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5

类型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4《古诗两首》.ppt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8987558
  • 上传时间:2019-07-19
  • 格式:PPT
  • 页数:55
  • 大小:6.2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4《古诗两首》.ppt
    资源描述:

    1、古 诗 两 首,(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时间),(地点),(事件),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

    2、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读音:m f )、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1.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遮:遮盖,掩盖 2.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3.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着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

    3、,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跳上船。,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前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乌云比作打翻的墨水,把进溅的白色雨点比作跳动的珍珠。这样写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乌云之黑,雨来之急、之大、之乱。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又烘托了诗人赏雨的喜悦心情。,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卷地风: 风从地面卷起。 2.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

    4、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啊!,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在楼上所见的雨景的?,诗人描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景物。是抓住景物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为瞬间变化)和动态“翻“遮”“跳”“入”“吹”)等特点来描写在楼上所见的雨景的。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点评,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

    5、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送林子方,走进荷香月色 体味诗情画意,白花,荷波凝碧地波痕荷韵更见风致了,如果你的好朋友要离开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你这时候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又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呢?,咱们以前学的古诗词中有没有描写离别时的情景的呢?,今天我

    6、们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夏日绝句 杨万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 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 金凤仍开最小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 别,早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早晨走出,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他生平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敢言。他做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

    7、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他工于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这首诗写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南宋朝廷设于杭州,当时作者在朝廷任秘书少监,因此对杭州的名胜西湖相当熟悉;六月的一个清晨,诗人从净慈寺出发,送朋友林子方到福建去做官,路过西湖边,被当时美丽的景色吸引,不禁脱口赞美,写下了这首小诗。,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四人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文被称为“诚斋体”,代表作有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著有诚斋集。,作者介绍:,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映日荷花 。,到底,在朝阳映

    8、照下,与往日不一样红,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四季,与蓝天相接,千古名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荷花的壮观、大气。,无穷碧,别样红,晓黎明。 送送别。 毕竟终归;到底。 西湖湖名,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在浙江省杭州市城西。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多,望不到头。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词语解释,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与其他时节就是不同。碧绿的莲叶与天相接,一望无际;荷花与太阳交相辉映,显得特别红艳。,诗意,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的节奏。,毕竟 西湖 六月中,,风光 不与

    9、四时同。,接天 莲叶 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的节奏。,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第二句诗中的“四时”指的是什么?你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说说六月的西湖与“四时”的西湖风景有何不同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答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春天的西湖春燕呢喃,柳丝轻拂,充满了生机;秋天的西湖落木萧萧,残荷败柳,景色萧条;冬天的西湖湖面一片寂静,断桥残雪,景色肃杀寂寥;而六月的西湖在一片清新的绿色中,荷花格外红艳娇美,景色是那么明艳动人!

    10、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六月西湖的赞叹。,诗句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答:“无穷碧”写出了莲叶的多和碧绿,“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美艳。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冲击。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际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了莲叶之无穷,又渲染了天地之广阔。“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所以才有“别样”的红。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广阔,给人无尽的喜悦和想象。,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你去过西湖的哪些景点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吧!,课堂拓展:,走进荷香月色 体味诗情画意,白花,荷波凝碧地波痕荷韵更见风致了,这些诗是我们古代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也来学学古人,用我们自己手中的笔,来夸夸我们的杭州西湖,写一两句诗。,答:相同点:都是写六月西湖的景色,景中有情,情在景中。皆具诗情画意。不同点:(1)内容不同。第一首写的是雨天的景色骤雨急来急去,令人惊叹;第二首写的是晴天的景色莲叶荷花壮美,令人惊喜。(2)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重在写西湖之水,重在写实;第二首重在写“莲叶”“荷花”;重在议论抒情。,仔细阅读这两首诗,想想它们有什么异同。,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同学们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 ,读一读。,.背诵古诗。,课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4《古诗两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89875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