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二班创建特色班级计划之班级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班级物质环境文化比较直观,也是最容易被感受到的文化,这是班级文化的基本条件。班级环境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建设班级环境文化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设出特色鲜明且适合学生成长的班级文化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宁静;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催人向上、奋发;
2、班内表扬、学生习作、自办小报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总之,优化教室环境,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产生归宿感,对打造品味班级功不可没。物质环境文化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和教室布置。卫生方面,要强调,良好的卫生重在日常行为的维护作用,而不是后续的清洁作用。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 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 地基” 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其次,教室布置和板报陈设方面,强调布置得外表美观性、内容教育性和学生个
3、性表达性。通过教室布置,来达到潜移默化式的渗透作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 善性 ”,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使班级的秩序文明。班级形象是学校、社会对班级的整体评价,而教室布置是班级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之一。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助于提高班集体的自信,更能启动学生的群体心理,同时教室布置应能体现班级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形成班级的理念,并通过理念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包括语言、行动,从而实现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进而通过教室布置振奋班级成员的精神,树立班集体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公共道德、伦理道德的修炼,陶冶学生的情操、文明礼貌的修养以及树立良好的班风。通过教室布置可以培养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营造一种环境,使班级成为学生异想天开的温床。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思想,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目标。然而创新需要一定的载体,教室布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