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2 页宜兴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P、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 O,A 、 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OB,用 EA、E B、 A、 B分别表示 A、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E A一定大于 EB, A一定大于 BBE A不一定大于 EB, A一定大于 BCE A一定大于 EB, A不一定大于 BDE A不一定大于 EB, A不一定大于 B2 如图所示,a 、b、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 向由 a到c,a、b 间距离等于 b、c
2、间距离。用 a、 b、c和 Ea、Eb、Ec 分别表示 a、b、 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 定:( )A a b c B a b b cC EaEbEc D Ea=Eb=Ec3 如图所示为某联动控制装置,其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半圆柱体的左右运动来控制杆 AB 的上下运动,现已知光滑半圆柱体(O 为圆心)只能在水平面上左右以速度 v 匀速运动,AB 杆如图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某一时刻杆与半圆柱的相对位置如图,且发现此时 AB 杆上升的速度恰好也为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杆的端点 A 相对圆柱中心 O 做的是直线运动B图示位置半圆柱正向左运动C图示位置杆向上做的是加速运动D图示位置图中的高
3、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2 页4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 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 是 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 点在 y轴的右侧, MPON,则( )AM 点的电势比 P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 O点移动到 P点,电场力做正功C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 O、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 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 y轴做直线运动5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 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
4、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 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势为零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 对比”的思维方法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D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6 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M的重物,用力 F向上提它,力 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 F小于图中 A点
5、值时,物体的重力 MgF,物体不动B图中 A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 F成正比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 B的数值的绝对值不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7 家用电吹风中,有一个小电动机和与它串联的一段电热丝。电热丝加热空气,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送出热风。设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电热丝的电阻为 。将电吹风接到直流电源上,电源输出电压为 U,输出电流为 I,电吹风消耗的电功率为 P。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 8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 0.2,t=0 时,车开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2 页始沿水平面做
6、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若平板车足够长,关于物块的运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06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6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B08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8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4 m/s2C08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816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9 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B 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C 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时间内,玩具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10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
7、中的 vt 图象,在 t1和 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1和 v2,则时间由 t1到 t2的过程中,物体的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2 页A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不断减小C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11如图,闭合铜制线框用细线悬挂,静止时其下半部分位于与线框平面垂直的磁场中。若将细线剪断后线框仍能静止在原处,则磁场的的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 t变化规律可能的是A. B. C. D. 12如图,若轴表示时间,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轴和轴分别表示其他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考模式
8、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2 页A若轴表示时间,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B若轴表示频率,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C若轴表示时间,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D若轴表示时间,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13在远距离输电中,如果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不变,要减少输送导线上热损耗,目前最有效而又可行的输送方法是( )A采用超导材料做
9、输送导线; B采用直流电输送;C提高输送电的频率; D提高输送电压.14如图,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相对电梯静止不动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g 取 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 m/s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2 页B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2 m/s2C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D此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15如图所示,物块 A、B 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外力
10、 F 作用在 B 上,使 A 在B 上的运动情况分为三段:0t 1 有时间内 A、B 都保持静止, t1t2 时间内 A、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t 2t3时间段内 A、B 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 A、B 之间的摩擦力为 f1,B 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f2)At 1 时刻后 A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t 2 时刻后 B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Bf 1 一直变大,f 2 始终不变C0t 1 时间 f1 为零,t 1t2 时间 f1 逐渐增大,t 2t3 时间 f1 不变D0t 1 时间 f2 一直增大,t 1t3 时间段内 f2 不变二、填空题16一部电梯在 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
11、电梯的加速度 a随时间 t的变化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处于失重状态的时间段为_(选填“09 s”或“1524 s”)。若某一乘客质量 m=60 kg,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电梯在上升过程中他对电梯的最大压力为_N。17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300 A,内阻 Rg=100 ,可变电阻 R的最RI大阻值为10 k ,电池的电动势 E=1.5 V,内阻 r=0.5 ,图中与接线柱 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 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 Rx=k .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 表仍能欧姆调零,按正确
12、使用方法再测上述 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填 “变大”、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2 页“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18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 A、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 C,三者半径均为 R。C 的质量为 m,A、B 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 A,使 A缓慢移动,直至 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 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1)未拉 A时,C 受到 B作用力的大小 F;(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W。19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x 轴
13、的上方存在与 x 轴正方向成 45角斜向右下方的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E= 104 V/m。x 轴的下方有垂直于 xOy 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2102 T。把一个比荷为 =2108 C/kg 的正电荷从坐标为( 0,1)的 A 点处由静止释放。电荷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1)求电荷从释放到第一次进入磁场时所用的时间;(2)求电荷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当电荷第二次到达 x 轴时,电场立即反向,而场强大小不变,试确定电荷到达 y 轴时的位置坐标。宜兴市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14、 【答案】A3 【答案】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2 页4 【答案】AD5 【答案】C6 【答案】AB 【解析】在 A点之前,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拉力 F小于重力,当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零时,即刚要开始运动时,拉力等于重力,即 A点的值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AB 正确;从图象可知图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故两者不成正比,C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即 ,所以纵截距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D 错误。7 【答案】AD【解析】A、电吹风机消耗的电功率 P是总的功率,总功率的大小应该是用 P=IU来计算,所以总功率P=IU,故 A正确, B错误;电吹风机中发热
15、的功率要用 I2R来计算,所以总的发热功率为 P=I2(R 1+R2),吹风机的总功率 P=IU要大于发热部分的功率,所以 C错误,D 正确;故选 AD点睛:对于电功率的计算,一定要分析清楚是不是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总功率和发热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8 【答案】C【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2 页9 【答案】AC【解析】10【答案】 B11【答案】B【解析】12【答案】 C13【答案】D【解析】提高输送电压,因为输送功率不变,所以输送电压高了,输送电流就小了,根据 可得输送2PIR导线上热损耗就小了,选 D。14【答案】A【解析】AB、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
16、的示数为 10 N,知重物的重力等于 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8 N时,对重物有:mg F=ma,解得 a=2 m/s2,方向竖直向下,则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故 A正确,B 错误;C、由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C 错误;D、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错误。故选 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2 页15【答案】CD【解析】二、填空题16【答案】1524 s 660(每空 3分)【解析】17【答案】 红(1 分
17、)5(1 分) 变大(2 分)三、解答题18【答案】(1) (2) (3)【解析】(1)C 受力平衡 解得(2)C 恰好降落到地面时, B受 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B受地面的摩擦力 根据题意 ,解得(3)C 下降的高度 A的位移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2 页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19【答案】(1)10 6 s (2)0.71 m (3)(0,8)【解析】(1)如图,电荷从 A 点匀加速运动到 x 轴上 C 点的过程:位移 s=AC= m得 R= = m即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半径为 0.71 m(3)轨迹圆与 x 轴相交的弦长为 x= R=1 m,所以电荷从坐标原点 O 再次进入电场中,且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电荷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