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901860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学案(121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第 1 课时预学自测 一、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历程:在人口增长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呈“_”形,在历史上,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_,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得_。2.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是 ,即一定时期内 与 相减的得数。你能给出其数学表达式吗?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因素: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 的制约,也受到从 到 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1)经济基础: 、 、 、 等(2)上层建筑: 婚姻生育观、

2、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等(3)其他:战争,自然灾害由于 发展引起 、 和 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二、人口增长模式1 “高高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时间 原始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_社 会初期基本特点 _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 增长率 _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 长率人口增长状况 极为缓慢 较慢原因 以_、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以_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转变过程 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平均寿命有所延长合作探究 1.下面是 2000 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根据上述数学表达式计算填写

3、下表:国家 总人口(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新增人口 (万)埃及 6398 2.50 0.65日本 12687 0.94 0.82表中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埃及属于 国家,日本属于 国家。由上表比较可看出自然增长率高低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何关系?思考:人口数量变化是否只与增长率有关?2.右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示意图,你能说明该国什么时间人口规模会达到最大?说出你的理由。3.完成课本第 4 页,活动内容。第 2 课时预学自测 二、人口增长模式1 “高高低”模式2.“高低高”模式时间 区域 原因 特点_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欧洲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 亚非拉

4、_生产方式代替了手工劳动,_水平提高,_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_率显著下降高_、低_、高自然增长率时间自然增长率03.“低低低”模式(1)特点:_出生率、_死亡率、_人口自然增长率。(2)原因: 。(3)分布:世界主要_国家,而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_”型向“_”型过渡。合作探究 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及人口数量变化(细实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表示 ,由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曲线变化得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由 下降开始的。(2)原始型和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高-高-低”模式,如何区分?从特征上原始型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自然增长率

5、;从曲线上看原始型自然增长率波动 ,人口数量 ;传统型死亡率有明显 ,人口数量呈 趋势。(3)由图看 C 阶段自然增长率前期 ,造成人口数量 ;后期自然增长率虽有所 ,但是人口数量仍呈 趋势,原因是 。根据上述分析 C 阶段人口问题主要表现: ,其年龄结构呈现出 ,如此人口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4)D 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的普及和 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的提升,人们 和 发生较大的变化,出生率开始呈 的趋势,而死亡率明显有所 ,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 ,甚至出现 现象。从年龄结构看呈现 趋势,导致 等问题突显。因此处于此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在人口发展中采取 政策。图解不同国家人口

6、问题的表现、影响与对策:受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人口基数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产生差异。随堂检测 1.下表是 1950 年和 2000 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回答:(1)由图表比较:增长最快的大洲 ;增长最慢的大洲 。(2)由图表比较分析可知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主要受 ( 大洲) 影响。原因是它们多属于 国家,其人口规模 、自然增长率 。(3)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快、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大洲。分析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第 3 课时三、中国人口增长(一)增长过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 1949 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加速增长阶段

7、。19491957 年,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基本上高于 3,死亡率则有较高水平下降到 1左右,人口增长非常迅速。第二阶段:人口负增长阶段。19571961 年,出生率急剧下降,到 1961 年达到最低点 1.8,死亡率急剧上升至 1960 年的 2.5,达到最高,人口出现负增长。第三阶段: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 年,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一直维持在 2.7以上,尤其是在 1963年达到最高点 4.3,死亡率则稳步下降到 0.9,人口高速度增长,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 2.0。第四阶段: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 年,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1976 年以后便维持在 2.0,死亡率维持

8、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自然增长率最低达到 1.1左右。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 年,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出生率则有两次较大波动,1982 年和 1987 年的出生率分别为 2.8和 2.3,因此人口呈波动增长。第六阶段: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 年至今,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稳定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基本上在 1.6以下,则稳定在 0.7以下,人口呈缓慢增长趋势,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1以内。从以上情况可见,19581961 年的第二阶段的形成情况比较特殊,由于 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 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们生活困苦,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1963 年

9、出生率是建国后出现最高的年份,原因是 基数小,补偿性生育 ;1965 年以后,死亡率较稳定,人口的变化直接受出生率的波动影响。出生率的变化,一方面 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影响,更重要的是受 计划生育政策 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后实行 计划生育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80 年代以后出现两次小的增长高峰是 60 年代人口高出生带来的滞后影响。(二)我国人口问题及对策:问题: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政策基本内容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核心是 少生四、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

10、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读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 35 题。3图中 A 国所反映出的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问题C劳动力过剩问题D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4下列四国中,与 A 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A巴西 B瑞典 C美国 D印度5关于 B 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说法正确的是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应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的自然增长

11、率高,人口增长快育龄人口多,人口增长潜力大A B C D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回答 67 题。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A甲和乙 B乙和丁C丙和乙 D乙和丙7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们受教育水平高A B C D二、综合题:8、读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影响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该国主要人口问题是:解决措施是 。(2)结合图示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3)图中唯一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国家是 ,并解释其主要原因

