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功率小音箱小空间如何有好听声音hc360 慧聪网广电行业频道 2003-11-18 10:28:06小功率、小音箱、小空间如何得到好听的声音 小功率、小音箱、小空间却想得到饱满的音像与宽广的音场、低频与中频的量感也很丰富,可能吗?如果真能这样,那么大功率、大音箱、大空间岂不是都白搭了? 如果按下面的方法做,保证你一定可以在小空间内,利用小功率放大器与小音箱来得到中频与低频都很饱满的声音,而且,高频也不会刺耳。总体来说,那将会是一种中、低频饱满、高频清楚而不刺耳、音像、历历在目、整体平衡性相当好的声音。 或许有人会开始怀疑。但你无须更换器材,也无须花大钱定位就能够 得到,然后,再花一点点钱就可
2、大功告成。 先说这一点点钱是多少,要怎么花,这一点点钱估计在千余元(以 16m2 空间计算)花在哪里?花在请木工师傅将房间的四面墙壁钉上石膏板。为什么要钉石膏板?因为在四面水泥墙上再钉一层石膏板后会让你的空间由硬调变为软调。而软调空间是让声音好听的基础。石膏板怎么钉?很简单,木工师傅会先在水泥墙上以角材钉框 然后再覆上石膏板。要注意的是石膏板与水泥墙之间的空隙要铺比较重磅的玻璃纤维棉,用以吸收空腔里的振动声波。不必塞得满满的,只要松松地铺上一层即可。 四面墙应该至少一面有窗,一面有门。在钉石膏板时尽量避开门、窗就是了,木工师傅会帮你钉得很美观才对。钉完之后,看你喜欢什么颜色,再请油漆工上漆,就
3、大功告成了。 当然,如果你预算足够,最好是将窗子加强再做一层铝窗以隔绝噪音,甚至更换隔音效果比较好的窗也行。要知道户外噪音强度如果能够降低 10dB,胜过将 100W 放大器换成 1000W。 软调空间转换之后,我们要用正三角形摆法,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靠近音箱,节省放大器的功率。先说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房间中都会有驻波,小空间更厉害,而要消除驻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小空间从两边侧墙反射过来的反射音既多且强,这会产生定位漂移以及声音刺耳的副作用。如果我们把音箱往房间中央摆,让两只音箱远离侧墙,这样一来侧墙的反射音就会大量减少。 再来说节省功率。如果想让声音听起来大一倍,那
4、么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就要大十倍才行。一部 50W 的放大器与 500W 的放大器价格差有多少?还有,声音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够更接近音箱来听音乐,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比较小的放大器听到一样强而有力的声音强度(跟比较远距,更大功率相比) 。 在此,你或许会有一个疑虑:聆听位置距离音箱那么近,耳朵所听到的岂不是二个音箱分开来的声音? 绝对不会,你所听到的将会是音箱消失无踪,整个音场在音箱后面再生的声音。不过。在此请你特别注意:所谓正三角形并不是要你一定将聆听位置与音箱摆成正三角形,而是以正三角形为出发点去摆,通常我会倾向聆听位置离音箱更近的摆法。换句话说,就是将音箱摆得更
5、开一些,人离音箱更近一些,这样通常可以求得更好的音场。而且,不要担心音场会小小的。相反,这种摆法所呈现的音场可能会比你原来的还要大。就是这么简单吗 I 花一点小钱让空间转变成软调,然后再以近音场的正三角形摆音箱,凭这二个动作就可以在小空间里,用小功率放大器、小音箱求得饱满的中频与低频,而且高频不会刺耳,整体声音会很平衡,没错!甚至你会得到结实庞大、密度比以前还高的音响。至于定位感无疑将会更好。 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聆听空间以及音箱摆位的重要性。不过许多人根本懒得动手去试试看,而宁愿花大钱去更换器材或线材。其实我们并不反对你换器材,不过我们认为你应该在换器材之前(之后当然也需要) ,先试试各种不同的
6、音箱摆位,它一定会为你带来不同的声音。如果音箱摆位试过,能够再将自己的硬调空间转换咸软调,这样声音一定没有不好听的道理。我深信,只要你肯动手去摆音箱,肯动脑去思考器材的声音一定会越来越好听。反之,即使您用了百万元的器材,也只是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音响冤大头而己。 5.1 音箱简介及摆放原理IT023.COM(电脑在线) 5.1 音效处理是目前比较完美的声音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电脑游戏和家庭影音方面的超级要求,传统的双声道音响也因此而退出高级音响的舞台。为了充分发挥多声道的能力,必须清楚地了解如何配置和使用整个系统。 5.1 声道的简述 5.1 声道分为预先录制和游戏两种。预先录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传
