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037472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5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指愿意工作,有能力工作,一直在找工作,至今没有工作。 二、失业的分类: 1.凯恩斯分类: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2.宏观经济学分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1.摩擦性失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通常源于供给

2、方) 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通常源于需求方),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引起劳动力需求较低原因: (1)技术变化 (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3)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原因在于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一)自然失业率: 1.定义: 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正常状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第

3、一节 失业的描述,2.公式: 稳定状态: 自然失业率N:劳动力 E:就业者人数 U:失业者人数 l:离职率 f:就职率,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二)自然就业率: 自然就业率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除以劳动总量得到的比率。 (三)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之和为100。,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一、用劳动市场的供求对失业的解释 1.图示:,N,0,w,S,D,E,w*,NE,N*,就业,自愿失业,图(a)是出清的劳动市场情况。均衡点为E点,有均衡工资w*, NE为愿意接受均衡工资的工人人数,另有数量为(N*NE)的工人,不愿接受现有工资水平,即自愿失业。,第二节 失业的经

4、济学解释,2.图示:,N,0,w,N1,N2,N*,w*,w*,E,S,D,非自愿失业,就业,图(b)是非出清的劳动市场情况,即工资不上下浮动,是刚性的。当经济波动使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时,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但工资不会下调,在工资w*下有非自愿失业(N2-N1), (N*N2)为自愿失业。,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二、劳动力市场为何不能出清: 1.粘性工资:当劳动需求下降时,均衡工资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下落。 (1)社会契约:工人们会把自己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相比较,除非其他人削减工资,否则他们不会接受降薪。 (2)明确合同:很多工人签了13年的合同,对工资做了规定。(英国),

5、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效率工资理论:企业通过支付超过均衡工资的工资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在较高的工资下可以降低员工流失,提高士气,减少“磨洋工”,但会形成失业。 3.不完全信息:厂商不能清楚地判断均衡工作是多少,若定的工资太高,会形成失业。,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4.最低工资法:美国2000年最低工资法确定,最低工资是每小时5.15美元,使一些工作能力低,经验少,愿意接受低于5.15美元的人失业。(失业者的机会工资为4.25美元,时间不超过90天),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一、失业的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失业者的收入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 二、奥肯定律:20世纪60年代,美国

6、经济学家奥肯,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即奥肯定律。 1.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2.公式:y:实际产出,yf: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 :大于零的参数,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第四节 通货膨胀,一、定义:经济社会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现象。 二、公式:(t通胀率: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t:t时期的通胀率,pt和pt-1: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第四节 通货膨胀,(三)通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胀:

7、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胀:年通胀率在10%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年通胀率在100以上。,1923年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23年12月,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解放前夕,通货膨胀剧烈时,大面额钞票大量印行,旧银行职员 在清点成捆钞票。,印度新德里一商贩在收取顾客的货款时用钳子拆启钉在卢比上的钉书钉。在印度,顾客到银行提取卢比时,除了刚出印钞厂的新卢比外,所有旧卢比都是100张一沓用钉书钉钉起来的,顾客在银

8、行无需当面清点,在任何时间如果发现有短缺,只要没有启封钉书钉,银行都会如数补齐。如今印度人习惯购物时带上100张一沓的卢比,请收款人帮助启封。,印度通货膨胀空前 人们购物用钉起来的钞票 2002年12月17日,193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 恶性通货膨胀情况,(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 1937年可买黄牛2头 1938年可买黄牛1头 1939年可买猪1头 1941年可买面粉1袋 1943年可买鸡1只 1945年可买鸡蛋2个 1946年可买肥皂16块 1947年可买煤球1个 1948年8月可买大米3粒 1949年5月可买大米24510000000粒(千万分之245粒),第四节 通货膨胀,2.

9、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胀:成本增加 预期到的通胀:(惯性的通胀,有自我维持的特点),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胀货币供给增加MV=Py(左侧经济总支出,右侧名义收入水平) ( M:货币供给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水平 , y:实际收入) V:由公众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通讯的方便程度等决定,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y: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在充分就业下,不可能有大的变化。,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胀来源于

10、三个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产量增长。若流通速度不变,收入处于潜在水平上,则通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给增加。,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二、需求拉动的通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P,y,yf,y2,y1,P1,AD1,P2,P3,P4,AD2,AD3,AD4,AS,E1,E2,E3,E4,0,AS线最初呈水平,即产量较低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上涨。 y1之后,出现瓶颈现象,到yf ,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利用。 P1P2P3 :瓶颈式通胀 P3P4 :需求拉动通胀,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成本推动的通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

11、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一) 工资推动(主要方面) 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物价上涨工资提高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工资提高 (跳背游戏)(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二)利润推动的通胀 利润推动的通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三)图示:,AS2,AD,AS1,AS3,P,y,0,P3,P2,P1,y1,y2,y3,yf,E1,E2,E3,总需求是既定的。由于成本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S1AS2AS3 ,价格水平提高:P1P2P3,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四、结构性通胀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一些

