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籍测绘9.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905671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绘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籍测绘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籍测绘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籍测绘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籍测绘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地籍测绘第 1 章地籍测绘概述1.1 地籍概念1.1.1 地籍地籍,简单地讲,就是为征收土地税建立的土地登记簿册,这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在当今社会管理中由于测绘、地籍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地籍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地籍已不仅指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而是成为融合多学科的现代地籍的多用途地籍。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地籍测绘工作,均属于现代地籍范畴。基于此,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及用途(如土地利用现状)等,并且用文件、数据、图件和表册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1.1.2 地籍调

2、查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取得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它的基本任务是查清每块宗地或地块的坐落、位置、所有者、权属、权源、地号、地类、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并进行必要的地形要素测绘,为后续的地籍测绘等工作提供权属界线和界址点的位置,便于测制地籍图,为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簿册和进行地籍管理提供依据。它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技术工作。地籍调查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建立地籍系统之前的第一项工作,而对土地登记来说,则应在土地登记之前进行。变更

3、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地籍系统建立之后。当地籍要素发生改变或需要发生改变时进行的。应用变更地籍调查及时地修改原有地籍资料,以保证地籍系统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地籍调查的原则是:这一调查工作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来领导,由国家承认的测量单位及有关部门来组织实施。必要时可以组成联合调查组,以利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确保调查结果的合法性、可靠性。地籍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地籍测绘规范或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进行。地方制定的技术规程其内容和技术要求不得与国家统一的规范和规程相矛盾。3 地籍测绘强调地籍测绘,是为了区别于普通测绘。地籍测绘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即涉及土地及其附着

4、物权利的测绘,属于法定行为。地籍测绘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土地管理部门也将其称为勘丈。1.2 地籍测绘从专业上讲,地籍测绘更专注于测绘工作,相关的调查工作则是在获得授权后的行为,也是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等级) 、数量(面积)和利用现状等基本状况的工作,其测绘的主要对象是地块。1.2.1 地籍测绘目的为了满足现代地籍的要求,在纯测绘专业的工作基础上还要测定和调查房产情况和有关的地形要素(如道路、水系、境界、地

5、类界及地理名称等) 。因此,地籍测绘的完整工作和工作目的,除按国家标准测绘大比例尺地籍图外,还必须进行地籍调查,以获得有关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诸方面的信息,最后将地籍测绘包括调查)的结果测制成地籍图和地籍簿册,建立信息库,形成地籍测绘成果。1.2.2 地籍侧绘方法与内容从测绘角度来讲,地籍测绘的方法与常规的地形侧量方法基本一致,也是从控制测量到碎部点测量,结合调查,最后形成测绘成果。所不同的是,地籍测绘由于涉及权属,在精度要求方面有特殊要求。其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1)地籍控制。它是在国家等级控制或城市等级控制等基本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控制点,为施测地籍图和界址

6、点做好准备。(2)地籍要素测绘。地籍要素测绘的主要对象包括:界址点、线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建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地类界和保护区界线。在此基础上绘制地籍图,进行土地的面积量算。(3)地籍调查。在要素测绘获得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查清每块宗地或地块的坐落(详细地址) 、位置、权属(所有者) 、权源、地号、地类、等级、面积、使用者、利用状况、土地质量等,以及房产的归属、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类别等。(4)动态监测与更新。第 2 章地籍控制测量2.1 首级控制网地籍控制测量工作是地籍要素测绘的基础,是关系到权属面积和位置(界址点精度)的主要技术环节。它是根据界址点及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范围的

7、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理石、观测、数据处理、获取成果等的测量工作。地籍控制测量主要是平面位置的测量。2. 1, 1 首级控制网的作用首级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地籍测量的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其目的是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控制框架(参考系)和定位基准,并控制误差的积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为地籍要素测量提供起算数据。在测定地籍要素的几何位置时,需要有地籍平面控制点提供和传递起算数据,尤其是在测定界址点、房角点的位置时、精度要求很高,因而对作为起算点的地籍平面控制点精度要求也很高。(2)为地籍图的测绘提供测图控制和

