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二年级 数学 科教学计划2007 学年第一 学期 任教老师:卢静文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三个班共 125 人,从今学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还算可以,但还有少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上 课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功 课马虎,对思维性较强的题型的理解能力较差。二、全册教学总目标:1、 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 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2、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 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 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 简单的事物的排列
3、数和 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 顺 序地、全面地思考 问题的意识。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1、通过例题、习题的内容,适度地渗透 环保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地环保意识。一、全册教材重难点:1、重点:1)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4、(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35)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 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6)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难点: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2)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
5、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 问题的意识。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 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 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二、教时安排:单元 课时 单元 课时一、长度单位 10 课时 六、表内乘法 2 课时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 课时 七、统计 7 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 4 课时 八、数学广角 3 课时四、表内乘法(一) 9 课时 九、总复习
6、 4 课时五、观察物体 8 课时4单元内容 一、 长度单位教时 4 课时教具 课件、激励星若干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 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6、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7、培养学生从小要保护绿色的森林,提倡 绿色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1、初步建立 1 厘米、1
7、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难点: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设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5想单元内容 二、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时 13 课时教具 课件、各种纸条、 统计图、体育用品 图、大青虫 图、小黑板。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8、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让学生感受人类活动不断影响自然环境,我们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难点:1、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估算意识的培养。6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并根据画面内容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2、突出各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关注学生 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单元内容 三、角的初步 认识教时 2 课时教具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直角三角板。单元教学目标1、
9、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让学生感受拥有一个干净、清新、 绿色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习生活才能愉快、提高。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难点:用三角板画直角。教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7学设想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3、这部分的内容用 2 课时进行教学。单元内容 四、表内乘法(一)教时 13 课时教具 课件、题卡、小棒、卡片、图片、小红旗、苹果图、数字卡片。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
10、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 2-6 的乘法口诀,比 较熟练地口算 6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学习、 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5、培养学生要有保护森林资源,保 护我们的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熟记 2-6 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 6 以内的8重难点两个数相乘。2、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组织好练习,使
11、学生熟记 26 的乘法口诀。3、认真抓好“ 用数学”的教学。单元内容 五、 观察物体教时 4 课时教具 课件、玩具恐龙 5 只、雕塑照片 20 张、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各色彩纸、镜子。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 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窨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95、培养学生从小要保护自然界的物种,保护好水资源, 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
12、物体的形状。2、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想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单元内容 六、表内乘法(二)教时 13 课时教具 课件、7 套七巧板、 圆片、小棒、画图纸、三角形片。单元教1、经历编制 7-9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 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 7-9 的乘法口10学目标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
13、知识。5、让学生意识到为了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水资源,防止水被污染。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 记熟 7-9 的乘法口 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1、充分利用学习 26 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 79 的乘法口诀。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单元内容 七、 统计教时 3 课时教具 课件、动物卡片、统计图表、水彩笔。单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 过 程,初步了解统11元教学目标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14、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的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使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设想1、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3、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单元内容 八、数学广角教时 2 课时教具 课件、情境图、小精灵“明明”
15、、数字卡、小衣服。12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实验等活动,找出最 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设想本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单元内容 九、 总复习教时 4 课时教具 课件。13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难点:用数学知道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便复习更有针对性。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