12、。9、根据下列 A、B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_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反映了该国属于_(类型)国家。 (2)B 国 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 _的特点。若 B 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 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 ;_ 。拓展延伸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年龄构成表示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

13、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段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一般表示形式如右图:塔的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出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常见几种形式见下图: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示意图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 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 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 字塔已变形人口增长特点 少年儿童比重大,出生 率、死亡率都比较高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出生率、死亡率差不多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出

14、生率长期下降,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 “人口爆炸”现象;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对人口增长的制约;3、理解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1、地球及我国的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2、人口容量特点。 第 1 课时预学自测 一、 “人口爆炸”(1)“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 20 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_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2)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_增长,特点是开始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 。二、环境的限制性(1)_是人类生产生活

15、资料的主要来源。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 与日俱增。(2)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_,是_的自然资源。出现的问题:_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_。(3)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_。出现的问题: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_,有的甚至趋于_。(4)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出现的问题:利用不合理,水体_,淡水资源_。(5)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的后果:_ 加剧,_ 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_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6)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_、_所能容纳的_和_的

16、大小。合作探究 1、读教材第 10 页 “世界10 亿人口年表” ,分组计算、探究、分析问题:计算 1830-1999 年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用的时间。 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如何?特点是什么?2、阅读教材第 10-11 页“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 ,完成第 11 页“活动” 。3、读教材第 11 页 “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完成第 12 页“活动” 。随堂检测 1下列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 )A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根本不存在B马尔萨斯有意夸大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巨大差异C马尔萨斯人口学说荒谬至极,毫无意义D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作为一

17、种趋势,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不断下降C、由于自然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D、自然资源的数量、种类、规模、范围一般不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3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表现为(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4.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字母代表的选项填入图中的方框内。人 口 增 长人 均 耕地 减 少 城 市膨 胀 开 垦新 耕 地农 药 、 化 肥 用

18、量 增 加耕 地 面 积 减 少水 土流 失A、粮食需求量加大 B、建设用地增加 C、工矿规模扩大 D、土壤污染加剧 E、土地荒漠化 F、植被破坏 G、土壤肥力下降 H、粮食产量下降第 2 课时预学自测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_和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_。它是环境承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资源因素: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呈_相关。(2)科技发展水平: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

19、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与环境人口容量也呈_相关。(3)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它与环境人口容量呈_相关。2.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_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 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人口容量是_和_相结合的产物。4.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_、_、_。合作探究 1、读教材第 14 页“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完成第“活动” 。2、读教材第 15 页“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完成第15

20、 页“活动”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1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 B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C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2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B它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C它是指地球空间能容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就是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都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 34 题。3以下组合关系正确的是( )A

21、科学技术获取资源数量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人口容量C科技水平人口容量资源获取数量 D人口文化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4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5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 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6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

22、能承受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7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最低的地区是( )A北温带 B中温带 C干旱半干旱区 D青藏区二、综合题8、阅读“PPE 怪圈”材料,回答问题。“PPE 怪圈” (见下图)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由于 PPE 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被用作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生 活贫 困 人 口增 长环 境退 化(1)对比、三组因果关系,试分析“

23、PPE 怪圈”的基本原因: 。(2)从 、线索入手,说明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线索成立的原因: 。(4)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 怪圈” 。9下图是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预测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表示 ,表示 ,表示 。 (2)世界人口达最高值大致在 年前后,如果盲目增加人口,必将导致资源的 和环境的 。 10结合下表及有关材料,回答:表一 未来某地区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耕 地 森林面积 淡水(平均)1 000平方米 1 000平方米 2 000立方米表二 某地区现有资源

24、总量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有效)6 200万 22万平方千米 8万平方千米 75万平方千米5 105亿立方米材料一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 000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而减少8 000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 l 万平方千米。(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林地 ,淡水 。 (2)未来该地区环境对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 (3)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 ,但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 。拓展延伸木桶效应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

25、决于其最短的木板。思考: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哪种资源可能是那块“最短的木板”?第 3 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运用图表探究和总结人口迁移问题,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激发自己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预学自测 第 1 课时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思考:什么样的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点拨: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有无变更定居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

26、迁移。二是有无越过行政区界线。如下图,A、B、C 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 B1 到 A1、 A1 到 B2、B2 到 C1 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三是有无改变定居地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认为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拓展: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分类、原因及方向: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外国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的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人口稠密国家

27、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特点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合作探究 主题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探究一:如何界定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探究二:结合教材 P17 活动,判断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为什么?并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1.外出度假2.青岛的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北京大学去读书3.王艳从甲县 A 中学转到乙县 B 中学去读书4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5.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6.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随堂检测 1.读下面模拟人口迁移示意

28、图,完成(1)(2) 题。(1)图中各箭头流向的含义,正确的是(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b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c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d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Aab B cd Cbc DBd(2)与 P、Q 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美国 中国 澳大利亚 墨西哥A B C D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湘妹子到深圳经商多年属于人口迁移B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属于人口迁移C去西欧旅游属于人口迁移D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3.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