7、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如杜比 AC-3(Audio Coding 3,第三代音响编码)、DTS 等都是以 5.1 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5.1 采用左(L)、中(C) 、右(R) 、左后(LS)、右后(RS)五个方向输出声音,使人产生犹如身临音乐厅的感觉。这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这一声道可以产生频响范围 20120Hz 的超低音。其实 5.1 声音系统来源于 4.1 环绕,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一个中置单元。这个中置单元负责传送低于 80Hz 的声音信号,在欣赏影片时有利于加强人声,把对话集中在整个声场的中部,以增加整体效
8、果。 DVD 影片除了在视讯影像画质方面较 VCD 高出不少外,更重要的是其原始音场的重现。要将影片中的音场效果表现出来,绝不会是二个音箱就能够达到的,至少四个音箱才是构成一个音场的基本要求,六声道的音箱组在全音域的整体表现会更好。由于此应用牵涉到视觉场景与听觉的结合,对于影片中音场的呈现会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不以多声道的音箱组搭配,影片播放出来的音场准确性和真实性便会受到质疑。 游戏 5.1 主要是 3D 定位,从音场效果方面来看,传统 3D 定位音效的效果对于前、左、右的声音定位很明确,但是在对于后方及具有高度的声音,就可能会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差异,这对于 3D 游戏来说,无疑是一个
9、颇为不利的因素,因为在游戏中只能看到前方的景象,对于其它位置的动态就必须仰赖于声音才能掌握,若是将喇叭换成四声道或以上的产品的话,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正确的音场需要声卡和音箱共同努力,在 1999 年上半年曾经出现某些声称支持 4 声道的声卡,但是在实测之后才知道,它是将原有的二声道讯号复制一份而成为后方二声道,如此一来,自然是前方与后方的声音是相同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四声道。只有使用真正支持 5.1 的声卡和音箱,并且保持角度、高度、距离、前后左右声道连接的正确性,才能真实地还原音场。 5.1 系统的诞生,宣告了在此之前的诸如 APX、Spatializer 3D、Q-SOUND、Vir
10、taul Dolby、Ymersion、A3D 等技术的终结,它达到了真正的 3D 环绕声效果。一般来说,实现游戏 5.1,只需要 5.1声卡和音箱,如果要进行 5.1 影像播放,还需要增加一个杜比解码器。 DVD 中的 5.1 声道 要注意的是,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音效 )并不全是 5.1 声道,它只是数字录音的总称,细分为: 1、DDM,即 Dolby Digital Mono,杜比数字单声道音效; 2、DDS,即 Dolby Digital Stereo,杜比数码双声道音效; 3、DDS,即 Dobly Digital Surround,杜比数码环绕音效,双声道存储,环绕
11、声道为单声道,共五声道; 4、Dolby Digital 4.0,即杜比数码环绕音效 4.0,四声道存储,环绕声道为独立的单声道录音,五声道; 5、Dolby Digital 5.0,即杜比数码环绕音效 5.0,五声道存储,后方环绕声道是独立双声道,共五声道; 6、Dolby Digital 5.1,即杜比数码环绕音效 5.1,六声道存储,环绕声道是独立双声道,共六声道;Page: DTS,即 Digital Theater System,数字剧院系统,它采用与 AC-3 不同的压缩技术将环绕音效储存至 DVD,播放时必须采用专门的系统,才能将隐藏在 DVD 中的 5.1 声道释放出来。DTS
12、 跟 Dolby Digital 5.1 的最大差别在于两者使用不同的“算法”,Dolby Digital 5.1 将相同的资料压得更少,占用最小的空间。DTS 不刻意追求最高的压缩比,因此也有机会保存更多的资讯,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提供优于杜比的表现力。 DVD 中的声音储存方式,除了 Dolby Digital 和 DTS 数码环绕音效,还有欧洲的 MPEG 2、SONY 发展的 SDDS,或以高音质立体声为基础的 PCM 数码格式等,但目前 DVD 主要还是利用 Dolby Digital 和 DTS 来记录声音,营造丰富的环绕效果。 也许大家还听说过 THX,它是美国大导演乔治.卢卡斯所
