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4 页黔西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如右图所示把一个电子从 A 点移到 B 点时,则( )A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B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减小,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C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2 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学生从如图姿势起立到直立站于体重计的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先减少后增加B乙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
2、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C丙图中赛车的质量不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加速度D丁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减小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3 如图所示,扇形区域 内存在有垂直平面向内的匀强磁场,OA 和 OB 互相垂直是扇形的两条半径,一个带电粒子从 A 点沿 AO 方向进入磁场,从 B 点离开,若该粒子以同样的速度从 C 点平行与 AO 方向进入磁场,则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4 页A只要 C 点在 AB 之间,粒子仍然从 B 点离开磁场B粒子带负电CC 点越靠近 B 点,粒子偏转角度越大DC 点越靠近 B 点,粒
3、子运动时间越短4 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 D 形盒的半径为 R,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为 B,用来加速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质子( ),质子从下半盒的质子源由静H1 止出发,加速到最大能量 E 后,由 A 孔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旋加速器加速完质子在不改变所加交变电压和磁场情况下,可以直接对 ( )粒子进行加速e24B只增大交变电压 U,则质子在加速器中获得的最大能量将变大C回旋加速器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2mE2mRD加速器可以对质子进行无限加速5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电势 B. 电势能C. 电场强度 D. 电动势6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
4、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 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 (重力加速度为 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10x况可能是A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0B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0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4 页D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0g7 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 A,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 v0 匀速地拉绳使物体 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则物体 A 实际运动的速度是Av 0sin BCv 0cos D8 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
5、重力为 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然后沿杆下滑, 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 v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的体重为 800 NB演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600 ND滑杆长 4.5 m9 如图甲、乙两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a 、b 是各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交流高频成分用“”表示,交流低频成分用 “”表示,直流成分用“”
6、表示。关于两图中负载电阻 R 上得到的电流特征是(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4 页A.图甲中 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B.图甲中 R 得到的是直流成分C.图乙中 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D.图乙中 R 得到的是高频成分10如图所示,a、b 是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某检验电荷分别放在 a、b 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受到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受到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受到电场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D. 受到电场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11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下表记
7、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 和 t2 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t 1 和 t2 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Ct 1 和 t2 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但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Dt 3 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12(2018 南宁高三摸底考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轨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 2020 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 a、b、c 三颗卫星
8、均做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4 页A卫星 a 的角速度小于 c 的角速度B卫星 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C卫星 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 b 的周期等于 24 h13(2016河北省保定高三月考)2014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在 8 天后以“跳跃式再入”方式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再入”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心到 d 点距离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试验器在 b 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飞行试验器在 d 点的加速度小于gR2r2C飞行试验器在 a 点速率大于在 c 点的速率D飞行试验器在 c 点速率大于在 e 点的速率14如图,闭合开关 S,a 、 b、 c 三盏灯均正常发光,电源电动势恒定且内阻不可忽略,现将变阻器 R 的滑片稍向上滑动一些,三盏灯亮度变化为( )Aa 灯变亮,b 、 c 灯变暗 Ba 、 c 灯变亮,b 灯变暗Ca 、 c 灯变暗, b 灯变亮 Da 、 b 灯变暗,c 灯变亮15如图所示,a、b、c 是由真空中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已知 ab=bc,a 、b 两点间电压为
10、 10V,则 b、c 两点间电压:( ) b c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4 页A. 等于 10V B. 大于 10V C. 小于 10V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 AOC 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 B, ,AO=L,在 O点放置一个粒子源,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某种带负电粒子。已知粒子的比荷为 ,发射速度大小都为。设粒子发射方向与 OC 边的夹角为 ,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及重力。对于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45时,粒子将从 AC 边射出B所有从 OA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等C随着 角的增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
11、时间先变大后变小D在 AC 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17用一根绳子竖直向上拉一个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绳子拉力的功率按如图所示规律变化,0to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o 时刻后物体继续加速,t 1 时刻物块达到最大速度。已知物块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t 0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C. to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4 页D. 0t 1 时间内绳子拉力做的总功为二、填空题18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 b 的挡光片 A、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
12、d。(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出t 1和t 2,则小车加速度a=_。(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 (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 d19“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流表(量程:0-0.6 A,R A=1 )B.电流表(量程:0-3 A,R A=0.6 )C.电压表(量程:0-3 V,R V=5 k)D.电压表(量程:0-15 V,R V=10 k)E.滑动变阻器(0-10 , 额定电流 1.5 A)F.滑动变阻器(0-2