8、起算数据。在测制地籍图时,不论采用何种测绘方法,都需要具有一定密度和精度的控制点提供定位基准和测图控制。(3)为地籍测绘的变更与修测提供起算数据。由于地籍权属的变换和转移以及城市现状的不断变化,地籍测绘的成果必须及时更新才能保持成果的现势性。这些变更和修侧都需要具有一定密度和精度、能长期保存、稳定的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2.2 .2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1 布设原则2为了充分利用国家和城市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保证测绘成果的共享和质量,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地籍管理的需求,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其他控制网一样,应遵循以下原则,即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从

9、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就是要求把地籍平面控制测量这种局部性质的测量变成为国家整体控制测量的一部分,要和国家控制网的要求保持一致。其控制点的密度和精度都应与国家平面控制网保持连续性、要局部服从全局。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时,要和国家控制网联测,点的密度、标志设置、精度等级都应和国家控制网保持一致。首级控制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完成,方能体现整体和一致性要求,这也是数字测绘的基础要求。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点的密度为: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100m 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200 m 左右。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观测的地方。地籍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

10、定标志,以便能长期保存,并应制作点之记。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为:(1)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2)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 cm。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当优先选用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尽可能地利用国家已有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测绘工作,减少地籍平面控制测量重复作业的浪费。3.地籍平面控制点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级平面控制点。2.1.3 地籍控制网的施测与平差计算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目前主要采用 GPS 定位技术和导线测量技术。各等级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可见相应的地籍测量

11、规范。对于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可采用严密平差和近似平差两种方法。一般地,加密控制点测量可采用近似平差,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应采用严密平差。2.2 地籍加密控制对于控制网来说,加密控制网与首级控制网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密控制网是附属于首级控制网的局部控制网,其布设和施测不需像首级控制网既要考虑全面要求又要兼顾实用需求,而只要考虑有针对性的需求。加密控制网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分批分期的局部布设,满足区域要求。加密控制网是指除国家和城市的一、二、三、四等控制网外的一、二级导线网,一、二级小三角网,GPS 的 E、F 级网等。加密控制网是对国家大地控制网和城市控制网(首级控制网)的补充,

12、是为了满足区域测量或项目测量而布设实施的。例如,在一个城市,布设有四等城市控制网,其点与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2000m,这对于要求满足界址点测设精度为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 来说是显然达不到的。这时就必须在四等控制网下布设一、二级平面控制点,形成加密控制网,以保证满足精度要求。此时一、二级平面控制点间的平均距离在 200300m,可以满足布设图根点、设定界址点或直接测定界址点。.对干施测方法,加密控制和首级控制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精度要求不同而已,在此不赘述。2.3 地籍图根控制图根控制测量是测图的根据。对于建立了加密控制网的测区,只是起到了传递国家控制测量的要求,仅仅依靠这些等

13、级控制点来进行地籍图或者界址点的测量,其密度还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的图根控制与常规测量的图根控制不同,其作为末级控制点列入控制成果内,要求与等级控制点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成果资料提交,因此将其列入地籍控制测量章节。2. 3. 1 地籍图根控制的布设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籍测绘使用的控制点。由于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与地形测绘有所不同,因此,对地籍图根控制的要求也 有所不同。在完成平面加密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布设图根控制网。图根控制可采用附合导线和结点导线网布测,GPS 测量方法(包括 GPS RTK 测量方法)施测。根据当前的实际测量条件,图根控制布设的主要形式应为结点导线网

14、和附合导线,不宜布设支导线。在受地形限制附合导线无法贯通的地区,可布设不多于一条边的支导线。2. 3. 2 地籍图根点的要求为确保界址点、主要地物点的测定精度,施测一、二类界址点应布设一级图根导线,施测特殊困难地区的二类界址点可布设二级图根导线,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从测设主要地物点和一类界址点的精度要求出发,以及考虑宗地面积精度的相对独立性,应使图根控制成网状布设,即以结点导线网形成图根控制网。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100m 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 200m 左右。一级图根点标志应采用固定标志。位于水泥地、沥青地的普通图根点,应刻十字或用水泥钉、铆钉作其中心标志,周

15、边用红漆绘出方框及点号。2. 3. 3 GPS 图根控制测量1.GPS 图根控制测量基本要求地籍调查 全站仪测量计算机录入地籍要素计算机录入权属计算机数据处理数据文件 绘图仪绘图成果输出 屏幕显示图 6-3-1 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流程3图根 GPS 可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模式施测。图根 GPS 点的精度等级可参照 GPS 二级控制测量,对最小距离、平均距离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布网应有非同步观测基线构成多边形闭合环(或附合路线) ,每一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不超过 10 条。少数困难地区可采用散点法测定 GPS 图根点。GPS 图根点测量的观测时间以能确保准确测定出点位坐标为准,一般双频测量型 GPS