29、迁移 D人口流动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5. 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运用图表探究和总结人口迁移问题,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激发自己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预学自测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

30、的影响 案 例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迁移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2.经济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 例经济发展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美国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国交通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

31、移的障碍,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大型建设项目布局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新疆石油基地建设吸引人口迁入三峡水库建设,库区百万移民迁出3.政治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二、图解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引起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人地关系产生不协调,关系如下图所示: 合作探究 主题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探究三:读教材 P16“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思考探究近现代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的原因中国、印度等地欧洲非洲探究四:结合教材 P19 活动

32、,分析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探究其原因、类型、原因。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1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人口稠密区迁往人口稀疏区人口稀疏区迁往人口稠密区 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BC D2. 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 ( )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3. 明清后, “闯关东 ”的移民人数最多的是 ( )A山西人 B河北人C河南人 D山东人4. “闯关东”中的“关”指的是 ( )A居庸关

33、B嘉峪关C山海关 D玉门关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6.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资源开发因素7.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8.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C.流动人口数量

34、有逐年减少的趋势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 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 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1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组织性迁移为主 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 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11.下列城市的发展早期是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形成的是( )A.中国的广州、深圳 B.美国的阿伯丁、伦敦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 D.中国的大庆、攀枝花2、综合题12读新

35、中国成立以来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回答:(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迁移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1954一1960年为_ 时期,其中,1954一1958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19581960年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的原因是: 19611976年为_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771984年为_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84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试从改革开放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2)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农村的原因是什么? (3)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各有何影响? 13.下图是人口迁移示意图,读

36、图回答问题。A BCDEF乡 村中 小市城 大 城 市(1)表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是_。(2)属于城市化进程的是_。(3)欧美一些国家的部分人口向往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他们采取的迁移方式_。(4)平度市是青岛市的一个县级卫星城市,由于开发区和工业新区的建设,许多当地农民及外地民工来到了这里,同时,近几年有很多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等调到了青岛市区工作,他们的迁移分别属于图中的_和_.你认为他们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对平度市的社会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14.下图为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读图后按要求回答:(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 、_ 和_ ,这三

37、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 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 和_ 。 第 4 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学习目标1.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的形成。2.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及原因。预学自测 1.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和 的总和。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 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3.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现象初婚年龄大小 婚姻稳定程度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4.中国文化与人口合作探究 1.文化及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38、和。地理学对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东亚稻米文化、南亚佛教文化、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是由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它也能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作用。学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如晚婚的爱尔兰妇女,主要受婚俗的影响。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主要是受

39、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能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2.中国人口文化与人口发展逐渐革除的陋习 发扬光大的文化 积极意义婚俗和制度 生育 变化人 口文化职业选择人口流动【金典例题】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B、婚姻关系不稳定现象的存在使人口的出生率升高C、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解析: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之间,一般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对

40、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如果婚姻关系不稳定现象长期存一般会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世界上的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答案:D例 2 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文化事物和现象方面的差异,回答以下问题(1)填写下列表格 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油料作物主要糖料作物主要能源传统交通工具饮食习惯住宅特点运动项目北方南方(2)表中所示的文化事物,属于物质文化事物的有 ,属于精神文化事物的有 。(3)简要说明南北文化事物的差异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解析: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有一定的物质形态称为物质文

41、化;后者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被称为精神文化。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都打下了自然环印记,人类的各项活动也直接或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自然环境不同,文化事物和现象就会出现差异。答案:(1)北方 旱地 小麦 花生 甜菜 煤炭石油 马拉大车 面粉 平顶保暖 溜冰南方 水田 水稻 油菜 甘蔗 水能 船舶 大米 斜顶 游泳(2), (3)人类的各项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自然环境不同,文化事物和现象就会出现差异。北方热量、水分少,所以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旱地作物,南方热量、水分多,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喜高温,生产期较长。北方冬季寒冷,房屋建筑注意防

42、寒和保暖,南方湿润多雨,房屋建筑注意防雨防潮。北方多沉积盆地,因此多煤炭资源,南方多山地丘陵,水能丰富。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1 文化是指 ( )A.各种书本中介绍的知识 B.人类社会意识形态C.广播电视中传播的知识 D.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下列叙述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 A.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B.日本多火山、地震C.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A.陕北民歌 B.我国制造的“神舟号飞船”C.山东蓬莱附近海域出现的海市蜃楼 D. “三北防护林”4.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43、 (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5.在当代社会,下列属于婚姻体制新观念的是验生活 ( )多子多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A. B. C. D.6. “学而优则仕”中的仕是指 ( )A.工人 B.农民 C.统治者阶层 D.被统治者阶层7.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 ( )A.早出晚归 B.安土重迁 C.季节性迁移 D.逐水而迁8.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C.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9.以下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山川林木经过人类开发,也可成为文化 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这一现象及产生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A. B.C. D.10.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主要原因是 ( )A.养儿防老 B.扩大门派的势力C.发展农业生产 D.促进工业生产和商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