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02393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五课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课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对应学生用书第130页),1学会分析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繁荣和衰落的影响。 2理解鲁尔区整治的措施。 3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经验,学会分析某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30页),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30131页),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与工业联系,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影响,2.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与工业联系 (1)经济结构及地位:鲁尔区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工

2、业联系:鲁尔区是一个采矿型的工业区,其工业部门与资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所示:,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优良的开发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学习时要注意与鲁尔区相联系、比较。,【例1】(2009年北京文综)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1)指出该组织成立之初德法两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并说明布局理由。 (2)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

3、其优势。,思路点拨:该题以德国鲁尔区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分析能力。钢铁企业的布局与发展,依赖于接近原料地、燃料地,鲁尔区就是因此而兴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的水陆交通便利,有发达的铁路网、便捷的内河航运网等。,答案:(1)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钢铁企业是原料指向型企业,因此靠近煤或铁矿石的产地。 (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鲁尔区的衰落与整治,1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2.整治措施及效益,【例2】 (2010年山东文综,节选)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

4、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思路点拨:第(1)题,鲁尔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水资源较为丰富;考虑到题目中出现了内河航运,因此提示是把水运分开说的,同时沪宁杭工业区沿海,所以该处应为海洋运输。鲁尔区位于发达国家德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第(2)题,这属于一个列举题,本身难度不大。作为传统工业区的鲁尔区,主要问

5、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和污染严重,其治理措施从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出发。,答案:(1)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海洋运输 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对应学生用书第132页),鲁尔区兴衰的借鉴意义,鲁尔区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其兴起衰落整治的历程如下图:,世界上绝大多数传统工业区都像鲁尔区一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特别是70年代以后。世界上在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其原因虽各有差异,但共同点都有生产结构单一和环境污染严重这两点,这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基础。

6、因而调整产业结构与消除污染就成为整治、振兴的关键所在,鲁尔区的整治也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发展科技本质上也是为调整产业结构和消除污染服务的。这是在借鉴鲁尔区经验对传统工业区进行问北匦胱墓丶渌胧氲钡厥导是榭鱿嘟岷希鲜试蛴茫缓鲜试虿挥谩,【典例】 枣庄地处鲁南,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枣庄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城市,枣庄煤矿是中国最早的三大煤矿之一,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作出过重大贡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枣庄兴起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枣庄发生了巨大

7、的变化,请你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3)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枣庄的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有煤矿,有湖泊、河流和铁路。第(2)题,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必将带动经济结构、聚落、交通、人口的变化及对环境产生影响。第(3)题,可借鉴鲁尔区整治的经验,从改变产业结构和消除污染入手,在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思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旅游业等,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2)枣庄作为新型的工矿城市兴起;经济结构由种植业、渔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

8、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 (3)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恢复生态。,(对应学生用书第132133页),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读“德国鲁尔区简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图”(图2),回答14题:,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便利的水陆运输 雄厚的科技力量

9、 离铁矿区较近 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A B C D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3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4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

10、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解析:1.B 2.D 3.B 4.D 读图知该区为鲁尔区。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地区域定位。第1题,鲁尔区发展条件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优势。选项中要注意鲁尔区不临海,也不是世界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地区。第2题,煤炭工业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钢铁工业衰落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尔区铁矿最初来

11、自法国东北部,后来从北欧进口。第3题,从图中看从到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第4题,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多元化的措施有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A、B项是改造传统工业,并未实现使产业结构多元化。C项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际中做不到,因为搬迁传统工业投资比较大,且传统工业是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搬迁后并不一定有利于其发展。,5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是( ) A发达的交通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优质的铁矿 D广阔的消费市场,答案:B 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综合题 6读图,回答问题,(1)从自

