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05404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第一-三章建筑构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概论,长春工程学院 建筑设计学院 白 山,第一章 绪 论,学习目标: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课程学习要求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第一章 绪 论,建筑物: 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 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桥梁、城墙、堤坝等。 建筑初步设计:是指建筑的空间设计. 建筑构造设计: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施工图

2、设计,可以说构造设计是初步设计的继续和深入.,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学习方法 :1.结合建筑实体,理解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并应结合实际。 2.参观建筑工地和参考国家及各地的标准图集。 学习进度 :进入本章学习的专业知识基础要求为:在学习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对建筑空间组合,特别是对建筑的平面组合及房屋各部分尺度有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平面及剖面设计之后,再进入本章学习。,图示1G:11.swf,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1)基础-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

3、稳定而可靠。(2)墙(或柱)-在墙承重的房屋中,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的房屋中柱是承重结构,而墙仅为分隔房间的隔墙或遮蔽风雨和阳光辐射的围护构件。,第一章 绪 论,(3)楼板和地面层 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它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墙或柱它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地面层是指房屋底层之地坪地面层有均匀传力及防潮等要求应具有坚固、耐磨、易清洁等性能。(4)楼梯 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流之用。楼梯应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坚固和安全。,第一章 绪 论,(5)屋顶 屋顶主要是房屋的围护构件。抵抗风

4、、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屋顶又是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荷载和施工期问间各种荷载。屋顶应坚固耐久、不漏水和保暖隔热。(6)门窗 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风。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应考虑防水和热工要求。除上述部分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蓬、台阶、烟囱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大类,即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第一章 绪 论,第二节 建筑的类型:建筑构造与建筑的类型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建筑类型常有不向的构造处理方法。 一、按建筑使用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四类 二、按建筑规模大小分类:1.大量性建

5、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这些建筑在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都是不可少的,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为大量性建筑。,第一章 绪 论,2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博览馆等。这些建筑规模巨大,耗资也大,不可能到处都修建,与大量性建筑比起来,其修建量是很有限的,但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影响也较大。,第一章 绪 论,三、按建筑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为高层;2公共建筑层数分类: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

6、为高层(但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第一章 绪 论,3超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建筑2砖(或石)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5混合结构建筑,第一章 绪 论,五、按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四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因素来确定。 1.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弹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2.构件的燃烧性能:(1)不燃烧体(2)燃烧体(3)难燃烧体,第一章 绪 论

7、, 六.建筑的耐久年限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第一章 绪 论,第三节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a.外界作用力的影响:外力包括人、家具和设备的重量,结构自重,风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这些通称为荷载。 b.气候条件的影响 :如日晒雨淋、风雪冰冻、地下水等。对于这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相应防护的措施,如防水防潮

8、、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c.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火灾、机械振动、噪声等的影响,在建筑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11111,第一章 绪 论,2.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建筑技术条件指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建筑构造技术也在改变着。3.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与建筑构造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建筑的造价标准、建筑装修标准和建筑设备标准。标准高的建筑,其装修质量好,设备齐全且档次高,自然建筑的造价也较高;反之,则较低。,第一章 绪 论,二.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坚固实用:即在构造方案上首先应考虑坚固实用,保证房屋的整体刚度,安全

9、可靠,经久耐用。 2)技术先进: 建筑构造设计应该从材料、结构、施工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但是必须注意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 3)经济合理: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4)美观大方:建筑构造设计是初步设计的继续和深入,建筑要做到美观大方,构造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一章 绪 论,第四节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构配件、建筑制品等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以M表示,即1M=100mm。 导出模数: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

10、数和分模数. (1)扩大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 (2)分模数: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M,1/2M共3个,第一章 绪 论,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如下: 1)基本模数:主要用于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 2)扩大模数: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构配件截面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3)分模数: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和构配件截面等处。不应用于确定模数化网格的距离。,第一章 绪 论,二、砖混结构模数协调为了使建筑物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模数协调尽量减少预制