13、提出的电影院播放标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影院的影片声音播放水准,使观众能完全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企图。因此它对电影院的空间与所有音响器材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甚至播放时银幕的亮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电影院在发给 THX 执照之后还必须每半年接受复检一次,以免器材老化而不符标准。THX 规格后来也由电影院延伸至家庭用的器材,与电影院有着同样严厉的规格,目前已有许多厂商生产符合 THX 标准的影音器材。一套完全由 THX 规格器材组成的 AV 系统应该能够达成以下的效果:全频段的高音及低音、声音更为平顺自然、在听觉范围内最少的低音失真、更清晰的人声定位。 能得到 THX 认证的器材非常昂贵,而且大多
14、都得搭配 Hi-End的音响器材才能发挥其效果,因此通常有 THX 效果的家庭影音系统,大多价格不菲。 配置 5.1 声道系统 音箱增多之后,不是杂乱地往电脑旁边一放即可。为了突出 5.1的效果,对每个音箱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PC 系统服务于个人,不能绝对按家庭影院相同的方法来摆放音箱,不过,仍有一个简单法则:高音音箱摆在高处,低音音箱摆在低处。 前方音箱以一字排开的方式面对聆听者摆放,左右分别放置一个音箱,中置音箱放在显示器前的桌面上或显示器的顶部。前置音箱与中置音箱的高度尽可能相同,而且这三个音箱的正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或是中置音箱稍微向后一点,但其正面应与前置音箱的正面平行。前置左右两音
15、箱之间的距离与听者的位置有关,在正常的观看位置上,音箱与听者的角度为 45 度。 环绕音箱摆在听者的左右两侧,两个音箱面对面朝向聆听者,两个音箱与听者的距离相同,并将这两个音箱放在高于听者坐姿时头部以上 6090 厘米处。第二种方案是在听者背后的墙上吊挂音箱,环绕音箱朝向前方或面对面。 人类对重音的定向不敏感,重低音音箱的摆放位置较为随意。然而,电脑音箱的低频范围不是想像中那么低,还是放在听者前方的地面上为佳。假如低音音箱出现谐振现象,即开大音量后出现不正常振动的声音时,可以为它安装胶垫、或在低音音箱上面放置书本等重物来消除谐振。Page: 声音传播与音箱摆放 从音源发出后直接传到聆听者的声波
16、称之为直达声。 由于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在各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扩散,因此当我们欣赏家庭影院节目时,从音源发出的大部分声波将通过房间中的墙壁、天花板等物体反射到我们的耳朵里,这种通过反射传输的声波称为反射声。 最早到你耳朵的反射声是一次反射声。一次反射声由于声波反射的时间很短,因此它的声波形状和直达声非常接近。 延时混响声是继一次反射声之后到达你耳朵的反射声,它在传输时没有方向性,因此如果出现过多的延时混响声,将会严重影响重放声音的清晰度。延时混响声的多少与听音环境形状、尺寸及建筑材料的材质有密切关系。 将卫星音箱摆放在离开室内墙壁稍远的位置时,比较容易获得良好的声音重放效果,不仅音色自然,而且声像
17、定位也更好,同时声音的空间感和纵深感方面会更强烈。原因是经过如此摆放的音箱,在直接发出声音后(直达声)到达你耳朵的时间,能够同稍后从室内各墙壁以及天花板反射后到达你耳朵的声音(反射声) ,在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别。这个时间差别最好不少于 10ms。只有这样,人脑才有足够的时间对原先听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完整的分析处理,从而避免受到早期反射声的干扰。 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听到了那些反射声,则人脑便会把这些反射声当作原先的声音的一部分,容易使声音的空间特性变得模糊不清。从人脑这一特性出发,将音箱摆放在离后墙大约 0.6m,离侧墙大约 0.9m(这是一个比例,可动态改变),容易获得比较好的声音重放效果。摆放
18、完之后,就要进行音量调节,让听者在座位上感到每一个音箱的音量均相等。如果环绕音箱距听者较近,音量控制必须相应调低,不觉得吵杂,才能获得平衡的音响感觉。技巧 正确摆放音箱 营造一个良好的听音环境网易数码报道 http:/日期:2005-10-14 11:43:12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数码论坛 多声道音箱,自己买了好久了后来大扫除,偶然间交换了音箱的位置,发现效果彻底变样了,可见音箱的摆放相当的重要,特转此帖,供大家参考罗正确摆放音箱,营造最好的听音环境1、音箱的正确摆放音箱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箱
