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057597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四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复习策略】1. 明确核心问题:“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涵盖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主要涉及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二是社会转型带来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及其调整(动荡主要指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调整指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 联系现实问题: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萧条, 世界各国正面临着同样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重新走向繁荣?1929年19

2、33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是由美国首先发生, 然后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时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美、英、法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成功扭转了经济颓势;德、意、日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考生复习时一方面要注意比较历史与现实的异同, 另一方面要注意吸取历史上克服经济危机的经验和教训。3. 认识科学魅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 科学技术不但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推动了社会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思维方式的发展。另外, 考生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也要形成一定的认识。【考点预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3、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依然是考试的热点, 与社会生活关系联系密切的交通运输、通讯手段、科学技术也要引起高度 重视。【知识整合】考点 1。物质文明1. 第二次工业革命(1) 条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2) 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3) 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导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 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社会生活的变化: 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贫富差距

4、扩大, 限制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生产和销售矛盾突出;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造成经济虚假繁荣。(2) 表现: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 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 农民收入锐减。(3)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4) 影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幅衰退;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3. 罗斯福新政(1) 背景:经济危机的打击;胡佛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 内容:整顿金融: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

5、本位制,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复兴工业: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 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 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3)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5) 作用: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

6、法西斯道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考点 2: 科学技术1相对论(1) 背景:19世纪, 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面临着挑战。(2)内容: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先后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 物体运动时, 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 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休运 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 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 影响: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7、绝对时空观, 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 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2. 量子论(1) 提出:1900年,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2) 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 量子力学建立。(3) 影响: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 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 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

8、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考点 3。文学艺术1现代主义文学(1)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2) 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 因果关系不明, 语言风格悖离传统。(3) 作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2. 印象画派(1) 背景:19世纪后半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 特点: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3) 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荷兰凡高的向日葵, 法国画家塞

9、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3. 现代主义美术(1)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 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2) 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 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3) 作品: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4. 电影的产生和发展(1) 条件:19世纪晚期,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2) 过程:1895年底,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 标志着电影诞生;20世纪

10、初, 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子一身的电 影作品;1927年, 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 , 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5. 电视的产生和发展(1) 过程:20世纪20年代中期, 电视机出现;1929年, 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30年代末, 英国拥 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40年代初, 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2) 影响:满足了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重难点解析】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 根本动力:资

11、本主义的发展。(2) 过程: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的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丁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大了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 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 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3) 主要途径:殖民扩张。(4) 影响: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困, 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生产方式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解放。2. 对现代主义的认识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各种艺术流派和艺术形式的总称, 包括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音乐、现代主义绘画等。 现代主义艺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二战后, 科技革命和 “冷战”等因素也对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20世纪后, 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大大调整、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迅速变化。面对剧烈变化的世界, 很多人感到紧张、迷茫、苦闷。这些情绪反应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反传统、强调自我的艺术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