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蒲江模式:开启食品安全新未来 -四川蒲江县确保猕猴桃产业质量安全的创新实践中国食品报记者叶青编者按:四川蒲江县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因其独特的气候、植被、生态环境,被誉为天然氧吧,也成为猕猴桃绝佳生长地。蒲江猕猴桃以其独特的品质,从四川走向了世界。蒲江县猕猴桃基地已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蒲江正全力建设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中国猕猴桃之都。小果子成就大产业。近日,中国食品报记者走进蒲江,与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乡镇干部、农资服务商交谈,真切感受到蒲江县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从全产业食品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严密的农
2、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体系,使“蒲江猕猴桃”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品牌价值提升,更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蒲江县的优势在哪里?生态就是蒲江最大的优势,抓住我们多年培育的核心产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才是蒲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蒲江县委书记刘兵说。破题:农业县发展之路 蒲江,一边是气候资源造就的生态禀赋优势,一边是产业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落差,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蒲江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有所作为,必须要走一条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蒲江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对于全国丘陵山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生态优势区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可以复制。 ”这是
3、2011 年农业部“三农”调研组先后两次到蒲江实地调研后,对蒲江作出的评价。抓住猕猴桃核心产业发展,发挥示范效应推进其他产业同步发展,无疑是蒲江的必然选择。据了解,蒲江已有猕猴桃种植 20 多年历史,大规模种植是从 2005 年开始,经多年的产业培育,全县猕猴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4 年全县已有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面积达 10 万余亩,种植面积连片达 1000 亩以上主产村 21 个;全县有猕猴桃产业化经营企业 10 家,专合组织 30 余家。 “蒲江猕猴桃”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证明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 10.69 亿元。 2 蒲江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也出现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板结、酸化日
4、益严重;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混乱;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缺失;果品冷库仓储能力不足;综合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不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蒲江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田间到餐桌的各环节,如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又当如何实现共治?集体智慧出炉“蒲江模式” 。“蒲江模式”:服务于全产业链 从去年开始,蒲江展开猕猴桃产业各环节的全面调研,县委政府工作组走田间地头,访专家学者,找对策出思路。“勇于创新,敢于破题,整合行政资源,全力锻造主导产业新优势,先行先试,在实干中完善。”刘兵认为。今年初,蒲江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红头文件在发展猕猴桃产业中推进新法。全面实施猕猴桃产品
5、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综合巡查执法和案件查处的“五大体系”。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结合,推进综合服务到村、巡查监管到社、质量责任到户、培训服务到人、标准生产到田、确保投入品得到有效监管、土壤达到不断改良、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储存保鲜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快建设“中国猕猴桃之都”。蒲江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的功能定位、打造“中国猕猴桃之都”的要求,以土壤改良为基础,投入品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为关键,全程质量可追溯管理为方向,防控输入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为重点,健全监管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最终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我们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构建五大体系,着力于强化服务和监管责任,不仅要确保猕猴桃从田
