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武宣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CD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车,车上各站着一个运动员两车(包含负载)的总质量均为M设甲车上的人接到一个质量为 m,沿水平方向飞来的速率为 V 的蓝球;乙车上的人把原来在车上的同样的蓝球沿水平方向以速率 V 掷出去,则这两种情况下,甲、乙两车所获得的速度大小的关系是(以
2、上速率都是相对地面而言)( )AV 甲 V 乙 BV 甲 V 乙CV 甲 V 乙 D视 M、m 和 V 的大小而定3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 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 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 Mm25为( )A32 B2 1C52 D314 某型号的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俯视图)。 D 形盒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3、为B。 D 形盒半径为 R,两盒间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狭缝的时间忽略不计。设氘核( )从粒子源 A 处射入加速电场的初速度不计。氘核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加速器接频率为 f 的高频交流电源,其电压为 U。不计重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正确的是A氘核第 1 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 D 形盒运动轨道的半径为B只增大电压 U,氘核从 D 形盒出口处射出时的动能不变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C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不能加速氦核( )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加速氦核( )5 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 Q 的电场中,一
4、试探电荷从 A 点分别移动到 B、C、D、E 各点,B、C、D、E 在以 Q 为圆心的圆周上,则电场力A. 从 A 到 B 做功最大B. 从 A 到 C 做功最大C. 从 A 到 E 做功最大D. 做功都一样大6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 O 分别以初速度 、 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 A、B,O是 O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 OA:AB =1:3。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A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4B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 1:3C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 4:1D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7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
5、a 和 b 所示。在 t1 时刻(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和甲的速度相等8 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 M、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 在 M、 N 的连线上,O 为 MN 的中点 ,C、D 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且 A、B、C 、D 到 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0B. 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
6、小相等、方向相同D. A、C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9 (2018 中原名校联盟质检)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力 F 的功率 P 保持恒定,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阻力 f 大小不变,物体速度最终达到稳定值 vm,作用过程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仅在已知功率 P 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所给信息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求出 m、 f 和 vm B不能求出 mC不能求出 f D可求出加速运动时间10如图所示,甲带负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加
7、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发现甲、乙间无相对滑动,并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A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变B甲、乙两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变大D甲、乙两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1下面哪个符号是电容的单位A. J B. C C. A D. F1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电场线,电场线与 水平方向成 角,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与电场正交,有一带电液滴沿斜向上的虚线 L 做直线运动,L 与水平方向成 角,且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可能带负电 B液滴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液滴有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电场线
8、方向一定斜向上13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 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Q 和-Q ,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 /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则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量是( )AQ/2 BQ C3Q D2Q14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 s 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机械能守恒 L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B0
9、10 s 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C1015 s 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D1015 s 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处于失重状态15一个矿泉水瓶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水瓶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没有转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A水瓶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B将水瓶竖直向上抛出,水瓶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水瓶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水瓶水平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D将水瓶斜向上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16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子中,如图所示,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能随时显示出金属块和弹簧对箱子上顶板和下底板的压力大小
10、。将箱子置于电梯中,随电梯沿竖直方向运动。当箱子随电梯以 a=4.0 m/s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 4.0 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 10.0 N。取 g=10 m/s2,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5 m/s2B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5 m/s2C匀速上升D静止状态17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是 40 W,在不损坏灯泡的情 况下,这三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不应超过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A40 W B60 W C80 W D 120
