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常香玉对自己和家人小气,对祖国和人民大方的故事。课文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描述了常香玉对自己、对家人的“小气” ,实际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她一生都在进行捐助活动,把她“小气”节省下来的钱大方地捐给了国家和人民,直至临终时也没有停止。文章高度评价了常香玉德艺双馨的崇高形象。设计理念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的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在对比中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忠心为国为民的伟大形象。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
2、文内容,学习常香玉对自己、家人“小气”和对国家、人民慷慨解囊的崇高品质。3、认识“姆、慷、慨”等 5 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难点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播放戏曲,揭示课题1、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段戏吗?你们知道这是谁演唱的吗?她就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2、请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3、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 ,读一读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这篇课文。 (师板书课题)(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2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生字所在的词语画上记号,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读通全文,把课文读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是围绕“小气”和“大方”这一对反义词来写常香玉的故事的。(组织学生三次读文,读的形式不同,读的目标明确。浏览时求整体感知,再读时重深入了解。 )三、自读自悟,理解内容“小气”和“大方”表现出常香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1、小组合作讨论。(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描写了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2)你从常香玉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艺术家的赞美吗?
4、2、汇报。汇报时小组成员可以用朗读加谈理解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感受常香玉“小气”和“大方”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加深对常香玉爱国爱民情怀的感悟。(1)常香玉“小气”得不尽“情理” ,但那是对自己、对家人;常香玉慷慨大方得让人感动落泪,那是对国家、对人民。(2)常香玉的“小气”表现在衣、食、住、行上(旧房子、旧家具、旧衣服) ;“大方”表现在为国分忧捐助飞机及“非典”防治工作,资助下岗职工,资助遇到困难的父老乡亲和自己的家乡。指导朗读 2、4 自然段。(3)常香玉爱自己的国家,爱人民,她的爱是崇高的。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感情地朗读 5
5、自然段,要读出赞美之情。(借助汇报,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常香玉的可敬。)四、了解对比的写法,指导写作31、默读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2、这篇文章始终采用对比的手法(对私和对公、小气和大方) ,在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慷慨大方,忠心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3、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学习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五、检查识字情况1、学生自读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3、认读词语卡片。六、课外延伸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哭” “酷” “苦” ,并交流读后的感受。(以一篇带多篇,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多读书、多积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基础。 )七、小结学生齐读第 5 自然段,教师接着读第 6 自然段,结束全文的学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