运营方虽然没有专利布局,但其获得股东们的专利支持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本次
15、报告把野兽科技和上海永久申请的专利情况分别看作是小蓝单车和优拜单车现有的专利情况。 小鸣单车的投资方 凯路仕 (法国品牌) 虽也是涉及自行车行业,但其不在小鸣 单车运营方的企业架构中,所以 凯路仕 的专利技术不划入小鸣单车中。 故本报告专利分析涉及 5 家 共享单车平台 ,分别是 优拜单车、永安行、摩拜单车、 ofo和小蓝单车。 以下专利所属一致用共享单车平台名称。 4.1 专利整体情况 经检索去噪整理得出 , 5 家共享单车平台共申请专利 279 件 ,其中优拜单车申请专利140件 ,占比 50.18%, 是拥有专利最多的一个平台。 从图 1看优拜单车、永安行和摩拜单车在专利布局上都很重视。
16、 优拜单车拥有最多专利,是否代表其技术就更胜一筹呢? 光看整体情况就下结论似乎显得太过于片面。 5家 共享单车 平台 专利整体 情况见 图 1。 图 1 5家 共享单车 平台 (申请人) 整体专利概况 140101324 2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优拜单车)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行)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摩拜单车)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ofo)北京野兽科技有限公司(小蓝单车)4.2 专利时间分布 情况 上海永久成立于 2007 年 12 月,是 中路股份有限公司 ( 600810.SH)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路股份 成立于 1995 年, 是一家 生产经营“永久牌”自行车和
17、“中路牌”全自动保龄设备的上市企业,而上海永久就是负责 永久品牌自行车 的产销; 而常州永安成立于 2010年; 野兽科技 成立于 2014年 。 摩拜单车和 拜克洛克科技 都是在 2015年成立,专门从事共享单车 产业; 其他三家都是在 2016年 才 开始涉足共享单车产业行业。 从图 2看 , 优拜单车股东之一 上海永久专利布局始于 2008年,至 2009年达到最高峰,申请专利 50 件 , 占其申请量的 35.71%,之后申请专利数量逐渐减少, 2011 年更是没有,2016 年只有 1 件 ;永安行后来居上, 2015 年申请 43 件 ,占其总申请量的 42.57%。 摩拜单车蓄势
18、待发,在其共享单车还未问世就开始布局专利, 2015 年,企业刚成立,申请量就达23 件 ,占其总申请量的 71.88%。 而 ofo 和小蓝单车专利布局欠缺,分别只有 4 件 和 2 件 。小蓝单车下的专利属体野兽科技 ,其 只是一家 专注于智能骑行运动领域的创业公司 ,其缺少专利申请就 显而易见了。 从整体看,上海永久在 2014 年后的专利申报寥寥无几, 其 “永久牌” 是自行车驰名商标,可给优拜单车提供优质的硬件支持, 但在技术上有可能 相对陈旧 ; 永安行 涉足的是公共自行车租赁 业务 ,所以其专利技术比较贴近共享单车需求的技术;摩拜单车的专利是专门为共享单车而研发的,所以 更适用于
19、共享单车行业 。 具体专利时间分布情况见图 2。 图 2 5家平台 专利按时间分 布 概况 25033623178171117432323941 1091827364554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优拜单车 永安行 摩拜单车 ofo 小蓝单车4.3 专利法律状态 分布 从图 3看出,优拜单车获得授权专利 84 件 ,占比 60%; 其无专利 权的 专利包括专利权终止和撤回,共 51件 ,已占其申请量的 36.43%, 无权 的专利主要是 B类 G类,特别是 B62和 G07类;而永安行获得授权专利 79 件,占其申请量的 78.22
20、%;摩拜单车授权专利 17件,占比 53.13%; ofo 和小蓝单车获得 授权专利分别为 2 件和 1 件,都分别占其申请量的 50%。 专利权终止是曾获授权的专利因不续费造成失效 , 而 优拜单车(上海永久)的很 多专利已经 失 效,说明陈旧的技术已被市场淘汰,没有继续维护的价值 , 而其他四家共享单车平台并未出现此类情况。 具体专利 法律状态 情况见 图 3。 图 3 5家平台 专利法律状态概况 4.4 专利发明人概况 图 4是 5家共享单车平台 前 15名专利发明人 参与专利发明的情况 (此处统计的数据有交叉),从 中看出,排名第一的发明人黄得云参与发明专利 83件,黄得云和排名第十的
