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 页,共 17 页淇滨区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着两个质量均为 m 的物体 A、 B(物体 B与弹簧栓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 A 上,使物体 A 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施加外力的瞬间,F 的大小为 2m(ga)B. A、B 在 t1 时刻分离,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 m(g+ a)C. 弹簧弹力
2、等于 0 时,物体 B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D.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2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电势 B. 电势能C. 电场强度 D. 电动势3 如图( 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 1、t 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2 页,共 17 页4 (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 A、B 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
3、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 A 的合力小于小球 B 的合力B小球 A 与框架可能没有摩擦力C小球 B 与框架可能没有摩擦力D增大圆形框架的角速度,小球 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增大5 如图所示,虚线是小球由空中某点水平抛出的运动轨迹,A、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小球经过 A 点时,速度大小为 10 m/s、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10m/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球通过 B 点的速度为 12m/sB. 小球的抛出速度为 5m/sC.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时间为 1sD. A、B 之间的距离为
4、 6 m6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该交流电的频率是 50Hz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3 页,共 17 页B该交流电的电流有效值为 A2C该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i=2sin(50t )(A)D若该交流电流通过 R=10 的电阻,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 20W7 一交流电压为 u100 sin100t V,由此表达式可知( )A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 100 VB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 0.02 sC将该电压加在 100 的电阻两端,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200 WDt1/400 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 100 V8 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如右图所示把一个电子从
5、 A 点移到 B 点时,则( )A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子克服电场力做功B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减小,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C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D电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9 如图所示,在租糙水平面上 A 处平滑连接一半径 R=0.1m、竖直放 置的光滑半圆轨道,半圆轨道的直径 AB 垂直于水平面,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从与 A 点相距为 x(x0)处以初速度v0 向左运动,并冲上半圆轨道,小滑块从 B 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到 A 点的距离为 y。保持初速度vO 不变,多次改变 x 的大小,测出对应的 y 的大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 y 与 x 的函数关
6、系式为,其中 x 和 y 的单位均为 m,取 g=10m/s。则有A. 小滑块的初速度 vO=4m/sB. 小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C. 小滑块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与 A 点的最小距离 ymin=0.2mD. 如果让小滑块进入半圆轨道后不脱离半圆轨道( A、B 两端除外),x 应满足 0x2.75m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 L,质量为 m 的直导体棒。在导体棒中的电流 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是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4 页,共 17 页A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B ,方向垂
7、直斜面向上C ,方向竖直向上D ,方向竖直向下1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 t1,a 车追上 b 车B在时刻 t2,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位移比 a 车的大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的大13如图所示,一根重力 G=0.1 N、长 L=1 m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 ab,在其中点弯成 =60角,将此导体放入匀强磁场中,导体两端 a、b 悬挂于两相同的
8、弹簧下端,弹簧均为竖直状态,当导体中通过 I=1 A 的电 流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5 页,共 17 页时 , 两 根 弹 簧 比 原 长 各 缩 短 了 x=0.01 m, 已 知 匀 强 磁 场 的 方 向 垂 直 纸 面 向 外 , 磁 感 应 强 度 的 大 小 B=0.4 T, 则A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为 b aB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0.10 NC弹簧的劲度系数 k=5 N/m x.kwD若导体中不通电流,则弹簧伸长 0.02 m14如图所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从电子枪中射出,在加速电场中加速,从正对 P 板的小孔射出,设加速电压为 U1,又垂直偏转电场方向射入板间并射出,设偏转电压
9、为 U2。则:A.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变大B. U1 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C. U2 变大,则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小D. 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 U1 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15如图所示,AB、CD 为两个光滑的平台,一倾角为 37,长为 5 m 的传送带与两平台平 滑连接。现有一小煤块以 10 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当传送带静止时,小煤块恰好能滑到平台 CD 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0.6,cos37 0=0.8)( )A. 小煤块跟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B. 当
