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振安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区域 abcd 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在 t=0 时刻,位于正方形中心 O 的离子源向平面 abcd 内各个方向发射出大量带正电的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恰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平行于 ad 方向向下发射的粒子在 t=t0 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 cd 上某点离开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该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6
2、t0B粒子的比荷为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越长,对应圆弧的圆心角越大D初速度方向正对四个顶点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2 一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第 1s 内通过 1m,第 2s 内通过 2m,第 3s 内通过 3m,第 4s 内通过 4m.该质点的运动可能是( )A. 变加速运动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 匀速运动D.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3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灯泡 L 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A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变小B灯泡 L 变暗C电源消耗的功率增大D电容器 C 的电荷量增大4
3、 (2016辽宁大连高三月考)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 时速率为 1 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 F。力 F 和滑块的速度 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 g10 m/s 2)( )A滑块的质量为 0.5 kg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05C第 1 s 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 JD第 2 s 内力 F 的平均功率为 1.5 W5 如图所示,一束含有 、 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 O1 处射入速度选择器,其中沿直线 O1O2 运动的粒子在小孔 O2 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 P1、P 2 两点,不计粒子间的相
4、互作用。则A打在 P1 点的粒子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BO 2P2 的长度是 O2P1 长度的 2 倍C 粒子与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1D 粒子与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1:16 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 ,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B. 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C. 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跟等势面平行D.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7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相距 x=4 m,以 v0=4 m/s 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
5、放至 A 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4,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A煤块到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 2.25 sB煤块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是 1.5 sC划痕长度是 2 mD划痕长度是 0.5 m8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6、处的 P 点,小球离开 P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T 2 和 H,由可求得 g 为A. B. 218HgT218C. D. 2424g9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 月 5 日进入 38 万公里以外的环月轨道,11 月 24 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6 页A“嫦娥一号”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B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的半径和“嫦娥
7、一号 ”绕月球运动的周期D“嫦娥一号”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10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块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 F 作用,其变化规律如图乙,纵坐标为 F 与 mg 的比值,规定力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丙中正确表达物块速度 v 随时间 t变化规律的是(物块初速度为零,g 取 10m/s )11如图所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从电子枪中射出,在加速电场中加速,从正对 P 板的小孔射出,设加速电压为 U1,又垂直偏转电场方向射入板间并射出,设偏转电压为 U2。则:A.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变大B. U1 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
8、中运动的时间变短C. U2 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小D. 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 U1 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12如图所示,物块 A 和 B 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相连,B 物块放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刚好不下滑,连接物块 B 的细线与斜面垂直,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设物块 B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6 页A. 1:20 B. 1:15C. 1:10 D. 1:513如 图 所 示 , ab 是 一 弯 管 , 其 中 心 线 是 半 径 为 R 的 一 段 圆 弧
9、, 将 它 置 于 一 给 定 的 匀 强 磁 场 中 , 方 向 垂直 纸 面 向 里 。 有 一 束 粒 子 对 准 a 端 射 入 弯 管 , 粒 子 的 质 量 、 速 度 不 同 , 但 都 是 一 价 负 粒 子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确 的 是A只有速度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B只有质量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 x.kw C只有质量和速度乘积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D只有动能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1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10、. D15如图所示,长均为 d 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 MN、PQ 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 2d,板间有正交的竖直向下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6 页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的带电粒子从 MP 的中点 O 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以v0 射入,恰沿直线从 NQ 的中点 A 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 M 点射出(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带正电B若撤去电场,则该粒子运动时间为原来的 倍C若撤去磁场,则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二、填空题16如图,宽为 L 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 d=0.6m 的矩形孔,其下沿