21、索军是常州永安(永安行)的股东;排名第三的陈闪是上海永久(优拜单车)母公司中路股份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排名 12的胡玮炜是摩拜单车 的创始人及执行董事, 排名 15的夏一平是摩拜单车的股东之一。可见在单车技术 研发 方 面,优拜单车有专业团队支持,永安行和摩拜单车都有自己 强大 的 技术核心人 员 ,这对单车的改进与创新都非常有利。 84528237920111710522110 23 46 69 92 115 138 161 184授权实质审查撤回专利权终止公开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优拜单车 永安行 摩拜单车 ofo 小蓝单车图 4 前 15 名专利发明人概况 4.5 IPC/洛迦诺分类概况 图
22、 5展示的是: 5家共享单车平台专利 排在前十名的 IPC/洛迦诺分类 的情况 (此处数据有交叉) ,其中 12-11 和 08-07 是洛迦诺分类,其余是 IPC分类。从图 5中可以看出 , 专利在分类中占第一的 是 B62H 类, 有 59 件 专利属于这一类; 其次是 G07F 类,有 56 件 。 上述 说到优拜单车失 效专利多为 B62 和 G07 类, 其中失效专利中 G07F 类有 21 件 ,考虑其失效的影响,优拜单车在 B62和 G07类的专利将有所 降低 。 具体情况见图 5。 图 5 前十类的 IPC/洛迦诺 分类概况 8371 70513926 25 25 23 222
23、1 18 1716 15012243648607284B62H G07F B62K E05B B62M 12-11 G07C B62J 08-07 H02J优拜单车 26 32 24 9 10 18 14 11 3 2永安行 24 22 0 10 3 5 2 3 10 10摩拜单车 7 2 11 7 14 2 0 0 1 2ofo 2 0 0 2 0 0 1 0 1 0小蓝单车 0 0 1 0 0 1 0 1 0 0总计 59 56 36 28 27 26 17 15 15 140102030405060051015202530354045现在共享单车比较有特色的技术就是无链条、实心轮胎、智能
24、锁(防盗锁)与自行车管理系统 的结合。 对照表 3 可见,在前十名分类中 G07F( 投币式设备或类似设备 )其实就是自行车管理系统所在的类, B62K 和 B62M 是无链条自行车所在类, B62H 和 E05B 是 锁所在类。可见本次专利分类的占比呈现了企业所看重的技术和现在的专利布局情况。对比图 5,可见刚问世就注重技术的摩拜单车主要在这五类中布局专利;而优拜单车的股东上海永久和永安行因为之前涉及公共自行车业务,故其在 B62H 和 G07F 类中申报专利最多。 上海永久因涉及自行车业务长久 、专业、广泛,所以在自行车各类专利的申报上几乎都有涉及 ,但其在 G07F 类中已有 21 件失
25、效,所以其在自行车管理系统方面技术可能相对缺乏创新 。而 在铺展市场上能与摩拜单车抗衡的 ofo在申报的专利中却只有锁类(即 B62H和 E05B类),申报专利数量少且布局单一。 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 IPC/洛迦诺分类对照表 IPC/洛迦诺分类 释义 B62H 自行车架;自行车停放或存放用支架或固定装置;防止或指示擅自使用或盗窃自行车的装置;与自行车构成一体的锁;学骑自行车的设备; G07F 投币式设备或类似设备; B62K 自行车;自行车架;自行车转向装置;专门适用于自行车乘骑者操作的终端控制装置;自行车轴悬挂装置;自行车跨斗、前车或类似附加车辆; E05B 锁;其附件;手铐; B62
26、M 乘骑者驱动的轮式车辆或滑橇;动力驱动的滑橇或自行车;专门适用于这些交通工具的传动装置; 12-11 摩托、低座小型摩托、自行车和三轮摩托车 ; G07C 时间登记器或出勤登记器;登记或指示机器的运行;产生随机数;投票或彩票设备;未列入其他类目的核算装置、系统或设备; B62J 自行车鞍座或座位;自行车特有的而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附件,例如载物架,自行车保护装置; 08-07 锁紧或关闭装置 ; H02J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5. 重点专利技术分析 根据 上述对共享单车行业专利分类的分析, 再 突出了 现在共享单车重要的技术有无链条自行车、智能锁和自行车管理系统。无链