11、构配件的类型使其达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商品化。以便充分发挥投资总效益。把房屋看作三向直角坐标空间网格的连续系列,当三向均为模数尺寸时称为模数化空间网格a,第一章 绪 论,(一)定位轴线:在模数化网格中,确定主要结构位置的线。如确定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称为定位轴线。除定位轴线以外的网格线均为定位线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横向定位轴线: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注写在轴线圆内。纵向定位轴线: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英文字母注写在轴线圆内。但I、O、

12、Z不用作轴线编号。,第一章 绪 论,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距。 进深:两条纵间定位轴线之间距。 层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楼面或楼面楼面的高度。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吊顶下皮的高度。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吊顶棚高度。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建筑面积:单位为。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第一章 绪 论,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等交通联系设施的净面积。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所占的面积。,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定位轴线的标注 1.承重内墙定位:承重内墙的顶层

13、墙身中线与平面定位轴线相重合。,第一章 绪 论,2.承重外墙定位:承重外墙的顶层墙身内缘与平面定位轴线的距离应为120mm。,第一章 绪 论,(二)标志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关系 1.标志尺寸: 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2构造尺寸: 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减去缝隙为构造尺小。,第一章 绪 论,3实际尺寸: 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第

14、一章 绪 论,(三)砖混结构建筑常用参数 1开间:2100、2400、2700、3000、3300、3600、3900、4200mm 。(3400.2600)2.进深:3000、3300、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O、6000mm。 3层高: 2600、 2700、 2800mm。,第一章 绪 论,小 结 1.建筑构造是研究组成建筑的各种构、配件的组合原理及构造方法的学科,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在于设计建筑时,能综合各种因素,正确地选用建筑材料,提出符合坚固、经济、合理的最佳构造方案,从而提高建筑物抵御外界各种影响的能

15、力,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一座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及地坪、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它们各处在不同的部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是一座建筑建成后,它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能,经受着各种因素的检验。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物质技术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第一章 绪 论,3.为使建筑物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注意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坚固、安全,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考虑建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以及美观要求等构造设计的原则。 4.本章重点为定位轴线的标注及标志尺寸与构造尺寸及实际尺寸的关系.,第二章 墙

16、体,学习目标 : 1.本章应重点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常用隔墙要求。 学习方法: 1.理解墙体构造设计的原理,结合理论要求绘制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 2.参考国家及各地方标准图集。,第二章 墙 体,一.墙体类型与设计要求 1.墙体类型 墙体按所处位置及布置方向分类: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也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按布置方向分类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横墙沿建筑

17、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外横墙俗称山墙。,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 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墙体按受力方式分类: 在混合结构建筑中,墙体可以按受力方式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仅起分隔与围护作用。,第二章 墙 体,墙体按照构造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实体墙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 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墙。 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第二章 墙 体,按施工方法

18、分类: 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板筑墙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例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板材墙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墙等。,第二章 墙 体,2.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方面的要求1.结构布置方案:结构布置是指梁、板、墙、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横墙承重体系 :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横墙G:12.swf,

19、第二章 墙 体,纵墙承重体系 :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纵墙组成。把大梁或楼板搁置在内、外纵墙上,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适用于对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以及划分较灵活的建筑。双向承重体系 :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墙体材料用量较多,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局部框架体系: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图示G:14.swf,图示G:13.swf,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2.墙体强度和稳定性(1)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2)墙体的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是保

20、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与墙厚h的比值。高厚比越大构件越细长,其稳定性越差。实际工程高厚比必须控制在允许高厚比限值以内。允许高厚比限值结构上有明确的规定,它是综合考虑砂浆强度等级、材料质量、施工水平、横墙间距等诸多因素确定的。,第二章 墙 体,(二)功能方面的要求1保温要求: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墙体作为围护构件应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同时还应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功能要求。 为了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应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一般有三种做法:增加墙体厚度、选用孔隙率高的轻质材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 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

21、在靠室内高温一侧,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设置隔蒸汽层,阻止水蒸汽进入墙体。 222,第二章 墙 体,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为了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一般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密缝处理等。 炎热地区的外墙应具有足够的隔热能力。可以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也可以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 外墙作为建筑最大的围护面,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如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中,外墙设计为一个集热/散热器,结合太阳能的利用,在外墙设置空气置换层,为墙体的综合保温与隔热提供了新的方式。,第二章 墙 体,2隔热要求,外墙应具