10、小煤块在平台 AB 上的运动速度 v=4 m/s 时,无论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多大,小物体都不能到达平台 CDC. 若小煤块以 v=8 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传送带至少要以 3m/s 的速度顺时针 运动,才能使小物体到达平台 CDD. 若小煤块以 v=8m/s 的速度沿平台 AB 向右运动,传送带以 4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时, 传送带上留下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6 页,共 17 页的痕迹长度为 2.4m16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 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
11、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 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 Mm25为( )A32 B2 1C52 D3117一枚玩具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 时刻玩具火箭距地面最远B 时间内,玩具火箭在向下运动C 时间内,玩具火箭处于超重状态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7 页,共 17 页D 时间内,玩具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18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小定滑轮组合成的装置来提升质量为 m 的重物 A,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并且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的 O 点处,在杆的中点 C 处拴
12、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 A,C 点与 O 点的距离为 ,滑轮上端 B 点距 O 点的距离为 .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l 4l其沿逆时针方向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 匀速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 角).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90的是( )A. 重物 A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是 lB. 重物 A 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绳的拉力对 A 所做的功为 173mglD. 绳的拉力对 A 所做的功为 24l二、填空题19(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D将记录
13、小球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2)图 6 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 4. 9cm,每秒钟闪光 10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8 页,共 17 页20如图,宽为 L 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 d=0.6m 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 h=1.2m,离地高 H=2m 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 x。在障碍物以 vo=4m/s 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 的最大值为_m; 若 L =0.6m, x 的取值范围是_m。(取g=10m/s2)2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
14、实验装置即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 与钩码的质量 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图(a )图(b)(1)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选填“线性”或“非线性”)的关系。(2)由图(b)可知, 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三、解
15、答题22轻杆长 L=1.5m,以一端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杆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9 页,共 17 页量 m=1.8kg 小球,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 v=3m/s,求此时小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g=10m/s 2)。23图所示为一个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的长度 ,宽度 ,0.25mab0.2bc共有 匝,总电阻 ,可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对称轴 转动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10n1.0rO的匀强磁场中,与线圈两端相连的金属滑环上接一个 “ , ”的灯泡,当线圈以角速度.4TB 3.V1.8匀速转动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恰好为 (不计转动轴与电刷的摩擦)
16、.8W( )推导发电机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的表达式 (其中 表示线圈的面积)mEnBS( )求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2( )线圈以上述角速度转动 周过程中发电机产生的电能310淇滨区民族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解:A、施加 F 前,物体 AB 整体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2Mg=kx;解得:x=2 mgk施加外力 F 的瞬间,对 B 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弹 MgFAB=Ma其中:F 弹 =2Mg解得:FAB=M(g a),故 A 错误.B、物体 A、B 在 t1 时刻分离,此时 A、B 具有共同的 v
17、与 a;且 FAB=0;对 B:F 弹 Mg=M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0 页,共 17 页解得:F 弹 =M(g+a),故 B 正确.C、B 受重力、弹力及压力的作用;当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而弹簧恢复到原长时,B 受到的合力为重力,已经减速一段时间;速度不是最大值 ;故 C 错误;D、B 与弹簧开始时受到了 A 的压力做负功,故开始时机械能减小;故 D 错误;故选:B2 【答案】C【解析】电势、电势能和电动势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选 C.3 【答案】ACD【解析】因数,选项 AC 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选项 D 对。
18、仅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 B 错。4 【答案】CD【解析】5 【答案】C【解析】根据速度的分解与合成可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 ,故 AB 错误;根据速度的分解与合成可得小球在 A 点时竖直分速度为: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1 页,共 17 页,在 B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则小球从 A 点到 B 点的时间为:,故 C 正确;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A、B 之间的竖直距离为:,A、B 间的水平距离为: ,则 A、B 之间的距离为:,故 D 错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6 【答案】CD【解析】由图得周期为 0.04s,频率为 25Hz,A