27、自行车是老技术新应用, 若能更好的改进, 对自行车 行业 发展 将有很大的 帮助 ; 而智能锁和自行车管理系统是共享单车 得 以实现的重要 组成 部分。 5.1 无链条技术 根据对 无链条自行车 进行专利检索发现,我国无链条自行车专利申报最早是在 1987年8 月 19 日,申请人 王兆兴 ,设计一种 齿条踏板式前驱动自行车 ,即是采用齿条踏板传动装置直接驱动前车轮的无链条自行车。此技术于 1988 年 7 月 13 日被公布,但最后 王兆兴 放弃专利申请。 同年即 1987年 9 月 5日,申请人 高冲霄 也申报一款 无链条踏动式自行车 , 此技术并于1989 年 6 月 28 日获得授权,
28、但至 1993 年 6 月 9 日已有效期届满。此技术以上、下往复式踏动代替 360回转式踏动。由于省去了链条、大齿盘、五通、中轴和大链套,所以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由于该车踏柄较长 ,所以比普通车省力约 12%,且速度与当时普通自行车速度一样。 现在 专利 授权 最早且 还在期的并接近现在的自行车类型的无链条技术是申请人 赵建福申报的 无链双轴自行车 ,并于 2008年 6月获得授权。此类自行车依然是 通过脚蹬脚踏板实现 骑 车 ,其是 后轮轴的两端通过曲柄杆连接着脚踏板 。 如今令大家最熟知的无链条自行车非摩拜单车莫属 ,据不去噪模糊检索,现存与无链自行车相关的专利 在 300 件 以上 。
29、而摩拜单车的 无链自行车及其传动系统 专利 发明 已申报并在审 中 , 此发明 采用 一种圆锥齿轮 传动杆传动方式 ,便于加工制造 和 拆卸维修 ,且 耐用性久 ; 这是共享单车 在 无人管理下 防止因掉链而带来的麻烦的有效解决方式,要想共享单车达到真正方便人们,这项技术是可行的。 但目前此项技术造成 脚踏板阻力大,骑行费力的缺点表明其 应向骑行省力的方向改进 。无链自行车是值得继续创新的一项技术,在无链技术 改进 上应该考虑更多的是骑行轻便问题 ,可借鉴旧 技术 高冲霄 的 无链条踏动式 省力 自行车 。 现在多家共享单车迅猛占领市场,摩拜第二代自行车放弃了无链条技术,虽是迎合 了消费者、迎
30、合了市场,但把无链技术进行到底的理念不应放弃。共享单车要想真正满足消费者,在其未来发展之路中,无链条 技术 尤其重要 。 5.2 智能锁和管理系统的结合 创造无桩租赁自行车 共享单车得以实现 , 在于把智能锁和 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于自行车行业中 ,达到防盗、可定位、可控制、并无桩停车 , 其创新代表非摩拜单车莫属 , 其 涉及 技术 以摩拜代表为例 , 技术 包括: 技术 一 : 自行车管理系统。 摩拜单车的自行车管理系统是 把移动通信设备、自行车和运营策略中心通过云端联系起来。其中,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载电子设备 和防盗装置 ;运营策略中心提供自行车管理策略;移动通信设备经由云端对自行车
31、进行控制;自行车定时向云端上报状态信息。 技术 二:马蹄型锁。包括外壳、锁舌、 PCB板 、电池、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和锁舌驱动构件 ( 能够通过手机应用来控制上锁或解锁)。 技术 三: 电机、电机系统 。 电机(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包括: 离合器单元、行星齿轮系、转子、磁钢以及与该磁钢固定连接的定子 。 车辆正常行驶时,电机利用定子和转子的相对运动而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车辆的电池充电;在车辆收到刹车信号时,电机利用定子和转子的相对运动而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逆电势使得车辆刹车。 摩拜单车的原理是 :自行车管理系统把把移动通信设备、自行车和运营策略中心通过云端联系起来, 运营策略中心(平台管理