16、接收机不少于 5 分钟;单频测量型 GPS 接收机不少于 10 分钟。2. GRS RTK 图根控制测量基本要求GPS RTK 基准站至少应连测 3 个高级控制点。高级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应对相关的 RTK 流动站点有足够控制面积,并对GPS 基准站坐标系统进行有效检核。进行 GPS RTK 测量时,对每个图根控制点均应独立测定 2 次,在 2 次测定时应重新对中、置平三角架或对中杆。2 次测定图根点坐标的点位互差不应大于5cm ,符合限差要求后取中数作为图根点坐标测量成果。第 3 章地籍图测绘3. 1 地籍图及其作用3.1.1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和种类1.地籍图及其内容所谓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

17、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来反映地籍要素及相关地形要素的平面图,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地籍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有地籍要素,必要的地形要素以及各种必要的注记。取舍时应优先考虑地籍测量的要求。测绘的地籍图应做到位置准确、主次分明、要素齐全、清晰易懂等。地籍图应表示的基本内容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地块及其编号;宗地或区的编号和名称;土地利用类别;永久性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各级行政界线;平面控制点;道路和水域;有关地理名称及重要单位名称;另外根据需要还可表示其他要素。现代地籍图除表示上述内容之外,还表示独立地物、管线、地貌与植被等内容。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为:(1)地籍图应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

18、表示界址点、线;(2)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应有严格的数学精度,因此应有必需的数学要素;(3)地籍图能用于多目的是由于有一个良好的地理参考系统,因此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4)地籍图图面应主次分明,清晰易懂并便于用户添加专题要素。2.地籍图的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应满足地籍管理的不同需要。我国城镇地区地籍图比例尺一般可选用 1:5001:1 00;郊区可选用1:2000;城市繁华区域、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可选用 1:500;农村地区可选用 1:5000 和 1:10000 的比例尺。其中,农村居民点地籍图可选用 l:1000 或 1:2000 的比例尺。3.地籍图

19、的种类地籍图既要准确完整地表示基本的地籍要素,又要使图面简明清晰,便于用户根据图上表示的要素进行增补新的内容,加工成各用户所需的专用图。多用途地籍图有很多的功能,能提供给许多部门使用。因此,地籍图按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按城乡差别可分为城镇地籍图和农村地籍图;按用途可分为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在地籍图集中,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等。3. 1. 2 地籍图的作用多用途地籍测绘涉及我国领土的每一个角落,为国家获取有关不动产等方面信息基础资料,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如

20、何发挥作用,要从其基本功能方面去认识。(1)地理性功能。多用途地籍测绘工作使用国家坐标系统,为不动产的位置、面积、质量和权属境界等提供准确的在全国统一坐标系内的几何或数字资料。(2)法律性功能。为不动产的权属、转让和利用状况等提供资料,经一定法律程序实现不动产的转让或颁发证件(如土地证书、房产证书) ,地籍测绘的成果具有法律效力。(3)经济性功能。为不动产的评价、分等定级、征税等提供面积、质量方面的资料,因此它具有税收或经济性功能。(4)社会性功能。为国土规划与管理、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和古迹保护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这属于社会性功能,也可以说是管理和规划功能。从上述多用途地籍测绘的基木

21、功能来看,其成果资料不应局限于某一部门的单一要求和需要,而应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多用途功能。3.2 地籍图成图方法3.2.1 概述我们所说的地籍图是指分幅地籍图或称基本地籍图。现有的地形图测绘方法都可用于地籍图的测制。目前测制地籍图多采用数字测量方法,包括内外业一体化成图和数字摄影测量成图。此外,还可以使用野外平板仪测图、编绘法成图等。3.2.2 内外业一体化成图内外业一体化成图也称全野外数字测图。已是利用全站仪或 GPS 野外实地采集数据,经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后运用自动绘图系统绘制地籍图。数字成图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更好地描述和显示地籍图中各要素的联系;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信息。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