6、间到消费者舌尖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更长远考虑的是要实现蒲江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蒲江县食安办主任、猕猴桃办主任、食药监局局长王亚平对记者说。五大体系所发挥出的能量,已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中显现。建立标准体系 科学种植指南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不配套,依然是现实存在于农业发展中的短板。“好产品是种出来的,标准化种植是第一位,农业投入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促进农民增收是根本目的。 ”12 月 2 日,在蒲江县有机农业建设工作协调会上,蒲江县政府副县长陈贵谈到。有了执行标准,才能“按标办事,有标可依” 。蒲江在顶层设计构建“五大体系”时,首先以制定蒲江猕猴桃质量标准体系
7、为先导。 3 复兴乡庙峰村猕猴桃种植大户袁志强在与记者交谈时说:“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干,啥时候施肥、摘果、上药多少,全凭经验没有科学方法”“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县上有了种植猕猴桃的质量标准,有技术人员教我们按标准按规程做,果子质量就有保障。” 蒲江猕猴桃产品标准、蒲江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蒲江猕猴桃冷藏技术规程,覆盖蒲江猕猴桃种植、加工、储藏、包装、运输、销售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成为了蒲江猕猴桃种植户科学种植的“指南”。在地标专用标志管理中,依据蒲江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对蒲江猕猴桃专用标志实行淘汰制管理,对申请使用单位实行严格审查。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专用标志违法行为,维护
8、蒲江猕猴桃的品牌形象。严格蒲江猕猴桃地标产品管理,对蒲江猕猴桃专用标志使用者实行全覆盖抽样检测,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专用标志违法行为。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筑牢“三道防线”在猕猴桃果园的土壤管理、挂果生长、果子采摘等全程,环环紧扣。以工业化理念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前”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蒲江公开面向全国遴选猕猴桃投入品生产服务企业,邀请省市县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审组,对参选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和现场考察,最后筛选出两家优质、有实力的企业成都新朝阳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蒲江猕猴桃生产投入品配送服务企业。新朝阳公司副总经理王强对记者介
9、绍到,作为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投入品技物服务合作方,由企业直接面向种植户提供全程绿色、有机技物服务,负责投入品供应和技术指导,把放心农资送到田间地头,既减少了投入品流通环节的成本,惠利广大农民,又解决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竞争无序的问题。在服务的同时,传授种植户使用投入品的相关知识,较好地杜绝了农户乱用农产品药剂导致产品出现农残的风险。“产中”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蒲江统一印发了蒲江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手册汇集了种植猕猴桃的相关知识,从猕猴桃生物特性、品种介绍、果园建立栽培、疏蕾、授粉、蔬果与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月历、投入品推荐目录等,详尽介绍了猕猴桃的种植栽培技术。这本实用小册
10、,被当地村民称为蒲江版“猕猴桃百科全书”、致富“葵花宝典”。记者在蒲江县大兴乡王店村、复兴乡庙峰村等多个猕猴桃技物服务室采访时看到,服务室墙上都张贴着种植猕猴桃投入品推荐目录,服务室售出的农资投入品, 4 每个种植户领用的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通过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技术服务,实现标准化技术入户率、到田率、应用率达 100%。“产后”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在蒲江境内,猕猴桃种植企业、家庭农场、种植户的产品,都必须提供产品到县农产品质检站、乡镇猕猴桃综合服务站、村(社区)猕猴桃综合服务室进行糖份、农残等指标检测,检测合格出具产地准出证明,才能入市销售。复兴乡党委副书记张敏对记者说,为保证从蒲
11、江出去的每一颗猕猴桃都是安全的,保护好蒲江猕猴桃品牌,县里在各乡镇要道、高速路出口都设立了猕猴桃质量安全检查站,发现手续不全或有质量问题的,绝不允许对外销售,也不允许外面商家私自采购,采购商也必须登记。“猕猴桃产业使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现在苗峰村家家户户都在种植猕猴桃,很多种植户因种植猕猴桃富裕了都买了小车。”“我们要保证在市场上的蒲江猕猴桃,能清楚知道每批次产品出自蒲江哪个乡哪个村,甚至哪一户,这样才能较好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据了解,蒲江猕猴桃因品质优良已出现供不应求,产品多销往全国各大高端市场。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完善三级平台”目前,蒲江已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猕猴桃质量安全综