32、中心)控制移动通讯设备(即手机)对自行车载有的部件发出指令,自行车上接受指令的部件包括马蹄型锁内的开 /闭 锁模块 、定位模块( GPS)、防盗装置。电机把骑行的动能转变为电能给马蹄型锁内的电池充电,保证防盗装置对电量的需求。现在二代摩拜单车拆除了电机,由车篮子上的太阳能板 给电池充电。 把动能转变成电能 也 早有 应用 在 其他 领域 , 如手机充电器 Viber Burst。 虽然共享单车中电机的存在给自行车增加了重量 , 但 摩拜单车的大胆尝试还是有价值的 ,毕竟用太阳能给电池充电很难确保电池的电量,但骑车过程中动能是源源不断的。 5.3 其他 共享单车上的技术 优拜单车使用电子锁 、
33、也有 GPS定位 ; 永安行 是手机密码开锁和手机蓝牙开锁; 小蓝单车用二维码扫码开锁 ; ofo是密码锁 ,在 APP上获取密码后需要 人工输入 , 且密码固定不变 。在自行车设计上永安行、小蓝单车和 ofo都使用传统链条 ,而优拜单车的火星( Mars)车型使用 皮带传动系统, 也能相对防止 掉链 。 对于现在的共享单车来说 , 应用智能锁将是大势所趋,但是 对于自行车本身如果 使 用传统自行车 , 其必定会出现 维修保养难、淘汰率较高 等 问题 。 相对而言,其他四家所用的都是传统自行车, 相对来说 维护难的问题 较 突出 ; 而摩拜单车所用的技术比较适合共享单车发展的方向,不仅适合用户
34、也方便平台管理。 5.4 重点专利 小结 综上所述, 共享单车应用 技术的创新 点 有 :利用车轮的转动进行发电给电机,在实现刹车的同时,还能为电池充电,节 能环保;自行车中的自行车载电子设备和防盗装置,使其 可定位、可监控、可防盗、并易于后期自行车管理与回收;可 通过手机应用来控制上锁或解锁,实现无桩停车;无链条单车避免车子出现掉链问题、 减少 维护(链条润滑油减少、生锈等问题都会影响骑行) 。 缺点:刹车充电使得刹车费力;云端控制开锁与上锁容易出现反应迟钝、开不了锁;一旦 二维码被损坏就无法开锁; 组件复杂、造成自行车笨重、成本高 ; 自行车骑行费力 。 公共自行车租赁 有桩停车 是刷卡取
35、车和停车,如果共享单车 能加入用一卡通刷卡取车还车 , 那将更方便用户,且能避免一些二维码被毁 坏而无法用车的问题 。 或者未来 无卡时代指纹开锁 将成为可能。 而永安行 和上海永久 (优拜单车) 是最大的两家公共自行车运营商 ,与政府有密切合作, 未来其可能将最先使用到共享单车中来 , 但此技术需要自行车内 设电池 ,而摩拜单车在此有专利优势 。 如今 共享单车 面临的问题 不仅 有 技术 改进 、 专利 布局 、 同行竞争, 还会面临一些类同行竞争, 像摩拜称其竞争对手是滴滴不是 ofo; 还有一些 可折叠方便携带的自行车行业也将会是共享单车一大竞争对手。 6. 共享单车平台的商业 模式
36、共享单车整个运行模式其实就是“产、投、管、收” 四个环节 。产是生产;投是投放;管是管理;收是回收。 共享单车 不管在 哪阶段 都需要 成本, 而 只有投放出去的产品 被 使用 才有资金收入,所以要想尽早达到盈利还比较难。 在 生产 方面 :摩拜单车有自家工厂,实现自产,也有代工厂 ,车辆使用年限 4 年 ; ofo不自产单车 , 全是中国品牌制造,目前市面上出现的 ofo自行车使用年限预测一年左右;永安行全部 自行研发生产,计划车辆使用周期在 3年以上 ;小蓝单车由野兽科技提供生产, 目前野兽 科技已有自家 工厂,同时 也有战略合作的供应链;优拜单车的研发设计 由 上海永久 负责,后续的运维
37、由 上海永久 原来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维护团队完成 。 在投放方面 : 2017 年 , 摩拜单车就已覆盖 20 多个城市,后来没有过多披露投放情况,据称未来在投放的城市投放量保持在 10万辆左右; ofo 截止 2017年 1月,已 覆盖到全国 33个城市 ;永安行最先在成都推出,后陆续在其他 5个城市推出 ;小蓝单车称将以半个月入驻一个城市的节奏先从南方城市开始布局,深圳 成为 其 第一个布局 的城市; 优拜单车 称 将在全国布局 ,但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早车辆问世迟。 在管理方面 : 摩拜和 ofo都在陆续其他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以方便运营 , 也在投放地区组建运营团队 ; 永安行 有 6年的
