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沛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位移比 a 车的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2 一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第 1s 内通过 1m,第 2s 内通过 2m,第 3s 内通过 3m,第 4s 内通过 4m.该质点的运动可能是( )A.
2、 变加速运动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 匀速运动D.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3 如图,A、B、C 是相同的三盏灯,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 a 端向 c 端滑动的过程中(各灯都不被烧坏),各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AC 灯变亮,A、B 灯变暗 BA、B 灯变亮,C 灯变暗CA、C 灯变亮, B 灯变暗 DA 灯变亮,B、C 灯变暗4 如图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两板间电势差为 U,带电粒子以某 一初速度 v0 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 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 M、N 两点间的距离 d 随着 U 和 v0 的变化情况为高考模式
3、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A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与 U 无关Bd 随 v0 增大而增大, d 随 U 增大而增大Cd 随 U 增大而增大,d 与 v0 无关 x*kw Dd 随 v0 增大而增大,d 随 U 增大而减小5 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 P 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 Q 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 B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CC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电势D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 C 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 B 点产生的场 强6 某型号的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俯视图)。 D 形盒内存在匀强磁场,
4、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D 形盒半径为 R,两盒间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狭缝的时间忽略不计。设氘核( )从粒子源 A 处射入加速电场的初速度不计。氘核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加速器接频率为 f 的高频交流电源,其电压为 U。不计重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正确的是A氘核第 1 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 D 形盒运动轨道的半径为B只增大电压 U,氘核从 D 形盒出口处射出时的动能不变C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不能加速氦核( )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 B 和交流电频率 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加速氦核( )7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m B 的 A、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
5、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拉 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 A、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A减小 A 物块的质量 B增大 B 物块的质量C增大倾角 D增大动摩擦因数 + C BQP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8 在阳台上,将一个小球以 v=15m/s 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 h=10m 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 2)A. 1s B. 2s C. D. (2+ )s317s69 如图所示,m=1.0kg 的小滑块以 v0=4m/s 的初速度从倾角为 37的斜面 AB 的底端 A 滑上斜面
6、,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取 g=10m/s2,sin37 =0.6。若从滑块滑上斜面起,经 0.6s 正好通过 B 点,则AB 之间的距离为A0.8m B0.76m C0.64m D0.6m10如图所示,扇形区域 内存在有垂直平面向内的匀强磁场,OA 和 OB 互相垂直是扇形的两条半径,一个带电粒子从 A 点沿 AO 方向进入磁场,从 B 点离开,若该粒子以同样的速度从 C 点平行与 AO 方向进入磁场,则A只要 C 点在 AB 之间,粒子仍然从 B 点离开磁场B粒子带负电CC 点越靠近 B 点,粒子偏转角度越大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DC 点越靠近 B 点,粒子
7、运动时间越短11(2015聊城二模,17)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于 2014 年 10 月 24 日 2 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高为 h 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加速度为 2g(RR h)B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2RgC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gR h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g4GR12如图,A、B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 k1 的轻弹簧相连,B 球用长为 L 的细绳悬于 O 点,A 球固定在 O 点正下方,且 O、A 间的距离恰为 L,此时绳子所
8、受的拉力为 T1,弹簧的弹力为 F1,现把 A、B 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 k2(k 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 T2, 弹簧的弹力为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 2 B. F1F 2 C. T1T 2 D. F1F 213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在 t1和 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1和 v2,则时间由 t1到 t2的过程中,物体的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A 加速度增大B 加速度不断减小C 平均速度D 平均速度14横截面积为 S 的铜导线,流过的电流为 I,设单位体积的导体中有 n 个自由电子,电子
9、的电荷量为 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设为 v,在时间 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A. B. C. D. 15如图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b 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 “”表示,直流成分用“” 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 R 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A.图甲中 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 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 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 R 得到的是高频成分二、填空题16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小灯泡的规格为“2.0V,0.5A ”。备有下列器材:A. 电源 E(电动势为 3.0V,内阻不计
10、)B. 电压表 (量程 0-3V,内阻约 )C. 电压表 (量程 0-15V,内阻约 )D. 电流表 (量程 0-3A,内阻约 )E. 电流表 (量程 0-0.6A,内阻约 )F. 滑动变阻器 (0- ,3.0A )G. 滑动变阻器 (0- ,1.25 A)H. 开关和若干导线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完成以下内容。(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测量时采用图中的_图电路(选填“甲”或“乙”)。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2)图丙是实物电路,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_(3
11、)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又找了另外两个元件,其中一个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另一个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他又选用了合适的电源、电表等相关器材后,对其中的一个元件进行了测试,测得通过其中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中作出该元件的 I-U 图线_;该元件可能是由_(选填“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除了电火花打点计时