22、有足够的隔热能力,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1)外墙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例如砖墙、土墙等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波动减小提高其热稳定性。 (2)外墙表面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 (3)总平面及个体建筑设计合理争取良好朝向避免西晒。组织流畅的穿堂风,采用必要的遮阳措施搞好绿化以改善环境小气候。,第二章 墙 体,3隔声要求为保证建筑的室内使用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标准。 为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带动墙体振动;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能力; 在可能的情

23、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第二章 墙 体,其它方面的要求 防火要求: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并在较大的建筑中设置防火墙对建筑进行防火分区,以防止火灾蔓延。根据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间距为150m,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 防水防潮要求: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有水的房间及地下室的墙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选择良好的防水材料以及恰当的构造做法,保证墙体的坚固耐久性,使室内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建筑工业化要求:进行墙体改革,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第二章 墙 体,二.墙体构造 (一)砖墙材料: 砖墙属于块材墙,在我国采用砖墙有着悠久的

24、历史。 砖墙的优点:保温、隔热及隔声效果较好,具有防火和防冻性能,有一定承载力,取材容易、制造及施工操作简单,不需大型设备。 砖墙的缺点:施工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自重大,而且粘土砖占用农田。 砖墙材料:砖墙包括砖和砂浆两种材料,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砖块砌筑成为砌体。,第二章 墙 体,砖 砖的种类:粘土砖是全国统一规格,称为标准砖,尺寸为240mmll5mm53mm。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六级:MU30,MU25,MU20,MU15,MU10,和MU7.5。,第二章 墙 体,砂浆 砂浆是粘结材料,砖块需经砂浆砌筑成墙体,使它传力均匀,砂浆还

25、起着嵌缝作用。能提高防寒、隔热和隔声的能力。 砌筑砂浆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适当的稠度和保水性,即有好的和易性。 砌筑砂浆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及混合砂浆三种。 砂浆的强度等级也是以N/mm2为单位的抗压强度来划分的,从高到低分为七级:M15,M10,M7.5,M5,M2.5,M1和M0.4。,第二章 墙 体,(二)砖墙的组砌方式: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组砌的关键是错缝搭接。普通粘土砖墙常用的组砌方式有:180G墙 、240G墙 、370G墙等。,第二章 墙 体,砖墙的尺度 :砖墙的尺度是指厚度和墙段两个方向的尺寸。除应满足结构和功能设计要求之外,砖墙的尺度还

26、必须符合砖的规格。以标准砖为例,根据砖块尺寸和数量,再加上灰缝,即可组成不同的墙厚和墙段。 墙厚 :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ll5mm53mm,用砖块的长、宽、高作为砖墙厚度的基数,在错缝或墙厚超过砖块时,均按灰缝10mm进行组砌。从尺寸上可以看出,它以砖厚加灰缝、砖宽加灰缝后与砖长形成1:2:4的比例为其基本特征,组砌灵活。,第二章 墙 体,洞口尺寸 :砖墙洞口主要是指门窗洞口,其尺寸应按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制定,这样可减少门窗规格,提高建筑工业化的程度。因此一般门窗洞口宽、高的尺寸采用300mm的倍数,但是在1000mm以内的小洞口可采用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例如:600,700,800,

27、900,1000,1200,1500,1800mm等。 墙段尺寸:墙段尺寸是指窗间墙、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墙段由砖块和灰缝组成,普通粘土砖最小单位为115mm砖宽加上10mm灰缝,共计125mm,并以此为的组合模数。按此砖模数的墙段尺寸有:240、370、490、620、740、870、990、1120、1240mm等数列。,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图示1:,第二章 墙 体,图示3,第二章 墙 体,图示4,第二章 墙 体,(三)墙脚构造 :为了保证砖墙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它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以及变形缝构造等。墙脚

28、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由于砖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以及墙脚所处的位置,常有地表水和土壤中的水渗入,影响室内卫生环境。因此,必须做好墙脚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水。b,第二章 墙 体,图示,第二章 墙 体,墙身防潮 :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止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匹砖作防潮层。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第二章 墙