38、运营经历,在全国 10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 在人员调配管理上 优势 ;小蓝单车和优拜单车在人员管理是还需加大布局。 摩拜单车 CEO 王晓峰曾说共享单车不需要政府, 但是 如果政府在一城市不规划自行车道,如果一城 市不同意引进共享单车,那共享单车还有何用武之地,所以共享单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城市的规划。 那为什么其 CEO 却说其不需要政府呢 ? 从摩拜一开始的产品定位来看就一目了然 : 产品自研(有自己的专业研发团队)、自产(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自管(自行车无链、防锈、防盗、可监控实现少维修及远程管理)、自收(自行车内设 GPS系统方便定位回收)。可见摩拜单车相对比较符合共
39、享单车长期发展的理念。 在回收方面 : 目前共享单车进入市场不到一年 , 还未到折旧回收 , 但是恶意损坏的车辆还未见回收 。 对于最先进入市场的摩拜单车和 ofo来说 , 摩拜单车 由于车辆成本高 , 车内有GPS,对于回收不成问题,但是还无法确定哪些是需要回收的车辆;而 ofo 车辆损坏比例更大 , 但 平台在回收方面 不 够 重视 , 可能是车自身 造价 成本低 ,或是 回收 困难 。回收成本虽然不低,但是共享单车企业应注重报废单车回收问题,不要 造成 城市负担。 盈利模式:虽说现在的共享单车行业都 称 还未有具体的盈利模式,但是对于 摩拜 来说 一开始的盈利方式就是通过消费者多次使用达
40、到回本并盈利 , 但是后来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迅速涌入,使得 用此方式达到盈利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现在市面上的自行车,摩拜单车在产出时使用高成本( 1000元以上),优拜单车的控制在 1000元内,其余的小蓝单车、永安里和 ofo的生产成本都相对较低,特别是 ofo,生产成本在 300元左右,加上一些管理成本,其负责人称 3、 4个月将回本,这是最快实现盈利的共享单车平台。但其在回收上的困难与不重视,使得损坏的自行车在市面上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共享单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需要寻求更多的盈利点 , 更快地实现盈利 , 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更 需要去解决 。比如 , 在创新技术下出现的骑行等问
41、题应通过改进技术来实现而不是放弃使用新技术。 7. 共享单车平台的市场布局 在市场布局上,摩 拜单车在 2016年在国内已进入 20 多个城市, 在上海、 四川和广州 都相应的 建立 起 子公司,也已在香港成立 mobike(HongKong)Limited 公司。香港是亚洲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 在香港成立公司是拓展国际市场的窗口,容易取得国外合作企业的信任与合作,容易获得国际信用和信贷, 可见摩拜单车 准备 拓展海外市场势在必行。 但据知,目前 摩拜单车 已在 新加坡 试运营, 并 称 无意美国市场 , 暂时只在新加坡运行,其 海外拓展脚步放慢 。 2016年 11 月 7日,摩拜单车和
42、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商订立保险协议。双方商定,在合同列明的保险期限内,因被保险人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和 /或财产损失的;导致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或给付义务的,保险人将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约定负责赔偿。 2017年 2月 28日,招商银行、摩拜单车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在押金监管服务合作基础上,双方还将在资金结算、绿色金融、信用卡积分、零售客户资源共享以及物理网点停车服务等方面深入合作。 可 见摩拜选择稳扎稳打战略,放慢扩张脚步,这比较符合其最初理念, 注重产 品和用户。 ofo 在全国已进入 30多个城市, 此前 也 宣布进军欧美市场,将在美国硅谷
