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4876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扶余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1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

2、美貌。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

3、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花黄”也称“花子” “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 。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阿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

4、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 。这种妆扮相传始自- 2 -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 。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1. 下

5、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B.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C. 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可以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D. 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就是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

6、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B. “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C. “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D. 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B. “远山眉” “

7、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C.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 3 -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D. 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关系颠倒。 “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

8、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说法错误,原文是“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故选 D。【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 项,“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说法把或然变必然。原文的意思是“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 。故选 B。【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

9、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 “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说法曲解原意。前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后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写愁绪,体现女子的惆怅心理。故选 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

10、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4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11、范围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

12、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荆轲之死荆轲

13、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首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 5 -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

14、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 “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

15、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

16、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 ”覃望愣了一下,只好- 6 -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

17、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 ”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

18、,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 “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个虽有责任心却没有文化素养的人。B.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C. 小说语言生动而又不失典雅。如“赵团长痛心疾首” “荆轲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D.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

19、显出来的。5. 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案】4. A 5. 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 ,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 。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 6. 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 7 -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

20、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最不恰当的”“一项” ,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 项, “这说明他是个虽有责任心却没有文化素养的人”说法错误,赵团长属于有文化,但素养不高的艺术工作者。故选 A。【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

21、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分析小说中金科的性格特点,需要根据文章中关于金科的描写内容以及文中金科言行进行分析。比如,赵团长改了剧本,金科看了两页后,将剧本扔出了窗外,可见其性格的耿直和刚烈;金科坚持按老剧本演,但无人配合,他悲愤“自尽” ,由此可知他坚持原则,敢于为原则献出“生命” ;赵团长演出是为了获奖、得奖金,而金科把这些全不放在心上,可见他对名利的淡泊。【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

22、作意图能力。创作意图受作家生活经验、立场观点、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等多种条件的支配和制约。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情节曲折动人,或为了人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表达、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本题题目是“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作者在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的意图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现及小说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荆轲已死”是双关句,

23、既指舞台上荆轲这一形象死了,又指金科从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样安排更能突出金科这一形象,有助于主题的深化,使小说在结构上更完整。【点睛】创作意图受作家生活经验、立场观点、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等多种条件的支配和制- 8 -约。创作意图是内隐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现。它可以指向主题,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节材料安排,还可以指向题目安排等。破解创作意图,是深层阅读和探究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情节曲折动人,或为了人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

24、代背景有关。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是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从时代背景考虑,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就可能无从入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南京降半旗迎国家公祭日 民众冒雨为遇难者致哀(新华日报 记者 鹿琳 沈峥嵘)1

25、2 月 13 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苍天有感垂泪,南京细雨如诉。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30 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日军以各种方式屠杀,南京城内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如果以秒来计算,平均每隔 12 秒就有一条生命殒丧于日军暴行! 2016 年 12 月 13 日上午 7 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为 79 年前惨遭日寇杀戮的 30 万冤魂而半垂,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中国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民族英雄。10:01 分,凄厉

26、的警报声再次在南京上空拉响。纪念馆内,和平集会广场上,参加悼念的各界人士着黑衣,戴白花,肃立默哀;所有人脱去雨衣上的帽子,低头静默,任雨水浇注于全身,生怕任何的不敬有碍对死难者的哀思。 “作为南京人,我从小听着警报声长大。我曾在高一时探访鱼雷营丛葬地。就在今年,学校高二年级公开班会还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远离战争,让和平的光辉洒满人间。 ”学生代表、金陵中学高三学生彭抒文说,“历史不该遗忘,我辈更当自强。 ” - 9 -“他们望着记忆,后人望着他们。 ”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劫难中的幸存者,如今已白发苍苍。只要能走得动,他们就会出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27、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参加和平集会,今年也不例外。 “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水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了的妻;苍天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减至 107 人,只要能走,他们都来悼念,悼念亲人。 幸存者杨翠英今年已经 92 岁高龄,但每年 12 月 13 日,她一定要到纪念馆中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因为亲人们都在这儿。 日本爱好和平的友人松冈环女士也出现在公祭日活动现场,这是她连续三年参加这个仪式,第 90 次来中国南京。在仪式正式开始前,松冈环特意走到幸存者们身边,弯下身躯,向他们一一致意慰问。“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 30 万亡灵的冤魂/

28、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这样的诗文镌刻在纪念馆雕塑石碑上,是民族儿女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人民解放军 73602 部队盛建忠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会铭记血的教训,化悲痛为力量,改革强军,实干兴军,保卫国家,捍卫和平,我们要自信而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来自南京工、农、兵、科、学、企界的代表撞响和平大钟,3000 羽和平鸽振翅飞向天空。“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传递的是中华儿女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也希望警钟长鸣,警醒后人时刻牢记历史,让它不再重演。 ”知识科技界代表、南京医

