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899430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5 页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 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B根据 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 Q 成正比C根据 E = U/d,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势差成正比D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2 一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 m 的物块在仅受重力及斜面作用力的情况下,沿斜面做匀变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tan ,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超重状态D若 tan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Nmgcos 3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 0.2,t=0 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若平板车足够长,关于物块的运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06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6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B08 s 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812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4 m/s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5 页C08 s 加速,加速

3、度大小为 2 m/s2,816 s 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2 m/s24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出发,下图是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 )A. 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 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1tC.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D. 0 时刻,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t5 关于电流激发的磁场,下列四个图中,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标注正确的是A. B. C. D. 6 如图,A、B、C 是相同的三盏灯,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 a 端向 c 端滑动的过程中(各灯都不被烧坏),各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AC 灯变亮,A、B 灯变暗 BA、B 灯变亮,C 灯变暗CA、C 灯变亮, B 灯

4、变暗 DA 灯变亮,B、C 灯变暗7 如图所示,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 r 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 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点电荷与金属球球心处在同一水平线 上,且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 2r。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球左边会感应出正电荷,右边会感应出负电荷,所以左侧电势比右侧高B. 左侧的正电荷与右侧负电荷电量相等C. 点电荷 Q 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5 页D. 感应电荷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为零8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电压表 V1、V 2、V3 为理想电压表,R 1、

5、R 3 为定值电阻,R 2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 随温度增高而减小),C 为电容器,闭合开关 S,电容器 C 中的微粒 A 恰好静 止当室温从 25升高到 35的过程中,流过电源的电流变化量是I, 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是U 1、 U2 和U 3则在此过程中( )AV 2 示数减小 B微粒 A 向上加速运动CQ 点电势降低 D I329 一斜劈 A 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在其斜面上放着一滑块 B,若给滑块 B 一平行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v0,则B 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 B 下滑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 B 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1,则 B 将保持匀速运动,A 对

6、地无摩擦力的作用B. 在 B 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 F2,则 B 将加速运动,A 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C. 在 B 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 F3,则 B 将减速运动,在 B 停止前 A 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D. 无论在 B 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 B 停止前 A 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10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 I1 和 I2, 且I1I2;a、b、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 a、b、c 与 两导线共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 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1如图所

7、示,一均匀带电+Q 细棍,在过中点 c 垂直于细棍的直线上有 a、b、c 三点,a 和 b、b 和 c、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 R,在 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 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 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 B C D 232910qk2RQk29RqQk12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 位置时间( x t)图线。由图可知:( )a b cdI1 I2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5 页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8、车的位移比 a 车的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1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1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 A、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 F 推 A,则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aAvB15

9、在匀强磁场内放置一个面积为 S 的线框,磁感应强度为 B,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16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 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5 页At2 s 时最小 Bt 2 s 时最大Ct6 s 时最小 Dt 8.5 s 时最大17如图所示,长方形 abcd 长 ad=0.6 m,宽 ab=0.3 m,e、f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以 ad 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0.25 T。一群

10、不计重力、质量 m=310-7 kg、电荷量q= 2103 C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0=5l02 m/s 从左右两侧沿垂直 ad 和 bc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不考虑边界粒子),则( )A从 ae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 ab 边和 bf 边B从 ed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 bf 边C从 bf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 ae 边D从 fc 边射入的粒子,全部从 d 点射出18 如图所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a、b、c 三个电源的 U 一 I 图象,其中 a 和 c 的图象平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arbC Ea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

11、可知 mgsin +mgcos =ma,解得 a=gsin +gcos ,即 a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则无论物体沿斜面向哪个方向运动都一定处于失重状态,故 A 正确;B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沿垂直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N=mgcos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N=mgcos ,B 正确,D 错误;C若 tan,若物体向下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 mgsin mgcos =ma,解得 a=gsin gcos ,由于tan ,故 cos sin ,即 a0,加速度沿斜面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 C 错误;故选 AB。【名师点睛】物体可能向上运动,也可能向下运动,对物