22、求输出多种要素、任意比例尺的图件;可以方便地检索与更新;有利于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目前对于城镇地籍测量多采用数字成图方法(即内外业一体化成图) ,这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和计算机配合实时采集和绘制成图的方法。数字成图作业流程如图 6-3-1 所示。3. 2. 3 数字摄影测量成图当需要大范围测制地籍图时,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测绘地籍图,除应符合现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要求外,还应符合地籍测量的有关要求。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可以测绘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 ,后者可以为地籍图提供更直观的背景4底图。关于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的介绍见第三篇“摄影测量与遥感

23、” 。3. 2. 4 其他成图方法1.平板仪测量成图平板仪测量成图通常包括;大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配合小平板、半圆仪法;光电测距仪配合小平板仪法。2.编绘法成图不少城镇和工矿区都有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在进行地籍测图时,可利用测区内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平面图来编绘地籍图。这种方法成图周期快,但由于编绘法是在原图上进行制作新的地籍图,成图精度较低。因此在进行编绘时,应对原地形图进行精度检查,若不符合要求,则不能用来进行编绘。用来编绘地籍图的地形图,其比例尺应比新编图的比例尺大或相等。3.装绘法成图装绘法成图的基本思想是在测定主要界址点坐标的基础上,将外业调查(勘丈)

24、的数据草图、平面图或宗地图装绘在展绘了界址点的图内。3.3 宗地图及其施测3. 3. 1 宗地图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期阶段,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完成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分幅地籍图是以地图标准分幅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宗地图与地籍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与地籍图一样,宗地图的内容也应突出地籍要素。一般包括下列方面:(1)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2)本宗地用地面

25、积值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3)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4)宗地的地理名称;(5)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6)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放桩)日期、制图日期;(7)指北方向和比例尺;(8)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有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3. 3. 2 宗地图的作用根据宗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宗地图有以下特性:(1)宗地图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2)图中数据都是实量得到或实测得到的,精度高且可靠;(3)其图

26、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4)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5)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基于以上特性,宗地图有以下作用:(1)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感到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不能做到这一点;(2)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3)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了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也便于日常地籍管理。3. 3. 3 宗地图的施测宗地图是在分幅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当没有建立基本地籍图的成果资料时,

27、也可按宗地施测宗地图。施测的方法和要求与地籍图是一致的。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 ,般为 32 开、16 开、8 开等,界址点用 1 mm 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 0.3 mm,用红色或黑色表示。宗地图的图幅最好是固定的,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大小选定,以能清楚地表示宗地情况为原则。第 4 章地籍要素测量4.1 地籍要素4.1.1 选取要求地籍要素是指其的存在对划分或确定权属以及实现界线及位置确认具有现实意义的地物地貌及控制点等。具体选取的要求可用以下原则:(1)具有宗地划分或对划分有

28、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即这些地物或地貌本身就是权属界线或邻近界线,如围墙、沟、路、坎等;(2)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或对划分有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埂、地类界、沟、渠等;(3)控制点及界址点;(4)注记部分,如房屋结构、层数、地理名称、植被等;(5)标识符,包括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界址点号、房产编号、门牌号等。4. 1 .2 地籍要素从完整的地籍图要求来讲,地籍要素应包含下列内容:(l)各类各级界线:包括行政区域界线和地籍区域界线。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界线重合时只表示高级境界;地籍区是以街道或乡的行政辖区为基础划定的,地籍区下可以有地籍子区,也可以直接按街坊或宗

29、地形成地籍单元区域。(2)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当界址线与行政区域界线、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界重合时,应结合现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界址线,5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3)地籍号注记;包括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房产编号等。应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内的适中位置。(4)宗地坐落:由行政区名、街道名及门牌号组成。 (5)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按三级分类注记。 (6)土地权属主名称。(7)土地等级。4.2 界址测量4.2. 1 界址点界址是土地权属的界限,界址点则是土地权属界限的拐点。一块宗地周围的界址点确定了,则这块宗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限也将随着确定下来。界址、界址点的确定即界址测量是地籍

30、测量的核心。界址点是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通过对界址点位置的确定,来达到确定权属界线的目的,并随着权属调查的开展,相应地确定了宗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限和制成图件和数据库,即完成了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基于界址点是反映地籍资料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也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同时也对不同地块(宗地)权属起到法律上的保护作用,因此应对每一个界址点的实地位置作出明确标志或埋设永久性标志,以便于寻找和辨认.4.2. 2 界址线界址点是权属界址边界线上的拐点,界址点的连线即是界址线。因此,界址线就是权属界线,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界线。4.2.3 界址精度根据界址点的适用范围,其测定精度分为两