29、科大学校长沈洪兵说。白鸽放飞,雨中向上飞翔,人们耳畔依然回响着话音绵延的和平宣言:“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于冬雨中激发“莫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力量。(有删改)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国家公祭日这天细雨蒙蒙,既描写了当时的天气情况,又恰好映衬了人们当时哀痛的心情。B. 本则新闻的标题十分简洁贴切,整齐有力,既突出了新闻的主要事实,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C. 新闻中主要运用了议论与描写的表达方式,既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又突出了现场人群内心的感受,铿锵有力。- 10 -D.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新闻的背景,叙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情况,通过数字解说有力

30、地突出了日寇当年的暴行。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镌刻在纪念馆雕塑石碑上的诗文,还是各界代表的发言,他们都传达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历史要牢记,中华要崛起。B. 高三学生彭抒文说,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班会上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的情况,并表示历史不该遗忘,我辈更当自强。C. 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采用了多种仪式来悼念遇难同胞,包括升国旗、下半旗、拉响警报、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等。D. 107 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们只要能走,每年都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参加和平集会。9. 请联系新闻内容,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

31、的。【答案】7. C 8. B 9. (1)设立国家公祭日意在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悼念死难者,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出民族儿女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2)国家公祭日传递的是中华儿女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3)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希望警钟长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要化悲痛为力量,从而促使我们承担圆梦中华的历史使命。【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

32、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 项, “主要运用了议论与描写的表达方式”说法错误,议论与描写的文字并不多,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故选 C。【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 “自己在班分上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的情况”与原文不符,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为“就在今年,学校高二年级公开班会还模拟了远东国- 11 -际法庭的审判” 。故选 B。

33、【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概括。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要求联系新闻内容,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分析透彻。通读文章,文章第三段一些句子指出了公祭日的意义,如“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中国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民族英雄”

34、 。倒数第二段“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传递的是中华儿女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也希望警钟长鸣,警醒后人时刻牢记历史,让它不再重演” 。倒数第三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会铭记血的教训,化悲痛为力量,改革强军,实干兴军,保卫国家,捍卫和平,我们要自信而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根据这些信息整理概括即可。【点睛】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

35、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8 小题,2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

36、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 12 -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

37、,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注】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 。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庸:古同“佣”,雇佣,任用。10. 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B.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

38、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11. 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B.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C. 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D. 朕,我,

39、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颇有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 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 13 -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C. 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D. 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

40、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13.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上古时代,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B. 家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此后,巴金陆续写成了春和秋 ,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有文名,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A. 往昔初阳

41、岁,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B.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C. 渐见愁煎迫 君既若见录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固一世之雄也15. 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A. 而今安在哉? B. 何为其然也?C. 客亦知其水与月乎? D. 而又何羡乎?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10. A 11. B 12. A 13. C 14. D 15. C 16. 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

42、的原因。【解析】【10 题详解】- 14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寒微(寒微的出身) ”“操(操守) ”“经史” “儒术” “百家之言” “姿望” “礼” “誉” “州郡”,虚词“及” “之” , “经史”作“耽玩”的宾语,意思是“专心研习经史典籍” ,为完整动宾结构,中间不能分开,排除 CD 两项。 “姿望”作“有”的宾语,意思是“有优美的风度” ,为完整动宾结构,中间不能分开

43、,排除 B 项。再结合本句意思: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句子可以断开为: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故选 A。【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44、。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说法错误,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故选 B。【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 “任职颇有美名”说法错误,应是“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 。故选 A。【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

45、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C 项, “诗经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 离骚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说法错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故选 C。【14 题详解】- 1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

46、义。解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A 项,谢:辞别/谢:告诉;B 项,适:享有/适:出嫁;C 项,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表被动;D 项,固:本来/固:本来。故选 D。【15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 ,A 项,宾语前置句, “而今安在哉”即“而今在安哉”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B 项,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即“其为

47、何然也” ,意思是“(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C 项,为疑问句,意思是“客人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 ;D 项,为宾语前置句, “而又何羡乎”即“而又羡何乎” ,意思是“又羡慕什么呢” 。故选 C。【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揽授” ,招揽任用;“英俊” ,形容词作名词,才智出众的人才;“之” ,代词,他们;“断金” ,指同心协力;“遂” ,于是;

48、“济” ,成就;“时务” ,世事;“克” ,能够;“定”奠定。 (2)中“此” ,这就是;“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不可以” ,这里指不能;“深思” ,深思熟虑;“而”连词,和;“慎取” ,谨慎择取。【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

49、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 16 -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