12、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工资高 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慢工资低(向高的看齐) 五、通胀的持续(教材622页),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再分配效应:不利于固定收入的人对储蓄者不利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再分配,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产出效应:温和的需求拉动的通胀:产出增加,失业减少成本推动的通胀:产出减少,失业上升超级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横轴失业率,纵轴通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u-u*) :通胀率,: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实际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二、图示:,0

13、,u,PC,:通胀率 :价格对失业的反应程度 u: 实际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失业率和通胀率的替换关系,使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 ,u )组合。,安全区域:,u在4%以内,(),4,u(),PC,0,4,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向右上方移动,走出安全区。,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四、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线,LPC,PC1(Pe =3),PC2(Pe =6),0,u,u1,u*,6,3,B,A,C,最初:均衡点为A点,通胀率3,自然失业率u*。扩张性的政策使u*u1,通胀率上升为6,工人实

14、际工资下降,工人要求提高货币工资,通胀率上升为6,自然失业率u* ,B点为均衡点。,在长期来看,不存在失业与通胀的替换关系。,金融风暴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看到,当投机风气盛行的时候,股市泡沫膨胀,很容易引发股市危机甚至金融动荡。但金融危机并不完全是由于股市产生的,股市只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由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也是频频发生。1997年,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金融风暴首先从泰国开始,由于泰国股市出现了大量的泡沫,国家的债务结构严重失衡,给了国际游资策动攻击的可乘之机。泰国的货币泰铢成了国际游资攻击的突破口。在国际炒家们精心策划的猛烈攻击下,1997年7月2日

15、,刚刚接任12天的泰国财长塔隆,面对日益枯竭的国家外汇储备和日益明了的巨额外债负担,终于放弃了执行了13年之久的固定汇率制度。 就在这一天,当泰国民众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他们手中的泰铢贬值了,陡然间失去了20的国际购买力。当一国汇率被击垮,该国的货币就会迅速贬值,因为人们都不愿持有本国货币了。,泰国金融体系被击溃之后,金融风暴迅速扩散。1997年7月11日,不堪重负的菲律宾政府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菲律宾比索迅速贬值;7月14日,印尼政府面对尚不足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还有1000亿美元的余额外债,忍痛宣布印尼盾失守;8月8日,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际游资的强大攻势下,放弃了捍卫马必林吉特的努力。至

16、此,号称亚洲经济中的“四小虎”全部倒下。而新加坡的股市汇市同样也跌进了深渊。,但是,这场金融风暴远远没有就此完结。1997年8月15日,这股金融风暴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登陆。10月18日,台湾地区在拥有830亿美元充足外汇储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手,使新台币汇率一举跌破了30元兑换1美元的心理大关;随即,香港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的众矢之的。10月20日香港打响了港元保卫战。经历5天的腥风血雨的激战,港币守住了,但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却早已跌破万点大关,与两个月之前的市值相比,港股403万亿港元的总市值已经跌去一半,损失达2万亿港元。,金融风暴在香港受挫后,并没有停歇它的脚步。1997年11月7日,又在汉城

17、登陆,作为全球十一大经济实体的韩国仅仅支撑了10天,韩元就宣告失守,汇率瞬间跌破1000韩元兑换1美元的关键价位,跌幅高达20。到12月2日,韩国的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只剩下60亿美元,而此时韩国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韩国还不起外债了,难怪当时韩国总统金泳三悲伤的说:“韩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1997年12月3日,金大中以及3位总统候选人,加上国会议长一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出的救援条款上按下手印时,金大中说:“12月3日是韩国的国耻日。”至此,亚洲经济中的“四小虎”和“四小龙”几乎无一幸免在这场金融风暴中遇难。回顾1997年这场亚洲金融风暴,我们不仅看到了金融风暴的残酷,更值得思考

18、的是,金融风暴是怎么形成的?面对这样的风暴,作为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我们能做些什么?,这场风暴起于泰国,当时,一部分国际炒家已经看到泰国的经济虚弱了。泰国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债,短期的热钱大量流入泰国,去追逐泰国房地产市场中迅速膨胀的财富,尤其是更多的人把钱投进了股市。国际炒家已经看准了泰国经济中出现了重大隐患,很难抵御大规模的持续的金融攻击。,于是他们首先在汇市上发难,因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币值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国民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国际炒家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杠杆工具,他们大量从泰国银行借入泰铢,反手又在汇市交易中大量抛售泰铢,迫使泰国政府为了维持泰国汇率的稳定,不得不动用手中的美元

