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读品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4、课前选读一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 “顶天立地”等词语,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3、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渗透想象画面,串连画面的复述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献身的伟大精神,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 “顶天立地”等关键词语
2、,渗透复述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教材分析:开天辟地是六年制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本文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讲述了盘古的孕育以及他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旨在赞颂盘古无私奉献精神。课文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坚强勇敢、勇于创造和富有自我牺牲品格的优秀民族,热情地讴歌了高尚的为征服自然的奉献精神。课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生动,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显得十分生动精彩。文中的盘古,是中国人心中理想的英雄,为人民谋幸福的宏大理想,使他奋斗不息,他用自我牺牲去抗击死亡,将自己全部血肉与灵魂奉献给了一个光明美好可供后人自由共生的新天地。
3、一个古老美丽的传奇神话,一个伟大神奇的盘古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感动2和感染着华夏子孙。教学方法:本课是一个神话故事,学生对于这种课文充满了兴趣,通过出示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选择了多种方式读,自由读,带着问题读,师引读,师生对读,合作读等等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感悟过程。通过读想象文字在头脑中构建画面,又通过读去感悟盘古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是进入角色的师生的对读,当学生做支撑状和老师一起对读的时候,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和在向往光明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坚定的信念。在读中感悟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4、,也是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补充画面一环节中,既是对学生语言积累和语言表达的一个锻炼,更是给学生一个用读来感悟文本的机会。补充读,学生更能理解盘古所付出一切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美丽,这既是盘古的向往,也是盘的希望,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一切,创造的这个美丽的世界,这样的盘古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啊!这样本课的难点便迎刃而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直接引入。当下最流行的一件事情就是穿越,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一同穿越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有这样一位巨人:他身高九万里,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
5、句子。2、词语检测:除了课文中标音的字,你觉得还有哪些字容易读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3、读文思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师: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篇文章读成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你们能行吗?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4、这句话告诉我们关于盘古生前和死后的两方面内容,读读看,你发现了吗?3三、引导想象,精读品悟。同学们,看看我们的身处的远古时代: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你能说说在这样的环境里都看到了什么?生说出想象到的画面。师:这画
6、面太神奇了,谁能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这份神奇。同学们,在这篇神故事中,像这样神奇的画面每段都有。用你的慧眼发现它,读出它,谁来为我们读出下一个神奇的画面。师随学生汇报的神奇画面,相机指导,预设如下:1、体会盘古开辟天地之神奇。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成熟了,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劈开了这个混混沌沌的圆东西。点拨:想象当时画面,洞析盘古心理及动作,体会盘古对现在生活的不满,追求美好的愿望: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心想:( )他还可想:( )于是他就( )劈开了这个混混沌沌的圆东西。2、了解天地形成之神奇。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就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
7、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呢?(对比描述,反义词。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注意我强调的地方,你们读下半句时强调一下相应的词语。 (师生对读,女生与男生对读。)3、盘古为了不让天地合拢,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始终奋力支撑着,就这样一直支撑了多少年啊?孩子们,一万八千年啊!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万八千年啊?(假如你就是盘古,引领学生做支撑状)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一整年过去了, (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一百年过去了, (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
8、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一千年过去了, (生)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4一万八千年过去了,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在盘古这一万八千年的奋力支撑,你都感受到了什么?是啊,多么坚定的意志,多么伟大的盘古啊!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融到这句话中,再读: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同学们,就在这句当中,有一个词不但写出了盘古此时的身体姿态,更写出了他的浑身气概,你觉得是哪个词?(顶天立地)注意读好这个词。学生再读: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
9、矗立在天地之间。4、盘古化生万物之神奇。(1)男女生对读,师承接。(2)补充画面。老师相信,在你读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中一定连续地出现了许多神奇的画面,怎么样,让我们把它写出来。他嘴里中呼出的气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遗留的声音成了( )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 )的太阳;右眼变成了( )的月光;他的肢体成为( )的三山五岳;他的血液化为( )的江河;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了( )树木花草;就连他的汗水和泪水也化成了( )雨露甘霖。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3)配乐读文。四、升华主题,布置复述。在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当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感谢盘古,是他把自己的前生后世,把
10、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亲手开辟的世界。此时,如何让你用一个词来定位盘古的形象,你沉得用哪个词最能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在你的心中他就是一位英雄!我们不能不承认盘古就是一个英雄,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盘古。同学们,也许就在此时,你还在因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的感动:还在因盘古就这样5离去而难过,在心头还萦绕着悠悠的怀念。那就让我们把今天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串连起来,加上你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它讲给你的家长和朋友听,口耳相传,让这个神奇的故事更广泛、更生动地流传下去!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再进情境。1、看看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吗? 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射日 八仙
11、过海 卫填海 2、视频:开天辟地的故事3、请同学复述课文。二、学习生字,积累词语。1、认读生字,扩词训练。2、指导书写。三、积累内化,加深理解。1、自选词语,填写购物车。2、练习说话。四、实践活动1、查找一些神话故事。2、召开一次神话故事会。板书设计:8 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盘古 顶天立地 英雄化生万物教学反思: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带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就导入新课,简单直接。孩子们本身对神话故事就充满好奇,兴趣就是最好的导入。在精读品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想象天地不分,
12、一片混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在这样的一个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头脑中形成了6一个怎么样的画面,接下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就在这篇神故事中,像这样神奇的画面每段都有。用你的慧眼发现它,读出它,谁来为我们读出下一个神奇的画面。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是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自由去感悟。如是这样的放开,在学生想象的每一个画面中,我又给以足够的辅助引导,帮助他们更有效,更快捷的理解文章,感悟中心。学习课文的方法主要通过朗读来进行,读中思考、理解、感悟、想象、积累,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朗读训练注意方法,没有纯技巧的指导,只是让
13、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文,在他们内心引起感情的共鸣。在体会盘古顶天立地之神奇这个画面中,我便要求学生做支撑状,和我一起对读时间一点点的加长,而孩子们依旧读着那句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无需更多的指导,在读和做的同时学生便能够体会盘古坚定的意志,伟大的献身精神。虽是这样精心设计,但教学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总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教师语言的精炼和足够感染力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语言的组织上还需加强。在补充画面一环节,发现学生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要,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词汇的积累。备注:宫敬,女,2003 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并担任教研组组长。2010 年,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贰等奖。执教的聪明的小高斯一课在黑龙江省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三届“精英杯”教学竞赛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2011 佳木斯市小学语文“口语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同课异构”再设计的打电话一课,荣获优质课贰等奖。 辅地面在黑龙江省 2011 年小学数学学科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教学设计类壹等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