12、然角度,评价两河通航的优势。 (2)简要说明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 (3)图a中鲁尔工业区和图b中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钢铁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区位优势。,解析:此题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和中国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的比较,要求明确两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答题时,要结合两图明确两地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市场等条件。第(1)题,从自然条件上看,江阔水深、流量大、水流平稳等是优良航线的标准,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港口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政策、港区本身的服务能力和经济腹地的大小。第(3)题,主要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3、1)长江流域降水丰沛,流量大,汛期长,通航里程长且一年四季均可通航,通航条件优越,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莱茵河流域温暖多雨,河流因补给水源充足而终年流量大且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由于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落差较小,通航里程长。 (2)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强;背靠西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 (3)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区内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对应学生用书第303304页),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13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地理位置优越 煤炭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水力资源丰富 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农业发

14、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 B C D 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酸雨 B水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全球变暖 3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 A铁矿资源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解析:1.C 2.C 3.A 第1题,图示为中国沪宁杭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而水力资源都不丰富,但水资源充足。鲁尔区农业不发达,以工业为主。第2题,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CO2、SO2和固体废弃物,容易产生酸雨、水污染、引起

15、全球变暖等危害。臭氧层破坏则是由制冷剂中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地都缺少铁矿资源。,(2010年大连模拟)如图为我国某省能源基地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a处煤炭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动力煤 B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Ca处建坑口电站将电能输送到沪宁杭地区 D该煤炭基地目前已基本枯竭,不具开采价值,5该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该省铝土矿储量丰富 该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该省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 该省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 B C D,解析:4.A 5.C 根据所处的经纬度和省区轮

16、廓可判断出为山西省,图中a为大同,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近年来,该省大力发展炼铝业,主要是该省本身具有丰富的铝土矿,原料丰富;炼铝需要大量的能源,该省本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炼铝业。,鲁尔区经过综合整治后,面貌焕然一新,效益大幅度提高。据此回答67题: 6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7鲁尔区吸引新兴工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拓

17、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 B C D,解析:6.C 7.B 第6题,鲁尔区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并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第7题,新兴工业多是中小型企业、高科技工业,对环境和交通要求高。,辽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现在,阜新市已被国家界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回答810题: 8与鲁尔区相比,阜新较贫乏的自然资源是( ) A铁矿石 B水能资源 C水资源 D煤炭资源 9“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

18、主要依据是( ) 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条件优越 现代化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 A B C D 10“突破阜新”战略采取了以下部分措施,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 A加快推进煤化工,特别是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项目 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C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D在发展战略格局上,把阜新纳入沈阳经济区建设沈阜经济产业带,解析:8.C 9.A 10.C 第8题,阜新发展工业缺水严重。第9题,发展现代农业,改变产业结构,是借助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和现代化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等条件。第10题,A、B、D三项均符合鲁尔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

19、新兴产业、调整产业布局、拓展交通网等措施,省直部门帮扶则与鲁尔区的治理思路不一致。,二、综合题 11读“甲、乙工业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工业区的名称:甲_、乙_。两工业区发展工业区位因素的异同点是什么? (2)甲、乙两工业区共有的核心产业是_。 (3)甲、乙两工业区随资源的枯竭,核心产业均会受到严重影响,你认为今后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来保证其经济持续发展?,解析:由图可知甲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乙为辽中南工业区。五大湖区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充沛的水源、便捷的内河航运,广阔的市场,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等;辽中南的主要区位条件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

20、捷的陆上交通和海运条件,接近消费市场,祷茫际趿壳浚床蛔恪礁龉登灿械暮诵牟凳歉痔担黄浣徊椒箍山杓扯姆咕椋岷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答案:(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相同点:煤、铁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不同点:五大湖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水资源充足;辽中南工业区海运便利,水资源不足。 (2)钢铁工业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引进人才;消除污染,美化环境。,1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

21、题: 材料一 山西省原煤生产图。,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图中输出产品为向省外输出)。,(1)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产量逐年加大,但却没能成为经济强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晋煤外运”、“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4)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影响,(5)分析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中心和工业城市,输煤

22、、输电距离较近;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 (2)工业结构单一,长期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经济效益差。 (3)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4)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省输出产品多样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加工制成品取代原料成为重要的输出产品。这种变化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多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能持续发展。调整方向: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