31、类: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作为一类: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作为二类。具体要求见表 6-4-1.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类别中误差 允许误差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对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使用范围一 5 10 10 10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 7.5 15 15 15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4.2.4 界址测量方法界址点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或 GP

32、S 测量法、数字摄影测量法以及解析法、图解法、测算法等。1,全站仪或 GPS 测量法利用全站仪、GPS 接收机,实地采集界址点的坐标。2.数字摄影测量法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测制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同时采集界址点的坐标。3.解析法根据控制网,通过测边、测角,计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之为解析法。它是通过测区控制点,根据距离及角度测量结果,按一定的图形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城镇界址点测定的主要方法。具体可分为极坐标法和交会法。4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测得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地籍图为基础.,在图上确定界址点的位置,通过图解量算来确定界址点的坐标。5.测算法(也称部分解析法)在采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

33、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的基础上,再用图解法测定该街坊内部的隐藏的界址点平面位置,解算这些界址点坐标时,是以街坊外围及内部已求解的界址点为基础的。在采用此法时,应提交有勘丈尺寸的草图。4.3 地形要素测量4.3.1 地形要素地形要素是指地形图的要素,地形要素测量则是指主要地形要素的测量,包括地物、地貌、名称注记以及境界等。1地物要素(l)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 (2)房屋及其附属设施。 (3)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4)道路交通设施。 (5)居民地及街道。 (6)择要表示独立地物。 (7)一定等级的电力线、通信线。 (8)河流、水库等水系。2 境界要素境界

34、要素包括各级境界,但一般情况下均指行政区划界线(省县两级)和权属界线。相关内容可见第七篇“界线测绘” 。3地貌要素地貌要素是指显示地形起伏的山、峰、沟、坡等。平坦地区不用符号表示地貌,而以适当注记高程点表示。4.地理名称地理名称注记是显示图件方位的内容之一,同时直观反映权属的要素。5.数学要素数学要素即图件的数学基础。对于大比例尺来说,主要有图廓线、坐标格网及坐标注记,各级控制点的注记等。3. 3. 2 地形要素测量方法地形要素的测量方法与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相同,只是有时候要对地物进行范围线的测定。4.4 区划要素测量44.1 区划要素区划要素是指包括行政区划界线、注记、符号、说明等的内容。4.

35、4.2 区划要素测量方法6区划要素的测量方法与地形图测绘方法相似,特殊要求可见第七篇“界线测绘” 。4.5 权属要素测量4. 5. 1 权属要素地籍测绘主要是对土地的权属进行测量,这样的表述有不完整性。事实上,应该是对土地权属的调查,权属要素测量是通过调查来实现的。涉及量化表示和位置要求时,则用测量手段获取坐标和位置。所谓土地权属。现阶段在我国是指单位和个人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土地权属调查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对宗地的权利、位置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土地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具体内容有:(1)查清宗地的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和土地使用期

36、限、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等;(2)查清宗地的位置、界线、四至关系以及相关的行政界线、地理名称等;(3)查清宗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4.5.2 权属要素测量方法权属要素的测量采用调查和测绘相结合的方法。4.6 地类要素测量4.6.1 地类要素在调查中有一大类是关于地类的。所谓地类,是指土地分类。地分类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该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 12 个一级类、57 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37、。4.6.2 地类要素测量方法地类要素的测量方法应采用调查和测绘相结合的方法。4.7 测量草图绘制4. 7. 1 测量草图地籍测量草图是地块和建筑物位置关系的实地记录,在进行地籍要素测量时,应根据需要绘制地籍测量草图。装绘法成图要用到地籍测量草图。另外,地籍测量草图在数字测图中,也作为内业编辑的依据或参考。4.7.2 测量草图绘制方法1.测量草图的内容地籍测量草图的内容可根据测绘方法而定。一般应表示下列内容:(1)界址点、界址线以及其他重要的界标设施;(2)行政区域界线和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以及其他权属界线;(3)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4)各类控制网点及点号;(5)地籍区、地籍子区与地