29、 体,第三,油毡防潮层,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袖。此做法防水效果好,但因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上述三种做法,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选取防水砂浆防潮层。,第二章 墙 体,图示2,第二章 墙 体,勒脚构造 :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它和内墙脚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另外,勒脚的做法、高矮、色彩等应结合建筑造型,选用耐久性高的材料或防水性能好的外墙饰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第二章 墙 体,图示,第二章 墙 体,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房屋四周可采

30、取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明沟或暗沟,也可设散水,但应加滴水砖(石)带。,第二章 墙 体,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0.61.0m。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窨井。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第二章 墙 体,图示,第二章 墙 体,图示,第二章 墙 体,(四)门窗洞口构造 门窗过梁 :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承门窗洞口

31、上墙体的荷重,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承楼板荷载。 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过梁有以下三种:钢筋混凝土过梁,平拱砖过梁,钢筋砖过梁,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窗台 :类型:可以用砖砌挑出,根据设计要求可分为:60mm厚平砌挑砖窗台及120mm厚侧砌挑砖窗台。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 特点:砖砌挑窗台施工简单,应用广泛。预制混凝土挑窗台施工速度快,使用较广。 构造要点: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窗台表面及窗下槛交接处应考虑防、排水处理;挑窗台下应做滴水引导雨水垂直下落不致影响窗下墙面。,第二章 墙 体,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

32、装位置可 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是为了防止在窗洞底部积水, 并流向室内;内窗台则是为了排除窗上的凝结水,以保护室内 墙面,及存放东西、摆放花盆等。 窗台的底面檐口处,应做成锐角形或半园凹槽(叫“滴水”)便于排水,以免污染墙面。,第二章 墙 体,(五)墙身加固措施,第二章 墙 体,1.门垛和壁柱: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持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如240mm厚、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第二章 墙 体,2.圈梁: 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圈梁设在房屋四

33、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并处于同水平高度象箍一样把墙箍住。圈梁与门窗过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3.构造柱:构造柱的作用是与圈梁一起形成骨架,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八度设防时构造柱一般加设在以下三个位置上,即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包括内横外纵及内纵外横两部分)及楼梯间的内墙处。,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六)墙体变形缝构造 :为了避免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而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墙体结构可通过设置变形缝的方式分为各自独立的区段。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

34、种。(1)变形缝的设置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设置部位: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c,第二章 墙 体,设置要求: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基础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 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 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 不同时间内修建的

35、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第二章 墙 体,防震缝:在地震烈度79度的地区内,应设置防震缝。在此区域内,当建筑物高差在6m以上,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者构造形式不同,或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时,一般在水平方向会有不同的刚度,因此这些建筑物在受地震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的振幅和振动周期,假如房屋的部分相互连接在起则会产生裂缝、断裂等现象,因此应设防震缝,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设置要求: 防震缝的宽度B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

36、.,第二章 墙 体,墙体变形缝构造:,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三.隔墙构造 块材隔墙 轻骨架隔墙 板材隔墙,第二章 墙 体,块材隔墙:块材隔墙是用普通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块材砌筑而成的,常用的有普通砖隔墙和砌块隔墙。 (1)普通砖隔墙 普通砖隔墙一般采用半砖(120mm)隔墙。半砖隔墙坚固耐久,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但自重大,湿作业多,施工麻烦。,第二章 墙 体,120mm厚隔断墙这种墙是用普通粘上砖的顺砖砌筑而成。它一般可以满足隔声、耐水、耐火的要求。由于这种墙较薄,因而必须注意稳定性的要求。满足砖砌隔墙的稳定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隔墙与外墙的连接处应加拉筋,拉筋应不少于2根,

37、直径为6mm,伸人隔墙长度为lm。内外墙之间不应留直碴.(2)当墙高大于3M、长度大于51M时,应每隔810皮砖砌入一根6钢筋。,第二章 墙 体,(3)隔墙上部与楼板相接处,用立砖斜砌,使墙和楼板挤紧。(4)隔墙上有门时,要用预埋铁件或用带有木楔的 混凝土预制块,将砖墙与门框拉接牢固。,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2)砌块隔墙 特点:质轻、隔热性能好,但吸水性强。 构造要点:厚度较薄,也需采取加强稳定性措施,其方法与砖隔墙类似。由于吸水性强,砌筑时应在墙下先砌35匹粘土砖。,第二章 墙 体,轻骨架隔墙:轻骨架隔墙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由于是先立墙筋(骨架)后再做面层,因而又称为立筋式隔

