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

上传人:爱你没说的 文档编号:8993804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杞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6 页杞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电视机中有一个传感器,能将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下列装置中也利用了这种传感器的是A. 电话机的话筒 B. 楼道里的声控开关C. 空调中的遥控接收器 D. 冰箱中的温控器2 如图所示,a、b、c 是由真空中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 ab=bc,a、b 两点间电压为 10V,则 b、c 两点间电压:( )A. 等于 10V B. 大于 10V C. 小于 10V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 如图所示,正方形容器处在

2、匀强磁场中,一束电子从孔 A 垂直于磁场射入容器中,其中一部分从 C 孔射出,一部分从 D 孔射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21B.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间之比为 12C.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1D. 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在容器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4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3m,则( )A. 第 3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 1.2m/s2C. 前 3 秒内的位移是 6mD. 3S 末的速度是 3

3、.6m/s5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 a 和 b 所示。在 t1 时刻( )b c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6 页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和甲的速度相等6 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是 40 W,在不损坏灯泡的情 况下,这三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不应超过 A40 W B60 W C80 W D 120 W7 如下图,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 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 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

4、、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6 页BCD8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A,A 放在质量也为 m 的托盘 B 上,以 N 表示 B 对 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 F 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自然状态(x=0)。现改变力 F 的大小,使 B 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 N 或 F 随 x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6 页A B C D9 阻值相

5、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 C 及电池 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 S 闭合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1,;断开开关 S,电流再次稳定后,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2。Q 1 与 Q2 的比值为A. B. 523C. D. 10如图甲所示,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 和 随电流表 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中 a、b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线 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图线 b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6 页图线 a、b 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图线 a、b 交点

6、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 R0 消耗的功率A B C D 11右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存在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E。平板 S 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 P 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 A1A2。平板 S 下方有磁感应强度为 B0 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 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 能通过狭缝 P 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D. 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 P,粒子的比荷越小12如图所示,一根重力 G=0.1 N、长 L

7、=1 m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 ab,在其中点弯成 =60角,将此导体放入匀强磁场中,导体两端 a、b 悬挂于两相同的弹簧下端,弹簧均为竖直状态,当导体中通过 I=1 A 的电 流时 , 两 根 弹 簧 比 原 长 各 缩 短 了 x=0.01 m, 已 知 匀 强 磁 场 的 方 向 垂 直 纸 面 向 外 , 磁 感 应 强 度 的 大 小 B=0.4 T, 则A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为 b aB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0.10 NC弹簧的劲度系数 k=5 N/m x.kwD若导体中不通电流,则弹簧伸长 0.02 m1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车,车上各站着一个运动员两车(包含负载)的总质

8、量均为M设甲车上的人接到一个质量为 m,沿水平方向飞来的速率为 V 的蓝球;乙车上的人把原来在车上的同样的蓝球沿水平方向以速率 V 掷出去,则这两种情况下,甲、乙两车所获得的速度大小的关系是(以上速率都是相对地面而言)(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6 页AV 甲 V 乙 BV 甲 V 乙CV 甲 V 乙 D视 M、m 和 V 的大小而定14(2018 成都一诊)2016 年 8 月 16 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该卫星的发射将使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量子通信,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墨子号”卫星的质量为 m(约64okg),运行在高度为 h(约 5

9、00km)的极地轨道上,假定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 R。则关于运行在轨道上的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的速度大小为 gB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gC运行的周期为 2 hD运行的动能为 mR15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B 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C 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时间内,玩具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16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已知 t2 时刻小球落回抛出点,其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

10、版第 7 页,共 16 页At=0 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Ct 2=2t1D小球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17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0to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o 时刻后物体继续加速,t 1 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已知物块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 0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C. to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D. 0t 1 时间内绳子拉力做的总功为1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 A、B 用轻质弹

11、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 F 推 A,则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aAvB二、填空题19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 Rx 约 200,电压表 V 的内阻约为 2k,电流表 A 的内阻约为10,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或图乙所示,结果由公式 计算得出,公式中 U 与 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用图甲和图乙电路图测得 Rx 的电阻值分别记为 Rx1 和 Rx2,则_(填“R x1”或“Rx2”)真更接近待

12、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 Rx1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图丙所示是消除伏安法系统误差的电路图。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开关 S1,将开关,2 接 2,调节滑动变阻器 Rp和 Rp,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1、I 1。接着让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将开关 S2 接 1,再次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2、I 2,则待测电阻 R 的真实值为_。20如图 1 所示,宽度为 d 的竖直狭长区域内(边界为 L1、L 2),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上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如图

13、2 所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0,E0 表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t=0 时,一带正电、质量为 m 的微粒从左边界上的 N1 点以水平速度 v 射入该区域,沿直线运动到 Q 点后,做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再沿直线运动到右边界上的 N2 点。Q 为线段 N1N2 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 g。上述d、E 0、 m、v、 g 为已知量。(1)求微粒所带电荷量 q 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2)求电场变化的周期 T;(3)改变宽度 d,使微粒仍能按上述运动过程通过相应宽度的区域,求 T 的最小值。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6 页21如图所示,将一个电流表 G 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