12、合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培训应用体系、产品营销服务体系。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专家组成的猕猴桃专家团队,对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品种引进、标准化生产等提供智力支持。针对猕猴桃产业链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特点,在种植生产、生资供应、储藏包装、市场营销等各环节人员组织分类培训指导,把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及时普及到农户。猕猴桃主产区乡镇已建立乡镇猕猴桃综合服务站 7 个、村(社区)建立综合服务室 43 个,两家技物服务公司已在蒲江县猕猴桃产区村(社区)建立技物服务室 44个,扎实推进猕猴桃综合服务。蒲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追求食品质量安全的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模式,吸引世界 500 强联想集团的青睐,其控股的联想
13、佳沃公司于去年 3 月整体收购四川中新农业公司,这是联想集团进军农业产业,在果品板块投下的重要一步棋。联想佳沃中新农业公司负责人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管理上,我们严格规范农资农药的使用,企业文化第一条就是食品安全高于一切,实实在在融入我们的生产经营每个环节。蒲江实施的五位一体模式对我们有非常大的触动,大家对质量意识有很大提高。”以柳传志名字命名的“柳桃”猕猴桃,以“高大上”形象,走高端路线,已漂洋过海卖到国外。其品牌的成功营销,靠的是产品质量绝对安全的前提支撑。 5 联想投资 10 亿元,在蒲江建立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端猕猴桃种植基地。 项目建成后,蒲江将拥有全球最新的猕猴桃品种,而且还将拥有
14、集冷库储藏、分选、包装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冷链物流中心。构建综合巡查执法体系和案件查处体系 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环节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蒲江模式,实现了产品从土壤里生长到消费市场全过程质量安全可控。蒲江组建了猕猴桃产品质量基层巡查队,对农资生产经营及使用、猕猴桃种植、采摘、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隐患。同时,加大对猕猴桃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对查办的猕猴桃质量安全典型案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曝光。蒲江在发展猕猴桃产业实施的五大体系,核心是实施全程质量可追溯建设,建立完善贯穿土壤改良、品种引进、种植、投入品使用、采摘、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
15、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去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个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蒲江早在文件下发之前,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要求,提前调研谋划。蒲江的实践与上层设计可谓是“不谋而合”。蒲江模式 引发集群集约效应 “蒲江模式” ,是蒲江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产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范本,是结合县情因地制宜,巧干实干中的出色成果体现。蒲江的创新实践成果已在凸显。 。 。 。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猕猴桃“舌尖安全”实现全程监管。设立工作推进组,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有效规
16、范了猕猴桃种植、加工、流通、消费和农资市场秩序,实现了监管工作从被动应付向常态管理和源头管理转变。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猕猴桃“标准生产”实现步调统一。依托联想佳沃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优势,建立“统一品牌授权、统一农事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全程品控、统一包销、统一协助融资”“六个统一”连锁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县域龙头企业、协会、专合组织的作用,有效确保了蒲江猕猴桃的独特品质和质量安全。市场导向、品牌引领,猕猴桃“三化联动”实现产销两旺。蒲江通过实施“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全程标准化生产,猕猴桃商品果率、优果率分别达到 95%、90%以上,通过国家质检总局 “出
17、口示范基地”验收,猕猴桃鲜果售往欧洲、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 年,全 6 县猕猴桃总产量 3978 万公斤,同比增产 964 万公斤,产值 47820 万元,同比增长2862 万元;种植户亩均效益 2 万余元。产业集聚、效益提升,猕猴桃“点土成金”。蒲江已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猕猴桃包装储运中心,正加快建设占地 300 余亩的猕猴桃批发市场;建成了猕猴桃保鲜气调库 43 座,总库容达到 4 万吨,有效调节了猕猴桃鲜果市场供应;引进营销加工企业 20 余家,蒲江猕猴桃产业化企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蒲江县围绕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目标,在全国率先整体推进有机农业县建设,以构建五大体系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优质猕猴桃、茶叶、柑橘三业并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 三大主体,借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由数量扩张向品质提升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独具蒲江特色的现代农业改革创新发展新路子。”县委书记刘兵展望着未来蒲江蓝图。编后语:入冬的成都,已有些寒意,记者驱车在蒲江猕猴桃园穿行,心里却散发出阳春的暖流。看到果园里许多种植户已在为猕猴桃果树施肥,修枝整土劳作,我在他们喜悦的脸上,看到了蒲江猕猴桃来年的丰产,也看到了中国农业的希望和美好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