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四叠球菌的抑杀作用一实验目的:探究氨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四叠球菌的抑杀作用二实验原理:1. 氨苄青霉素对细菌的抑杀机理:抑制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2. 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机理:3. 白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机理:4. 四叠球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机理:5. 关于涂布法:6. 关于滤纸片法:三实验材料:抗生素:氨苄青霉素(200ug/ml,180ug/ml,160ug/ml,140ug/ml,120ug/ml ,100ug/ml,80ug/ml,60ug/ml,40ug/ml,20ug/ml)菌种: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叠球菌培养基:营养
2、琼脂培养基接种方式:涂布法四实验记录第三天:观察培养 24h 后抑菌圈大小100 80 60 40 201 4.22 4.4四叠球菌(=2.8)3实验结果 高度敏感高度敏感高度敏感高度敏感高度敏感1 1.85 1.3 1.8 1.3 0.92 1.8 1.4 1.7 1.2 1.0白色葡萄球菌3 1.9 1.2 1.8 1.1 0.8实验结果 高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1 0 0 0 0 02 0 0 0 0 0大肠杆菌3 1.2 1.0 0.9 0 0实验结果 无明显抑制作用无明显抑制作用无明显抑制作用无抑制作用无抑制作用氨 苄青 霉素 浓度 ug/ml菌种第四天:1. 观察揭
3、掉滤纸后菌落生长情况100 80 60 40 20白色葡萄球菌 抑菌圈内无菌生长实验结论 上述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对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杀灭作用四叠球菌 处无菌, 滤纸圈周围有浓圈, 1 2 3 4 5浓圈外有些菌生长。 3实验结论 杀菌 抑菌 抑菌 抑菌大肠杆菌 无现象实验结论 无抑制作用2.观察加大的氨苄青霉素浓度对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100 80 60 40 201 抑菌圈较大,相邻抑菌圈皆有较大部份重叠,平板上几乎被抑菌圈占据。2 同 1四叠球菌3 同 1平行成功1 菌分布均匀。抑菌圈较小,轮廓不清,圈内有菌。2 菌分布不均。抑菌圈较小,轮廓不清,圈内有菌, 圈较为 1 2 3明显。白色葡萄球菌
4、3 菌分布均匀。抑菌圈较小,轮廓不清, 圈较为明显。 1 2 3平行成功1 菌分布均匀,但较少。无抑菌圈。2 菌分布均匀,但较薄。无抑菌圈。大肠杆菌3 菌分布均匀,且较多。 圈 1 2 3较为明显,但较小。平行失败氨 苄青 霉素 浓度菌种氨 苄青 霉素 浓菌种实验现象:各个浓度对大肠杆菌依旧无明显抑菌圈。第五天:对第四天四叠球菌平板中滤纸周围的白色物质进行斜面培养 24h 后观察实验结果:有白色菌大量繁殖,故所培养的白色物质为活菌。五实验结果1.氨苄青霉素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2.氨苄青霉素对四叠球菌的抑制率:3.氨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制成表格)4.每种抗生素的最小抑制细菌浓度 MIC:(在试验确定选取的浓度条件下)5.T 值检验六。实验分析100与 80100与 60100与 40100与 2080 与6080 与4080 与2060 与4060 与2040与 20白色葡萄球菌四叠球菌大肠杆菌对照组t值菌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