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排水外线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有关市政资料2. 总图专业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和竖向图3. 已完成的单体施工图设计4.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技术措施。二设计范围1. 红线内的室外给排水、消防管道及构筑物2. 本工程室外园林浇洒由园林设计公司负责设计,当给排水管道接自我院提供的设计管网时,应将给水接管点的位置、管径及用水量提供我院,并经我院复核后方可接出;排水接管点应符合我院提供的排水设计管网所给出的标高及管径。3. 本工程红线内的最后一个污水、雨水检查井至市政污水、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水表井至市政自来水接管点之间的管道均由相关市政部门设计及施工。三
2、给水部分1. 管道系统1) 本工程给水管网与市政给水管网接管点得位置由()提供的。若所注位置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则以现场为准。2) 本工程从()和()的市政给水管网上分别接入()的给水引入管各一根,经水表计量后在红线内连通形成双向供水,市政给水压力为()MPa。3) 给水系统的分区()4) 红线内市政给水管道为生活的室外消防合用管道。2. 管道和阀门1) 生活给水管 DN=100mm 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管道工作压力为()MPa。管材、配件应为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mm卡箍或法兰连接。2) 阀门:DN50mm 者采用闸阀或蝶阀。工作压力
3、应与管材工作压力一致。3. 管道敷设1) 给水管最小埋深自管顶起不小于()m 。2)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与其他管道配合施工。给水管宜敷设在排水管上面,且接口不应重叠;当不可避免在排水管道下面敷设时,必须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为交叉点两侧各 2M。3) 当管道利用承插口偏转调整弯转角度时,其最大偏转角度不得大于 1 度。4. 管道基础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实行夯实:回填土地段做 300mm 厚灰土垫层;岩石和多石地段做150mm 厚砂垫层;软泥土则应更换土质。5. 管道防腐埋地敷设的给水铸铁管及热镀锌钢管,管外壁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6. 管道试压及冲洗1) 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实验压
4、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消防管道的实验压力应符合建筑内要求。2) 给水管道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四排水部分1. 管道系统1) 本工程雨、污水管网与市政雨、污水管网接管点的位置有()提供的,若所标注位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则以现场为准。2)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管道系统。2. 管材和接口1) 雨、污水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当管道敷设在施工过程中已扰动过的地基上时,或开槽后发现地基较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处则应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套环沥青砂接口,见给水排水标准图集。3. 管道敷设1) 排水管不得出现无坡或倒坡敷设。2) 两检查井之间的管道剖度应
5、一致,如特殊情况需变坡度时,下游管段坡度不应小于上游管道坡度。3) 排水管落差(跌水水头)大于 1.0M 时,应采用跌水井。4) 雨水口与检查井的连接管埋深不小于 1.0m,管径为 DN300,坡度不小于 1%。5) 排水管道水流转角不应小于 90 度,当管径小于 DN300 且跌水高度大于 0.3m 时,可不受此限。4. 管道基础1) 当管顶覆土厚度小于等于 2.5M 时,采用 135 度混凝土条形基础;当管顶覆土厚度小于等于 4.0m 时,采用 180 度混凝土条形基础。2) 当排水管敷设在回填土区时,排水管基槽土应全部翻夯,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6.5. 管槽回填1) 管沟不允许带水
6、回填,回填土中不应含砖头石块及其他硬物。2) 沟槽回填图应分层夯实。管道接口不得被扰动。从管低基础至管顶以上 0.7m 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五给排水构筑物1. 本工程所有给排水构筑物均应按国家现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施工,详见标准图目录。2. 室外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5m,距路边不应大于 2m,间距不应超过 120m,距建筑单体水泵接合器的距离不应大于 40m。3. 设于道路上的检查井采用内径为 1.0m 的砖砌检查井、重型铸铁井盖和井座,其他位置的检查井采用内径为 0.7M 的砖砌检查井、轻型铸铁井盖和井座。4. 有路边石路面采用边沟式雨水口;无路边石路面采用平篦式雨水口。雨水口篦面应比附近地面低 40mm。六其他1. 图中所注标高:给水管及其他压力流管为管中心标高;排水管和其他重力流管道为管内底标高。2. 图中所注尺寸:除距离、管长、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毫米计。3.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应执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