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903280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3一单元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古代白话小说中有些词的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发生变化了。试分析下边句子中加黑词的词义。行为偏僻性乖张(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神态,偏激、不端正,方便,象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找出来加以辨析。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韵)。 疯疯颠颠说了些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惜)。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涎皮赖脸),侧面,肖像,封建卫道者,欲扬先抑,赞赏,美貌多情,寓褒于贬,本质,叛逆,2.“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A穷

2、困失意,懒惰愚笨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3.“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他人诽谤”是说:(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C,A,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4.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

3、,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B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C除对偶外,段还用了排比、比喻D段作了反语,A,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札?”心下想时,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

4、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语段开头是写王熙凤的出场,她的出场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什么? 答:出场方式: 作者用意:2. 文中画线的文字,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征 答:,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她在贾府特殊身份和地位。,在美丽和善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祝福,彷徨,鲁迅,祝福的主题是:A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猛烈地鞭挞了封建主义和地主阶级,批判了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制度。B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指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C通过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鲁四老爷仇视新党、仇视劳动人民,杀人不用刀

5、的反动阶级本质,深刻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阶级根源。D通过这一悲剧,猛烈地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礼教,讽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性,指出只有推翻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才能翻身解放。,B,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 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 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 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谨严。 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D,“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的作用是: 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

6、。 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 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封建神权压力下精神崩溃。 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C,祝福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一项): A.为展示小说的人物关系拉开序幕。 B.表现鲁四老爷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长辈。 C.说明“我”对四叔的矛盾心情。 D.表现鲁四老爷对晚辈的关心及对新党的仇视。 E.表现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A.E,下面这句话中画线的文字表现了这些老女人: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段悲惨的故事。 A.发自善良本意的同情 B.把咀嚼别

7、人的痛苦当成开心的事 C.同情是主要的,好奇心是次要的 D.好奇心是主要的,同情是有限度的,D,祝福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于一项):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A.真实地描绘了鲁镇旧历年底的欢庆气氛。 B.具体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 C.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背景。 D.衬托“我”及时回到故乡过年的欢愉心情。 E.表现“我”对故乡鲁镇深沉的感情。,B/C,细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对文意理解最准确的

8、一项: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A.嘲弄鲁镇的人们沉浸在迷信的、落后的、麻木的生活状态中。 B.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C.暗示这种虚伪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不会维持多久的时间

9、。 D.悲愤地控诉祥林嫂的死在鲁镇活着的人们中没有引起一点反响。,B,桑地亚哥的宣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海明威,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BD 。 B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 D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 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1)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 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