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七年级生物教学质量分析茶镇九年制学校 朱代华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已经完成,本次生物期末教学检测考试也已经圆满结束,它是对学生期末教学检测情况检测的必要手段之一,有利于更好地反馈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的课改进程下的生物的教学,现将七年级生物期末教学检测考试成绩做如下质量分析:一、试题的内容及结构:七年级生物期末教学检测考试共三道大题,共计 100 分。(一)试卷结构:七年级期末教学检测考试的试卷结构如下: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选择题,15 个小题,共 30 分考查学生对生物生命现象、结构特点、生理 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侧重
2、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第二大题,填空题,共 5 个小题,共 30 分,每空 2 分,本题考察的也是基础知识,内容丰富,难易适中。重在考察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大题,共 40分,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技能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因此对我们农村的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虽然在复习的时候抓的比较到位,但失分率还是很高。个别学生不去认真消化,导致不能灵活应用,失分很多。 (二)难易比例简单题(52%) ,中等题(23%) ,难题(25%) 。二、试题的特点:命题遵照大纲要求,立足教材,勇于创新,题型灵活,注重双基及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查。1、在试卷的内容选择上,能以生物学的主干性的知识为
3、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与能力方面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较好地渗透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保护环境等思想观念,同时能渗透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2、命题能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的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去解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生物实际问题。如单项选择第 18 小题考查学生对患侏儒症的原因分析;第 7 小题对遗传概率的调查,利用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题,特别是对学生追求美、热爱美给予了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3、试题加强与高中
4、相关知识的考查“生物的遗传、进化和变异”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重点学习的内容,有利于与高中教学的衔接。4、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但学生想要获得高分确实不容易,迁移性较强。三、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如下:七年级共 94 人参加考试,1 人缺考,及格 70 人,及格率 72.9% ,总分 6579 分,平均分 68.7 分,其中最高分 98 分,最低分 16 分。(二)各分数段情况统计分数段 100-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 分以下人数 5 人 18 人 20 人 27 人 16 人 9 人百分比 5.21% 18.75% 20.84% 28.13
5、% 16.67% 9.38%2(三)三率一分情况分析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差生人数 差生率 平均分23 人 23.96% 70 人 72.9% 25 人 26.05% 68.7 分(四) 、等次A 等次人数 B 等次人数 C 等次人数 D 等次人数 21 人 32 人 41 人 1 人A 率 B 率 C 率 D 率21.88% 33.34% 42.71% 1.05%四、学生答卷情况分析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相标。学生吃透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准确记忆,才能解决生物考题,否则是一句空话。如第 11 小题考查科学学说的形成步骤
6、;15 小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七年级 11 小题考查输入血型;12 小题考查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6、17、18、19、20 小题全部都是考查基础知识。从试卷的分析看,个别学生失分率比较高,主要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所致,造成大量丢分。2、缺乏对知识的梳理。平时学习的知识是零碎的,必须要经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对于解决生物学考题至关重要。如选择题第 4 小题垂柳和鲤鱼结构层次主要不同之处是垂柳没有( )一题,学生必须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本考题。3、学习习惯比较差。主要表现为字迹潦草;卷面不洁;错字不少,如“
7、神经”写为“神精” , “遗传”写为“移传”等。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学生对填空、识图、分析说明题一字不答,这就说明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当然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4、缺乏审题技巧,分析能力弱。面对每一次考试,认真审题及分析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从整个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审题和反复的思考,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题,而是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五、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1、吃透教材是关键。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地组织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学生生物理论知识的匮乏。2、落实
8、“三维目标”是核心。生物学一门自然基础学科,要把落实“三维目标”体现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读书,吃透教材、吃透课标。强化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等四个方面相结合,才能将生物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3、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阅读识图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审题的能力等。4、注重科技和社会热点。这一理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同样是生物学科应该的教给学生的知识,紧密联系实际问题。如环境、人口、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技术等。5、重视探究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生物实验,调查活动,资料搜集等,
9、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达到理论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由于实际困难师资严重不足,不能保证课时,导致我们现在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记实验、读实验、背实验”的“无奈”现象。建议领导应加强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师资力量,增加课时,老师也尽力争取创造条件,保证实验3课的开课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以适应课改的要求。6、对学生答案中易出现的错别字(特别是生物专业术语) ,老师应重点强调,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尽量减少因错别字而失分的情况。7、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忽视,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切合实际的办法,对教材做到有效的重组和加工,扎扎实实的落实
10、双基教学。六、改进措施1、要继续深入钻研新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3、尽可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具和一些挂图,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 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加强课堂教学,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制止缀学,加强巩固率。6、针对这次考试及格率和优秀率不高的情况,今后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抓两头促中间,争取在今后其它年级的生物考试有个全面提高。7、加强后进生的辅导,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在学习中给予帮助,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取他们今后学习、思想等方面有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