14、或安培表,则甲图对应的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 R1(填“增大”或“减小”);乙图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 R2(填“增大”或“减小”)。三、解答题2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 有一根长为 0.4 m、质量为 610-2 kg 的通电直导线,电流 I=1 A,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导线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 拴住不动,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每秒增加 0.4 T、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中,设 t=0 时,B=0,则需要多长时间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为零?(g 取 10 m/s2)23(2016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如图所示,在 A 点固定一正电荷,电荷量为 Q,在离 A 高度为 H 的 C 处由

15、静止释放某带同种电荷的液珠,开始运动的瞬间加速度大小恰好为重力加速度 g。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不计空气阻力。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6 页(1)求液珠的比荷;(2)求液珠速度最大时离 A 点的距离 h;(3)若已知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成 ,其中 r 为该点到 Q 的距离(选无限远的电kQr势为零)。求液珠能到达的最高点 B 离 A 点的高度 rB。杞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16、的过程电话机的话筒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A 错误;楼道中照明灯的声控开关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调机接收遥控信号的装置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C 正确;冰箱中控制温度的温控器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故 D 错误2 【答案】C3 【答案】C【解析】A.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轨道半径之比为 2 1,根据半径公式 r= ,速率之比为 2 1,故 A 正确;C.加速度 a= ,所以从 C、D 两孔射出的电子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C 错误 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C。4 【答案】ABD5 【答案】A6 【答案】B7 【答案】 B8 【答案】D【解析】设物块和托盘间的压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则

17、有: ,解得: ;在此之前,根据 可知,二者之间的压力 N 由开始运动时的 线性减小到零,而力 F 由开始时的 线性减小到 ;此后托盘与物块分离,力 F 保持 不变,故选项 ABC 错误,D 正确。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6 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9 【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ABC【解析】A.因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无法用化学方法进行分析,故质谱仪就成为同位素分析的重要工具,选项 A 正确;B

18、.在速度选择器中,带电粒子所受静电力和洛伦兹力在粒子沿直线运动时应等大反向,结合左手定则可知,选项 B 正确;C.再由 qE=qvB 有 v=,选项 C 正确;D.在磁感应强度为 B0 的匀强磁场中 R= ,所以选项 D 错误。故选:ABC。点睛:带电粒子经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 v=E/B 的粒子可通过选择器,然后进入匀强磁场,由于比荷不同,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打在 S 板的不同位置。12【答案】AC【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6 页13【答案】B14【答案】D【解析】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 2MmRh=m2v,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 2MmR=mg,

19、联立解得卫星运行的速度:v=2g,选项 A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2MmRh=ma, G 2R=mg,联立解得向心加速度 a= 2gRh,选项 B 错误;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m( R+h)( T) 2,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 2Mm=mg,联立解得卫星运行的周期:T=2 32gR,选项 C 错误;卫星运行的动能 Ek= 12mv2= gRh,选项 D 正确。15【答案】AC【解析】16【答案】A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6 页【名师点睛】考虑空气阻力的竖直上抛运动,是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加速度变化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上升和下降过程

20、并不对称,所以时间也不相等。变加速运动问题,其解题关键仍是先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在分析变加速运动的某段过程时,虽然加速度变化、速度非线性变化,但可以使用平均值进行分析。17【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 0-t0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 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根据 P=Fv 知,v 增大,F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根据P0=Fv=Fa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联立可得:P=(mg+ma )at ,由此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可知 ,故 B 错误;在 t1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F=mg,则速度

21、: ,可知 t0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小于 ,故 C 错误;在 P-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牵引力做功的大小即:,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18【答案】AC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6 页二、填空题19【答案】(1). (2). 大于(3). 小于(4). 【解析】(1)因为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则 R x1 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电压的测量值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同理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值 Rx2 小于真实值。(2)由欧姆定律得: , ,联立可得: 。20【答案】(

22、附加题)(1)根据题意,微粒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完全提供向心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则 mg=q 0E微粒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合力为 0.则 mg+q =qvB联立得:q= B= 0mgvE02(2)设微粒从 运动到 Q 的时间为 ,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N1t 2t则 qvB= 2R=v vtdR22t联立得: vdt1gt2电场变化的周期 T= + = (3)若微粒能完成题述的运动过程,要求 d 2R联立得:R= gv2设 Q 段直线运动的最短时间 ,由得 ,1Nmin1tgvt2min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6 页因 不变,T 的最小值 = + =(2+1 )2tminTi1t2gv21【答案】安培;减小;伏特;增大三、解答题22【答案】5s;【解析】试题分析: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为零时导线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由解得:由 解得: ,由于 ,故 ;考点:考查了安培力的计算.23【答案】(1) (2 ) H(3)2H2gH2kQ 2【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6 页(3)设 CB 间的电势差为 UCB,有UCB C B kQH kQrB根据动能定理有 qUCBmg(r BH)0解得 rB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