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太平区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 月 5 日进入 38 万公里以外的环月轨道,11 月 24 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 )A“嫦娥一号”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B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 ”绕月球运动的周期D“嫦娥一号”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 “嫦
2、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2 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B 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C 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时间内,玩具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3 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 A,下车下装有吊着物体 B 的吊钩,在小车 A 与物体 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 B 向上吊起,A、B 之间的距离以(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 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加速度大
3、小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B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板。先将电键 S 闭合, 等电路稳定后将 S 断开,并将 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保持两板间的某点 P 与 A 板的 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变大C电容器两极板电压变小 DP 点电势升高5 如图所示,小车内的小球分别与轻弹簧和细绳的一端拴接,其中轻弹簧沿竖直方向,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
4、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的作用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6 如图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a、b、c 三个电源的 U 一 I 图象,其中 a 和 c 的图象平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arbC Ea0 表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t=0 时,一带正电、质量为 m 的微粒从左边界上的 N1点以水平速度 v 射入该区域,沿直线运动到 Q 点后,做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再沿直线运动到右边界上的 N2点。Q 为线段 N1N2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 g。上述d、E 0、 m、v、 g 为已知量。(1)求微粒所带电荷量 q
5、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2)求电场变化的周期 T;(3)改变宽度 d,使微粒仍能按上述运动过程通过相应宽度的区域,求 T 的最小值。三、解答题18发电机和电动机具有装置上的类似性,源于它们机理上的类似性。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 1、图 2 所示的情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6 页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光滑平行金属轨道 MN、PQ 固定在水平面内,相距为 L,电阻不计。电阻为 R 的金属导体棒 ab 垂直于 MN、PQ 放在轨道上,与轨道接触良好,以速度 v(v 平行于MN)向右做匀速运动。图 1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阻值
6、为 r 的电阻,导体棒 ab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图 2 轨道端点 MP 间接有直流电源,导体棒 ab 通过滑轮匀速提升重物,电路中的电流为 I。(1)求在 t 时间内,图 1“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和图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2)从微观角度看,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在上述能量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可认为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正电荷。a请在图 3(图 1 的导体棒 ab)、图 4(图 2 的导体棒 ab)中,分别画出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示意图。b我们知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那么,导体棒 ab 中的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是如何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到作用的呢?请以
7、图 2“电动机”为例,通过计算分析说明。19(2016福州市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由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 A、远地点为 B 的椭圆轨道上,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h1,飞船飞行五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 N 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求:(1)飞船在 A 点的加速度大小 aA;(2)远地点 B 距地面的高度 h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3)沿着椭圆轨道从 A 到 B 的时间 tAB。太平区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2 【答案】AC【解
8、析】3 【答案】BC【解析】4 【答案】AD5 【答案】D【解析】D 当小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即 , 。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由知,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由得:弹簧的弹力,当 ,即 时, ;所以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故 D 正确,ABC 错误。6 【答案】C7 【答案】A【解析】8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看出:a 处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大两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放入同种检验电
9、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故选 D考点: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9 【答案】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大小是否变化对其没有影响,电流的方向变化的是 C,故 C 是交流电,ABD 是直流电。考点:考查了对交流电的理解11【答案】AB【解析】悬挂橡皮的细线一直保持竖直,说明橡皮水平方向具有和铅笔一样的速度,A 正确;在竖直方向上,橡皮的速度等于细线收缩的速度,把铅笔与细线接触的地方的速度沿细线方向和垂直细线方向分解,沿细线方向的分速度 v1=vsin , 增大,沿细线方向的分速度增大,B
10、正确;橡皮的加速度向上,与初速度不共线,所以做曲线运动,C 错误;橡皮在题图虚线位置时的速度 ,D 错误。12【答案】BC【解析】13【答案】BC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14【答案】BD 【解析】在 05 s 内,从速度时间图象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正,说明电梯的加速度向上,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故 A 错误;510 s 内,该同学做匀速运动,故其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故 B 正确;在 1020 s 内,电梯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 C 错误;在 2025 s 内,电梯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度,故 D 正确。
11、15【答案】C【解析】二、填空题16【答案】(1). “100”;(2). 欧姆调零(或重新欧姆调零);(3). 2.210 3(或 2.2 k);【解析】选电阻挡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说明所选倍率太小,应选用更高倍率挡,使指针尽可能偏转到表盘的中间位置附近,该位置附近有较高的精度。欧姆挡每换一次倍率,需重新进行欧姆调零。由表盘的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示数可知,该电阻的阻值为 2.2103。17【答案】(附加题)(1)根据题意,微粒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完全提供向心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则 mg=q 0E微粒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合力为 0.则 mg+q =q
12、vB联立得:q= B= 0mgvE02(2)设微粒从 运动到 Q 的时间为 ,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N1t 2t则 qvB= 2R=v vtdR22t联立得: vdt1gt2电场变化的周期 T= + = (3)若微粒能完成题述的运动过程,要求 d 2R联立得:R= gv2设 Q 段直线运动的最短时间 ,由得 ,1Nmin1tgvt2min1因 不变,T 的最小值 = + =(2+1 )2tinTi2三、解答题18【答案】(1) (2)a如图 3、图 4 b见解析222+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解析】如图 4 所示,沿棒方向的洛伦兹力 ,做负功1= 1=1=垂直棒方
13、向的洛伦兹力 ,做正功2= 2=2=所示 ,即导体棒中一个自由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做功为零。1=2做负功,阻碍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宏观上表现为“反电动势”,消耗电源的电能; 做1 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19【答案】【解析】(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r ( ) 2,Mmr2 2T又 h2rR,T ,tN联立解得,h 2 R3gR2t242N2(3)椭圆轨道的半长轴 R r R h12 3gR2t242N2 R h1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R3T2 r3T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解得,T 2R3T2r3 (3gR2t242N2 R h1)38gR2所以沿着椭圆轨道从 A 到 B 的时间tAB T2 (3gR2t242N2 R h1)38g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