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流通产业,学习目标,了解流通产业的类型 正确理解流通产业的含义 深刻理解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 了解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和物流产业的演进历程,并从总体上认识流通产业的历史发展,全面把握中外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2.1 流通产业的含义与分类,2.1.1 产业及其分类,1)三次产业的划分 2)标准产业的划分,(3)不是专门以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经济主体的商品说的流通产业,如制造商的商品购销活动、消费者非经营性的购销活动等等。,1)流通产业的界定,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显然,流通产业的事业内容是商品流通,既包括商品所有权的移动过程,也包括商品实体的运动过程。,(1)
2、它是一种营利性事业,而不是公益或公共事业,即广义的商业;,(2)它是一种以流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营利性事业,即狭义的商业;,2.1.2 流通产业及其分类,2)流通产业的分类,(1)按“业种或业态”分类 (2)按“商流或物流”分类 (3)按商品流通的阶段分类 (4)按商品流通的范围分类,1)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具有就业机 器功能 2)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 3)技术进步的从属性 4)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效果不够显著,2.2 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2.2.1 流通产业的特征,流通产业对GDP/GNP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占GDP/GNP的比重来衡量。这一比重越大,流通产业对G
3、DP/GNP的贡献也越大。从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流通产业产值占GDP/GNP 的比重的高低,与该国的商品与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关。流通业对GDP/GNP贡献程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2.2.2 流通产业的贡献,1)流通产业对GDP/GNP 的贡献,要考察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大小,可 以用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总就业人 数的比例来衡量,即一定时期内流通产业就 业人数占该时期全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越 大,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也就越大。,4)流通产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6)流通产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贡献城市与流通产业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方面
4、,城市发展对商品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流通产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及发达程度。,2.3 流通产业的发展,2.3.1 零售商业的发展,1)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的兴起 2)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的诞生 3)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的产生 4)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零售的出现,第一次革命:百货商店的兴起,革新性: I、销售方式的革新:1、商品门类全,品种多,高中低档兼顾。2、明码标价3、薄利多销4、保证退货5、顾客自由进出 II、经营方式的革新:单项经营 综合经
5、营 III、组织管理的革新:部门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第二次革命:连锁商店的诞生,革新性: 1、将生产领域的专业化、标准化、流水作业用 于流通领域; 2、网店分散、连锁经营; 3、高度的统一(所售商品、价格、服务); 4、采购与销售相分离; 5、总店统一规划、分店专门销售。,第三次革命:超级市场的产生,革新性:开架售货、柜台开放、自选服务;出口处集中付款;商品种类繁多、一站式购物体验;简单加工、方便顾客。 贡献: * 商业劳动与顾客购买活动相分离,提高流通效率 * 实现商品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简单化 * 服务由单一走向多元 * 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第四次革命:无店铺零售
6、的出现,革新性: 1、不需要设立店铺,打破空间限制,节省店面租金和其他费用支出,从而得到较多利润 2、易于操作和管理,表2-10西方国家批发商业发展阶段,1)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分离 2)批发市场的产生 3)期货交易与商品交易所的产生 4)批发交易形式的变革 5)批发商业的组织变革、经营变革和技术创新,2.3.2 批发商业的发展,物流产业一般由四大行业构成: 交通运输业。它是物流业的主要行业,不但包括各种不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而且还包括对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行业。 储运业,它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 托运业,它是货主和运输业之外的第三者从事托运委托人的行业。 配送业。它是以配送为主体的各类行业。,2.3.3 物流产业的发展,1)商物分流及物流观念的启蒙(19011949年) 2)物流实践的广泛推广(19501978年) 3)物流管理现代化(19781985年) 4)物流业的纵深化发展(1985现在),图2-5 流通中的商物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