12、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加速度方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处于超重,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处于失重。3 【答案】C【解析】4 【答案】B5 【答案】AB【解析】根据安培右手定则可知,A 图的电流方向向上,产生从上往下看逆时针方向的磁场,故 A 正确;同理 B 图符合安培右手定则,故 B 正确;根据安培右手定则可知,小磁针的 N 极应该指向左方,故 C 错误;根据安培右手定则可知,D 图中小磁针的 N 极应该垂直纸面向外,故 D 错误。所以 AB 正确,CD 错误。6 【答案】A7 【答案】BC【解析】由于静电感应,则金属球左边会感应出正电荷,右边会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13、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所以金属球左、右两侧表面的电势相等故 A 错误,B 正确;点电荷 Q在金属球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 ,选项 C 正确;金属球内部合电场为零,电荷+Q 与感应电荷在金属球内任意位置激发的电场场强都是等大且反向,所以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不为 0,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处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荷全部分布在表面且导体是等势体.8 【答案】AD9 【答案】AD【解析】物块 B 原来保持匀速下滑, A 静止,以滑块和斜面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如有摩擦力,整体的合力不为零,将破坏平

14、衡状态与题矛盾,对 B,有:,即得 , 是斜面的倾角;mgsinfgcosincosA、当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时,对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故地面对 A 无1F摩擦力,对 B 受力分析可知, ,所以 B 做匀速运动,故 A 正确;0mgigFcos( ) (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5 页B、在 B 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 ,如图,物块所受的合力将沿斜面向下,故做加速运动,但 B 与斜面间的2F弹力大小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即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仍然竖直向上,则斜面所受摩擦力与物块的压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则斜面水平方向仍无运动趋势,故仍对地

15、无摩擦力作用,故 B 错误;C、在 B 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 ,沿斜面方向: ,故物体做减3 330mgsinFcosmgcsFin( ) 速运动;对物块,所受支持力增加了 ,则摩擦力增加 ,即支持力与摩擦力均成比例的增加,si i其合力方向还是竖直向上,如图:则斜面所受的摩擦力与压力的合力放还是竖直向下,水平放向仍无运动趋势,则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 C 错误;D、无论在 B 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B 对斜面的压力与 B 对斜面的摩擦力都是以 的比例增加,则其合力1: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斜面便没有运动趋势,始终对地面无摩擦力作用,故 D 正确。点睛:滑块原来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

16、力也为零,以滑块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木块可能受两个力作用,也可能受到四个力作用。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B【解析】13【答案】C14【答案】AC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5 页15【答案】A【解析】磁通量定义可知当 B 与 S 相互垂直时,磁通量为 =BS,故 A 正确,BCD 错误。16【答案】B【解析】17【答案】ABD18【答案】C二、填空题19【答案】(1)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通过 ab 的电流 方向:由 a 到 b;ArREI20ab 受到的安培力:F=BIL=520.5=5N

17、;方向:与水平成 37角斜向左上方(2)ab 受力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 NFmgf 5.3)cos(0ax由平衡条件得:当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右时: fFT5.53sinax0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5 页当最大静摩擦力方向向左时: NfFT5.753sinmax0由于重物平衡,故:T=G则重物重力的取值范围为:0.5N G 7.5N;20【答案】 (1)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mvBq200解得粒子运动的半径: qBmvR0由几何关系知,粒子从 A 点到 O 点的弦长为: R2由题意 OP 是 n 个弦长: 02x解得粒子的比荷: 0vm(2

18、)由几何关系得,OA 段粒子运动轨迹的弧长是 1/4 圆的周长,所以: = R2粒子从 O 点到 P 点的路程:s=n = 420xnR粒子从 O 点到 P 点经历的时间:t 0vs0(3)撤去磁场,加上匀强电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由得 方向:垂直 v0 指向第象限nBvE0221【答案】(1)(2)B,C三、解答题22【答案】0tvx201tmqE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5 页【解析】当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时,半径周期当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时,半径周期故电荷从 t=0 时刻开始做周期性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 1 所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5 页有 r1+r1c

19、os=s解得 cos=0.5,则 =60故电荷运动的总时间 t 总 =t+4T+ T1= 105 s1.1104 s23【答案】(1) (2) 2 s (3) 0.4 s【解析】(1)如斜面光滑,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 ;(2)如斜面粗糙,木块向下滑动,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5 页(3)如斜面粗糙,木块向上滑动,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平行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又联立解得设木块向上减速到零所走的位移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5 页因 ,即木块到达最高点速度不为零则有: ,解得: 或 (舍去)冲上斜面所用的时间为 0.4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