19、的声音效果,不花一分钱就达到“升级”音箱的目的。根据房间声学环境(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封闭性及装饰)的不同,音箱的摆放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你可以尝试音箱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摆放方法,直到你感觉已获得最佳音效为止。从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来看,大致有 2.0 书架式双声道和2.1、4.1、5.1、7.1 等 X.1 声道音箱,它们各自对应的音箱数目也就有2、3、5、6、8 个之分。这样,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使之按照你的愿望发出“天籁之音”,就不是一件简单甚至可以忽视的事情了。尤其是多声道音箱系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声音定位准确且完整的音场,这对于 PC影院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而要达到目的
20、就有赖于音箱的正确摆放。对于音箱的摆放方法,目前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杜比实验室推荐的“专业”摆法,有常见的七种典型居室空间摆法,即所谓的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和菱形摆法等。下面我就按照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类型,结合这些常见的音箱摆放方法进行通俗的阐述。(1)书架式 20 音箱的基本摆放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 1.52 米为宜。注意音箱应与后墙、侧墙相隔一定距离(2050 厘米以上),因为一般的 2.0 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如果音箱紧靠着后墙,倒相孔中的声
21、波不能完全放出,声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些音箱更是必须借助墙壁的反射、叠加、混音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音箱也不要离侧墙太近,以防侧墙体的反射作用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与强度而影响音质。然后使音箱与聆听者构成一个 45角的正三角形,并尽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聆听者坐在所谓的“皇帝位”上,即可得到最佳听音位置和回放声效。除了角度不变外,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由于这种摆放方法使聆听者在听音时与音箱的距离多在一米左右,而且聆听者不可能跟 Hi-Fi 音箱用户那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所以“正三角形法”又俗称为半自由近音场听法
22、。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可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一种摆法。(2)X1 式多声道音箱的基本摆放常见的有 2.1、4.1、5.1、7.1 等 X.1 声道音箱,在此首先说一下它们共有的“.1”声道的概念。以杜比数码 5.1 声道系统为例,它除了提供 5 个全频带声道的环绕声左、中、右声道及左环绕和右环绕外,还有第六个声道,即低频效果声道。该声道可提供令人震撼的超重低音效果,而其频带宽度只有可听频率范围的十分之一(即其他声道带宽的十分之一),因此被称为“.1”声道,对应的音箱就是超重低音音箱(俗称低音炮)。对于低音炮的摆放
23、,从理论上来说没有硬性的规定,因为人类的耳朵对于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即低音基本没有方向性或指向性不强,所以低音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一个部位,但其实只有真正的 AV 低音炮才能如此。一般多媒体音箱的低音炮所含括的低频范围上限至少为 300Hz、甚至 3000Hz,不少低频中较高频率的声音是从低音炮中发出来的,所以建议将低音炮摆放在电脑桌下、显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即聆听者正前方和前置声道同一条线的地面上,如此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果低音炮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效果(如图 1)。对于 4.1 声道音箱,它只是在 2.1 音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后置环绕音
