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说教材:地理是一门知识类的学科。高中地理(必修) ,从环境中与我们联系最为密切的事物和现象入手,学习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必修)分为上下两册,共八个单元,前四个单元为上册,主要讲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后四个单元为下册,主要讲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城市的区位因素(一)是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和地理环境” ,是高一地理必修下册的重要内容,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在第一节总论了聚落的形成之后,具体的对人类最主要的居住形式进行分析和学习。与后一课“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为并列的内容。学习这个部分,对于我们
2、认识影响城市的因素、了解城市选址的原则,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人类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总结出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学生能以当地的城市为例,分析其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的区位因素。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设定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2、让学生尝试总结,是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加强这个方面能力的锻炼,同时促使学生思考。3、以当地的城市为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家乡的关注和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分析和总
3、结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和掌握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的依据:1、分析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而设定的。2、只有认识到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才能正确的认识城市的选址,为后面学习打下知识基础。3、把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设为难点是因为,河流对城市的具体选址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这个部分,需要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方法引导读图讨论原因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练习巩固具体方法有:讨论法、提问引导法等讨论法:本节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以讨论为主开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最重
4、要的是,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问引导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课时:1 课时教具: 投影仪 ppt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乡村的形成过程(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城市选址的故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5分钟。比如成都,又称龟城,它有什么故事?张仪在成都筑城遇到的最大麻烦主要是选址问题,因为初来乍到对地层与土质状况不熟悉,城墙垒起就倒塌了,因而屡筑不成。譬如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就说“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
5、 便就。故名龟化城”。(教师承接)上节课我们从社会角度谈了城市起源,当城市出现后就要考虑它的位置选择这就是城市区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二、讲授新课一、城市区位(板书)分布: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二、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幻灯片 1 中国城市的分布学生讨论分布规律 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且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东部多,西部少。(一)地形与城市区位(板书)1.平原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学生讨论 为什么?教师归纳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便于农耕,有农业剩余产品,地形平坦便于交通和节省建筑投资,人口集中幻灯片 2 美国大城市带学生思考讨论 美国大城
6、市带有何分布规律?教师归纳 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如: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波华城市带,五大湖沿岸平原的芝匹城市带,太平洋沿岸平原的圣圣城市带。幻灯片 3 世界大城市分布图学生活动 找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分布参考答案 大约 60N 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地区。幻灯片 4世界大城市分布图学生讨论 分析巴西城市的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2.高原热带城市分布的优良场所教师归纳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凉爽,适宜人口聚集学生讨论 对山区的城市,应该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3.河谷或较开阔的地方山区城市的分布点教师归纳 交通方便,地形平坦,人口易聚集举例 如甘肃省的兰
7、州。幻灯片 5 中国城市的分布学生思考讨论 中国城市的分布除了受地形影响外,还与什么有关?抽一位同学回答。参考答案 与降水有关。在降水量小于 400mm 等降水线的地区城市很少,只有齐齐哈尔、包头、兰州、乌鲁木齐 4 个。幻灯片 6 世界城市的分布。学生思考讨论 为什么欧洲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60N 以南的地区?与气候有关。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小结:1.平原城市最密集的地区2.高原热带城市分布的优良场所3.河谷或较开阔的地方山区城市的分布点(二)气候与城市区位(板书)学生讨论 对于气候的特点,城市应该分布在什么地方?1.气温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地区,尤其是温带地区。学生讨论 为什么?归纳 温带气候
8、冷热适宜,适合人类生存。举例 全球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 69%集中在 60N25N 之间,其 25%集中在南北纬 25之间。2.降水温带地区的城市又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学生讨论 为什么?归纳 沿海地区降水适度,适合人类生存。提问 从气候的角度来看城市多分布于什么地区?归纳 温带的沿海地区拓展 此外,城市的小气候对城市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如西欧的城市多受西风影响,大城市扩展时多向西方发展,因为在上风带不易受工业烟尘和污染物影响。以伦敦为例:市区西方多为上流住宅,市区东方多贫民区。气候对城市区位影响小结: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度的气温的中低纬度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
9、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过渡 自然因素中除了地形和气候外,河流对城市的区位影响也很大。(三)河流与城市区位(板书)学生自学思考 河流对城市有何作用?1.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板书)(1)提供水源分析 城市离不开水源,而靠近河流是城市解决水源的主要途径举例 如原始社会的村落遗址多在河流两岸。(2)提供便利交通分析 城市是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周围地区、城市联系密切,因此城市的选此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在河流及其沿岸往往交通方便。所以城址与河流结下不解之缘。(3)在古代有军事防卫功能如我国的天津在以前叫天津卫,还有威海卫,瑞
10、士的伯尔尼。归纳2.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 )(1)河流运输的起点或终点原因:这里是货物的集散中心,易发展为城市。如:江西的赣州。(2)河流的交汇处原因:这里人流货流大,易发展为城市。如重庆、武汉、天津。(3)河口处原因:这里人流货流也大,易发展为城市。如上海、广州。三、巩固练习1.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C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2.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B )A.气候干旱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B.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D.高纬度的寒冷地区课后作业部分聚落 B 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 A、B、C 三处 B 的平地面积最大,有较
11、大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城市,A 、C 的平地面积相对较小发展的空间受限制。B 处于两河的交汇处水路有三个方向,A、C 水路只有两个方向,所以人流货流在 B 处最大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四、归纳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等三大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先决定人口的分布多少,再对城市的地域分布产生影响;河流对于城市的区位给了具体的定位,它对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教学板书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一、城市区位分布:(一)含义位置自然因素(二)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二、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一)地形与城市区位1.平原城市最密集的地区2.高原热带城市分布的优良场所3.河谷或较开阔的地方山区城市的分布点(二)气候与城市区位1.气温城市多分布于中低纬地区,尤其是温带地区2.降水温带地区的城市又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三)河流与城市区位1.河流对城市的作用(1)提供水源(2)提供便利交通(3)在古代有军事防卫功能2.城市的区位(1)河流运输的起点或终点原因:这里是货物的集散中心,易发展为城市。(2)河流的交汇处原因:这里人流、货流大,易发展为城市。(3)河口处原因:这里人流、货流大,易发展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