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2 页漳平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 r 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点电荷与金属球球心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 2r。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球左边会感应出正电荷,右边会感应出负电荷,所以左侧电势比右侧高B. 左侧的正电荷与右侧负电荷电量相等C. 点电荷 Q 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D. 感应电荷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为零2 在远距离输电中,如果输送功率和输
2、送距离不变,要减少输送导线上热损耗,目前最有效而又可行的输送方法是( )A采用超导材料做输送导线; B采用直流电输送;C提高输送电的频率; D提高输送电压.3 如图所示,以 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 、 、 、 、 、 。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oabcdef、 两处时,在圆心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现改变 处点电荷的位置,使 点的电场强度改变,ad 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移至 处,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bodB. 移至 处,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coeC. 移至 处,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fD. 移至 处,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e c4 如图
3、所示,m=1.0kg 的小滑块以 v0=4m/s 的初速度从倾角为 37的斜面 AB 的底端 A 滑上斜面,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取 g=10m/s2,sin37 =0.6。若从滑块滑上斜面起,经 0.6s 正好通过 B 点,则 AB 之间的距离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2 页A0.8m B0.76m C0.64m D0.6m5 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 xOy 平面,平面内 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5 V/cm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1 VC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4、 点 的低 7 eVD电子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9 eV6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B 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C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D 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会改变7 (2018 中原名校联盟质检)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力 F 的功率 P 保持恒定,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阻力 f 大小不变,物体速度最终达到稳定值 vm,作用过程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仅在已知功率 P 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所给信息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求出 m、 f
5、 和 vm B不能求出 mC不能求出 f D可求出加速运动时间8 如图所示,将平行 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2 页A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B尘埃仍静止C检流计中有 ab 的电流 D检流计中有 ba 的电流9 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线的轴匀速转动,对于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 )A交变电流的周期等于线圈转动周期 B交变电流的频率等于线圈的转速C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改变一次方向D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达到最大值10某物体从 O 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 A、B
6、 、C 三点,OA、AB、BC 过程经历的时间和发生的位移分别对应如图,经过 A、B、C 三点时速度分别为 、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 ,则123:t:1:36ABcvB. 若 ,则 1287sC. 若 ,则123:s:cD. 若 ,则 123t11关于电源电动势 E 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动势 E 的单位与电势、电势差的单位相同,都是伏特 VB干电池和铅蓄电池的电动势是不同的C电动势 E 可表示为 E= ,可知电源内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越大qWD电动势较大,表示电源内部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12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
7、为月球半径的 3 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月球半径为 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2 页A4.7 B3.6Rg RgC1.7 D1.4Rg Rg13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 a、b、c,质量均为 m,a、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b
8、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B. 若粘在 b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 a、b 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C. 若粘在 a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 a、b 间摩擦力不变D. 若粘在 c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 a、b 间摩擦力都增大14(2016辽宁五校联考)中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模拟从地球往返火星的试验“火星500”。假设将来人类一艘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
9、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大于在 Q 点的速度B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运动时在 P 点的速度C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上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D若轨道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 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15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 A、B 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今对物块 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使 A、B 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 A、B 的质量分别为 m、M,则弹簧秤的示数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2 页A B C D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水平导轨间距为 L=0.5m
10、,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导体棒 ab 的质量 m=l kg,电阻 R0=0.9,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源电动势 E=10V,内阻 r=0.1,电阻 R=4;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5T,方向垂直于 ab,与导轨平面成 =53角;ab 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 =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定滑轮摩擦不计,线对 ab 的拉力为水平方向,重力加速度 g=10m/s2,ab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sin53=0.8,cos53=0.6)求:(1)ab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2)重物重力 G 的取值范围17输送 1.0l05 瓦的电功率,用发 1.0l04 伏的高压送电,输电导线的电阻共计 1.