24、箱,以强化声音的定位与环绕效果。对于环绕音箱,一般建议摆在聆听者主座位置的左右两侧,以面对面方式架设,即直接对着听音区域、朝向聆听者。架设高度约高出聆听者坐姿时头部以上 6090 公分处,或者按照杜比实验室的规定将其挂在聆听者左后和右后 180CM 高的墙上,这样有助于减少定位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最好与用户中轴线对称,与用户的距离不超过 1.5 米。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音箱的朝向与角度,而不要死板地平挂在墙上,以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如果此方案不行,亦可吊挂在后方的墙上,高度仍旧维持前述,以面对面或面向前方均可;若聆听者附近均无墙面可供吊挂音箱时,则可利用音箱架或者小桌子来替代墙上安装方式
25、,以面对面的方式再置于聆听者的左右两侧;实在不行也可将音箱放置于聆听者后方两侧地面上,但最好稍微垫高离地几十公分且音箱面朝上。这样,就能够在听音区域创建一个扩散的、包围感很强的声场,就像是电影院和配音间里的声场一样。如果环绕音箱位置太靠前,就无法获得足够后向效果,如果环绕音箱位置太靠后,那包围感和环绕信息与整个声场的整合性就会减弱(如图 2)。 图片附件: 音箱的摆放示意图 20.jpg (2005-8-28 01:12, 12.35 K)图片附件: 4.1 声道音箱摆放示意图 41.jpg (2005-8-28 01:12, 15.54 K对于 5.1 声道音箱,它则在 4.1 音箱的基础上
26、增加了一个中央声道的中置音箱,专门用以播放电影对白和人声等音效。对于中置音箱,可将其摆放在显示器的上方或显示器前的桌面上,要求它与前方的两个主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可在同一平面上且高度尽可能相同,也可将中置音箱稍稍后移一些,但其正面仍与前置主音箱正面平行,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声音回放效果(如图3)。架得太高,声音会显得像是从上面压下来的,放得太低就会造成对白被矮化。图 3 5.1 音箱摆放示意图而对于面世不久的 7.1 声道音箱,则又比 5.1 音箱多出了两个环绕音箱。它的出现使电脑音效的声场趋于完整、声音定位更加准确、层次感越加分明。7.1声道音箱的摆放,可以结合前面讲述的方法分别进行,重点
27、放在四个环绕音箱上。可将其摆放或挂在聆听者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的两侧位置(墙上或音箱架上),朝向聆听者并且以面对面的方式摆放,架设高度约高出聆听者坐姿时头部以上 6090 公分处,应保证左边的两个音箱和右边的两个音箱分别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另外,左前、右前环绕音箱,除了应处于与聆听者和电脑屏幕垂直的一条直线上,还要与后面的一对环绕音箱同处一个平面内。这样,通过正确的摆放,你就可以体验到全新 7.1 声道音箱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了(如图 4)。图 4 7.1 音箱摆放示意图此外,在音箱的摆放和使用中,还要注意防止驻波的发生和避免箱体的谐振等问题。其中对于箱体的谐振,即音箱放在电脑
28、桌上,当开大音量时桌子随之产生的震动,音量越大、谐振就越明显。Hi-Fi 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加以克服,多媒体音箱则使用橡胶垫脚来减小谐振。如效果不理想的话,可尝试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海绵等,在箱体上压上书籍等重物的方法加以解决。 图片附件: 5.1 音箱摆放示意图 51.jpg (2005-8-28 01:13, 14.72 K)图片附件: 7.1 音箱摆放示意图 71.jpg (2005-8-28 01:13, 16.1 K)2、房间与音箱的匹配除了正确的摆放外,音箱的音效还深受房间声学效果的影响,这里面包括房间大小和音箱功率的匹配、房间的建筑结构与音效的关系等容易忽视的问题。(1)房间
29、的建筑结构与音效的关系选购了功率与房间面积相匹配的音箱后,还要注意影响音箱放音质量的房间的建筑环境因素,包括房屋层高、房间形状、室内摆设以及墙角空置等。上面已经说过,在室内和在野外的听音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要大大强于后者,这就是得益于室内良好的听音环境,即借助房屋墙壁与空间对声音产生适当的反射、混响等作用,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才能得到较好的放音效果。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音箱越靠近墙与墙、墙和顶、墙于地面的交界处,它的低音输出就会越强。当然,那些倒相孔朝后的音箱在摆放时切忌太紧靠着墙,因为倒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动的只是墙的局部而非墙的整体,声场
