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共同的家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即我们的地球。 2练习用“( )是( )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共同的家是地球;说话训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一、激趣导入。联系自己的家,以及在家中的表现,引入课题。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师:我们一起来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1.读词:蓝天 白云 树林 小鸟 小河 泥土 种子 鱼儿 地球 共同2.理解词语估计:共同是什么意思?对策:我们可以说共同的什么呀?(朋友、学校、教室、老师)3.读课文。要求
2、:读准字音,按句逗停顿。a)自己放声读b) 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c) 指名反馈,评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质疑四、精读课文,品味语句。1.观察思考。2(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从高往低说。说出哪一句,就点击哪一句。 学习哪一句。 )a) 品味前四句A“蓝天是白云的家”(1)估计:生说出有白云。对策:“白云在哪里呢?”估计:“在蓝天上。 ”对策:“那么蓝天就是白云的家。 ”估计:问: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对策:因为白云在蓝天上自由自在,愉快的飘来飘去,有一种家的幸福感,欢快感,你能读出这种欢快感吗?自己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齐读。B“树林是小
3、鸟的家” 。 (1)指名读这句话。 估计:树林为什么是小鸟的家?对策:读出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歌唱的欢快劲。 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C“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 估计:对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对策:第一, “小河是鱼儿的家” ,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 第二, “泥土是种子的家” ,可引导学生抓种子的家在哪儿?泥土为什么是种子的家? 2.指导朗读3.欣赏画面,体会感情,指导朗读四句。4.学习最后两句。(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估计: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对策: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小结: 世界上万物生长,包括人类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是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离开了这个地球,我们就3没有家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地球)(3)读这两句5.体会情感,朗读全篇。 五、巩固课文 课堂延伸 。1.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你发现课文中每句话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 )2.照样子说一说。(1)泥土是(种子)的家 。蓝天是( )的家。小河是( )的家,大山是( )的家。 (2) 看图片说( )是( )的家。(3) 自己说( )是( )的家。(4) 你能把你说的话连起来吗?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