11、0 欧,输电导线中的电流是 A,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是 W。三、解答题18如图所示,物体 1、物体 3 的质量均为 m=1kg,质量为 M=2 kg、长度为 L=1.0m 的长木板 2 与物体 3 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 2 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 3 离地面高 H=6.5m,物体 1 与长板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长板 2 在光滑的桌面上从静止开始释放,同时物体 .(视为质点)在长板 2 的左0.端以 的初速度开始运动 .求:03/vms(1)长板 2 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体 1 是否会从长木板 2 的右端落下?(3)当物体 3 落地时,
12、物体 1 在长板 2 上的位置.19发电机和电动机具有装置上的类似性,源于它们机理上的类似性。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 1、图 2 所示的情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2 页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光滑平行金属轨道 MN、PQ 固定在水平面内,相距为 L,电阻不计。电阻为 R 的金属导体棒 ab 垂直于 MN、PQ 放在轨道上,与轨道接触良好,以速度 v(v 平行于MN)向右做匀速运动。图 1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导体棒 ab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图 2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直流电源,导体棒 ab 通过滑
13、轮匀速提升重物,电路中的电流为 I。(1)求在 t 时间内,图 1“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和图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2)从微观角度看,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在上述能量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可认为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正电荷。a请在图 3(图 1 的导体棒 ab)、图 4(图 2 的导体棒 ab)中,分别画出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示意图。b我们知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那么,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是如何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呢?请以图 2“电动机”为例,通过计算分析说明。漳平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
14、)一、选择题1 【答案】BC【解析】由于静电感应,则金属球左边会感应出正电荷,右边会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所以金属球左、右两侧表面的电势相等故 A 错误,B 正确;点电荷 Q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 ,选项 C 正确;金属球内部合电场为零,电荷+Q 与感应电荷在金属球内任意位置激发的电场场强都是等大且反向,所以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不为 0,故 D 错误;故选 BC.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2 页点睛:处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荷全部分布在表面且导体是等势体.2 【答案】D【解析】提高
15、输送电压,因为输送功率不变,所以输送电压高了,输送电流就小了,根据 可得输送2PIR导线上热损耗就小了,选 D。3 【答案】D4 【答案】B5 【答案】ABD6 【答案】 D7 【答案】A【解析】【题型分析】此题以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功率、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8 【答案】BC9 【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线圈绕垂直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其周期等于线圈的转动周期,故 A 正确;频率为周期的倒数,故频率应相等线圈的转速;故 B 正确;在中性面上时,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即产生感
16、应电动势为零,电流将改变方向,故 C 正确,D 错误考点:考查了交流电的产生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A【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2 页设登月器在小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 T1,航天站在大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 T2。对登月器和航天站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 T23R3 T122R3 T223R3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站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 t 应满足tnT 2T 1(其中,n1、2、3、)联立得 t6n 4 (其中,n1、2、3、)3Rg 2Rg当 n1 时,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最短,即 t4.7 ,故 A 正确。R
17、g13【答案】BD【解析】故选 BD。14【答案】AC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2 页15【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 ,对 B:F 弹 Mg=Ma,解得,故选 C。二、填空题16【答案】(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通过 ab 的电流 方向:由 a 到 b;ArREI20ab 受到的安培力:F=BIL=520.5=5N;方向:与水平成 37角斜向左上方(2)ab 受力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 NFmgf 5.3)cos(0ax由平衡条件得:当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时: fFT5.53sinax0当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左时: 7m由于重物平衡,故:T=G
18、则重物重力的取值范围为:0.5N G 7.5N;17【答案】10;100【解析】由 ,得输电导线中的电流 =10AUIPUPI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 =1001=100Wr2三、解答题18【答案】(1)4m/s 2(2 )物体 1 不会从长木板右端落下;( 3)物体 1 在长木板 2 的最左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2 页【解析】(3) 此后,假设物体 123 相对静止, ,物体 1 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Ff1=ma=3.3NF f=mg=2N,故3ag假设不成立,则知物体 1 和物体 2 相对滑动,整体下落高度 h=H-x2,根据 ,物体 1 的位移212hvtat,由以上各式得 h-x3=1m,故物体 1 在长木板 2 的最左端。2312xvtat点晴: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边计算边分析,抓住临界状态:速度相等是一个关键点。19【答案】(1) (2)a如图 3、图 4 b见解析222+ 【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2 页如图 4 所示,沿棒方向的洛伦兹力 ,做负功1= 1=1=垂直棒方向的洛伦兹力 ,做正功2= 2=2=所示 ,即导体棒中一个自由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做功为零。1=2做负功,阻碍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反电动势”,消耗电源的电能; 做1 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