38、块的编号、名称;(6)土地利用现状及类别;(7)道路和水域;(8)有关地理名称,门牌号,四至关系;(9)测量观测手簿中所有未记录的测定参数:(10)为检校而量测的勘丈线长和界址点间距:(11)测量草图符号的必要说明;(12)测绘比例尺、精度等级、指北方向线;(13)测量日期和作业员签名等。2.绘制方法测量草图的图纸规格,原则上用 16 开幅面;对于面积较大的地块。也可用 8 开幅面。草图用纸可选用防水纸、聚醋薄膜及其他合适的书写材料。地籍测量草图选择合适的概略比例尺,使其内容清晰易读。在内容较集中的地方可移位描绘。地籍测量草图应在实地绘制,测量的原始数据不得徐改或擦拭。第 5 章面积量算5.1

39、 地籍面积5.1.1 地籍面积属性地籍测量中的面积量算主要是指一种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例如,一个行政区域的面积,其中各宗地的面积、各种利用分类的面积等。摸清土地家底,搞清各类用地比例,都需要进行土地面积量算。通过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所得到的面积数据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配土地,收取土地费(税)的依据,也为其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5.1.2 地籍面积的量算原则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取得土地数据资料的重要步骤,是地籍测量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进行土地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应在野外测量和调绘的基础上在地籍图上量取,或者根据界址点或地物点的坐标(或有关的边、

40、角几何要素)计算求得。面积量算的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管辖区的面积、地块的面积、房屋面积、房屋用地面积以及各种土地利用分类的面积等。面积的计算单位为平方米,计算取值到小数点后一位。土地面积量算的总体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逐级汇总,按面积成比例平差。具体可理解为,第一级: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当各区块街坊或村)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限差值时,将闭合差按面积比例配赋给各区块。得出各分区的面积;第二级:以平差后的区块面积为二级控制,当量算完区块内各宗地面积之后,其面积和与区块面积 之差小于限差时,将闭合差按面积比例配赋给各宗地,则得宗地面积的平差值。5.1.3

41、面积平差实际作用中,由于量测误差等原因,量算出来的各块面积之和与控制面积不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其在限差以内时可以通过平差配赋得到最终结果。平差配赋的方法如下;(1)计算面积闭合差(各地块量测面积之和与控制面积的差值): (6-5-1) 0Pnii(2)计算单位面积改正数(面积闭合差与各地块量测面积之和的比右 l):7(6-5-2)niiPK1/(3)计算各地块面积改正数(单位面积改正数与该地块量测面积的乘积):(6-5-3)iiKPV(4)计算各地块平差后面积(各地块量测面积与各地块面积改正数之和)(6-5-4)ii(5)平差后面积检验(各地块平差后量测面积之和等于控制面积):(6-5-5

42、)01ni以上各式中, 为面积闭合差;p i为某地块量测面积;P o 为控制面积;K 为单位面积改正数;V i 为某地块面积的P改正数;P i 为某地块平差后的面积; n 为地块数。5.2 测算方法与实施5. 2. 1 解析法解析法是根据直接在实地量测得到的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求得土地面积的一种方法。其中包括:坐标解析法和几何要素法。1.坐标解析法坐标解析法也称直接解析法。通常一个地块的形状是一个任意多边形、其范围内可以是一个街道的土地,也可以是一个宗地,或一个特定的地块。根据直接在野外实地测得的土地周边各拐点的坐标,按坐标计算面积的公式计算出土地的面积。有时,坐标也可以从已有地图上图解得到。当

43、地块很不规则,甚至某些地段为曲线时,可通过增加拐点来形成折线,测量其坐标。曲线上加密点越多,就越接近曲线,计算出的面积越接近实际面积。对于 n 边的任意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通用式有以下几种: 6-5-6iiiyxp11)(26-5-6niii6-5-7i iiii yxp11)(26-5-8ni iiy前两式适用于手工计算,后两式适用于计算机计算。以上公式中, 为多边形点坐标,P 为面积。ix2 一几何要素解析法几何要素解析法是根据野外直接在实地测得的被量算土地的有关边、角元素,按一定的几何公式计算出土地的面积。在实地用仪器或工具量测被测地块必要的边、角要素,代入严密的几何公式计算面积的方法,称