43、、英国伦敦等地展开运营 , 但 最后 先 在新加坡 悄无声息 先落地施行 ,着实令人意外 。 ofo 比较看重市场角逐,把占领市场当作第一竞争目标, 其在市场扩张 之迅速可见一斑。 2016年 11 月 ofo就宣称 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 , 12 月就开始铺展海外市场。 据称 目前已在 美国市场圣地亚哥的一所大学校园里进行测试 。 海外市场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 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 、 短途出行的需求 、 骑行文化 等,还有一些 人口密度、国情需求 的 因素 , 并且 一些国家早已有共享单车的运行, 而 ofo迫切地拓展海外市场 必定面临许多问题 。 ofo 在 国内 虽说已占领很大一部分
44、校园市场,但是其在产品、管理和回收方面 还 存在很多问题,国内 市场 刚铺开 就 迅速 拓展 海外,可见其 更 注重的还是市场占有率。 小蓝单车 也 有出海美国的 打算 ,其称会是第一家走进美国的共享单车, 在美国的首站将会是旧金山,之后会扩张到美国其他城市,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其他城市也在 其 计划中。 而 永安里和优拜单车 目标市场 目前 还在 国内 , 铺开步伐相对较慢 。 共享单车企业的出海还处于相 当初级的阶段, 在对海外市场尚不熟悉的 现况下,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避劣势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打开国门,漂洋过海是共享单车的发展目标,但一旦过多铺展海外的地区,最终必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45、对于其企业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从 共享单车问世到扩张以来已出现很多 需要解决的 问题,商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扩张。 8. 总结 通过对共享单车平台的专利布局、商业模式和市场布局分析 , 可见现在的共享单车行业成本高 、烧钱多、 竞争大 , 部分 平台 企业不重视专利技术 ,认 为共享自行车是轻产业 , 不需要过高的技术 , 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改进技术、提升产品、符合市场、方便 大众、降低造车成本,更快地实现盈利,是现在共享单车正需改进的问题。 据了解 , 预计 到 2017年,摩拜单车(自家有工厂) 产量 1500多 万辆; ofo产量 1700多万辆 ,按照摩拜生产 1
46、500万辆自行车,成本每辆 1000元计算,光生产就需要 150亿元。如果此数据有效,预计摩拜还会出现下轮融资; ofo 的造车成本只有几百元 , 所以其融资金额对于生产成本来说绰绰有余 , 但其在扩充海外市场需要大量资金及其海外市场所需自行车的制造成本也会增加 。 ofo在专利布局上欠缺,但其在市场上布局却非常迅速,先以占领高校为主 , 并以拓展海外为目标 。一旦各自投资方推动资源整合,出现合并潮,那 ofo必是争夺之地 。虽说合并需解决 很多问题,但对于资本家来说,解决方法总是比问题多 , 如果共享单车平台间竞争太过激烈 、 盈利遥遥无望 , 那资源整合同样会出现在共享单车行业中 。 摩拜
47、虽说在产品体验上还不是很令人满意,但依旧吸引众多用户 , 其 具 有很大的产品优势 。 大胆创新、方便管理 是共享单车的未来出路 , 共享不止是方便满足用户 , 也是方便企业管理用户 、 管理车辆 。 对于单车管理问题,共享单车企业 应考虑与一些城市环卫、物业企业合作,达到更好地 管理已投放在市面的自行车;在骑行体验上,可以 考虑增加后座椅,方便情侣和 需要 接送孩子 的大人 ; 在市场投放上 也 可 考虑进入 一些需要自行车的 景区。 共享单车这个行业要 想 走得更远,应更注重技术和用户体验, 先拿下大片市场 的 并 不代表 其 就 是 最终赢家 。 总的 来说 , 共享单车企业 的 未来 , 占领 市场 重要, 提高 技术更重要, 手握 皇牌 才有 胜算 。 声明 : 本 报告仅代表作者 观点 , 不代表 IPRdaily立场 。 来源 : IPRdaily中文网 网址 :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