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900092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岳塘区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岳塘区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一圆环形铝质金属圈(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放在匀强磁场中,设第 1s 内磁感线垂直于金属圈平面(即垂直于纸面)向里,如图甲所示。若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那么第 3s 内金属圈中( )A. 感应电流逐渐增大,沿逆时针方向B. 感应电流恒定,沿顺时针方向C. 圆环各微小段受力大小不变,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D. 圆环各微小段受力逐渐增大,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2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

2、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A. 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 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 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 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3 (2016辽宁五校联考)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的试验“火星500”。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大于在 Q 点的速度B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C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D若轨道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 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4 如图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两板间电势差为 U,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 v0 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 N 两点间的距离 d 随着 U 和 v0 的变化情况为A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与 U 无关Bd 随

4、v0 增大而增大, d 随 U 增大而增大Cd 随 U 增大而增大,d 与 v0 无关 x*kw D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随 U 增大而减小5 如图( 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 1、t 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6 如图,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相对电梯静止不动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5、 8 N,g 取 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s2B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2 m/s2C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D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7 v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 、a、f 和 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A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6 页CD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电磁波的是A. X 射线 B. 引力波 C. 湖面上的水波 D. 可见

6、光9 如图所示,a、b、c 是由真空中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 ab=bc,a、b 两点间电压为 10V,则 b、c 两点间电压:( )A. 等于 10V B. 大于 10V C. 小于 10V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AB、CD 为两个光滑的平台,一倾角为 37,长为 5 m 的传送带与两平台平 滑连接。现有一小煤块以 10 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小煤块恰好能滑到平台 CD 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0.6,cos37 0=0.8)( )A. 小煤块跟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

7、B. 当小煤块在平台 AB 上的运动速度 v=4 m/s 时,无论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多大,小物体都不能到达平台 CDC. 若小煤块以 v=8 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传送带至少要以 3m/s 的速度顺时针 运动,才能使小物体到达平台 CDD. 若小煤块以 v=8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传送带以 4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时, 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 2.4m1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 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打到屏 上的 点,通过 pa 段用时为 t。若该微粒经过 p 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

8、终打到屏 MN 上。若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则新微粒运动的b c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6 页A轨迹为 pb, 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B轨迹为 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C轨迹为 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D轨迹为 pa,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0 时并排行驶,则( )A.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sB. 在 t=3s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C. 在 t=1s 时,甲车在乙车后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13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关

9、于飞机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内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5sB. 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1C. 内飞机匀减速下降2D. 内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s30m14一段东西方向放置的横截面积为 0.05 平方厘米的导电材料中,每秒中有 0.4 库仑正电荷向东移动,有0.6 库仑负电荷向西移动,则电流强度是:( )A.0.4 安培;B.0.2 安培;C.0.6 安培;D.1 安培.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6 页15下面说法正确是( )A.感抗仅与电源频率有关,与线圈自感系数无关B.容抗仅与电源频率有关,与电容无关C.感抗.容抗和电阻等效,对不同交变电流都是一个定值D.感抗是由于

10、电流变化时在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而对电流的变化产生的阻碍作用16横截面积为 S 的铜导线,流过的电流为 I,设单位体积的导体中有 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 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设为 v,在时间 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A. B. C. D. 17下图所示是两个不同电阻的 I-U 图象,则从图象中可知A. 表示小电阻值的图象,且阻值恒定B. 表示小电阻值的图象,且阻值恒定C. 表示大电阻值的图象,且阻值恒定D. 表示大电阻值的图象,且阻值恒定18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 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在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

11、版第 7 页,共 16 页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 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 Mm25为( )A32 B2 1C52 D31二、填空题19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1)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于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

12、项操作是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 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AM=100 g,m=40 g、50 g、60 g、

13、80 g、100 g、120 gB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6 页图甲CM=200 g,m=40 g、50 g、60 g、80 g、100 g、120 gD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 、D、E 为 5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AB=4.22 cm、s BC=4.65 cm、s CD=5.08 cm、s DE=5.4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

14、周期为 T=0.02 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_m/s(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为:a=_。(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 F 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 aF 图象,其原因可能是_;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20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内电阻小于 1.0 )B电流表 G(满偏电流 3mA,内阻 Rg=10)C电流表 A(00.6A,内阻 0.1)D滑动 变阻器 R1(020,10A)E. 滑动变阻器 R2(0200,lA)F定

15、值电阻 R0(990)G开关和导线若干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中甲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图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填写器 材前的字母代号)(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 I1I 2 图线(I 1 为电流表 G 的示数,I 2 为电流表 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_V,内阻 r=_。21一部电梯在 t=0 时由静止开始上升,电梯的加速度 a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的时间段为_(选填“0

16、9 s”或“1524 s”)。若某一乘客质量 m=60 kg,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电梯在上升过程中他对电梯的最大压力为 _N。图 乙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三、解答题22如图所示,长为 R 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1.5mg,求:(1)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2)小球以多大的线速度运动,通过最高处时杆对球不施力?23倾角 30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车与斜面之间光滑,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粗糙,用两根轻绳跨过两个固定的定滑轮一端接在小车