44、为几何要素解析法。对于规则图形,可根据实地测量的有关要素,直接代入公式计算面积;对于不规则的图形则应将其分割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后,再分别计算面积并相加。在运用几何要素法时,常将一些多边形地块,划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分别计算面积。在划分时应注意:(1)所划分的三角形其锐角不能太小,底与高应尽量相等,其底与高之比限制在 1:33:1 之内。(2)应尽量提高短边的测量精度。(3)在实地测量中,一般通过视觉很难决定哪些地块是规则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也就不能直接选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测量和计算面积,只能根据计算任意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进行计算。要想知

45、道是否是规则的四边形,只有通过测定有关的边、角之后,才能确定。5. 2. 2 图解法在一定比例尺的图上(地形图、地籍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 。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和方法,量算地块的图上面积,然后换算成实地面积的方法称为图解法。也就是说,凡是直接在图上测算面积(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和方法) ,均属于图解法面积量算。图解法量算面积的方法较多,如:方格法、格点法、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等。另外特别指出,当使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如数字化仪、数字坐标仪、立体坐标量测仪等) ,在图上或航片上采集被量图形周边各拐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出土地面积,也属于图解法。在图解法中,各种方法的量算精度差别较大,有的方法精度也较高,但

46、不如解析法。图解法由于其精度偏低,对于总体属于城镇土地调查的地籍测量来讲,显得不太适用。但是,其计算原理和方法与解析法是相通的。5.3 面积精度评估5. 3. 1 面积精度要求为了限制面积量算的误差,保证质量,必须对面积量算提出一定的精度要求。1.两次量算较差的要求(1)求积仪量算求积仪对同一图斑两次量算,其分划值的较差应不超过表 6-5-1 的规定。8表 6-5-1 同一图形两次量算的分划值的较差求积仪量测分划数值允许误差说明200 2 也适用于重复绕圈的累计分划值2002000 3 也适用于重复绕圈的累计分划值2000 4 也适用于重复绕圈的累计分划值(2)其他方法量算同一图形两次量算面积

47、较差与其面积之比,应小于表 6-5- 2 的规定。表 6-5-2 同一图形两次量算面积允许误差表图上面积/ 2允许误差附注20 1/2050100 1/30100400 1/504001000 110010003000 1/15030005000 1/2005000 1/250图上面积太小的图斑,可适当放宽2.土地分级量算的限差要求为了保证土地面积量算成果精度,通常按分级与不同的量算方法来规定它们的限差。(1)分区土地面积量算允许误差,按一级控制要求计算,即: (6-5-10)11025.PF式中,F 1 表示与图幅理论面积比较的限差() ,P 1 表示图幅理论面积() 。(2)土地利用分类面

48、积量算限差,按二级控制要求,计算公式如下:求积仪法: (6-5-11)225108.M图解法: (6-5-12)36方格法、网点板法、平行线法: (6-5-13)24150.PF式中,F2,F3,F4 表示不同量算方法与分区控制面积比较的限差( ) ,M 表示被量测图的比例尺分母,P 2 表示分区控制面积() 。5. 3. 2 影响面积精度的原因1.解析法解析法求出的面积一般来说精度较高,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野外的测量精度和内业的计算精度。目前面积计算的精度,多使用计算机或性能较强的计算器,计算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因此,计算精度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用全站仪测定界址点,其精度可达厘米级,采用解析法求得

49、的面积,可满足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时的需要。在城市面积量算中最好使用这种方法。2图解法图解法量算面积的误差来源主要有:成图测量误差、图形误差、图纸伸缩误差、量算方法误差等。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的精度估算可按有关教科书介绍的方法进行。第 6 章地籍测绘成果管理6.1 地籍测绘成果内容在地籍测量中使用过的地形图、控制点成果以及测量完成的控制点、界址点、面积、地籍图等和相应的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验收书、协议书等都应归入地籍测绘成果。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6. 1. 1 控制点及界址点用于布设和加密地籍控制网的起始控制点、完成的地籍控制网的各等级控制点(包括图根点) 、各类界址点以及调制的相应点的点之记均应归入地籍测绘成果。6.1.2 地籍图及宗地图完成的各类图件,包括:基本(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在测绘过程中使用和形成的中间成果(如地形图、宗地草图、地籍草图、界址点分布图、控制网布设图等)均属于测绘成果,归入地籍图册。6.1.3 地籍簿册地籍簿册是按地块进行土地基本信息综合反映汇总的表册,主要包含了用表册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