30、效果自然不佳。所以说,音箱的放音质量与房间的结构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而言,最有利于听音的房间的面积为 1520 平方米左右,层高在 2.8米以上,房间形状呈长方形且适当不规则,室内的摆设稍微混乱且空墙角少等。而最差的情况是房间仅为 5 平方米以下、层高 2.4 米以下、房间形状极其狭长或有拐弯、室内摆设大面积玻璃或光滑制品、空墙角多且呈正方体等。这是由于房间够大才有利于音箱的合理摆放和音效的发挥,屋顶够高才会使音场的立体感和纵深更好,而选择长方形且适当不规则的房间则是为了避免增加回声、造成声染色。过多裸露的表面则会引起反射,使得声音变得刺耳,或者使对白变得含糊不清。因此稍微杂乱的屋子对
31、听音有利,东西杂乱往往能够吸收多余的音波反射,使房间接近正确的混响指数。对于那些听音环境很差的房间,也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办法。比如避免选择那些完全正方形的房间,或者一边长度是另一边两倍的房间;放弃多媒体音箱改用高保真耳机;使用吊灯、挂饰等设法把屋顶变得不规则而改善其顶部反射;尝试铺设毛毯或者窗帘、挂棉毛制品来控制反射声所带来的影响;在墙角堆放杂物或贴吸音材料或通过家具的摆设让屋角变得不规则等等。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弥补听音环境差而对音箱音效造成的影响。(2)房间大小和音箱功率的匹配通常情况下,在选购音箱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音箱功率与房间大小的匹配。两者合理搭配,音箱的音效才会达到
32、预期的理想境界。那种小屋子配大功率音箱、或者大屋子配小功率音箱的做法,都会对音箱的回放音效产生不良影响,都是不太明智的“行径”。这种状况就好像我们平时拿一个收音机,分别在卫生间、大客厅以及户外所听到的不同的声音效果相似。所以说,好的音箱要有好的环境才能产生好的声音。时下由于很多家庭和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用来放置电脑/音箱的房间有大有小,既有 10 平方米以下的“陋室”,也有 1020 平方米的、甚至还有 25 平方米以上的“大户”人家。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房间的大小来分别搭配不同功率的音箱。在这些方案中,对于 10 平方米以下的“陋室”,一般建议你选用高保真耳机、10W30W 的微型 2.0、
33、微型 2.1 音箱为佳,那些 4.1/5.1 音箱既会拥挤得无法摆放、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当然不宜选购。而 10 平方米以上,尤其是在 1525 平方米这个范围内的房间应该是较为常见的类型了,因此可供选择的搭配方案也是最多的。市面上的功率为 30W100W 的、大中型 2.0、X.1 音箱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选购了。这些音箱大多设计精良、功率充足、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无论是音乐发烧友、游戏玩家,还是PC 影院迷,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满足;对于那些 25 平方米以上的“大户”人家,适合与之搭配的音箱多要求在100500W 左右,目前市面上的此类国产音箱屈指可数,只有惠威的T20
34、0A(2.0)、罗技的 Z-680(5.1)等几款产品可供选择,如果你腰包够鼓,那些在电路设计和单元素质方面颇具优势的进口大功率多媒体音箱也可加以考虑。此外,影响音箱放音质量的还有音量调整与“煲机”问题。所谓的音量调整,就是将所有音箱的音量调整至聆听者在座位上感到每一个音箱的音量均相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尤其是对于带有环绕音箱、有精确 3D 定位要求的 PC 影院系统,也是决定其是否能够得到震撼音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调音时可按照聆听空间的大小、聆听者与音箱的远近,结合音箱说明书来耐心进行。所谓的“煲机”问题,其性质与新车的“磨合”相似,即音箱买来后,先让其以较大的功率持续工作,以达到使音箱扬声器的振膜完全舒展、电路迅速老化、箱体接缝稳定等目的,最终使音箱的音质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煲机”时间可视情掌握,一般在 70100 小时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