12、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长木板级两根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择:A.天平, B.弹簧秤, C.钩码, D.秒表, E.刻度尺, F.蓄电池, G.交流电源(1)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_;(2)将实验所需的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_;(3)如图为某次实验中记录的纸带,测得 s1=2.60cm,s 2=4.10cm,s 3=5.60cm,s 4=7.10cms 5=8.60cm。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则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_m/s2,其中打点计时器在打 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D=_m/s,在 DF 段平均速度 _m/s(电源为
13、DFv220V,50Hz,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三、解答题18如图是一种配有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光电池的新型路灯,其功率为 120W。该风力发电机的线圈由风叶直接带动,其产生的电流可视为正弦交流电。已知风叶的半径为 r1m,风能的利用效率为 14%,风力发电机的线圈共有 N200 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0.1T ,线圈的面积为 S10.2m 2,空气的密度为1.3kg/m 3,太阳垂直照射到地面上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为 1kw,如果光电池板垂直太阳光方向的平均受光面积为 S1m 2,光能的利用效率为 220%, 取 3,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1)
14、若某天是无风的晴天,太阳光照 6 小时,则太阳能光电池产生的电能可使路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2)如果在某天晚上,有 8m/s 的风速持续刮风 6 小时,则风机所发的电可供路灯正常工作多少小时?(3)如果在一有风的晴天,经 3 小时的光照和风吹,路灯可正常工作 7 小时,则风速为多大?若通过交流电表测得风力发电机线圈的电流强度为 1A,则此时风叶的转速为多少?19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2B。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 O
15、 点正上方的 M 点以速度 v0 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 OP上的 A 点与 OP 成 60角射入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 CD 进入区域的匀强磁场中。求:(1)粒子在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2)O、M 间的距离;(3)粒子从 M 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 CD 边界所经历的时间。沛县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2 【答案】AD3 【答案】A4 【答案】A 【解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将射出电场的粒子速度 v 分解成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设出射速度与水平
16、夹角为 ,则有: ,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轨迹对应的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可得,半径与直线 MN 夹角正好等于 ,则有: ,所以 ,又因为半径公式,则有 ,故 d 与 m、v 0 成正比,与 B、 q 成反比,与 U 无关,故 A 正确。x-kw 【名师点睛】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首先要运用动力学方法分析清楚粒子的运动情况,再选择合适方法处理。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常常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将其分解为两个直线的合成,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对于磁场中圆周运动,要正确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解半径。5 【答案】D6 【答案】AB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7、 14 页7 【答案】AB8 【答案】ABC9 【答案】B10【答案】AD【解析】11【答案】AD【解析】月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G mg,在高为 h 的圆形工作轨道,有:MmR2G mg,得:g 2g,故 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Mm R h 2 ( RR h)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页G m m r,解得:v ,T2 ,飞行试验器的轨道半径为 rRh,结合黄金代换公Mmr2 v2r 42T2 GMr r3GM式:GM gR 2,代入线速度和周期公式得:v , T2 ,故 B、C 错误;由黄金代换公R2gR h R h 3gR2式得中心天体的质量:
18、M ,月球的体积:V R 3,则月球的密度: ,故 D 正确gR2G 43 MV 3g4GR12【答案】C【解析】解:对小球 B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 N 和绳子的拉力 F 的合力与重力 m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作出力的合成图,并由三角形相似得: ,又由题, ,得=mgF合 TOAB合 OABL,绳子的拉力 T 只与小球 B 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无关,所以得到 T1=T2,故 C 项T合正确。换成 K2 以后 AB 减小由 可知 F1F2, B 错误FOA合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13【答案】 B14【答案】A【解析】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evS
19、,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电量 Q=It,则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数目为 ,将 I=nevS 代入得 ,选项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和定义式综合应用的能力,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qvs,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常常用到15【答案】答案:AC【解析】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 ,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 正确,B 错误; 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 ,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 得到的是低频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成分,C 正确,D
20、 错误。二、填空题16【答案】(1). B ( 2). E (3). F (4) . 甲(5). (6). (7). 半导体【解析】(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0V,则电压表选择 B由于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0.5A,则电流表选择E灯泡的电阻 ,为了便于测量,滑动变阻器选择 F灯泡的电流和电压从零开始测起,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的电阻与电流表内阻相当,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即采用甲电路(2)实物连线如图;(3)根据描点法得出该元件的 I-U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减小,属于半导体材料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点睛: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
21、图、描点作图,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是正确连接实物电路图的前提与关键,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时,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17【答案】记录小车的位置及对应时间 CEG 1.5 0.64 0.79(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打点并记录所用的时间;(2)打点计时器还需要交流电源,而蓄电池是直流电;钩码的质量与重力不需要测量,但长度需要刻度尺来测量,最后打点计时器具有计时作用,不需要秒表故选 CEG;(3)每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振针留下的点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由纸带的数据得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相等,即x =1.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x=
22、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20.15.m/sa可以求出打纸带上 D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在 DF 段平均速度0.56.710.64m/s2CEDxvT.7.860.79/s21FDxvT三、解答题18【答案】(1) 1th(2)t 2=2.0h(3) 1025/nrs【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3)设经 3 小时的光照和风吹,光能转化为电能为 E3,风能转化为电能为 E4,320%1EPSth光(1 分)32414.rvv(1 分)37h0/vms(2 分)34140236084Ervt j设风力发电机转动产生交流电的峰值电压为 Um 1NBS(1 分)2n(n 为每秒的转速)(1 分)代入得 411240862mUItNBSItnIthj(1 分)05/rs(1 分)19【答案】. 【解析】(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过 A 点时速度为 v由类平抛规律知: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2)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 t1,加速度为 a,则有,即O、M 两点间的距离为则粒子从 M 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 CD 边界所用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