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05775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药炮制现代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麻现代炮制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天麻主要产于中国的华中及华南地区。中医认为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关天麻的炮制方法古今不一,亦有各自不同的优劣。本课题旨在对比天麻古今炮制方法的优劣,应在继承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筛选出更能发挥天麻药效的炮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天麻古今炮制文献的研究天麻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定量比较天麻不同炮制方法的质量损失第一部分 天麻古今炮制文献的研究刘宋时代 雷敩雷公炮炙论载:修事天麻十两,用蒺藜子一镒,缓火熬、焦熟成,便先安置天麻十两于瓶中,上用火熬过蒺藜子盖,

2、内外便用三重纸盖并系,从已至未时,又出蒺藜子,再入熬炒,准前安天麻瓶内,用炒了蒺藜子于中,依前盖,又隔一伏时后出,如此七遍。瓶盛出后,用布拭上气汗,用力劈,焙之,细锉,单捣然用1 。这是有关天麻炮制的最早记载,并对天麻的炮制方法作了基本介绍。唐代 颅囟经记载“酒浸一宿” 2;补辑新修本草载有“曝干” 3 。这段时期首次提出了用酒浸制天麻。宋代 有关天麻记载较多,炮制方法尤以“酒浸”或“酒浸炒”为多,如史载之方 、 脚气治法总要 、 圣济总录 、 普济本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卫济宝书 、 传信适用方 、 扁鹊心书等医药古籍。其他尚有圣济总录记载“酒浸,切焙” 4;本草衍义记载“人或蜜渍为

3、果,或蒸煮食” 5,将天麻作为食品进行炮制加工;重修政和经史类备用本草记有“初取得,乘润刮去皮,沸汤略煮过,暴干收之” 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说“凡便,先以纸包浸湿,于热灰中煨熟取出以酒浸一宿,却焙干,入药用”等方法7;普济本事方记载“去芦” 8由此可见,这一历史时期天麻炮制方法发展较快,并出现切片等炮制工艺。金元时期 多沿用宋代之法。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记载“酒浸三日,曝干” 9;元卫生宝鉴记载“酒浸三日,晒” 、 “锉用”10,丹溪心法记载“酒浸三日,焙干”等11 。1041 中药材第 28 卷第 11 期 2005年 11 月明代 寿世保元有“火煨” 12;本草品汇精要有“初取得,去芦

4、,乘润刮去皮蒸之,曝干用” 13,简要地记载了天麻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与宋代天麻的处理基本一致;普济方记载“麸炒黄” 、 “酒炙” 14 。清代 幼幼集成记载“姜制法” 15;本草从新记载“湿纸包,煨熟,切片,酒浸一宿;焙” 16,此法主要沿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炮制方法。近代 近代的天麻炮制主要是结合天麻临床应用,在继承古代炮制方法的基础上作了遴选。继承和发展了天麻的切制、蒸制等法。综上所述,天麻的炮制方法宋代发展较快,尔后基本沿用这个时期的方法。明清以后,天麻的炮制方法则日趋简化。现代研究表明天麻主要成分为天麻苷及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谷甾醇等,具平肝熄风止痉功效17 。

5、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收载的天麻,其炮制项下明确规定:洗净,润透或蒸软,切薄片,干燥 18 。新近通过调查,了解到各地炮制方法不一,但一般都沿用了历代方法,主要有酒制,蒸软切片、姜制、麸炒、煨制等。王碧华19认为酒制天麻可更好地发挥疗效;秦韵17 等研究了黄白色、浅棕色、黑色等天麻饮片,发现黄白色者质量较优;张连卫20用生姜和酒炮制天麻 ,结果对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具有良好效果。国外也有“洗净,以酒浸一日夜,湿纸包,糠火中煨熟,取出,切片,焙用” 21 。这些大都是沿用古代的炮制方法。另外,有人提出了新的炮制工艺22、23 。为了确保配方颗粒的质量,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笔者认为“净选,