17、上(滑轮与斜面没有连接),另一端分别悬挂质量为 2m 和 m 的物体 A、B,当小车静止时两绳分别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1)求小车的质量(2)现使 A、 B 位置互换,当系统再次静止时,地面与斜面体直接的摩擦力大小(3)当 A、 B 位置互换后,换用多大质量的小车可以使小车放在斜面上而斜面体与地面刚好没有摩擦力岳塘区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乙中可得第 3s 内垂直向里的磁场均匀增大,穿过线圈垂直向里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可得,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

18、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根据欧姆定律产生的感应电流为 , 正比于 ,第 3s 内磁通量的变化SBEt ESBIRtIBt率恒定,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恒定,AB 错误;圆环各微小段受安培力,由于磁场逐渐增大,电流不变,根据公式 ,可得圆环各微小段受力逐渐增大,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故 CFIL错误;D 正确考点:考查了电磁感应与图像2 【答案】A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解析】【名师点睛】此题是电动机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关键是通过分析电流方向的变化分析安培力的方向变化情况。3 【答案】ACD【解析】4 【答案】A 【解析】带

19、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将射出电场的粒子速度 v 分解成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设出射速度与水平夹角为 ,则有: ,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轨迹对应的半径为 R,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由几何关系可得,半径与直线 MN 夹角正好等于 ,则有: ,所以 ,又因为半径公式,则有 ,故 d 与 m、v 0 成正比,与 B、 q 成反比,与 U 无关,故 A 正确。x-kw 【名师点睛】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首先要运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清楚粒子的运动情况,再选择合适方法处理。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常常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将其分解为两个直线的合成,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

20、动学公式结合求解;对于磁场中圆周运动,要正确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解半径。5 【答案】ACD【解析】因数,选项 AC 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选项 D 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 B 错。6 【答案】A【解析】AB、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 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 时,对重物有:mg F=ma,解得 a=2 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C、由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

21、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C 错误;D、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错误。故选 A。7 【答案】 C【解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知,在斜面和水平面受到的合力均为恒力,两段均为匀变速运动,所以 A、B 都不对;第一段摩擦力小于第二段,所以 C 正确;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也是非线性变化,所以 D 错误。8 【答案】AD【解析】可见光、X 射线都属于电磁波;湖面上的水波属于机械波,引力波不属于电磁波,故 AD 正确,BC错误。9 【答案】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10【答案】ABC【解析】A、传送带静止时,小煤块

22、受力如图甲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BC 过程有 ,cosinumgma2val解得 , ,故 A 正确;210/a0.5B、当小煤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向上时,最容易到达传送带顶端,此时,小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若恰好能到达高台时,有 ,解得 ,即sins 2l25/4/vms当小煤块在 AB 平台上向右滑动速度小于 4m/s,无论传带顺时针传动的速度多大,小煤块总也不能到达高台CD,故 B 正确;C、以 表示传送带顺时针传动的速度大小,对从小煤块滑上传送带到小物体速度减小到传送带速度过程有v, 对从小煤块速度减小到运动到恰滑上 CD 高台过程,有 , , 解得21ax 2va

23、x12l,即传送带至少以 3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小物体才能到达高台 CD,故 C 正确;3/msD、对小煤块煤块的位移 , ,t=1s,传送带的位移 ,12m21xlvta1.6vsm,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 ,故 D 错误;24vt 2sm故选 ABC。11【答案】C 【解析】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相碰,遵守动量守恒,故总动量不变,总电荷量也保持不变,由 ,得 ,p 、 q 都不变,可知粒子碰撞前后的轨迹半径 r 不变,故轨迹应为 pa,因周期 可知,因 m 增大,故粒子运动的周期增大,因所对应的弧线不变,圆心角不变,故 pa 所用的时间将大于 t,故C 正确。12【答案】C13【答案】

24、AD14【答案】D15【答案】D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解析】由公式 得感抗与线圈自感系数有关,A 错误。根据公式 ,得容抗与电容也2LXf 12CXf有关系,B 错误。感抗.容抗和电阻等效,对不同交变电流由不同的值,所以 C 错。感抗是由于电流变化时在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而对电流的变化产生的阻碍作用,D 正确。16【答案】A【解析】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evS,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电量 Q=It,则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数目为 ,将 I=nevS 代入得 ,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电流的微观表

25、达式和定义式综合应用的能力,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qvs,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常常用到17【答案】AD【解析】I-U 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图线是直线表示电阻恒定;由图线看出图线 R1 的斜率大于图线 R2的斜率,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得知,图线 R2 的电阻较大,图线 R1 的电阻较小,且两个电阻都是阻值恒定的电阻,故 BC 错误,AD 正确故选 AD点睛:本题关键理解两点:一是 I-U 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二是图线是直线表示电阻恒定18【答案】A【解析】 设极板间电场强度为 E,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 M,由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25 12

26、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 m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35 12由以上几式解之得: ,故 A 正确。Mm 32二、填空题19【答案】(1)B (2)D (3)0.49 0.43 (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太小 1/M【解析】(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摩擦力,故 B 正确、AC 错误。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 D 错误;故选 B。(2)当 m M 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20【答案】b,D1.48(1.48 士 0.02),0.77(0.750.80)21【答案】1524 s 660(每空 3 分)【解析】三、解答题22【答案】 ;2gR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解析】23【答案】(1)4m(2) (3)2fmg132Mm车【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