38、墙。骨架:常用的骨架有木骨架和型钢骨架。近年来,为节约木材和钢材,出现了不少采用工业废料和地方材料以及轻金属制成的骨架。 木骨架由上槛、下槛、墙筋、斜撑及横档组成。轻钢骨架是由各种形式的薄壁型钢制成,其主要优点是强度高、刚度大、自重轻、整体性好、易于加工和大批量生产,还可根据需要拆卸和组装。,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板材隔墙:板材隔墙是指单板高度相当于房间净高,面积较大,且不依赖骨架、直接装配而成的隔墙。目前,采用的大多为条板,如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碳化石灰板,蜂窝纸板、水泥刨花板等。 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 :加气混凝土条板具有自重轻

39、,节省水泥,运输方便,施工简单,可锯、可刨、可钉等优点。碳化石灰板隔墙 :板的安装同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 碳化石灰板隔墙可做成单层或双层,90mm厚或120mm厚,适用于隔声要求高的房间。 碳化石灰板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易、成本低廉、密度轻、隔声效果好。,第二章 墙 体,图 示,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增强石膏空心板 增强石膏空心板分为:普通条板、钢木窗框条板及防水条板三种,在建筑中按各种功能要求配套使用。石膏空心板规格为600mm宽、60mm厚、24003000mm长,9个孔,孔径38mm,空隙率28%,能满足防火、隔声及抗撞击的能力要求。,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墙 体,第二章

40、 墙 体,小 结墙是建筑物重要的承重结构,设计中需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要求。同时墙体也是建筑物重要的围护结构,设计中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热工要求。墙体按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类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砖墙,它既可以是承重墙,也可以是非承重墙。砖墙和砌块墙都是块材墙,都是由砌块和胶结材料组成。墙身的构造组成包括墙脚构造、门窗洞口构造和墙身加固措施等。,第二章 墙 体,隔墙是非承重墙,有轻骨架隔墙、块材隔墙和板材隔墙。轻骨架隔墙多与室内装修相结合;块材隔墙属于重质隔墙,一般要求在结构上考虑支承关系;板材隔墙施工安装方便,可结合墙体热工要求预制加工,是建筑工业化发展所提倡的隔墙类型。,第三

41、章 楼 地层,学习目标 1.了解楼板层的组成及设计要求。 2.掌握不同施工方法的三种钢筋混凝土楼板各自的特点,重点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型及板缝构造,了解地坪层的组成和构造。 3.重点掌握各种楼地面装修的类型及其构造,了解顶棚和变形缝的构造。 4.了解阳台的类型、组成和阳台栏杆、雨棚的构造,重点掌握阳台承重结构的布置。,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一节 概 述 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楼板层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第三章 楼 地层,楼地层的基本组成 : 楼板层通常由面层、楼板、顶棚三部分组成: 面层:又称楼面或地面。 楼板:它是楼板层的结

42、构层。 顶棚:它是楼板结构层以下的构造组成部分。,第三章 楼 地层,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楼板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楼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 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两种。隔绝空气传声可采取使楼板密实、无裂缝等构造措施来达到。固体传声是通过固体振动传递的。楼板层隔声主要是针对固体传声。,第三章 楼 地层,隔绝固体传声的方法有三种:a.在楼板面铺设弹性面层。如铺设地毯、橡皮、塑料等。b.设置弹性垫层,形成浮筑式楼板。c.在楼板下设置吊顶棚。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楼

43、板的类型及选用 楼板是楼板层的结构层,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楼板分木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 木楼板 :木楼板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舒适、有弹性。但易燃、耐久性差,特别是需耗用大量木材。此种楼板越来越少采用。,第三章 楼 地层,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防火性能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作法是用截面为凹凸形压型钢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组合形成整体性很强的一种楼板结构。,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44、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一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把楼板在预制场预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第三章 楼 地层,板的类型 常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根据其截面形式可分为平板、槽形板和空心板三种类型。,第三章 楼 地层,1平板:当板的跨长在24m以内、板的厚度为60mm左右时,常将板作成实心板,即平板。板面上下平整,制作简单但自重较大,隔声效果差。平板常用于小跨度的房间,如走廊、卫生间等处。,第三章 楼 地层,2槽形板:当板的跨度尺寸较大时,为减轻板的自重。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将板作成由肋和板构成的槽形板。跨长为36m的非预应力槽形板,板肋高为120240mm