13、k,额定电流 0.2 A)G.待测电源(一节一号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1)请在下边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实验电路图_。(2)电路中电流表应选用_,电压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用字母代号填写)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4 页(3)如图所示为实验所需器材,请按原理图连接成正确的实验电路_。20如图所示,质量是 m=10g 的铜导线 ab 放在光滑的宽度为 0.5m 的金属滑轨上,滑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30,ab 静止时通过电流为 10A,要使 ab 静止,磁感强度至少等于_,方向为_。(取 g=10m/s2)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轻杆 BC 的 C 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
14、固定,杆的 B 点通过水平细绳 AB 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 B 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 m30 kg,人的质量 M50 kg,g 取 10 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及轻杆 BC 和绳 AB 所受的力(2)若人拉重物向上加速,求重物能具有的最大加速度。22(2016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如图所示,在 A 点固定一正电荷,电荷量为 Q,在离 A 高度为 H 的 C 处由静止释放某带同种电荷的液珠,开始运动的瞬间加速度大小恰好为重力加速度 g。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两电荷均可看成点电荷,不计空气阻力。(1)求液珠的比荷;(2
15、)求液珠速度最大时离 A 点的距离 h;(3)若已知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可表示成 ,其中 r 为该点到 Q 的距离(选无限远的电kQr势为零)。求液珠能到达的最高点 B 离 A 点的高度 rB。黔西县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BC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4 页3 【答案】AD【解析】4 【答案】C5 【答案】C【解析】电势、电势能和电动势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选 C.6 【答案】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4
16、页7 【答案】D 【解析】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物体 A 参与两个分运动:一个是沿着与它相连接的绳子的运动,另一个是垂直于绳子斜向上的运动。而物体 A 实际运动轨迹是沿着竖直杆向上的,这一轨迹所对应的运动就是物体A 的合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所以 D 项正确。8 【答案】BD【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 800 N,除去杆的重力 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 600 N,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 2 s 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B 正确;C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 ,2213
17、m/s.0/s.5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1=ma,解得:F 1=420 N,加上杆的重力 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 620 N,故 C 错误;Dv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 x= 33 m =4.5 m;故 D 正确;故选 BD。29 【答案】答案:AC【解析】解析:当交变电流加在电容器上时 ,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甲图中电容器隔直流,R 得到的是交流成分,A 正确,B 错误; 乙图中电容器能通过交流高频成分 ,阻碍交流低频成分,R 得到的是低频成分,C 正确,D 错误。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看出:a 处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大两点的电
18、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所以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放入同种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故选 D考点: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11【答案】BD【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4 页12【答案】AD【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卫星的运动、第一宇宙速度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卫星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 b 的向心加速度,选项 B 错误;由 G 2Mmr=m v可得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v=GMr,轨道半径 r 越大,速率 v 越小。而第一宇宙速度为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是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速度,所以卫星 a 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 C 错误;由 G 2r=mr
19、( T) 2,可得周期 T=23r,而卫星 a 的轨道半径与卫星 b 的轨道半径相等,所以卫星 b 的周期等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即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24h,选项 D 正确。13【答案】C 【解析】飞行试验器沿 ab 轨迹做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合力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所以在 b 点合力方向即加速度方向向上,因此飞行试验器在 b 点处于超重状态,故 A 错误;在 d 点,飞行试验器的加速度 a ,GMr2又因为 GMgR 2,解得 ag ,故 B 错误;飞行试验器从 a 点到 c 点,万有引力做功为零,阻力做负功,R2r2速度减小,从 c 点到 e 点,没有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 c 点速率和
20、 e 点速率相等,故 C 正确,D 错误。14【答案】B【解析】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4 页15【答案】C16【答案】AD 【解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若当 =45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将从 AC 边射出,选项 A 正确;所有从 OA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故时间不相等,选项 B 错误;当 =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粒子恰好从 AC 中点飞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也恰好是 ;当 =6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恰好也是 ,是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故 从 0到 60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当 从 60到 90过程中,粒子从 OA 边射出,此时
21、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逐渐减小,故 C 错误;当 =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粒子恰好从 AC 中点飞出,因此在 AC 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故 D 正确。17【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 0-t0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0 时刻后功率保持不变,根据 P=Fv 知,v 增大,F减小,物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根据P0=Fv=Fa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联立可得:P=(mg+ma )at ,由此可知图线的斜率为:,可知 ,故 B 错误;在 t1 时刻速度达到最大,F=mg,则速度: ,可知 t0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小于
22、 ,故 C 错误;在 P-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牵引力做功的大小即:,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二、填空题18【答案】(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4 页(2)B,C19【答案】(1). (1)如解析图甲所示: ; (2). (2)A; (3). C;(4). E;(5 ). (3)如解析图乙所示:【解析】(1)电路如图甲所示:由于在电路中只要电压表的内阻 RVr,这种条件很容易实现,所以应选用该电路。(2)考虑到待测电源只有一节干电池,所以电压表应选 C;放电电流又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 0.5A,所以电流表应选 A;滑动变阻器不能选择阻值太大的,从允许最大电流和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来看,应选择电阻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E,故器材应选 A、C、E。(3)如图乙所示:20【答案】 0.01T (2 分) 垂直斜面向上(2 分)三、解答题21【答案】1)200N, , (2)22【答案】(1) (2 ) H(3)2H2gH2kQ 2meBrver33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4 页【解析】(3)设 CB 间的电势差为 UCB,有UCB C B kQH kQrB根据动能定理有 qUCBmg(r BH)0解得 rB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