6、淋洗 2 次, 60烘软,趁热切薄片, 60干燥”,具有工时短、色泽好的优点。第二部分 天麻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定量比较1、采用 HPLC 方法测定贵州省严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凡新鲜天麻经 过除去表皮(或因挖掘时损伤块茎) ,不论煮法或蒸法加工品,其天麻素 含量均有降低,而原皮蒸法加工者含量一般较高,这与天麻素易溶于水有 密切关系。2、天麻经不同加工处理后天麻素和天麻甙元的含量,结果以煮法加 工为好,煮 5lomin 为宜。如用蒸法,应严格控制时间。如鲜品不经杀酶 处理,直接切片干燥,成品率及有效成分含量均较低。3、天麻的加工炮制方法,除用水煮或蒸外,还有用于热炮制方法进 行加工。丁敖林曾对天

7、麻的 3 种炮制方法(浸润法、干热法、蒸软法)进 行了比较,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天麻经 3 种不同方法炮制后天麻素的含量。 认为干热法较其他两种方法为优,工艺简单,周期短,成品率高,天麻素 含量不下降。4、蒋礼年等曾对天麻不同切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天麻素的含量。认为蒸切法较好,天麻素含量高。第三部分 天麻不同炮制方法的质量损失综合指标的计算在多指标的优化实验中,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之间可能出现矛盾,所以在优化过程中需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故设计一个综合指标“隶属度”,将各个指标统一综合考察,以综合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在计算综合指标之前,需先对各指标的“隶属度”进

8、行计算,即指标隶属度=(指标值-指标最小值 )/(指标最大值- 指标最小值)。指标最大值的隶属度为 1,而指标最小值隶属度为 0,所以 0指标隶属度1。因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重要性一样,故直接将各指标隶属度相加作为综合分数,于是每号实验的综合分数天麻多糖隶属度天麻素隶属度。评分结果以天麻多糖和天麻素含量的综合分作为总指标对天麻的炮制工艺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可知:软化方法有显著性影响。由直观分析可知,在本次试验中天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将蒸制后的天麻横切成 12 mm 的薄片,于 70 烘干工艺。另探求天麻水浸润泡制法,因天麻苷溶解于水,且生产周期较长,特别是在夏天,易上涎,伤水影响饮片内在质

9、量。天麻蒸软炮制法生产周期虽有缩短,但伤水、粘片或结块现象严重。拟定天麻干热炮制方法为:天麻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以 120130C 烘 30 分钟,表面颜色不变,质地变软时趁热迅速切薄片,备用。天麻干热炮制法省去了饮片浸润,干燥彻工序,炮制不受气候限期,生产周期更为缩短,成品形状变化不大,成品率较高,各种成分没有改变,天麻苷含量不下降,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证质量。小结与讨论天麻历代炮制方法较多,主要有酒制、姜制、麸制、蒸制、切制等,现今用沿的主要为蒸制和切制,而敷料制天麻较少采用。随着天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应用化学、实验药理学等方法阐明炮制原理,将有利于天麻炮制方法和炮制工艺

10、的优选、改进及创新。参考文献1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辑佚本)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6672 唐佚名颅卤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63 唐苏敬,等补辑新修本草(上册) 尚志钧辑校皖南医学院 , 19791484 宋太医院圣济总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27605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616 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72237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4268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49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195910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98111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2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7313 明刘文泰,等本草品汇精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33314 明朱橚,等普济方(第二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4815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387316 清吴义洛本草从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317 秦韵,等天麻饮片炮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中国民间疗法, 1998, 10(5)461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919 王碧华酒制天麻的探讨基层中药杂志, 1995, 9(1)2020 张连卫生姜与酒炮制天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 23(5)5821 稻宣义(日)炮炙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12222 陆建玲天麻炮制工艺的改革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1)2423 梁龙海,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天麻外观质量的影响新疆中医药, 1999, 17(4)4224 马公强等,药物分析杂志 1981; 1(3):16525 黄玉仙等,中成药研究 1983, (6):3126 史守艾,中草药 1983,;14(9):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