45、。板的厚度仅30mm。槽形板减轻了板的自重。具有省材料、便于在板上开洞等优点,但隔声效果差。当槽形板正放(肋朝下)时板底不平整;槽形板倒放(肋向上)时,需在板上进行构造处理,使其平整。槽内可填轻质材料起保温、隔音作用。槽板正故常用作厨房、卫生间、库房等楼板,当对楼板有保温、隔声要求时,可考虑采用倒放槽形板。,第三章 楼 地层,3空心板: 根据板的受力情况,结合考虑隔声的要求,并使板面上下平整,可将预制板抽孔作成空心板,空心板的孔洞有矩形、圆形、椭圆形等,矩形孔较为经济但抽孔困难,圆形孔的板刚度较好,制作也较方便,因此使用较广。根据板的宽度,孔数有单孔、双孔,三几、多孔。目前我国预应力空心板的跨

46、度尺寸可以到6m、6.6m、7.2m等。孔的厚度为120一300mm。当采用空心板作楼板时。板上不宜任意打洞。如需开孔洞,在饭制作时就预先留出孔洞位置。,第三章 楼 地层,板的布置方式 板的布置方式应根据空间的大小,以及尽可能减少板的规格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结构布置经济、合理的目的。 板的支承有板式和梁板式,预制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称板式布置,若楼板支承在梁上,梁再搁置在墙上的称为梁板式布置。,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梁的断面形式,第三章 楼 地层,楼板的细部构造 1.板缝的处理,第三章 楼 地层,2隔墙与楼板的关系,第三章 楼 地层,3板的搁置及锚固,第三章 楼 地层,二.现

47、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肋梁楼板 现浇肋梁楼板由板、次梁、主梁现浇而成。根据板的受力状况不同,有单向板肋梁楼板、双向板肋梁楼板(见下图)。,第三章 楼 地层,在进行肋梁楼板的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承重构件,如柱、梁、墙等应有规律地布置,宜做到上下对齐,以利于结构传力直接,受力合理。 (2)板上不宜布置较大的集中荷载,自重较大的隔墙和重大设备宜布置在梁上,梁应避免支承在门窗洞口上。 (3)满足经济要求。一般情况下,常采用的单向板跨度尺寸为1.72.5m。不宜大于3m。双向板短边的跨度宜4m;方形双向板宜小于5m5m。次梁的经济跨度为46m;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m。,第三章 楼 地层,井式

48、楼板 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呈井字形同位相交时称为井式楼板。此种楼板的梁板布置美观,有装饰效果。 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则称为井式楼板。井式楼板实际是助梁楼板的种特例。井式楼板的板为双向板,所以井式楼板也是双向板肋梁楼板。井式楼板宜用于正方形平面,长短边之比1.5的矩形平面也可采用。,第三章 楼 地层,无梁楼板 楼板不设梁,而将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时,则为无梁楼板。 无梁楼板采用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无梁楼板顶棚平整,有利于室内的采光、通风,视觉效果较好,且能减少楼板所占的空间高度。但楼板较厚,当楼面荷载较小时不经济。,第三章 楼 地层,第三章 楼 地层,三.装配整体式楼板 1.密肋填充块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由密肋楼板和填充块叠合而成。密肋楼板有:现浇密肋楼板;预制小梁现浇楼板;带骨架芯板填充块楼板等。d,第三章 楼 地层,2.叠合式楼板: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或称叠合式楼板,既省模板,整体性又较好,但施工麻烦。叠合式楼板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既是永久性模板承受施工荷载,也是整个楼板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预制薄板与叠合层有较好的连接,薄板上表面需做处理,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上表面做刻槽处理;另一种是在薄板上表面露出较规则的三角形状的结合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