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00709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香版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新课改的提出:我国之前进行了 7 次改革,这次是 1999 年启动的第 8 次改革;2001 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 年 9 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 38 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 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 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时代背景)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1980 年联合国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二、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背景)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三、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2、简答题、论述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有:(1)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 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5

3、)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6)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7)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2四、 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国际上课程现代化三大典型代表:赞科夫、布鲁纳、瓦根舍因。第二节 新课改的目标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与内容

4、(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与内容)(一)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基础教育课改的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

5、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建

6、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3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动力。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

7、,包括:学会学习,扩充并整合知识,思考和推理,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三、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第 2 章 新课程理念一、新课改的核心和基本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改的基本理念:1).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2).重建课程结构,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3).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经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统整学生的生活和科学世界;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二、新课改的主要理论基础:影响基础教育宏观改革的理论:人力资本

8、理论、终生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影响微观领域: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多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视觉- 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等。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4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

9、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三、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1).观念新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 ;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教师观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时代性的核心角色特征):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

10、.从学校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需要运动综合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包括与同事及家长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5教学观 :1.教学目的看: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果:让学生经历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含而不露、显而不僵、生动形象

11、且符合实际;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2.师生关系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教学过程与结果看: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学习方式新: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特点:自主性是自主学生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 ;独立性;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 :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特点: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12、。过程:问题阶段-计划阶段 -研究阶段-解释阶段- 反思阶段合作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特点: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意义:合作学习能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6主动性(首要特征) 、独立性(核心特征:“我能学” ) 、独特性、体验性(突出特征) 、问题性。3).评价体系新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3、四、新课程评价的改革方向(一) 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1.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3.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开放性的执行评价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二) 教师评价改革1. 打破“唯学生成绩”论教师工作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 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

14、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三 )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原则;2.评价主体参与原则和互动原则;3.评价内容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原则;4.参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5.倡导质性评价的原则;6.评价的激励原则。第 3 章 综合实践活动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一、 概念、性质概念: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7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3 年级

15、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 课时。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二、 特点:1.整体性/综合性:主题的选择范围是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三、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1.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 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 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 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6. 把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

16、多媒体教学一、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1.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2.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3.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二、多媒体教学(一)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8(二)利弊: 优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可以形象、方便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提高教

17、师的综合素质;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缺点:颠倒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大容量导致教学重难点模糊不清; 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 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三)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1. 紧扣教材,有的放矢; 2. 个性突出鲜明,富有创意; 3. 适度的艺术性,激发情趣;4. 讲究画龙点睛,适度动用;5. 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6. 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1.新课程改革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00 年制订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年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中小学学校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程单独开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