11、W18如图,A、B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 k1 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A 球固定在 O 点正下方,且 O、A 间的距离恰为 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1,弹簧的弹力为 F1,现把 A、B 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k2(k 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2, 弹簧的弹力为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 2 B. F1F 2 C. T1T 2 D. F1F 2二、填空题19如图,宽为 L 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 d=0.6m 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 h=1.2m,离地高 H=2m 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 x。在障碍物以 vo=4m/s
12、 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 的最大值为_m; 若 L =0.6m, x 的取值范围是_m。(取g=10m/s2)20如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1,原线圈两端与平行导轨相接,今把原线圈的导轨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2T 的匀强磁场中,并在导轨上垂直放一根长为 L=30cm 的导线 ab,当导线以速度 v=5m/s 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时(平动),副线圈 cd 两端的电压为_V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21如右图所示,平行的两金属板 M、N 与电源相连,一个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两板 间,闭合开关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
13、的角度为 。若保持开关闭合,将 N 板向 M 板靠近, 角将_;若把开关断开,再使 N 板向 M 板靠近, 角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22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 30,物体 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轻弹簧下端固定在34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 C 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 A 和 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 的质量为 2m4 kg,B 的质量为 m2 kg,初始时物体 A 到 C 点的距离为 L1 m,现给 A、B 一初速度 v03 m/s,使 A 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 向上运动,物体 A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
14、弹到 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此过程中:(1)物体 A 向下运动刚到 C 点时的速度大小;(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3)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23已知副线圈有 400 匝,把原线圈接到 220 V 的线路中,测得副线圈的电压是 55 V,求原线圈的匝数武宣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 A【解析】 匀加时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变形可得 ,匀减时变形为 ,根据指数函数图像特点可知,A 项正确。2 【答案】B3 【答案】A
15、【解析】 设极板间电场强度为 E,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 M,由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25 12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 m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35 12由以上几式解之得: ,故 A 正确。Mm 324 【答案】ABD【解析】5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可知,B、C 、D 、E 四点位于对场源电荷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即位于同一等势面上,将试探电荷从 A 点移到同一等势面上电场力做功相等,所以只有选项 D 正确;考点:等势面、静电力做功6 【答案】AC7 【答
16、案】A8 【答案】ABD【解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 :两直线电流在 O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均垂直于 MN 向下,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不为0,故选项 A 错误;B.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选项 B 错误;C.根据对称性,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 C 选项正确;D.A、C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故选项 D 错误。故选:ABD。点睛: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再结合矢量的合成知识求解。9 【答案】A【解析】【题型分析】此题以物体速度的倒数 1v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功率、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
17、题的能力。10【答案】BC【解析】甲带负电,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对整体分析,速度增大,洛伦兹力增大,则正压力增大,地面对乙的滑动摩擦力 f 增大,电场力 F 一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减小,对甲研究得到,乙对甲的摩擦力 f 甲 =m 甲 a,则得到 f 甲 减小,甲、乙两物块间的静摩擦力不断减小,故 AD 错误,BC 正确。11【答案】D【解析】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用 F 表示,故选 D.12【答案】BD13【答案】D14【答案】BC 【解析】 010 s 内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可知空降兵和降落伞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
18、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直线运动,阻力对空降兵和降落伞做负功,故选项 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ma,因为加速度减小,可知阻力增大,故选项 B 正确;1015 s 内做空降兵和降落伞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减速直线运动, 5 s内的位移小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 1015 s 时间内空降兵和降落伞的平均速度 ,故 C 正确;1015 s 内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可知空降兵和降落伞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 D 错误。15【答案】C【解析】无论向哪个方向抛出,抛出之后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 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和容器的运动状态相同,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水
19、不会流出,所以 C 正确。16【答案】B【解析】以 a=4.0 m/s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物体受到上顶板向下的压力 ,下底板的支持力 ,以向下为正方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计算 m=1 kg。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意味着弹簧长度不变,弹簧弹力不变,即 ,则有, 得 a=5 m/s2 方向向下。故选 B。17【答案】B18【答案】C【解析】解:对小球 B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 N 和绳子的拉力 F 的合力与重力 mg 大小相等、方向相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反,即 ,作出力的合成图,并由三角形相似得: ,又由
20、题, ,得=mgF合 FTOAB合 OABL,绳子的拉力 T 只与小球 B 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无关,所以得到 T1=T2,故 C 项T合正确。换成 K2 以后 AB 减小由 可知 F1F2, B 错误FOA合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二、填空题19【答案】0.8;0.8mx1m【解析】以障碍物为参考系,相当于质点以 vo的初速度,向右平抛,当 L 最大时从抛出点经过孔的左上边界飞到孔的右下边界时,L 最大, ;从孔的左上边界飞入临界的 x 有最小值为 0.8从孔的右下边界飞出时, x 有最大值:20【答案】0【解析】由于是匀速运动,产生恒定的电流,则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为零21【答案】变大 不变三、解答题22【答案】 (1)2 m/s(2 )0.4 m (3)6 J【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23【答案】n1 =1600 【解析】 , n1 =160021nU40n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