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葡萄白腐病.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04175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白腐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葡萄白腐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葡萄白腐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葡萄白腐病Grape White Rot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烂穗,全球分布,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1878 年首先在意大利发现,我国 1899 年最早报道。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为 15%20%,流行年份损失达 60%以上。症状可危害葡萄的穗轴、果粒、枝蔓和叶片,其中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和果粒受害后,往往造成穗轴腐烂,果粒脱落,损失最为严重。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时期。一般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然后逐渐向上蔓延。首先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果粒受害

2、,多从果柄处开始,而后迅速蔓延到果粒,使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点。发病后期,病穗轴及烂果粒表面密生初为灰白色后为灰褐色的小粒点,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从小粒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布满果面,使病果呈灰白色腐烂,所以称为白腐病。天气干热时,病穗的穗轴和果梗萎蔫变褐干枯,未脱落的果粒也迅速失水,干缩成有明显棱角呈猪肝色的僵果,悬挂穗上极难脱落。白腐病病果粒症状和房枯病很相似,但房枯病的病粒在萎缩后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分布稀疏,病果不易脱落;而白腐病的病粒在干缩前就出现灰白色的小粒点,分布密集,病果易脱落。枝蔓或一

3、年生苗受害,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最初出现水浸状、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色泽也由浅褐色变为黑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由于病原菌分解纤维的能力很强,以致后期寄主的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皮层的肉质腐烂解离,只剩下丝状维管束组织,使病皮呈“披麻状” 。病害严重时,病部缢缩,环绕枝干,可使枝蔓枯死或折断,影响植株生长。叶片发病,首先从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多在叶尖、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略具同心轮纹,其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

4、枯易破裂。叶部症状多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出现。病原病原为白腐盾壳霉Coniothyrium diplodiella (Speg.)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近年来,通过对白腐病菌的超微结构观察研究,认为我国的白腐病菌属于白腐垫壳孢 Coniella diplodiwlla (Speg.) Petrk&Sydow.。在病组织内菌丝密集形成子座,从子座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 100150m,壁较厚,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丘状,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单孢,不分支,长 1222m,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孢,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大小 616m57m,内含 12 个

5、油球。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幼果浸汁中也不能萌发。在成熟果汁中萌发率可达 90%以上,在成熟蔓浸汁中萌发率最高。病害循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表和土壤中越冬,其中僵果上的分生孢子器越冬能力最强。散落在地表和土壤中的病菌是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内可存活 45 年,残体腐烂分解后,病菌还可在土壤中腐生 12 年。在各种病残体中,以病果带菌最为重要。病菌的分生孢子生活力很强,分生孢子器释放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存活 23 年,干的分生孢子器经 15 年后仍可释放活的分生孢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时,一般以地面和表土 20cm 以内最多,占总菌量的 80%

6、左右。越冬后的病菌到第二年夏季遇降雨后,病菌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或带菌土粒主要借雨滴飞溅到受侵部位引起初侵染,风、昆虫及农时操作亦可传播。条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冰雹造成的伤口最易引起侵染,但少数也可从表皮较薄处直接侵入,还可从蜜腺、皮孔、水孔等处侵入,病菌一般不侵染无伤口的果粒,但可直接侵入果梗和穗轴。在适宜的条件下,该病的潜育期最短为 3d,最长 8d,一般 56d。由于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因此该病流行性很强。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和伤口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 1340,最适温度 2830。当相对湿度为 100%时,分生孢子可萌发

7、80%以上,而低于 92%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白腐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续时间长。果园发病后,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在暴风雨或雹灾后,造成大量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易导致病害的流行。发病程度与寄主的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华中、华东为 6 月上中旬,华北为 6 月中下旬,西北 6 月下旬,东北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在幼果期如降雨量达15mm,而其中最大一次在 67mm,加上 56d 的潜育期,可据此预测白腐病始发期。穗粒进入着色期及成熟期后,由于温湿度的提高和果穗外渗营养物的增多,其发病程度亦逐渐加重。7

8、8 月随着雨季到来,发病也达到高峰,此时如遇旬降雨量或最大一次降雨量在60mm 以上,往往预示发病盛期即将来临。环境及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密切。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架下杂草丛生、枝蔓过密架面郁闭、植株负载量过大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架式方面,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双篱架比单篱架重。越接近地面的果穗、新梢及叶片发病越重,尤其距地面 40cm 以下的果穗发病最重。组织成熟度与发病的轻重也直接相关。病菌孢子的萌发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在清水及青果汁中孢子不能萌发。组织越幼嫩,表面凝水中外渗的糖类物质也越少,再加幼嫩组织愈伤能力强,所以不易受病菌侵染;组织越接近老熟,表面凝水中糖

9、类物质也越多,再加上老熟组织愈伤能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在自然条件下,该病不能在幼果上发病,而只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不同的品种抗病性存在差异。巨峰、佳利酿、马福尔多、黑赛白利等最为感病;红玫瑰香、黄玫瑰香、上等玫瑰、黑汉、龙宝、先锋、季米亚特、吉姆沙、龙眼等次之;感病较轻的品种有黑虎香、紫玫瑰香、柳子、保尔加尔及野生葡萄等。病害控制1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 生长季节经常检查果园,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穗、病枝蔓,拣净落地病果;秋末埋土防寒前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穗、病蔓,扫净病果、病叶,摘净僵果,集中烧毁或运出园外深埋,决不能把病残体埋在葡萄架下。发病前用地膜覆盖地

10、面可防治地面病菌侵染果穗。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生态条件 果园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通过修剪绑蔓提高结果部位,对地面附近果穗可实施套袋管理,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及时打副梢、摘心,适当疏叶,调节架面枝蔓密度,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果园排水,防止雨后积水,及时中耕除草,降低地面湿度;调节果实负载量。3及时药剂防治,降低流行程度 生长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是防治白腐病的一个重要措施。根据当地历年病害初发期决定首次喷药时间,一般应在发病初期前 56d 进行。而后每隔 1015d 喷 1 次,连喷 45 次。如遇冰雹大雨,要立即喷药。有效药剂有:50%福美双、50%速克灵、50%多菌灵、80% 普诺、70% 霉奇洁、50%退菌特(对龙眼、佳利酿易引起药害) 、75% 百菌清、50%多丰农、80%炭疽福、70% 甲基硫菌灵、40% 福星等均有有较好防治效果。据试验,40%福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克菌丹、特克多、白腐灵等药剂,只要适时使用都有较好防效。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要不断更换药剂品种。为控制来自土壤的病菌,重病果园在发病前应地面撒药灭菌。可用 1 份福美双、1 份硫磺粉、2 份碳酸钙,混合均匀,撒在果园土表,撒施 1530kg/h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