19、储备承接泰铢的抛盘。结果泰国政府本来就不多的美元外汇储备很快就不够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债的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又越来越大,最终不得不放弃泰铢的固定汇率,使那些国际炒家们在泰国得手。,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攻击一旦开始,大量流动性强的资金就不断迅速撤离股市。这时,股票市场的股价就会一轮接着一轮地大幅下跌。银行为规避风险,就开始被迫紧缩银根,甚至很多管理不善的银行迅速被逼到破产的边缘。这样,汇市、股市双双暴跌,人们对国家经济信心急剧下降,不断从股市撤出资金,都去银行提取自己的存款,然后把手中的泰铢尽快换成美元。于是,整个国家经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并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那么,国际炒家把股市、汇市都砸下

20、去了,他们还怎么赚钱呢?在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中,存在着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这些交易中有很多是纯粹的套利工具,在这些金融产品的设计中,是有做空机制的。所谓做空,是指如果你判断某种金融行情会下跌,你判断对了,你买的金融产品是不是看涨,而是看跌。那么,在行情下跌的过程中,你就可以赚钱了。所以,在东南亚这些国家已经开放的金融市场交易中,国际炒家们利用了大量做空的交易手段,他们在汇市、股市的大幅下跌中获得了暴利收入。,以股市为例,国际炒家们可以在股价处于高位时开始大量抛出股票,首先他们可以获取在高位卖出和当初低位买入的差价利润;然后继续抛出股票。后来的做法常常令人不解,股票已经跌的一塌糊涂了,为

21、什么他们还在继续抛出股票呢?他们甚至高价买入,低价抛出。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是靠买卖股票的差价获利了,而是通过抛出股票,使得股价下跌,从而带动股指下跌。这些炒家们早已经在抛出股票前买入了大量看空股指的交易单。所以,在很多人看着炒家们不惜血本在股市上抛售股票的时候,他们却在股指期货的看空交易中赚了大钱。,讲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股票做空交易:比如炒家手上没有股票,他在某股票市场价格在10元的时候,从某股东或者机构手上借来1000股,这时候,炒家在10元价位全部抛出,会获利1万元,等股票价格跌到8元的时候,他再花8000元买回1000股,然后把这1000股股票还给原来的机构或股东,最后自己手

22、上就可以有2000元的获利。这只是做空股票的一个例子和原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大量复杂的游戏规则的约束。,在1997年这场惊心动魄的金融风暴中,其中一个著名的国际炒家索罗斯,当时他只用了9000万美元,几个月以后,他的账户上就有了20亿美元的进帐。可怕的是,这场金融风暴调集的国际游资的总量有1000亿美元之多。,所幸的是,在19971998年的金融风暴中,这些国际炒家们没能在香港市场上得手。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最终没有被攻破,香港的股市也在政府救市之后出现了回升,这与香港的金融管理相对健全和银行体制的健康是分不开的。当香港金融市场被攻击之后,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密切监视着所有大量借钱的外国机构,并

23、且用市场行为的方式与国际炒家们对阵。香港当时的隔夜拆息率曾一度高达300,就是借1元钱要还3元钱。这意味着国际炒家们借钱的时候,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同时,香港金管局拥有8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且还有祖国大,陆更强大的外汇储备作后盾,使得国际炒家冲击港元联系汇率最终失败。当时香港约180家持牌银行,没有一家出现储户来提钱时没钱支付的情形。香港自有资金都高于国际规定的8,而银行的呆坏帐率不足2。所以国际炒家们把香港当做提款机的阴谋最终没能得逞。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金融管理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后盾是多么的重要。,1997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银行年会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索罗斯碰到了一起。马哈

24、蒂尔拍案而起,愤怒的指责索罗斯说:“你这个慈善家,竟然以慈善家的面目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索罗斯回击说:“如果你们国家的经济没有问题,怎么会有人来炒你们呢?是你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才会有金融危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是唯一幸免的国家。其中关键原因在于我国没有开放资本市场让外资进来。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相对谨慎,没有操之过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呆坏帐问题,我国股市中存在的问题等等。所以,加强银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政府官

25、员,要善于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机会,能够看到经济和金融中出现重大问题的苗头,当金融危机和金融风暴真的来临时,能成功的规避风险。,一、判断: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5.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收入分配。,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7.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8.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

26、的显著上涨。 9.对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收入政策来解决。,二、选择: 1.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雇主 D 雇工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A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C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D 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3.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有A 政府 B 领固定工资者 C 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4.非均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A 仅影响收入分配 B 既影响收入分配也影响就业与产量C 仅影响就业和产量 D 既不影响收入分配也不影响就业与产量 5.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消费不足 6.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A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C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D 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稳定,7.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个方面A 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B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C 对物价的影响 D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8.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A 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增加 C 政府支出增加 D 政府收入增加 9.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A 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C 降低实际GDP D 以上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