19、 错误;最大值 2A,则有效值为 A,B 错误;由图象知,2C 选项中表达式正确;电阻消耗的功率 ,D 正确。WRIP207 【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 ,故 A 正确; ,周期 ,故2MU1020.21TsB 正确;由 ,故 C 错误;把 时,代入表达式210UPR4ts,故 D 正确;10usintV(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8 【答案】C9 【答案】AC【解析】滑块从出发点运动到 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滑块从 B 离开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 ,联立得: ,代入数据解得:与 比较系数可得: =0.2,v 0=4m/s,故 A 正
20、确,B 错误;当滑块通过B 点时,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与 A 点的最小距离,则在 B 点有: ,滑块从 B 离开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最小距离为:y min=0.2m,故 C 正确;滑块通过 B 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等于向心力,则在 B 点有: ,滑块从出发点运动到 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联立解得 x=2.5m,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0x2.5m,故 D 错误。所以 AC 正确,BD 错误。10【答案】BC 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2 页,共 17 页【解析】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则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所以棒不可能处于平
21、衡状态,故 A 错误;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如果 ,即 ,则处于平衡状态,故 B 正确;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竖直向上,则水平向右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如果 ,即,则处于平衡状态,C 正确;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水平向左的安培力、支持力与重力,所以棒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 D 错误。11【答案】BCD12【答案】B【解析】13【答案】AC【解析】14【答案】ABD【解析】A 项:由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UqFd转电场的速度变大,故 A
22、 正确;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3 页,共 17 页B 项:由 可知,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当 U1 变大,则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UqFd水平速度变大,运动时间变短,故 B 正确;C 项:由 可知,U 2 变大,电子受力变大,加速度变大,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变大,故 C错误;D 项:由 可知,若要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移量变小,仅使 U1 变大,其它条件不变即可,故 D 正214Lyd确。点晴:本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结合推导出。214ULyd15【答案】ABC【解析】A、传送带静止时,小煤块受力如图甲所示据牛顿第
23、二定律得 ,BC 过程有 ,cosinumgma2val解得 , ,故 A 正确;210/a0.5B、当小煤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向上时,最容易到达传送带顶端,此时,小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若恰好能到达高台时,有 ,解得 ,即sins 2l25/4/vms当小煤块在 AB 平台上向右滑动速度小于 4m/s,无论传带顺时针传动的速度多大,小煤块总也不能到达高台CD,故 B 正确;C、以 表示传送带顺时针传动的速度大小,对从小煤块滑上传送带到小物体速度减小到传送带速度过程有v, 对从小煤块速度减小到运动到恰滑上 CD 高台过程,有 , , 解得21ax 2vax12l,即传送带至少
24、以 3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小物体才能到达高台 CD,故 C 正确;3/msD、对小煤块煤块的位移 , ,t=1s,传送带的位移 ,12m21xlvta1.6vsm,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 ,故 D 错误;24vt 2sm故选 ABC。16【答案】A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4 页,共 17 页【解析】 设极板间电场强度为 E,两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EMa M,由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25 12对 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 m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l amt235 12由以上几式解之得: ,故 A 正确。Mm 3217【答案】AC【解析】18【答
25、案】A【解析】【点睛】本题应明确重物的速度来自于绳子的速度,注意在速度的分解时应明确杆的转动线速度为线速度,而绳伸长速度及转动速度为分速度,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得出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5 页,共 17 页二、填空题19【答案】(1)AC(2)1.47m/s 20【答案】0.8;0.8mx1m【解析】以障碍物为参考系,相当于质点以 vo的初速度,向右平抛,当 L 最大时从抛出点经过孔的左上边界飞到孔的右下边界时,L 最大, ;从孔的左上边界飞入临界的 x 有最小值为 0.8从孔的右下边界飞出时, x 有最大值:21【答案】(1)非线性(2)存在摩擦力(3)调整轨道倾
26、斜度以平衡摩擦力远小于小车质量【解析】(1)根据该同学描绘的加速度和钩码质量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所以是非线性关系;(2)根据图(b)可知当钩码有一定质量,即细线有一定拉力时,小车加速度仍等于 0,说明小车合力等于0,所以可能除拉力外小车还受到摩擦力作用;(3)实验改进部分有两个要求,第一个就是图象不过原点,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调整轨道倾斜度,第二个就是图象是曲线,因为小车的合力即细线拉力并不等于钩码重力,而是拉力,只有当 时, ,图象近似为直线。三、解答题22【答案】7.2N;方向竖直向下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6 页,共 17 页【解析】23【答案】( ) ( ) ( )1mEnBS2.5rad/s325.01JQ【解析】( )设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则2I,设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0.6APIU额额 R25.R额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3.6VEIr高考模式考试试卷解析版第 17 页,共 17 页发电机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 2mEmnBS解得 1.8rad/s.5r/smEnBS(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 , 3QIt210T解得 25.0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