11、离地高 h=1.2m,离地高 H=2m 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 x。在障碍物以 vo=4m/s 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 的最大值为_m; 若 L =0.6m, x 的取值范围是_m。(取g=10m/s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6 页17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相邻两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势面 3 上时具有动能 60J,它运动到等势面 1 上时,速度恰好为零,令 20,那么,当该电荷的电势能为 12 J 时,其动能大小为_ J。三、解答题18如图甲所示,竖直线 MN 左侧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MN 右侧存在垂直纸面的均匀
12、磁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O 点下方竖直距离 d=23.5 cm 处有一垂直于 MN 的足够大的挡板。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 =106 C/kg 的正电荷从 O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t= 105 s 后,电荷以 v0=1.5104 m/s的速度通过 MN 进入磁场。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为正,t=0 时刻电荷第一次通过 MN,忽略磁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2)t= 105 s 时刻电荷与 O 点的竖直距离d;(3)电荷从 O 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时间 t。(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6 页19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一带正电的长直细棒,其周围产生垂直于带电细棒的辐射状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E 与距细棒的垂直距离 r 成反比,即 E 。在带电长直细棒右侧,有一长为 l 的绝缘细线连接kr了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 A 和 B,小球 A、B 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q 和4q,A 球距直棒的距离也为 l,两个球在外力 F2mg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作用。(1)求 k 的值;(2)若撤去外力 F,求在撤去外力瞬时 A、B 小球的加速度和 A、B 小球间绝缘细线的拉力。振安区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
14、案】BC【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2 【答案】AD3 【答案】BD【解析】4 【答案】BD【解析】【参考答案】BD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5 【答案】B 【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所以 ,可知粒子的比荷越大,则运动的半径越小,所以打在 P1 点的粒子是 ,打在 P2 点的粒子是 ,故 A 错误;因粒子与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半径比为 1:2,则 O2P1 和 O2P2 长度之比为 1:2,选项 B 正确;带电粒子在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时,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qvB=qE,所以 ,
15、可知从粒子速度选择器中射出的粒子具有相等的速度;粒子运动的周期 ,则 粒子与 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1:2,运动半个周期,则时间之比也为 1:2,选项 CD 错误。6 【答案】D【解析】A.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但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高低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故 A 错误;B.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等,但电势沿电场线方向降低,故 B 错误;C.电场线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即电场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与等势面垂直,各点电场强度方向就是电场线各点切线方向,故 C 错误;D.电场强度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故 D 正确。故选:D7 【答案】BC【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
16、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易错警示】对传送带问题,要注意区分划痕和产生热量的有效路程不同,对简单的过程,二者一般相等,但对复杂的过程,要注意前者为某段的最大位移,后者为总的相对路程。8 【答案】B9 【答案】B【解析】10【答案】C11【答案】ABD【解析】A 项:由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UqFd转电场的速度变大,故 A 正确;B 项:由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水平速度变大,运动时间变短,故 B 正确;C 项:由 可知,U 2 变大,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电子在偏转
17、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大,故 CqFd错误;D 项:由 可知,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 U1 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故 D 正214Ly确。点晴: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结合推导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214ULyd12【答案】A【解析】对 A、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 A 物体根据平衡条件得: 。对 B 物体在沿斜面方向有: ,在垂直斜面方向有:,摩擦力为: ,联立以上并带入数据可得: ,故 A 正确,BCD 错误。13【答案】C 【解析】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要保证
18、粒子半径相同,故只有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一定的粒子才能沿中心线通过弯管,故只有 C 正确。【名师点睛】粒子沿着中心线运动时,只受磁场力,磁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14【答案】B【解析】15【答案】A D 【解析】撤 去 电 场 , 粒 子 从 M 点 射 出 , 粒 子 刚 射 入 磁 场 时 所 受 洛 伦 兹 力 竖 直 向 上 , 由 左 手 定 则 知 粒 子 带正 电 荷 , 故 A 正 确 ; 电 磁 场 共 存 时 , 粒 子 运 动 的 时 间 , 撤 去 电 场 后 , 粒 子 在 磁 场 中 做 匀 速 圆 周 运动 的 时 间 : , 则 该 粒 子 运
19、 动 时 间 为 原 来 的 , 选 项 B 错 误 ; 若 撤 去 磁 场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得 : v= v0, 故 D 正 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两的运动,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根据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判断出洛伦兹力方向,应用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粒子的电性;应用类平抛运动规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题。二、填空题16【答案】0.8;0.8mx1m【解析】以障碍物为参考系,相当于质点以 vo的初速度,向右平抛,当 L 最大时从抛出点经过孔的左上边界飞到孔的右下边界时,L 最大
20、, ;从孔的左上边界飞入临界的 x 有最小值为 0.8从孔的右下边界飞出时, x 有最大值:17【答案】 18三、解答题18【答案】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解析】当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时,半径周期当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时,半径周期故电荷从 t=0 时刻开始做周期性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 1 所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有 r1+r1cos=s解得 cos=0.5,则 =60故电荷运动的总时间 t 总 =t+4T+ T1= 105 s1.1104 s19【答案】(1) (2)a Aa Bg mg2mgl3q13【解析】对 B 球:4q ma B得 aB ,方向向右。k2l2kqml因为 aAaB,所以在撤去外力瞬时 A、B 将以相同的加速度 a 一起向右运动,A、B 间绝缘细线张紧,有拉力T。因此,对 A、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 4q 2maklk2l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解得 ag对 A:q Tmakl解得 T mg13故撤去外力瞬时,A、B 的加速度 ag;A、B 小球间绝缘细线的拉力 T mg。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